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扈青云详解.docx
- 文档编号:28059121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50.79KB
神经系统扈青云详解.docx
《神经系统扈青云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扈青云详解.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系统扈青云详解
总论
一、开设此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1.巩固以前学习的神经系统解剖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临床课奠定基础。
2.神经系统疾病增多,虽然CT、MRI等应用广泛,但神经系统基础知识仍然非常必要。
二、复习神经系统总论知识:
1.NS在机体中的主导地位:
1)个体生存:
调节机体各系统在机能上的协调统一;
2)种族生存:
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3)思维、语言、情绪、记忆等。
2.NS构成:
N元联系的四种方式:
辐散式、聚合式、环路结构、侧副抑制
3.NS区分
4.术语
神经纤维的分类
脊髓
以前所学:
1左侧颈膨大半损伤,四肢运动感觉情况.
2某人脊柱损伤,左下肢不能随意运动,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右侧脐平面以下皮肤痛温觉消失,诊断椎骨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分析:
脊髓损伤的部位(节段)
哪个椎骨骨折引起
解释上述症状和体征
一、复习:
1.外形:
颈膨大C4-T1;腰膨大L2-S3。
2.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骨C1-45-7T1-34-67-910-11T12L1
髓C1-45-8T1-45-89-12L1-5S1-5Co
脊髓的内部结构与损伤
红核脊髓束:
中脑红核→红核脊髓束→交叉→前角运动细胞→
对侧屈肌活动的肌张力和活动
前庭脊髓束:
前庭神经外侧核→同侧前庭脊髓束
→前角运动细胞→兴奋同侧肢体伸肌的张力和抑制屈肌。
顶盖脊髓束:
上丘→顶盖脊髓束→交叉→脊髓灰质→视听反射
内侧纵束:
前庭神经核→内侧纵束→脊髓灰质→平衡觉与眼球的运动和头的运动结合起来
网状脊髓束:
网状结构→网状脊髓束→脊髓灰质→调节肌张力
二、前角及病变综合症
一)前角细胞:
1.运动神经元;
2.中间神经元。
二)运动神经元分群及机能
三)病变综合症
1.下神经元损伤症;
2.节段性机能障碍;
3.同侧瘫;
4.肌纤维震颤
三、后角及病变综合症
一)细胞分群
lissaver氏束:
角尖。
角周巨细胞:
后角周边,贯穿脊髓全长,接受后根痛温粗触纤维。
Rolando氏胶状质:
全长,多至本节。
固有核:
贯穿脊髓全长,接受后根痛温粗触纤维及胶状质纤维。
胸核:
后角基部,胸段及上腰段明显,接受后索及根的纤维至本侧脊髓小脑后束。
中间内侧核:
位于中间带与胸核之间,全长,接受后索及根的纤维至两侧脊髓小脑前束。
二)机能分配:
后外-近段;前内-远段。
三)病变综合症
1.同侧肢体节段性感觉障碍;
2.痛温消失,触觉迟钝,即分离性感觉障碍;
3.与该部相关联的脊髓反射消失或减弱;
4.刺激性痛,但较根性轻,呈束带样、条状痛;
5.上颈段、上胸段多见。
附:
神经根损伤综合症:
1.依受累皮节的疼痛放射;
2.痛觉比其它感觉严重;
3.所支配肌肉的肌张力下降,较严重损伤少数可出现肌萎缩;
4.反射障碍与根神经损伤一致;
5.植物神经功能缺失(出汗、立毛、血管舒缩)。
四、侧角及病变综合症
一)交感N:
T1-L3;副交感N:
S2-4
二)病变综合症
1.Horner综合症:
A眼裂变小(上、下睑板肌瘫);
B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瘫);
C眼球凹陷(眼眶肌瘫);
D无汗;
E半侧面部血管扩张;
F中枢性交感束、睫状脊髓中枢、颈上N节及节后纤维。
2.血管运动障碍;
3.泌汗障碍;
4.立毛肌反射障碍;
5.排尿、排便反射障碍;
6.性机能障碍等。
五、白质
一)复习:
1固有束:
节段间联系及节段间反射。
如疼痛引起的肢体短缩屈曲反射。
2上行传导束:
浅感觉—触压痛温;
深感觉—意识性本体感觉:
可感知并判定至大脑;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反射性调节至小脑
内脏感觉—机器化学刺激,漠糊,迟钝,不易定位。
3下行传导束:
锥体路和锥体外路。
锥体路:
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
锥体外路:
1)红核脊髓束:
侧索,侧束前,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体姿。
2)网状脊髓束:
仅至C、T;大C-前角-肌;小C-侧角-内脏;
分侧束:
不交叉,皮脊和红脊间行
前束:
交叉和不交叉。
调节肌张力和内脏活动。
3)前庭脊髓束:
前庭外侧核---前索与脊丘前束混行,传导来自前庭和小脑的冲动,调节躯干、四肢肌张力,维持体位平衡,尤其对伸肌张力作用明显。
4)顶盖脊髓束:
前索,仅在上段,主视听防御反射。
5)内侧纵束:
前索,来源多,终于颈髓前角,主头颈肌协调运动.
