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docx
- 文档编号:28028497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16.47KB
冠.docx
《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冠
冠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主要有:
冠、冕、弁、帻四种,其中“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汉代的时候,冠的种类非常多。
起初,发冠是套在束起的发髻上的一个罩子,人们戴发冠只是为了美观的需要,样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
大约在商朝,开始出现冠服制度。
到了汉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过冠帽就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身份和等级。
汉代主要的冠帽有:
冕冠、通天冠、长冠、进贤冠、武冠和法冠等等。
不同身份、不同场合所戴冠帽有严格规定,帝王在参加祭祀大典的时候要戴冕冠;在朝会和宴会上,帝王一般戴通天冠;长冠是参加祭祀时官员所戴的冠帽。
武冠是各级武职人员在朝会时所戴的礼冠;进贤冠专门为文官和儒士所佩戴。
折叠音韵参考
[上古音]:
元部见母,kuan
[广韵]:
古丸切,上平26桓,guān,山合一平桓见
[ 平水韵 ]:
上平十四寒·去声十五翰
[唐音]:
guɑn,guɑn
[国语]:
guān,guàn
[粤语]:
gun1gun3
[闽南语]:
koan1,koe3
折叠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guān]
[《广韵》古丸切,平桓,见。
]
(1)帽子的总称。
(2)特指古代官吏所戴的礼帽。
(3)物体的顶端部分。
(4)指突起象帽子的东西。
(5)古代贵族戴的普通帽子。
[②][guàn]
[《广韵》古玩切,去换,见。
]
(1)戴帽子;戴。
(2)指使人戴上帽子。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一般在二十岁。
(4)泛指成年。
(5)谓超出众人,居于首位。
(6)谓加在前头。
(7)尊崇。
(8)覆盖。
(9)贯穿;贯通。
折叠相关词语
·白冠·白冠厘缨·白冠牦缨·白面儒冠·白衣冠·宝冠·暴衣露冠·被发缨冠·标冠·摽冠·布冠·步摇冠·蝉冠·蝉冠豸绣·长冠·超古冠今·超今冠古·朝冠
折叠相关成语
·白面儒冠·褒衣危冠·暴衣露冠·被发缨冠·超今冠古·冲冠发怒·冲冠怒发·冲冠眦裂·弹冠结绶·弹冠相庆·弹冠振衿·弹冠振衣·倒冠落佩·倒冠落佩·遁迹黄冠·峨冠博带·发怒冲冠·发怒穿冠
折叠相关诗词
·素冠·女冠子·女冠子·女冠子·女冠子·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女冠子·女冠子·女冠子(夏景)·避暑女冠·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冠的概述
发冠起初,发冠只是用以包裹发髻,人们戴发冠只是为了生活方便,同时也有一定的美观装饰作用,至于发冠的样式则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
大约在商朝,开始出现冠服制度。
到了汉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过冠帽就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官职、身份和等级,或通过不同的冠帽来表达不同场合的礼节和仪式。
汉代主要的冠帽有:
冕冠、通天冠、长冠、进贤冠、武冠和法冠等等。
不同身份、不同场合所戴冠帽有严格规定,帝王在参加祭祀大典的时候要戴冕冠;在朝会和宴会上,帝王一般戴通天冠;长冠是参加祭祀时官员所戴的冠帽。
武冠是各级武职人员在朝会时所戴的礼冠;进贤冠专门为文官和儒士所佩戴。
冕冠
冕冠是汉服中冕服里的冠式,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始于周代,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
与冕服、赤舄、佩绶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
冕:
《说文》有解:
"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统纩。
"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典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
冕冠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缨、纩、紞等部分组成。
