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洪园导游词.docx
- 文档编号:28036896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40MB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洪园导游词.docx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洪园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洪园导游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洪园导游词
杭州西溪湿地导游词
各位游客,您好:
欢迎来到西溪湿地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一期占地面积346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具有"杭州之肾"和"副西湖"美誉。
西溪之胜,首在于水。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洪园简介
以“一曲溪流一曲烟”闻名的西溪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天然湿地的野趣美景和深厚古朴的文化底蕴,给这片古老的土地赋予了美妙和神秘的色彩。
西溪湿地·洪园位于余杭区五常街道,区域面积3.353平方公里,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收官之作”,于2008年国庆有限开园,2009年5月1日正式试运营,2009年国庆正式运营。
西溪·洪园有独特而迷人的自然风光,大量的桑基、柿基、竹基(俗称“三基”)鱼塘遍布。
随处是溪流、河荡、泽地。
荡中有岛,岛中有塘,港汊纵横,一派“梦里水乡”图景。
西溪湿地·洪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常龙舟胜会、十八般武艺”为代表的洪氏文化、五常民俗文化。
这里的洪园余韵、龙舟胜会、蒹葭泛月、火柿映波和寿堤,是西溪“三堤十景”中独具特色的景点。
其中寿堤自北向南,依次贯穿西溪农耕文化体验村、五常民俗文化村、西溪大众休憩村和西溪艺术集合村四个村落,这些都彰显了西溪湿地·洪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凸现了“生态西溪”、“人文西溪”“艺术西溪”的特质。
历史文化
对于西溪湿地的历史,概括地说,归纳为远古雏形、汉唐形成、宋元发展、明清昌盛、民国萎缩与现今新生的六个阶段。
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冲流,此处被淹没,便成了湖泊,而干旱之时,湿地也就出现。
湿地随隐随现的现象,因此可以把它称为雏形阶段。
从东汉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为止,大约有一千多年时间,是西溪湿地形成期。
到了宋元时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镇,这是西溪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这也说明了西溪是个千年古镇。
明清时期,西溪两岸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进展,养鱼育蚕、种竹培笋与茶叶果蔬等农副业得到发展,成为郊区农业的特色。
但是民国后,湿地日渐萎缩。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个乡镇的建立,工厂企业的发展,使西溪湿地范围逐渐缩小。
而如今杭州市对西溪湿地实施的综合保护工程,终于让西溪湿地迎来了新生。
景点介绍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分为东、西两个园区,东区开发较早,以乘船赏景为主,西区的洪园则是湿地景观与传统庭院建筑的结合,由于刚建好不久,洪园的游人远没有东区那么多,面积也较小,想寻清静不妨来这里。
洪园主打洪氏文化,也许你并不知道杭州洪氏曾是当地的望族,但你一定知道清代剧作家洪昇和他写的的《长生殿》,洪氏一门历代出了不少名臣将相,洪园的文化底蕴也就可见一斑了。
在洪园,不仅可以坐摇橹船欣赏自然风光,还可以步行在古朴的庭院中,了解洪氏文化。
景区两个主要出入口分别在访溪路的洪园和龙舌嘴码头,洪园入口距离主要景点近,如果不打算坐船可从这儿进入景区,步行游玩后返回。
但乘船徜徉在西溪湿地也是不容错过的体验,因此更推荐从龙舌嘴进入,坐船去到洪园步行游览建筑而后乘电瓶车返回。
当然你也可以坐上摇橹船,慢慢欣赏两岸古建与湿地相得益彰的美丽景色,让人身心愉悦。
在北面的洪园码头上岸,不远便是洪氏宗祠,里面有洪氏先祖的牌位和祖训。
旁边的“钱塘望族”其实是杭州洪氏家族文化展,一个两层的院子,里面用实物和蜡像展示洪氏历代杰出后人的成就,很是让人惊叹。
北面的“荆源访古”是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这些古建筑大多是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拆来异地复原的明清徽派老宅,如今这附近是一个小集市,可以买到一些小吃和纪念品。
这一带有好几处餐厅和茶室,可以小憩和用餐,环境都挺不错。
从西门进入洪府,这里是洪氏家族休养生息的地方,有洪昇纪念馆、清平山堂等老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西门戏曲长廊墙上铜雕连环画形式的《长生殿》颇有韵味,长廊的尽头是昆曲视听室,能看到昆曲行头、名角等的多媒体展示。
此外,景区内还有吉祥文化馆,五常人家,龙舟胜会等景点,可随心游览,最后从洪园离开。
如果打算回到龙舌嘴,码头附近的寿堤景色不错,时间充裕不妨来这里走走。
去到龙舌嘴的路较远,建议在洪府门口的电瓶车站乘车前往,再步行游览寿堤。
西溪湿地小景点介绍:
吉祥文化馆