6)橄榄脊髓束:
下橄榄核-前侧索间,主颈肌反射活动。
二)病变综合症
1后索:
薄束、楔束及一些短束。
A同侧束性损伤,深和精触消失;
B深反射消失或减弱;
C深感觉性共济失调,可用视觉矫正;
或a姿势和运动觉丧失,闭眼后不能说明其肢体所处位置;b立体感觉丧失,闭眼后不能辨别和描述出所触摸物体的形态和性质;c两点辨别觉丧失;d振动觉丧失;
DRowberg征阳性,闭眼双足并在一起时,不能平稳站立,摇摆并可摔倒,睁眼时对深感觉的丧失可有很大程度的代偿(与小脑共济失调区别)。
见于脊髓痨、假性脊髓痨、亚急性联合病变。
2脊髓小脑前、后束
后束:
调节肌张力,协调运动;薄束终侧支-胸核-同侧;
前束:
反射性本体感觉;后索—中间内侧核-交叉-对侧;
A后索病损症;
B两侧反射性本体感觉消失,即小脑性共济失调,不能视觉矫正
C伴皮质脊髓侧束损伤症。
3脊髓丘脑侧束:
传导对侧痛温,痛前温后,内-外:
CTLS;在侧束内侧有内脏传入束伴行;同后角发生联系。
A对侧肢体束型皮肤痛温觉缺失;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经一段时间后痛温觉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D内脏感觉正常;
E痛温消失水平较病灶低1-2节;
F脊髓内外压迫出现上行性下行性感觉障碍;
G齿状韧带牵拉,故脊髓有占位性病可致双侧痛温消失。
4脊髓丘脑前束:
后根粗纤维-后索-上升-终侧支-固有核-交叉和不交叉-前束;传导双侧皮肤粗触压,前内主压、后外主触,自内向外CTLS;一侧损伤不引起机能障碍。
5白质前连合综合症:
A两侧对称性肢体感觉障碍;
B节段性;
C分离性感觉障碍;
D侧束在前束后方交叉,中央管型脊髓空洞症,先累及痛温;
E痛温消失平面较病灶平面低1-2节。
见于脊髓空洞症、脊髓出血、髓内肿瘤
6侧索(皮质脊髓侧束)损伤综合症:
A伤侧病灶以下瘫—束型损伤;
B躯干肌正常;
C颈部损伤,上肢轻、下肢重(因上肢由侧束和前束双重支配);
D锥体路损伤症。
7半离断(Brown-Sequard氏症)
A同侧肢体上N元瘫(皮质脊髓侧束损伤);
B同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薄束、楔束损伤);
C同侧共济失调(脊髓小脑束损伤);
D对侧离断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粗略触觉正常或迟钝;
E病变节段灰质(前后角)受损,节段性下N元瘫和节段性感觉消失;
F同侧肢体早期发红、发热;后期发绀、发冷、泌汗障碍。
8脊髓定位诊断的解剖特点
A凡灰质病变,均呈节段性机能障碍;
节段性运动障碍—前角,下N元瘫,局限;
节段性分离感觉障碍—后角,相应部位痛温觉消失,深感觉正常;
B灰质病变周边部有刺激症:
前角-肌纤维震颤;后角-过敏或疼痛
C白质传导束病变,可出现病灶以下运动或感觉障碍;
D确定病变侧别,主要根据纤维交叉情况:
运动:
锥体束在延髓交叉,上—对;下—同;
感觉:
深感觉在延髓交叉,上—对;下—同;
感觉在白质前连合交叉,白前连合受损两侧节段性感觉消失;
E凡两侧支配的器官,一侧病损机能障碍较轻甚至根本不出现;