周朝礼仪规定,戴冕冠者都要身着冕服,冕冠的基本样式以及这套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后代所沿用。
唐代进行改制,创造了天河带(首张图应为唐代冕旒,而非汉代),并使用二十四旒。
明代以后,冕冠被废除,代之以朝冠。
简介
冕服
冕冠,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之礼帽。
是古代帝王最高等级的首服,冕冠由冕板、冕旒、笄、纮、充耳等组成。
冕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
汉服分为礼服和常服,其中冕服是帝王和百官最为隆重正式的礼服,通常在祭祀时穿着。
冕服包括冕冠、冕服、鞋子。
冕冠,简称为冕,是指古代大夫以上的王侯所戴的礼帽。
记载
冕服
冕冠的顶部覆盖一长形木板,称为冕版。
冕版又称为“延”,用细致的布帛包裹,板形前圆后方、前低后高。
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有天子是奉上天旨意来治理天下之意;而前低后高,呈前俯之状,象征皇帝有谦恭的美德,能倾听民意,关怀天下百姓,这也是“冕”字的本意。
冕版的中间横着一条红带,代表天河,称为天河带。
冕版的前后各有垂珠,称为冕旒。
又《礼记·玉藻》上载: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
”孔颖达·疏:
“天子玉藻者,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于玉,以玉饰藻,故云玉藻也。
”意思是说,“藻”是由五彩丝线编织而成,藻上穿以数颗珠玉,一串珠玉即为一旒,所以旒又称为“玉藻”。
天子的冕冠有十二旒,诸侯以下依官职等级递减。
如《字汇·冂部》上载:
“古者诸侯、大夫皆有冕,但以旒之多寡别耳。
”据战国时赵国史书《世本》记载:
“黄帝作冕旒,垂旒,目不邪视也。
”因冕旒会在皇帝的眼前脑后来回晃动,也会遮蔽视线,故有告诫皇帝目光不邪视不该看的事物,品行要端正,遵守礼制,并且要有威严之意。
冕冠的帽身(圆筒状)两侧各有一个小孔,称为“纽”。
戴上冕冠后,要用玉笄(簪子)从纽的一侧进入,穿过冕冠内的发髻再从另一侧纽出来,如此冕冠便固定在头上不易松脱。
帽身的底部有帽圈,称为“武”。
另外,在冕冠的两侧各垂一条悬系玉瑱的彩线,称“紞”。
紞上的玉瑱,正好垂在耳旁,是用来塞耳的玉器。
如《说文解字》载∶“瑱,以玉充耳也。
”又《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
”杜预·注:
“瑱,充耳。
”孔颖达·正义:
“礼以一绦五采横冕上,两头下垂,系黄绵,绵下又县玉为瑱以塞耳。
”所以瑱又称为“充耳”。
天子的充耳为玉,诸侯则为石。
充耳只是悬挂在两耳边,不是直接塞进耳内,目地是提醒皇帝身居宫中耳不聪,不可妄听,勿信谗言。
说明
冕:
《说文》有解:
“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统纩。
”
延:
又写作綖,最上面的木板,又称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
后面比前面应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国王应关怀百姓的含义,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旒liu2:
冕板两端下垂的玉串。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
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帽卷:
即帽身,图中没有标出。
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
玉笄(ji1):
插在帽卷两边的纽孔中,用于固定头发。
武:
帽卷底部的帽圈,用金片镶成。
缨:
冕板左右垂下的红丝绳,在颔下系结,用于固定。
纩(kuàng):
是系在冠圈上悬在耳孔外的两块黄玉,叫做瑱(tiàn),俗名充耳。
因悬挂于两耳边,象征君王不能轻信谗言。
紞(dǎn):
是垂在延的两侧用以悬纩的彩绦。
有人认为其发展为天河带。
天河带:
冕板上垂下来的一条红丝带,长度可以垂到下身,天河带多出现在隋唐以后的画中,(比如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宋代才有明确的定制;而本图原本是汉代冕冠示意图,自然没有天河带。
冕版的中间横着一条红带,代表天河,称为天河带。
形制介绍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
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
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同时也是帝王的象征。
冕冠实物
