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docx
- 文档编号:28072717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5.28KB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
考情分析
引领考试的风向标
考试说明
2015
2016年
2017年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T23(文艺复兴)
复习建议:
1.注意理解人文主义精神内涵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2.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3.热点联系:
人文主义思想与当今中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相联系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
背景
1.经济(根本原因):
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①__________
2.政治: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追求财富和现世享乐,要求冲破天主教的思想束缚
3.文化:
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②__________文化遗存和文化典籍
4.人才:
意大利具有的人才结构
过程
1.兴起:
14世纪,在意大利首先兴起
2.高潮:
15世纪后期,达到高潮
3.扩展:
16世纪以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实质
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③__________思想
核心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成就
1.意大利的文学三杰
(1)但丁在长诗《神曲》中,率先表达了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憎恶,被称为跨世纪的诗人
(2)彼特拉克的《歌集》,最早提出以④______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⑤__________
(3)薄伽丘的《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⑥__________,要求发展人的个性
2.意大利的美术三杰:
⑦__________、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3.英国莎士比亚创作《⑧__________》等,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
意义,1.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催生了⑨__________科学
2.使人们从⑩__________中解放出来,重新开始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3.适应了萌芽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后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点题训练1】 如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考点二 宗教改革
背景
1.经济:
⑪__________发展
2.思想:
⑫__________运动使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3.政治:
16世纪,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
4.导火线:
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⑬__________
兴起
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⑭__________”,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主张
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信仰耶稣即可得救
2.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⑮__________》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
4.坚持⑯__________高于教权
扩展
欧洲形成了一些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⑰__________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
性质
16世纪西欧出现的⑱__________反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改革运动
影响
1.千千万万民众开始打破对⑲__________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2.⑳__________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点题训练2】 如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
此版画反映了当时( )
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
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
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
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
要点一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相同
兴起背景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
矛头指向
封建教会
性质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结果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范围
都波及了西欧的广大地区
不同,
对人的
认识,人是伟大的,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强调神的伟大,以神为中心
借助形式,文学艺术,宗教
表现领域,思想文化领域,政治运动
参与阶层,社会上层,社会各阶层(群众基础广泛)
对宗教
态度,认识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对教会抱和解态度,直接否定教皇权威
【典例训练1】 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
”“同一过程”是指( )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宣扬俗权至上增进民族意识
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态
要点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的含义
特点
文艺复兴
肯定人,注重人性。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追求知识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
宗教改革
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
【典例训练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
”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
A.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
B.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C.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
D.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
通向成功的试金石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 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有强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是因为他是产生自性格软弱;但是在意大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由于强有力的性格堕落……这种性格的根本缺陷同时也就是构成它的伟大的一种条件,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据史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主义盛行,其中分析了利弊。
(1)据史料一概括“个人主义的伦理观”的核心内涵,并分析“个人充分发展”的意义。
(2)据史料二分析极端“个人主义”对当时社会的危害。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
1.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
材料表明“新教育”( )
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
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2.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
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
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
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
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
但丁本意在于( )
A.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B.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
C.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D.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
3.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高级神职人员。
这一现象表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
A.缺乏广泛性的群众基础
B.资本主义尚未出现萌芽
C.社会上层热衷古典文化
D.封建保守势力异常强大
考点二 宗教改革
4.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在上帝和个人之间不存在人为隔离,提出了人只要信仰上帝,“所有的信徒都是牧师”的新理论。
旨在( )
A.肯定教皇的中介作用
B.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
C.否定教会的神学权威
D.丰富基督教教义教规
5.“这是很紧要的一个时期,上承着培根、洛克的实验哲学,下启了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