F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的病损部位:
后角、白前连合、后索或侧索;
G病变涉及髓内植物神经中枢时,可出现相应的植物N功能斋乱。
脊髓的反射与横断
六、脊髓的反射
一)躯体反射:
按节段数目分为节段内反射和节段间反射;按刺激部位分为深反射和浅反射;病理情况下可出现病理反射和潜在反射。
1节段内反射:
反射弧仅限一个节段内,如髌腱反射。
2节段间反射:
中间N元上下若干节段,如痛引起的肢体短缩屈曲反射。
3牵张反射:
深反射和肌张力;
因牵拉肌肉引起反射性收缩;
深----刺激肌、腱、骨膜---暂时有力收缩,改变肢体位置分腱反射和骨膜反射;
肌张力--
其病理意义:
中枢在脊髓,受高级中枢控制(抑制)
前角细胞运动N元受锥体路和锥体外路的下行纤维影响。
因此,一旦高级中枢或其下行纤维病损,脊髓中枢失去高级中枢抑制作用,使其兴奋性增高,表现出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阵挛,呈持续的腱反射反应。
牵张反射较简单,仅涉及1-2节脊髓和被拉肌肉,因此对定位诊断有意义。
如膝反射消失,病变在L2-4;亢进,则最低在L2-4以上。
如膈麻痹C3-5,但二头肌反射亢进,证明病变在C4。
4浅反射:
刺激皮肤、粘膜——相应肌肉收缩。
1)∶腹壁反射:
上(助弓下T7-8)、中(脐T8-10)、下(腹股沟T11-12);反射弧,短---节段性;长——至皮质。
2):
提睾反射L1-2∶划大腿内侧上部皮肤——睾丸上提:
主要是生殖股N,感觉——股支:
运动——生殖支。
注:
就位置,左高于右;阴囊肉膜可有蠕动;精索静脉曲张者,此反射可减弱或消失;女性可在腹股沟部见肌收缩波;小儿此反射活跃,一侧受刺激可引起两侧反射;双侧消夫病变在L1-2,—侧减弱或消失在锥体束。
3)肛门反射S4-5,肛尾N、跖反射等。
5病理反射:
为原始的屈肌反射:
正常精况下受高级中枢抑制不出现。
1)跖反射及类似反射:
A.Babinski氏征S1-2。
一岁内尚未独立行走的小儿可阳性(因皮质脊髓束未发生:
另可见于睡眠、昏迷、低血糖、麻醉下。
B.Chaddock氏征:
由外踝下至跖趾关节处。
C.Oppenheim氏征:
用拇指和示指沿胫骨前缘由上至下用力滑压。
D.Gordon氏征:
用手捏腓肠肌。
E.conda氏征:
用手按两趾背面向跖面压数秒后突然松开。
F.Schaeffer氏征:
用手挤压跟腱。
2)防御反射(三屈反射或脊髓自动反射)
刺激足底引起髋、膝、踝屈曲反射,为节段间。
3)潜在反射
A,指屈曲反射。
B.霍夫曼(Hoffinann)氏;正中N,C7—T1
C.罗索利莫(Rossolimo)氏;胫N,L5-S1
6内脏反射:
1)立毛肌反射:
皮肤受刺激——脊N——脊髓——中间N元——侧角细胞——脊N前根——后交通支---交感干---N节--灰交通支---脊N---立毛肌
反射弧中断时,此反射消失:
脊休克后亢进;病理下反射面广(因节前N元可与多节后N元突触)用以断定病灶平面。
2)皮肤血管反射:
是皮肤小血管对刺激的反应(白或红的划痕);包括突触反射一局限性皮肤血管反射和反射性皮肤血管反射。
3〉膀胱反射:
A膀胱和尿道的神经管理:
