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考点速查 世界古代史第三讲文明的交流和世界三大宗教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016082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88.67KB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考点速查 世界古代史第三讲文明的交流和世界三大宗教试题.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考点速查 世界古代史第三讲文明的交流和世界三大宗教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考点速查 世界古代史第三讲文明的交流和世界三大宗教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考点速查世界古代史第三讲文明的交流和世界三大宗教试题
第三讲 文明的交流和世界三大宗教
考情分析
命题点
考点
年份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角度
未考查
1.文明的交流
2.世界三大宗教
文明的交流
2018
12
(1)
非选择题
6
文明的交流
1.阿拉伯文化
2.伊斯兰教
2016
11(3)
非选择题
3
阿拉伯人传播文化
三大宗教
2018
5
选择题
2
三大宗教的识别
2017
5
选择题
2
罗马帝国与基督教的诞生
2016
11
(2)
非选择题
3
佛教的传播
总结与预测
从近三年中考题来看,本讲内容是宜宾市近几年考试的热点。
复习时注意新教材中知识的变化,如:
伊斯兰教、阿拉伯数字等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自主复习九年级上册教材第3课《古代印度》、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12课《阿拉伯帝国》。
并完成下列基础练习。
1.佛教创立的时间是公元前__6世纪__,创始人是__乔达摩·悉达多__,后来被称为“__释迦牟尼__”。
2.亚历山大扫荡小亚细亚,攻入__埃及__。
占领两河流域,灭掉__波斯帝国__,足迹远达__印度__,建立起地
跨__欧、亚、非__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3.__1__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巴勒斯坦__地区。
传说中创始人是__耶稣__。
4.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__安拉__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他最初在__麦加__城传教,他于__622__年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__穆斯林公社__。
5.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__阿拉伯数字__”。
脍炙人口的《__天方夜谭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阿拉伯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把中国的__造纸术__、__指南针__、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__棉花__、食糖等传入欧洲。
知识梳理
一、文明交流
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
暴力方式(战争)和和平方式。
认识:
和平交往是主流。
战争充满着暴力带来灾难,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
1.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334年。
(暴力方式)
(1)结果: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
非三洲的帝国。
(2)影响(评价、认识):
①消极: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②积极:
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2.阿拉伯文化:
(和平方式)
(1)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2)数学: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3)医学:
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4)文学: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5)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
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3.文明交流的启示:
不同文明之间只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推动各自的发展;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之一。
二、世界三大宗教
名称
背景
时间
创始人
地区
基本教义
发展传播
佛教
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古代印度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1世纪
传说中的耶稣
巴勒斯坦地区
耶稣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促进了传播
伊斯兰教
部落间战争频繁,多神崇拜成为了其民族统一和发展的严重障碍
7世纪初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独尊安拉,“伊斯兰”意为“和平”和“顺从”,即顺从和信仰真主安拉
622年,建立穆斯林公社。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外广泛传播
共同特点:
①三大宗教教义都宣传“忍耐顺从”;②都被统治
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③诞生在亚洲。
(背景:
都是社会矛盾尖锐;实质:
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传播的主要原因:
都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得到迅速传播。
)
典题回顾
1.(2016宜宾中考节选)仔细观察《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示意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传播使者。
你认为当今文明交流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
举例:
①东方向西方传播:
中国四大发明传向西方;改造并传播印度人的计数法(答出“东方的胡椒、肉桂、丝绸等传到西方”“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到欧洲”也可);②西方向东方传播:
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传向东方。
条件:
便利的交通条件;科技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经济的发展;杰出历史人物的推动等。
2.(2017宜宾中考)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B )
A.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
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
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
D.伊斯兰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3.(2018宜宾中考)下列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D )
A.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B.道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 基督教 道教
D.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4.(2018宜宾中考节选)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向前迈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
结合所学分析其不同影响。
答:
方式:
战
争,和平(商贸)。
影响
:
战争方式带来灾难;和平方式有利于友好往来。
当堂检测
1.如图人物,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和许多其他王国,直至印度边界。
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
他是( B )
A.凯撒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D.伯里克利
2.“希腊化时代”指的是希腊文化传统超越本土向更广阔的世界传播的时代。
推动“希腊化时代”出现的重要事件是( D )
A.希波
战争B.布匿战争
C.罗马帝国形成D.亚历山大东征
3.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C )
A.阻断了各文明之间的往来
B.给本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既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又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D.摧残了文化,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4.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
化在此交流和传播。
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对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C )
A.印度人B.希腊人
C.阿拉伯人D.罗马人
5.阿拉伯人在文化方面作出的贡献不包括( C )
A.《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B.《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C.阿拉伯人创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
D.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6.某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
“这个独特的民族,他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
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
”这个“独特的民族”是( D )
A.古代希腊B.古代罗马
C.古代埃及D.古代阿拉伯
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四大皆空”和“口头禅”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 A )
A.佛教B.基督教
C.伊斯兰教D.印度教
8.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多数信仰( A )
A.伊斯兰教B.基督教
C.佛教D.道教
9.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
“红十字”成为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C )
A.佛教B.道教
C.基督教D.伊斯兰教
10.我们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的第一年是从哪一年开始( A )
A.“耶稣出生”之年
B.“释迦牟尼出生”之年
C.伊斯兰教元年
D.“耶稣遇难”之年
11.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说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A )
A.伊斯兰教B.基督教
C.佛教D.道教
1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能被统治者普遍接受并予以支持,广为传播,是因为它们的教义有一个共同点。
这一共同点是( B )
A.众生平等
B.忍耐、服从、顺从
C.把希望寄予来世
D.救世主——耶稣
13.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结束这一局面,实现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的是( C )
A.克洛维B.查理大帝
C.穆罕默德D.查士丁尼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
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东征为什么会赢得了
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
原因:
亚历山大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
影响:
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东征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
答:
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东西方
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使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材料三 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流和传播。
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对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材料三反映了文明交流的什么方式?
阿拉伯人在交流中承担了什么角色?
答:
和平方式。
承担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4)综上,归纳出古代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并谈谈你对这两种方式的认识。
答:
方式:
战争(暴力)方式,和平方式。
认识:
和平交往是主流。
战争充满着暴力,带来灾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考点速查 世界古代史第三讲文明的交流和世界三大宗教试题 中考 历史 复习 教材 考点 世界 古代史 第三 文明 交流 宗教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