所以17世纪是启蒙的启蒙时期,近代的科学思维是在这个时期酝酿的。
”能为17世纪成为“很紧要的一个时期”奠基的是( )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展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6.(德)马克斯·韦伯认为: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
”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
A.提倡努力工作B.宣传新教地位
C.简化宗教仪式D.鼓励发财致富
7.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和欧洲文艺复兴同属早期启蒙文化,有着相似的历史使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使命之一是摆脱宗教教义的束缚,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烦琐和空疏,把人们的视线由虚渺的“天界”拉向真实的“人间”……从这一意义上说,由“虚”走向“实”,是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动向。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明清之际,也兴起了清算明代学术的空疏。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材料二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品,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
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14~17世纪),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明清之际思想家针对“空疏的学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的理由。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未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试从影响角度加以说明。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古代希腊罗马
③资产阶级 ④人的学问 ⑤人文主义之父
⑥人类平等 ⑦达·芬奇 ⑧哈姆雷特
⑨近代 ⑩封建愚昧 ⑪资本主义 ⑫文艺复兴 ⑬赎罪券 ⑭九十五条论纲 ⑮圣经
⑯国家权力 ⑰路德 ⑱资产阶级 ⑲罗马教会 ⑳人文主义
【点题训练】
1.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历史影响。
文艺复兴强调个性解放,突出人的价值,将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从神转移到世俗的人身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B项正确;“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指的是雅典自然哲学的产生,发生在约公元前7世纪,A项错误;“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指的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C项错误;“否定了罗马教会的宗教权威”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的重要成效,D项错误。
2.D 【解析】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
材料中“路德是魔鬼的风笛”应该是旧教派的攻击,故D项正确;路德要求改革教会,并非否定上帝,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但材料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无法表明已经摆脱了教皇的控制,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故C项错误。
【典例训练】
1.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主张。
文艺复兴强调人性的回归、人生的现实幸福,宗教改革强调人的信仰自由和发财致富的权力,都强调了人性的解放,故B项正确;古希腊泰勒斯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故A项错误;C项只符合宗教改革,故C项错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才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故D项错误。
2.C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在思想领域和宗教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并没有改变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并未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故B项错误;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是启蒙运动,故D项错误。
【读史用史】
(1)内涵:
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自由、知识等。
意义:
冲破传统束缚,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推动近代科学诞生。
(2)危害:
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引发社会问题。
【随堂验收】
1.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主题是文艺复兴的内容。
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信息体现资本主义的时代发展的需求,故D项正确;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不能算作是通才教育,故A项错误;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不是材料反映信息,故B项错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文艺复兴宗旨,故C项错误。
2.D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人文主义者但丁的思想主张。
材料阐述了教会和但丁对教权与皇权关系的不同看法。
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基于一千多年间基督教会的统治,材料中“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表明强化王权,故D项正确;一千多年间,在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教权的至高无上与材料中“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不符,故A项错误;基于一千多年间基督教会的统治,材料中从“月亮依附于太阳”到“两个太阳说”是弱化教权,故B项错误;基于一千多年间基督教会的统治,材料中从“月亮依附于太阳”到“两个太阳说”是弱化教权,故C项错误。
3.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
根据材料中“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高级神职人员”说明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主要是社会上层,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引导,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出现在意大利是因为意大利在14世纪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当时资产阶级只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不是说明社会上层热衷古典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弱,故D项错误。
4.C 【解析】 本题考查了马丁路德的主张“因信称义”。
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目的是反对教会的权威,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是反对教皇的中介作用,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的主旨并不是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丰富基督教教义教规,故D项错误。
5.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为17世纪启蒙运动、牛顿经典力学奠基的是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5—17世纪的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导致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理论的进步,故A项正确;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17世纪的科学成就,是思想解放运动奠定基础取得的成就,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D项错误。
6.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宗教改革的实质。
据材料“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可知,宗教改革后的新教鼓励发财致富,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获利”,提倡努力工作只是材料的现象,不是这一观点的实质,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了新教对选民的期望,不涉及宣传新教地位,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的确要求简化宗教仪式,但材料不涉及这项,材料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故C项错误。
7.
(1)主张:
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经世致用。
(2)理由:
背景上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内容上都批判禁欲主义反对封建束缚。
说明: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儒家思想,没有提出近代社会的政治构想,没有引发变革推动社会转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程讲义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十七 单元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及其 发展 35 文艺复兴 宗教 改革 教程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807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