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大全含答案精品.docx
- 文档编号:28022306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88
- 大小:859.37KB
7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大全含答案精品.docx
《7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大全含答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大全含答案精品.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大全含答案精品
题型一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类型1 对比法
1.(2013陕西)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均属于物理变化
C.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D.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
2.对比分析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
以下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
A.①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B.②探究分子运动
C.③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2018青岛改编)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__________直接接触。
【探究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碱溶液反应
①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②对比A瓶与________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类型2 推理法
4.(2017陕西)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不同的物质可能由同种元素组成
B.二氧化锰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里一定含有C、H、O元素
D.煤充分燃烧后,煤灰的质量小于煤的质量,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6.(2019江西改编)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离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7.(2019兰州改编)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一定也是化学变化
D.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8.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有( )
①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Ba(OH)2和CO2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③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④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⑤乙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是氧化反应,则物质与氧气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类型3 归纳法
9.(2018乐山)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与总结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A.羊毛、棉花、塑料、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H2、CO、C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C.CO2和水都常用来灭火,是利用CO2和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干冰、生石灰、小苏打都属于氧化物
10.(2019陕西)对以下反应归纳正确的是( )
①2H2O2
2H2O+O2↑
②2H2O
2H2↑+O2↑
③2KMnO4
K2MnO4+MnO2+O2↑
A.都是分解反应
B.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C.都是实验室制取O2的常用方法
D.①③中的MnO2都是反应的催化剂
11.(2019宿迁改编)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
B.空气的成分: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D.金属的活动性:
12.(2019高新一中四模)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材料的认识
B.对人体营养素的认识
①活性炭是一种吸附性材料,常用于净水
②塑料、合金、合成纤维都是合成材料
③玻璃钢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材料
①缺乏铁元素摄入会患“贫血”症
②蛋白质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③维生素对健康有益,应大量摄入
C.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D.对安全的认识
①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赤潮”
②塑料制品的大量随意丢弃造成了“白色污染”
③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加剧了“温室效应”
①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类型4 宏观与微观思想
13.(2018陕西)“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1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同酸溶液的化学性质可能不同——酸根离子不同
B.甲醇和乙醇燃烧都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者都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C.H2O2溶液可以制取O2——H2O2中含有氧分子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
15.(2019哈尔滨改编)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B
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
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C
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D
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类型5 综合方法
16.(2014陕西)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17.(2019陕西副题)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H2常温下都是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Na2CO3与CaCO3都属于碳酸盐,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
C.氦和镁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稀硫酸与K2CO3溶液、BaCl2溶液都能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H+数目都会减少拓展类
18.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下图示不正确的是( )
A.燃烧的条件B.物质的分类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D.氢气的化学性质
19.通常情况下,下列能体现“1+1=2”这一结论的是( )
A.1mL酒精加1mL水得到2mL酒精的水溶液
B.1g酒精加1g水得到2g酒精的水溶液
C.1g粗盐加1g水得到2g氯化钠的水溶液
D.1g食盐溶液加1g硝酸银溶液得到2g混合溶液
1.B 2.D
3.【探究活动一】氧气的浓度 【探究活动二】水和空气(或氧气) 【探究活动三】①A>B>C ②C
4.D 5.A 6.C 7.A 8.C 9.B 10.A 11.A12.C 13.D 14.C 15.C 16.D
17.A 18.B19.B
题型一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题型解读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陕西历年真题虽有涉及,但都是略有变形,基本上都是“见好就收”,可以说没有命制过比较典型、比较复杂的推断题。
但是副题中显然释放了一定发挥的空间,如陕西副题2013~2018年均考查物质的转化与推断,故我们在题型部分增设创新型题型推荐——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题型综合训练
1.(2019鄂州)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
①甲与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②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
A.C、CO、CO2、CaCO3
B.C、CO、CO2、H2CO3
C.CO、C、CO2、CaCO3
D.CO2、C、CO、H2CO3
2.(2018河南)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2
B.H2O2、H2O、O2
C.KOH、K2CO3、KNO3
D.Fe2O3、FeCl3、Fe(OH)3
3.(2019高新一中四模)化学是物质之间互相转化的学问。
甲、乙、丙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丙都是无色液体,乙是气体,写出甲转化成乙和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2018衡阳)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
(1)B物质是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8宜宾)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A2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有机物中必含元素;C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的原子序数为11;EC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元素符号________;EC2的水溶液呈______性(填“中”、“酸”或“碱”)。
(2)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一个D+和一个C2-的质子数之差等于________。
(3)A和D形成微粒比1∶1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该化合物中A的化合价是________。
(4)B和E可形成BE2,BE2与足量的C2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EC2和BC2两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8云南节选)
(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③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7陕西副题)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A为黑色粉末,C的溶液呈蓝色,E的溶液呈浅绿色,则B的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2)若A为红色粉末,E为红褐色沉淀,则反应①的现象是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9陕西黑马卷)化学世界多姿多彩。
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是胃液中含有的酸,B是一种黑色的金属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他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与A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2)若C是一种温室气体,写出其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3)若D物质是一种单质,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9甘肃)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
已知乙是红棕色固体,丙是熟石灰,甲、丁是同类物质,丁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浓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瓶口会形成白雾。
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甲转化为丁需要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丁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物质转化为其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列举甲物质的一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9广安)已知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会引起煤气中毒,C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H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两端物质间能相互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的化学式________。
(2)判断⑤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3)G的饱和溶液pH________。
A.小于7 B.等于7C.大于7D.无法判断
(4)写出C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9交大附中八模)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其浓溶液具有吸水性,E的溶液呈蓝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
(2)上述①~④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请写出F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C
3.
