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docx
- 文档编号:28075251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759.96KB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
一定要仔细哦!
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47分)
1.(9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调皮________ 游泳________ 热心________
2.(3分)多音字组词。
奔bēn________ bèn________ 和 hé________ hú________
3.(3分)写出近义词。
呈现—________ 高兴—________ 保护—________
4.(4分)我会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佳——________ ________ 海________ ________
骄——________ ________ 俸________ ________
5.(2分)以下哪句话是反问句?
()
A.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B.诸位请想一想,廉颇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C.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6.(15分)读课文《穷人》,回答问题。
课文为什么不以“桑娜”为题,而以“穷人”为题?
7.(2分)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
A.李白
B.李商隐
C.苏轼
D.陶渊明
8.(9分)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内容梳理
①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血肉关系,用跳跃式的笔触描述了充满灵性的万物,并对即将统治这片土地的________提出了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他们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②课文大量运用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________,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________,表达出对它们________的感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二、诗歌鉴赏(共2题;共18分)
9.(10分)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从第________、________句诗中可以看出。
(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10.(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下列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膏
频
饷
畦
笋
鞭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本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________。
(4)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共2题;共10分)
11.(5分)根据课文《再来一次》,说一说。
妈妈是怎么教育小加的?
12.(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野火烧不尽,________。
(2)予人玫瑰,________。
(3)与其________,不如________送炭。
(4)秋处露秋寒霜降,________小大寒。
(5)若________,若饮食,________,勿生戚。
(6)________一粒粟,________万颗子。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47分)
答案:
1-1、
考点:
解析:
答案:
2-1、
考点:
解析:
答案:
3-1、
考点:
解析:
答案:
4-1、
考点:
解析:
答案:
5-1、
考点:
解析:
答案:
6-1、
考点:
解析:
答案:
7-1、
考点:
解析:
答案:
8-1、
考点:
解析:
二、诗歌鉴赏(共2题;共18分)
答案:
9-1、
答案:
9-2、
答案:
9-3、
考点:
解析:
答案:
10-1、
答案:
10-2、
答案:
10-3、
答案:
10-4、
考点:
解析:
三、综合运用(共2题;共10分)
答案:
11-1、
考点:
解析:
答案:
12-1、
答案:
12-2、
答案:
12-3、
答案:
12-4、
答案:
12-5、
答案:
12-6、
考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五 年级 上学 语文 第三 单元 12 古诗 同步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