吉祥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生命短暂、脆弱,从远古占卜来祈祷社稷、民生、国泰民安,不难看出从古到今、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是围绕吉祥文化,充满了对吉祥的祈盼。
古往今来,趋吉避害,人皆有此心。
而吉祥符号、吉祥物、吉祥图案,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借以传达心声的道具。
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
它的核心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激发人们创造,凡是人们认为好的愿望,都会表现在吉祥文化之中,这是吉祥文化的永恒主题。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最讲吉祥祈福的时机。
因此,趁春节长假,选择旅游过大年,游客不妨走进洪园的“吉祥文化馆”参观,欣赏馆内展出的各种寓意吉祥的实物收藏品、工艺品,近距离了解我国吉祥文化。
五常人家民俗
五常人家民俗馆是体验西溪五常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区域之一。
该馆生动地重现了临水而居的湿地原住民的传统民居、原汁原味的生产工具和习俗,展示了湿地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风情。
五常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鱼米之乡、花果之地,境内河道纵横交错,鱼塘星罗棋布,渔业生产发达,柿子品种丰富,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和乡土民俗。
西溪湿地·洪园是利用五常原生态环境,培育了“洪园余韵、龙舟胜会、十八般武艺、蒹葭泛月、火柿映波”等独具西溪特色的民俗文化,游客不仅可以在景区充分领略湿地的生态风貌,更可感受深厚的五常洪氏文化底蕴,在五常人家民俗馆还可以体验了解当地生产生活用具和民俗风情。
洪氏宗祠
洪氏宗祠所在地--洪家埭,曾是洪氏家族特别是明代刑部尚书洪钟等聚族世居之地。
自宋至明清名人辈出,尤其是宋明两代,据载曾出过三宰相、五尚书。
洪氏宗祠有联语云: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
洪氏先祖自宋忠宣公洪皓以来至明清,八百年“钱塘望族”,以诗礼传家,教子有方,久盛不衰。
重建的洪氏宗祠占地1200余平方米,由门屋、享堂和寝殿等组成,展示有杭州洪氏家族的先祖画像、神祖牌位、家规祖训、昭告和楹联匾额等。
重建的洪氏宗祠既是一个值得游览观光的重要景区,也为后人追溯洪氏家族发展史,提高西溪湿地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窗口。
荆源坊古
荆源由30幢江南古建筑组成、有着悠久历史传承和深厚文化积淀的聚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
其所拥有的浓厚乡土气息和原汁原味的文化风貌,充满着“原生文化”的魅力。
“荆源”为原路名,“访古”即追寻原生态的西溪。
古史记载:
“西溪土田肥厚,民风淳朴,男耕女织,不尚奢华,有粟里之风。
”体现了古代先民对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渴求,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和谐人居理念,吸引了人们鉴赏发掘的兴趣和探寻的脚步。
洪府
洪府是洪氏家族休养生息之所,洪氏族中精华,流光溢彩。
荷花、桃花、竹子,谓之连理三瑞,有“宋之苏武”之称的洪皓筑堂,名之“三瑞堂”。
洪皓的三个儿子,都曾位居宰相之职。
长子洪适,官至同中枢门下平章事(事实上的宰相)兼枢密使;仲子洪遵,曾任翰林学士承旨(俗称内相),迁同知枢密院事;季子洪迈,成就最高,曾任翰林学士,加端明殿学士(正一品,视同宰相),是三洪也。
此为中国洪氏一脉,嗣续繁盛,万古流芳。
桥亭思母
生于耕读世家的洪钟,年幼时到学馆读书必经洪家河。
河上石桥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其母亲姚氏无论风雨寒暑,都用竹子编成的渡船每天接送。
后来,官至尚书的洪钟为报母恩,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出资在昔日母亲摆渡接送他读书的地方,建桥一座,取名“思母桥”,又在桥南辇道旁复置一碑亭,名“思母亭”,撰《思母亭记》文,勒石镌刻于亭内。
该景点在旧址旁重筑思母桥和思母亭,借以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
寿堤
“寿堤”是西溪“三堤十景”之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三条长堤,分别命名为“福、绿、寿”,与“福禄寿”谐音。
“寿堤”是三堤中最长的堤,全长5470米,寓意与杭州市打造健康城市的目标相一致。
将众多的西溪美景串珠成链,构成了一幅西溪湿地中最美的图画。
“五常”的来历
“五尚书”
明代五常断桥头洪家埭洪钟的先世是南宋初年鄱阳忠宣公洪皓的后裔。
洪氏的五常分支,是源自明初洪钟的祖父洪有恒,从浙东上虞后山村迁至五常。
洪家埭洪氏宗祠原有一副楹联: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
”“父子三宰相”指宋洪皓(封忠宣公),其三子洪适、洪遵、洪迈先后官至宰相及内相;“祖孙五尚书”,指洪钟之祖洪有恒、父洪薪都因洪钟之贵而封赠太子太保刑部尚书,洪钟本身是正职的太子太保刑部尚书,洪钟之子洪澄、曾孙洪瞻祖都官至翰林院中书舍人、巡抚、都御史,品级同尚书,故有祖孙五尚书之说。
古诗常将“尚”与“常”通用。
五常因为出过5位尚书,于是由五尚演变成五常,这也是地名源自人名的一种惯例。
以上三种版本的说法,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实际的含义,挖掘出来是历史的演变,也是文化的传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湿地 公园 三期洪园 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