交感N;L1,2侧角---Ll,2N---白交通---N节—腹主动脉丛、下腹下丛、腹下丛、盆丛并在丛内形成突触—节后纤维至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扩约肌收缩—贮尿:
副交感N∶S2-4侧角—S2-4N—盆内脏N—盆丛—膀胱在壁内N节换N元—逼尿肌—与交感相反,排尿;
躯体N:
S2-4前角C—阴部N—尿道外扩约肌;
感觉N∶相应骶段后角—膨胀和部分痛;交感N—腰髓—痛。
B:
排尿反射:
尿量达到300——400ML时,内压渐高,刺激膀胱冲动——盆内脏中枢——骶髓
1)骶副交感核(排尿中枢)——盆内脏N——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扩约肌开放),
2)抑制交惑中枢和骶髓前角C——外扩约肌开放:
即排尿。
注:
冲动可沿后索至皮质;也可沿脊丘侧束至皮质;皮质为旁中央小叶;皮质脊髓束至排尿中枢(抑制);虽有尿意但仍能控制婴儿由于皮质发育不完善,所以不能控制。
C∶神经性膀胱机能障碍
1)无抑制性膀胱机能障碍(无抑制性膀胱):
病变在两侧旁小叶或下行束
症状必在两侧病损方出现,尿急,不受意识控制;皮质对脊髓中枢主要是抑制,病后抑制解除,所以尿量虽少,也引起排尿;遗尿也是此理,特别是婴儿〈皮质和皮脊束发育不良〉。
2)感觉缺失性膀胱机能障碍(无力性膀胱)∶病变在后根和后索,见于脊髓痨,多发性硬化。
症状为反射弧中传入纤维中断,尽管尿增,膀胱膨胀,但不能引起尿意,高级中枢抑制脊髓作用仍存在,膀胱肌过度伸长,丧失收缩能力,失无能为力张力,发生尿潴留,可达1000ML有大量残余尿。
表现为膀胱感觉消失,排尿极度无力,呈溢出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因有残余尿可继发感染。
3)运动麻痹性膀胱机能障碍:
病变在反射弧中的传出路径上,见于脊髓灰质炎或多发性神经根炎,逼尿肌乏力,虽有尿意但不能排净。
症状为尿潴留,溢出性尿失禁,排尿无力,膀胱容量大,有大量残余尿,为运动麻痹型无张力性膀胱。
4)反射性膀胱机能障碍(反射性障碍)∶病变在骶髓以上,如脊髓横断、感染、肿瘤等;排尿中枢中断了同大脑高级中枢的联系,排尿仅受脊髓反射的影响,故称反射性膀胱。
脊休克后,反射亢进,膀胱容量缩小,无残余尿,膀胱张力亢进,生现周期性排尿;即尿积一定量时(比正常少)致一次反射性排尿,排尿突然而不可控持,呈间歇性,又称间歇性尿失禁,无明显尿意。
5)自动性膀胱机能璋碍(自动性膀胱):
病变在骶髓、马尾:
见于圆锥部外伤、感染、肿瘤等
症状:
膀胱失去了脊髓排尿中枢的控制,无感觉和运动性冲动,但膀胱N丛和壁内N节仍可致膀胱收缩完成排尿动作,即自动膀胱:
然而逼尿肌收缩力不足,排尿无力,需腹肌甚至用手以助排尿,但比无力膀胱好。
4)直肠反射
A:
神经支配
交感N∶腹下丛——肛门内扩约肌;兴奋时直肠松驰,肛门内扩约肌收缩:
副交感N:
S2-4副交感核——盆N——肛门内扩约肌;兴奋时直肠收缩,肛门内扩约肌放松:
躯体N∶阴部内N——肛门外括约肌;兴奋时肛门外扩约肌收缩:
排便中枢:
旁中央小叶、丘脑下部和脑干:
B:
反射过程:
粪便刺激直肠壁的机械感觉器——N冲动——盆N、腹下N到排便中枢(S2-4)——脊丘系——丘脑及大脑产生便意——中抠下行纤维兴奋排便中枢——盆N兴奋,腹下N和阴部N抑制,引起直肠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扩张,同时膈肌、腹肌收缩并作拼气动作腹压增加协助排便。