目前能见到的冕冠实物均为明墓出土,如北京明定陵的两顶十二旒冕冠、山东鲁荒王墓、江西宣益王墓、湖北梁庄王等墓出土的明朝皇太子、亲王等级的九旒冕冠(其中,鲁荒王墓的保存较好、宣益王墓的出土时已破碎、梁庄王墓的出土时仅剩冠上构件)。
长冠
汉代长冠戴长冠、穿袍服的官员(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着衣木俑)。
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木俑
所戴即为此冠。
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
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
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
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
这种袍服是汉代官吏的普通装束,不论文武职别都可穿着。
本图为戴长冠,配黑色绛缘领袖的袍服及绛色裤袜。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
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
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
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进贤冠
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
原为儒者所戴,唐时百官皆戴用。
《后汉书·舆服志下》:
"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
简介
戴进贤冠的文吏
进贤冠,简称“进贤”。
进贤冠是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
原为儒者所戴,唐时百官皆戴用。
文吏、儒士所带的一种礼冠。
由缁布冠演变而来。
因文吏、儒士有向上引荐能人贤士之责,故名。
以铁丝、细纱为之。
冠上缀梁,以别等差。
常见者有一梁、二梁及三梁数种。
以三梁为贵。
其冠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戴时加于帻上。
两汉时期较为常见。
进贤冠也叫梁冠。
进贤冠也是中华服饰艺术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汉代已颇流行,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进贤冠,魏晋南北朝继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形式也在变化之中,到明朝演变为梁冠。
古代礼制讲进贤冠,常说它前高7寸,后高3寸,长8寸。
这里的长是指帽梁的长,与前高7寸,后高3寸的帽缘相接,就成为前高后低的斜势,形成前方突出一个锐角的斜俎形,称为“展筒”。
展筒的两侧和中间是透空的。
在西汉,这种冠帽只罩套在头顶的发髻上,用帽頍系于颌下以固定之,戴上之后并不牢固。
东汉时期在冠帽下面加平上帻,等于在冠下加了帽座。
帻在古时本是劳动人民用来扎裹头发不使散乱所用,两端有带子可以从头上系于颌下。
秦时武士用赤帕裹头,从前额向后脑包裹时叠出一条装饰边,称为“颜题”。
西汉时戴帻并不把头顶全包住,因为帻也常是空顶的。
记载
进贤冠的演变
《后汉书·舆服志下》:
“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
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
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新唐书·车服志》:
“进贤冠者,文官朝参、三老五更之服也。
”清方文《送谢孺玉计偕》诗:
“自古长沙有芳躅,莫教虚负进贤冠。
”
据《续汉书·舆服志》记载,公元前48年刘奭当皇帝(即汉元帝),因他的额上有壮发,常戴帻以为掩护,群臣仿之。
这时的帻质料和做工当然就讲究起来。
到公元9年王莽篡汉,他头顶秃发,故把软帻衬裱使之硬挺,将顶部升高作成介字形的帽“屋”,这样可以把秃顶掩住,这种有介字形帽屋的帻就是“介帻”。
《续汉书·五行志》说延熹年间(公元158年至166年),“京师帻颜短耳长”,就是前低后高的式样。
《汉书·隽不疑传》:
“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汉蔡邕《独断》卷下:
“进贤冠,文官服之,前高七寸,后三寸,长八寸。
公侯三梁;卿大夫、尚书博士两梁;千石八百石以下一梁。
汉制。
礼无文。
”《后汉书·舆服制下》:
“进贤冠,古缁布冠,文儒者服也。
……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宗室刘氏亦两梁冠,示加服也。
”汉代以后历代相袭,其制不衰。
自晋代起,皇帝亦戴此冠,其冠多用五梁,以示区别。