(1)2H2O2
2H2O+O2↑
(2)Ca(OH)2+CO2===CaCO3↓+H2O[或Ba(OH)2+CO2===BaCO3↓+H2O]
4.
(1)稀硫酸
(2)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3)2NaOH+CO2===Na2CO3+H2O
5.
(1)C 酸
(2)
3 (3)NaH -1
(4)CS2+3O2
2SO2+CO2
6.
(1)①CO ②Cu(OH)2(合理即可) ③2NaOH+CuSO4===Cu(OH)2↓+Na2SO4(合理即可)
7.
(1)H+ 置换
(2)红色粉末逐渐减少,溶液变为黄色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合理即可)
8.
(1)CuO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灭火(或作气体肥料等合理即可) (3)H2+CuO
Cu+H2O
9.
(1)H2SO4
(2)BaCl2 Ca(OH)2+2HCl===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3)3CO+Fe2O3
2Fe+3CO2(合理即可) (4)精炼石油(或生产化肥、农药等,合理即可)
10.
(1)CuCl2
(2)置换反应 (3)C (4)Fe2O3+6HCl===2FeCl3+3H2O
11.
(1)CuSO4
(2)③
(3)Cu+2AgNO3===2Ag+Cu(NO3)2
题型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2018陕西)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收集
B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
C
制备氢氧化亚铁
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铁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过滤
D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
2.(2019陕西副题)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2018陕西副题)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4.(2017陕西)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5.(2015陕西)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6.(2014陕西)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铁锈蚀条件
C.探究燃烧条件
D.探究分子运动
7.(2017陕西副题)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A.检验溶液是否是碱溶液
B.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之一
C.除去CO中的CO2
D.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操作
现象
溶液变蓝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两个洗气瓶中均无明显现象
甲瓶口出现白烟,乙瓶口无明显现象
结论
该溶液是碱溶液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是CO
甲瓶中是浓盐酸,乙瓶中是浓硫酸
8.(2014陕西副题)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9.(2019乐山改编)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一:
验证CO2的部分性质
B.实验二:
软化泥沙水
C.实验三:
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实验四:
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1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验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少量稀盐酸
B
软化硬水
活性炭吸附、过滤、杀菌消毒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HCl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粉末后再过滤
D
检验硫酸根离子
向溶液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钡溶液
11.(2018淮安)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
B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钠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
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稀氨水的碱性强弱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1.A 2.C 3.C 4.A 5.C 6.D 7.C 8.C9.B 10.D 11.C
题型二 数字化实验
题型解读
分析近5年全国中考试题,发现“数字化实验”在全国中考考查的地市逐年增加(详见下表),且“数字化实验”是高考必考题型,高考对中考有引领作用,故我们在题型部分增设创新型题型推荐——数字化实验。
年份
地市
2019年
北京、上海、福建、河南、南京、扬州、常州、淄博、成都、攀枝花、绵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玉林、桂林、贵阳、遵义、咸宁、黄石、海南、兰州、新疆、牡丹江、吉林
2018年
北京、安徽、福建、常州、南京、泰州、海南、徐州、扬州、连云港、成都、雅安、攀枝花、温州、湖州、临沂、莱芜
2017年
北京、安徽、黔东南、南京、无锡、南通、扬州、常州、泰州、海南、江西、沈阳、成都、攀枝花、襄阳
2016年
厦门、扬州、常州、常德、武汉
2015年
成都、温州、台州
题型综合训练
1.(2019黄石)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d点时的溶剂质量
2.(2018安徽)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3.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块状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
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1
B.图中d点溶液中溶质为CaCl2
C.对比a、c点或b、d点可知,粉末状碳酸钙反应更快
D.t秒内,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4.图1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实验装图,图2为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的集气瓶中气压变化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实验装置图2 气压—时间曲线
A.实验中红磷要足量
B.实验结束后应该在C点时打开弹簧夹
C.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的压强增大值大于消耗氧气导致的压强减小值
D.CD段气压变化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
5.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图Ⅰ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瓶1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Ⅰ图Ⅱ
A.曲线1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B.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向瓶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专题 复习 题型 大全 答案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