C∶功能性便秘:
由于排便反射常受大脑皮质的抑制,直肠对烘便刺激的敏感性逐渐下降,粪便在直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的结果。
D:
神经性直肠机能障碍:
病变在骶髓以上,来自直肠的感觉冲动不能上传。
症状:
皮质中枢得不到冲动,即无便意,肛门括约肌随意性丧失,处于反射性紧张状态,因而粪便潴留。
有时经过很长时间后能发生不随意排便,为反射性间歇性排便,排便时,由于直肠扩张,通过植物N反射,常伴有出汗、立毛、血压增高,病人自感发热、头痛(血管收缩)而使病人感知大便;若病变在脊髓圆锥(S3-5)破坏了排便中枢,肛门括约肌麻痹所以粪便失禁。
5)性反射:
包括勃起和射精两个过程
勃起:
主要与阴茎内小动脉有关,盆内脏N(副交感)兴奋,小动脉扩张,阴茎勃起;腹下N(交感)兴奋,血管收缩,阴茎变软;中枢在S1-3;大脑皮质可控制;
射精:
是一种反射,阴茎头受刺激——冲动沿阴部N——脊髓;传出N一部分经交感至输精管、精囊腺和前列腺,引起这些部位的平滑肌突然收缩,将精液送至尿道;另部分传出冲动沿阴部N传到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使这些肌肉做阵挛性收缩,把精液从尿道射体外。
阴茎异常勃起:
骶髓以上脊髓病变,有时由于缩血管纤维麻痹,血管充血,可发生阴茎异常勃起,射精反射活动也增强,但在横贯性脊髓损伤时并不生现。
阳萎(并不能射精):
脊髓骶段病变,二中枢均被破坏结果。
分离性阳萎:
由于勃起中枢(S1-3)比射精中枢(S3-4)高,骶髓的小病性(小出血或软化灶)可发生阴茎勃起而膀胱不射精。
七、脊髓各节段的病变综合症
脊髓横断性病变(外伤、压迫或炎症等)急性期发生脊休克,后期发生一系列症状,节段不同症状不同:
一)上颈段(C1-4)
1运动障碍
A颈肌、颈肌下N元瘫
B膈肌瘫(C3-5)可呼吸困难,如为为邻近部病变,可产生刺激症状,如呃逆、咳嗽、呼吸不良:
C四肢上N元瘫,因在颈上段皮质兴较为集中而易同时节受累;
2感觉障碍
A损伤平面以下一切感觉丧失,因伤及两侧全部上行束:
8根痛可可向枕、耳后放散;
3内脏反射障碍:
反射性膀胱和直肠。
二)颈膨大(C5--T1)
l运动障碍
A双上肢下N元瘫,因膨大两侧前角均损伤
B躯干和双下肢上N元瘫,因皮脊束损;
2感觉障碍
A损伤平面以下一切感觉丧失
B根痛向上肢放散
3内脏反射障碍:
A反射性膀胱和直肠。
(尿、便间歇性失禁)
BHorner氏综合症,因伤及C8和T1
三)胸段(T2-T12)
1运动障碍
A肋间肌和腹肌下N元瘫
B双下肢上N元瘫;双上肢正常
2感觉障碍
A损伤平面以下一切感觉丧失
B根痛在躯干呈束带状放散
3内脏反射障碍:
A反射性膀胱和直肠。
(尿、便间歇性失禁)
B其它内脏机能紊乱
四)腰膨大(L2-S3)
1运动障碍
A双下肢下N元瘫
B上肢和躯干运动正常;
2感觉障碍
A损伤平面以下一切感觉丧失
B根痛向下肢放散
3内脏反射障碍:
A病变在S2以上,仍有反射性膀胱和直肠。
(尿、便间歇性失禁)
B浸及性反射中枢,发生阳萎
五)脊髓圆锥(S3-CO)
1运动障碍
A会阴肌发生下N元瘫