《晋书·舆服制》:
“进贤冠……有五梁、三梁、二梁、一梁。
人主元服,始加缁布,则冠五梁进贤。
”隋唐仍为文儒之服。
至宋形制变异,以漆布为之,冠额上有镂金银的额花,冠后有纳言,用罗为冠缨,垂于颔下而结之。
用玳瑁、犀或角制之簪导横贯冠中。
冠上有银地涂金的梁。
宋初分五梁、四梁、三梁、二梁;至元丰后分为七梁(其中第一等冠上加貂蝉笼巾,第二等不加貂蝉笼巾)、六梁、五梁、四梁、三梁、二梁凡七等。
《宋史·舆服制四》:
“进贤冠以漆布为之,上镂纸为额花,金涂银铜饰,后有纳言。
以梁数为差,凡七等,以罗为缨结之……”元代以后曾一度用于侍仪舍人,入清以后废。
《续汉书·舆服志》又说魏孝文帝(公元471年至500年)时,又把颜题增高、颜题延长到后脑部位时再升高立起,使两边缝接处竖立成三角形尖耳状,称之为“耳”,在耳的下方即帽圈的后面缝上披幅,名为“收”。
东汉的进贤冠可说是展筒与介帻结合的冠式。
从出土人物雕塑和绘画资料来看,晋代的进贤冠,冠耳已急剧升高,其高度与展筒的最高点相齐,展筒外廓由原来的〓形变化成Λ形,及至唐代,冠耳逐渐扩大并由尖角形变成圆弧形,而展筒则逐渐降低缩小,把介帻的屋与进贤冠的展筒融成一体,形成一种由颜题、帽屋及帽耳组合的新冠帽,即唐代的平巾帻。
分类
乾陵发现的三梁冠
进贤冠主要以梁的多少及所佩绶分官衔等级(图为乾陵发现的三梁冠)。
进贤冠自元代以后叫“梁冠”。
明代梁冠制度为:
一品为冠七梁,革带用玉,绶用云凤四色花锦。
二品为冠六梁,革带用犀,绶同一品。
三品为冠五梁,革带用金,绶用云鹤花锦。
四品为冠四梁,绶同三品。
五品为冠三梁,革带用银,绶用盘雕花锦。
六品、七品为冠二梁,革带用银,绶用练鹊三色花锦。
八品、九品为冠一梁,革带用乌角,绶用鸂鶒二色花锦。
唐宋之后梁冠在旧制基础上增加了梁数。
法冠
本为楚王冠,从秦汉起,御史、使节和执法官皆戴此冠。
法冠 ,又称獬豸冠(xièzhì)、铁冠,据记载是楚文王所制,一直都是执法官吏所戴,所以称为法冠。
法冠上有象征獬豸角的装饰,所以又称"獬豸冠"。
獬豸 ,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神羊),相传,獬豸头上有一角,性忠,能辨曲直,见人相斗,则以角触邪恶无理者,所以楚文王制冠时,将象征獬豸角的装饰制于冠上,估计是希望戴冠者像獬豸神兽一样,明辨是非、忠贞不渝。
法冠通常以铁制成冠柱,寓意戴冠的执法者坚定不移、威武不屈,所以也被称为"铁冠"。
法冠演变
古称"獬豸冠"。
"法冠"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的法律典故。
獬豸(音xièzhì谢制),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喜欢居住在水边,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头上长着一只角,故又俗称"独角兽"。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中,獬豸"能辨曲直,见人斗即以角触不直者,闻人争即以口咬不正者"(见《异物志》),一向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
它怒目圆睁,能够辨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
《说文解字》:
"獬豸,兽也,似牛,一角,古者诉讼,令触不直者",法官可据此判断是非。
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
春秋时楚文王曾获此兽,依其形制成王冠,称"獬豸冠"。
秦灭楚,以此冠赐给御史大夫。
《史记·秦始皇本纪》:
"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
[法冠]执法者服之……或谓之獬豸冠。
后经汉、唐至宋、明,獬豸冠一直是御史之类监察官及司法官的专用制帽,所以又称"法冠"。
历史记载
《三礼图》曰:
法冠,一曰柱后、惠文,一曰獬豸。
冠柱高五寸,以纵裹铁柱卷。
秦制法官服之,礼不记。
蔡邕《独断》曰:
法冠,秦制执法者服之。
天子冠通天,汉制之侍中、中常侍皆冠,惠文加貂附蝉。
董巴《汉与服志》曰:
大傅胡公说,《春秋左氏传》有"南冠而絷者",则楚冠也。
秦灭楚,以其服赐执法近臣,御史服之。
又曰:
武冠,一曰武弁大冠,侍中、中常侍加黄金?
、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国语》曰:
定王使单襄公聘於宋,假道於陈。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
"陈侯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彝简乎?
(简,略;彝,常也。
言简略常服。
)犯先王之令,国其亡乎!
"(贾逵曰:
南冠,楚冠也。
)
《汉书》曰:
张敞弟武为梁相,敞遣吏送之,曰:
"何以治梁?
"武曰:
"驭黠马者利其衔策,当以柱后、惠文弹治之耳。
"(秦狱吏冠柱后惠文冠。
如淳曰:
蟪,蝉也,冠细如蝉翅,今御史冠也。
)
又曰:
昌邑王贺短衣大?
,冠惠文冠。
(服虔曰:
武冠也。
赵惠文所服,故号惠文。
)
应劭《汉官仪》曰:
侍御史,周官也,为柱下史,冠法冠,一曰柱后,以铁为柱,言其审固不挠。
或说古有獬豸兽,主触不直,故执宪者以其角形为冠耳。
《唐书》曰:
侍御史朱放请复置朱衣、豸冠於内廓,有犯者御史服以弹。
后御史张中撖之以弹京兆尹严郢。
通天冠
通天冠,也称高山冠,古代汉族冠饰之一。
其形如山,正面直竖,以铁为冠梁。
是皇帝戴的一种帽子。
《后汉书·舆服志下》:
"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斜)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舆所常服。
"楚庄王通梁组缨似通天冠,秦时采楚冠之制,为乘舆所常服。
汉代百官于月正朝贺时,天子戴通天冠。
按通天冠自秦至明(除元代外),历代皆有,清代废除,亦名"卷云冠"。
参阅《东京梦华录·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
简介
通天冠
通天冠,也称高山冠,皇帝戴的一种帽子。
《后汉书·舆服志下》:
“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斜)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舆所常服。
”楚庄王通梁组缨似通天冠,秦时采楚冠之制,为乘舆所常服。
汉代百官于月正朝贺时,天子戴通天冠。
按通天冠自秦至明(除元代外),历代皆有,清代废除,亦名“卷云冠”。
参阅《东京梦华录·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
详细介绍
通天冠
通天冠是级位仅仅次于冕冠的冠帽,在山东嘉祥东汉武氏祠画像石刻有身份榜题的王庆忌、吴王、韩王、夏桀等人物,头上所戴都应是通天冠,其形状与汉画中的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进贤冠是前壁与帽梁接合,构成尖角。
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顶端更高出一截,显得巍峨突出。
学术界认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这块前壁就是金博山,《隋书·礼仪志》称它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
金博山向前倾斜,上面饰有蝉纹。
历史记载
《明史》
明朝通天冠
皇帝通天冠服:
洪武元年定,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则服通天冠、绛纱袍。
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
绛纱袍,深衣制。
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
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
白袜,赤舄。
其革带、佩绶,与衮服同。
《明集礼卷三十九冠服》明集礼卷三十九
通天冠,朔日受羣臣朝及凡正旦大会、冬至大会、诸祭祀,还则服之(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黒介帻,玉簪导。
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其革带劒佩绶舄与上同。
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黒介帻,双玉导,加宝饰
唐代的通天冠
唐代的通天冠,为二十四梁,附蝉十二首,珠翠黑介帻,加金博山,即以黑介帻承冠。
组缨(一作发缨)、翠缕(缨垂余的饰),玉、犀簪导(簪即古之笄)。
绛纱袍朱裹,红罗裳,白纱中单,朱领。
白裙襦,绛纱蔽膝,白罗方心曲领,白袜,黑舄。
白假带,带用二条素帛垂之以代祭服的大带。
此外束带、佩绶与冕服同。
还祭还、冬至、朝日、临轩、拜王公、元会、冬会、诸典礼服之。
据新疆伯兹克利石窟盛唐壁画和敦煌石室发现的唐咸通九年刊本《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卷首画所画,其特点之一是颜题成为很规范的帽圈形。
其二是整个帽身向后旋转倾斜而不是向前倾斜。
其三是冠前的金博山缩小成圭形,上饰王字或附蝉。
其四是在冠上饰有珠玉装饰。
其五是帽身饰有等距离的直线纹,就是通天冠的梁数《旧唐书·舆服志》说通天冠有十二首,唐·王泾《大唐郊祀录》卷三说十二首是天的大数,大概是应在12个月份的数字,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
《新唐书·舆服志》说通天冠有24梁,这大概是晚唐时的制度。
拿唐代的通天冠与汉代的通天冠相比,则汉时古朴简陋,而唐代则变成十分华丽了。
唐代通天冠的基本造型,与宋明一脉相承。
进德冠比通天冠略次,但造型也很华贵,为重臣所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