B余正常
2感觉障碍会阴区一切感觉丧失
3内脏反射障碍:
A自动性膀胱和直肠。
(尿便潴留,因破坏了中枢)
B性中枢损伤发生阳萎。
六)马尾:
由腰骶N根组成,其病变近似腰膨大和脊髓圆锥联合症状,但因其走行长,部位不同表观不同
上段L2-4
1运动障碍:
整个下肢和会阴肌下N元瘫,膝、跟腱、跖、肛门反射均消失;但提睾反射和下腹壁反射正常。
2感觉障碍:
整个下肢和会阴区感觉丧失,根痛极为明显,多从腹股沟开始放散到整个下肢和会阴区
3内脏反射障碍:
因破坏了膀胱和直肠中枢的传入和传出纤维,而出观尿便潴留,并可发生阳萎
中段(L5-S2)
1运动障碍:
坐骨N支配的肌瘫,小腿屈曲和足的运动均不可能,但大腿内旋和小腿伸展不受影响,跟腱、跖、肛门反射均消失;但膝、提睾反射和下腹壁反射正常:
2感觉障碍:
臀部及下肢后面感觉丧失,根痛多沿坐骨N放散
3内脏反射障碍:
因破坏了膀胱和直肠中枢的传入和传出纤维,而出现尿便潴留,并可发生阳萎
下段(S3以下)
1运动障碍:
会阴区下N元瘫,肛门反射均消失。
2感觉障碍:
臀内侧、肛门区和会阴区感觉丧失,即所谓的鞍状感觉消失,此区根痛
3内脏反射障碍:
因破坏了膀胱和直肠中枢的传入和传出纤维,而出现尿便潴留,并可发生阳萎
脑干
Brainstem
外形特点
为不完整的柱状体,全长8cm,延髓呈倒置圆锥体形,长2.8cm下宽0.9-1.2cm上宽2.4cm;脑桥居中膨大横径3-3.6cm;中脑居上1.5-2cm最大横径4-4.5cm。
1.呈干状,是大脑、小脑和脊髓间的桥梁。
形不整,上宽下窄,故上段病灶往往涉及一侧,而下段病灶易致两侧受累。
2脑干腹侧近中线两侧均膨凸(大脑脚,脑桥基底部、锥体),因为下行的运动纤维行径其深方,且隆起结构上宽下窄,如同一人站立,两臂上举下肢交叉。
3有十对脑神经与脑干相连(ⅠⅡ脑神经外)其中除Ⅳ脑神经发自中脑背侧以外,其余均自脑干腹侧和腹外侧发出。
因此:
1)有脑神经症状是脑干和脊髓病变的主要区别;2)凡出现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病损必在脑干而不可能在它处。
4管室系统在脑干已扩大成第四脑室
结构特点
1区分为四区:
基底部、被盖部、管室部和顶盖部
2脑干结构复杂,灰白质配布已被打乱,不像脊髓灰白质配布那样规律。
3灰质
位置:
位于脑干被盖部的背侧份
特点:
呈团块状,称神经核(脑神经核和中继核)因此脑干被盖部损伤,可引起节段性脑神经症
4白质:
脑干白质纵横交错,脊髓的传导束除固有核外均延伸到脑干:
脑干白质位置进腹侧,其中下行传导束集中在脑干腹侧部(脚底、基底部和椎体),上行传导束集中在脑干脑干被盖部的腹侧份。
非脑神经核
延髓:
下橄榄核、薄束核、楔束核
脑桥:
桥核、斜方体核、上橄榄核
中脑:
红核、黑质、上丘核、下丘核
1下橄榄核:
位于橄榄体深方,人类发达,包括三部分:
1)下橄榄核本部:
呈卵圆形或囊状,内为白质,周边为灰质且呈卷曲多皱的囊袋,袋口向内称之门;2)内侧副橄榄核:
为灰质板,位于本部与内侧丘系之间;3)背侧副橄榄核:
也为灰质板。
二个副橄榄核和下橄榄核本部的最内侧部在种系发生上最早称旧橄榄核,余称新橄榄核。
其传入纤维来自纹状体、网状结构和红核。
中央被盖纤维位于被盖中央,由上下行纤维组成,包括网状丘脑纤维、丘脑红核橄榄束、红核网状纤维、脊髓橄榄纤维。
传出纤维为橄榄小脑束:
由核群发纤维以核门越边并与对侧不交叉纤维(起于二副橄榄核)会合经小脑下脚止于小脑;新橄榄小脑束:
起自新橄榄核至新小脑
橄榄核是纹状体、丘脑与小脑间的重要中继核,与小脑机能密切相关。
2薄束核
3楔束核
4脑桥核:
位于脑桥基底部散在灰质团块,接受皮质脑桥束纤维,发脑桥小脑束越边经小脑中脚至小脑半球皮质(有少量纤维不交叉至同侧)
5上丘核:
在中脑上丘内,有灰白分层的特点
接受大脑皮质、外侧膝状体、视网膜纤维、脊髓顶盖束、延髓顶盖束纤维。
发出纤维形成顶盖脊髓束、顶盖延髓束,止于脊髓前角和脑干网状结构;还发纤维至红核、黑质、III、IV、VI脑神经核、小脑。
上丘核是视觉皮质下中枢、也是两眼通向偏视中枢、协助眼、面、颈、躯干肌的活动。
6下丘核:
是在下丘脑的灰质团块,接受外侧丘系纤维经下丘臂至内侧膝状体,可能发纤维至顶盖脊髓束、顶盖延髓束;下丘是听觉皮质下中枢,也是听觉传导路上的中继站。
7红核:
位于中脑上丘高度的被盖部卵圆形灰质团块,新标本上略呈淡红色。
大细胞部:
由大型多极运动N元组成,古老动物发达,人已退化,仅占红核腹内侧部,称旧红核。
小细胞部:
由小型N细胞体组成,为红核主要部分,人类很发达,发生上比较新,称红核。
接受纤维:
齿状核红核束(至新红核,小部纤维至旧红核):
皮质(额叶)红核束:
苍白球红核束,顶盖(上丘)红核束;前庭红核束。
发出纤维:
大细胞部发红核脊髓束、红核延髓束以上二束人类已退化:
小细胞部红核网状束,红核橄榄束,红核丘脑束。
红核网状束人类发达代替了红核脊髓束、红核延髓束故称红核网状脊髓束。
红核橄榄束为不交叉的纤维,直接或间接通过网状结构终于同侧下橄榄核。
功能:
红核是小脑同大脑联系通路上的重要中继站,调解皮质所理的随意运动。
受损可产生随意运动错乱:
把来自皮质、苍白球、小脑、前庭冲从动传向脑干运动核和脊髓前角,以协调随意运动,调解肌张力和姿势,病变时可发生不随意运动和共济失调。
8黑质;位于被盖最前端,大脑脚底的背侧,红核的腹侧,下起脑桥的上部,上至丘脑底,人类发达
区分:
腹侧区称网状带,红细胞不规则而分散,含铁质呈红褐色故称红带;背侧区称密集带,细胞大而密,含黑色颗粒成黑色故称黑带。
纤维联系不太清楚,传入纤维:
纹状体黑质束,皮质(额叶)黑质束,丘脑底核的纤维。
传出纤维:
黑质纹状体纤维,黑质网状束,另可有纤维至丘脑下部、苍白球、中介核、后联合核。
功能:
黑质是纹状体外路重要中继站,受纹状体、丘脑、大脑的控制、调节肌力,损伤可引起半身震颤性麻痹。
锥体路
1皮质脊髓束:
在脑桥以上两侧距离较远不易同时伤及两侧,而在延髓两侧
近中线易同时伤及两侧引起四肢硬瘫,在脊髓不易同时损伤两侧损伤及同侧肢体瘫。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脊髓侧束的纤维机能定位为上肢内侧下肢外侧。
病灶损伤:
在脑干,有神经(除I、II、IV)外均从腹侧出脑,脑干腹侧病变易产生脑神经交叉性瘫,同侧脑神经性软瘫,对侧肢体硬瘫。
不同部位损伤
对侧肢体硬瘫
同侧肢体硬瘫
双侧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系统 青云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