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作文关于中秋节作文15篇.docx
- 文档编号:28015697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43KB
节日作文关于中秋节作文15篇.docx
《节日作文关于中秋节作文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日作文关于中秋节作文1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节日作文关于中秋节作文15篇
[节日作文]关于中秋节作文15篇
关于中秋节作文15篇
中秋节,我与妈妈到外婆家帮干农活,见到弟弟来了,就与他一起去了田野里。
在田野里,我和弟弟帮不上什么忙,就跑到了别人家的田里玩耍,正好人家田里已经收割过了,稻杆还扎成了一个个的小堆,被我们一踢就倒,而这些小堆是由刚割过的稻穗扎起来的,把麦穗的那部分一扎,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草人。
我们便把这些稻草人当成“日本兵”,想到可恶的“小日本”又来抢我国的岛,我心里就有一团火气,十分气愤,把自己当成“八路军”,就去杀他们。
“战争”马上就开始了,我一脚飞蹬,打先锋的两个小兵就被我“k”了。
而弟弟呢,他用了一招“就地取材”,用一个小兵把另一个小兵撞倒了,接着一条白色的身影在田里飞快飘移,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我看了目瞪口呆,下决心让他见识一下我的看家本领――“旋风雷霆”,只见我往后一跳,整个人腾空而起,两只脚以雷霆之势踢出,接触到的那一瞬间,就有四个“小日本兵”被打得飞了出去,弟弟果真被震住了,却不甘示弱,立马就行动起来,他一个“狗熊式”的大抱,就干掉了三个小日本兵,还真厉害。
这时,外公家的稻子已经收割完了,我们只好把“战场”整理好,依依不舍得离开了田野。
中秋聚会节,亲人齐欢聚。
儿女回探望,双亲心中喜。
美味佳肴备,举杯庆佳节。
宴散皆归去,父母忙辛劳。
心中多慨叹,提笔留记载。
愿与君分享,共醒大家身。
都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每个孩子过生日似乎理所应当他们就是主角,他们就就应幸福的渡过、快乐的享用,如今看来不光是孩子过生日劳累的是父母。
其实,依据中国传统,过节就是聚会日,孩子都会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热繁华闹。
一听说孩子要回来了,父母心中那叫一个乐。
他们会早早地做预备,想想这个爱吃啥,那个好哪口,一切都尽着孩子的口味,用父母的话来讲,他们任务忙,一年才回来几次呀,回来一次就尽量让他们吃得饱,喝得好。
他们的心思全让孩子占据着,做的饭也不论自己的牙能否咬得动,自己的胃能否消化得了,这些他们从不会刻意去想,哪怕是一个闪念也不曾有过。
从清早起来就末尾忙碌预备,手不停,脚不歇,眼还不时地盯着门口,等候着儿女突然就出如今自己眼前喊一声“爸”,喊一声“妈”,这会让他们等候的心更踏实,更满足。
为让孩子好好回家享用,他们是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总期望把儿女想吃的爱吃的都搬上桌,这样他们预备时就似乎满汉全席般地把桌子上摆得满满的,盛不下的锅台边,厨柜上也挤挤,再不行就撂着放。
从这大样小样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长时刻,费了多少心思,他们有多等候这样的聚会,这似乎也在通知我们自己有多长时刻没回家探望父母了。
假定一样菜代表父母的一次等候,那这满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
最后饭菜好了,大家围坐一��,边快乐地吃着,边开心肠聊着,气氛十分温馨。
一顿饭父母只顾得看我们了,看我们放下筷子,他们就给我们夹菜,不让夹还不行,为依从父母我们吃饱了也要硬往肚里咽,由于看我们吃他们就会很满足;听我们聊得欢乐,虽然他们有时会听不懂也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当听众,但只需我们快乐他们怎样都无所谓。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永远无怨无悔地为儿女们付出,永远无私无畏地为儿女们贡献。
又到中秋月圆时,看到白如玉盘的圆月,我不禁浮想联翩。
我还想起了去年的中秋节。
“当,当……”客厅里的老式座钟响了五下。
几乎在同时,门铃声也响了起来,“叮铃,叮铃”的声音与钟声混杂在一起,奏成一曲绝妙的交响。
奶奶忙不迭地从厨房跑出来去开门。
哦,是姑父、姑妈来了。
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还带来了我的小表弟。
我和小表弟到另一个房间里去玩,他们就坐在了客厅里。
过了一会儿,伯父、伯母也来了。
他们见到了姑父与姑妈,先是寒暄一阵,接着便开始老友叙旧。
我和小表弟依然在房间里玩,忽然听见“淅沥淅沥”的响声,再一看:
原来是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
细细的雨丝在空中开始向四面八方飘洒,密密的斜织着;厨房里也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不一会儿,阵阵食物香气扑鼻而来,熏得大家都有点醉了。
六点四十分,门口忽然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接着门铃声又响了起来。
我急忙跑着去开门,却被机灵的表弟“捷足先登”了。
“嘎吱”一声,门被打开了。
“送月饼的来啦!
”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我的父母回来了。
他们手里拎着一个大红袋子,袋子里全是月饼。
他们进门后又说:
“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我看到他们的头上湿漉漉的一片,不知是汗还是雨……
“当,当……”客厅里的老式座钟又响了起来。
当钟声响到第七下时,奶奶便开始叫道:
“开饭啦!
”顿时,看电视的,谈话的,玩耍的,都向一个地方――餐厅走去。
小小的餐厅里挤满了人。
人们看到满桌美味佳肴,都开始不顾形象地大快朵颐。
酒足饭饱后,我们来到露天阳台上赏月。
因为外面的雨还在下着,所以我们只好撑伞赏月。
父亲和姑父刚把两把大伞拿出来撑开在地上支稳,我和表弟这两个“小馋猫”就闲不住了,拿出月饼吃起来。
我们与爷爷奶奶同坐在一把伞下,剩下的亲人同坐在另一把伞下。
月亮的影子在雨幕的遮挡下显得朦朦胧胧,像是穿着一件纱衣。
那些大人们在那边一边拉家常,一边吃月饼;爷爷奶奶他们坐在旁边喝茶赏月;我和小表弟呢?
则一边品茗,一边品书,一边品饼,还美其名曰:
“此乃高氏三品也。
”
不一会儿,雨停了,空中的阴云已完全散尽。
这一次,月亮周围的那层薄纱也已被揭开,月光洒满大地。
大家都被这迷人的月色陶醉了。
不知是谁吟了一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大家的激情都被点燃,纷纷赋起诗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中秋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女儿节和团圆节。
晚上,妈妈带着我和朋友一起去海滨公园去赏月、吃月饼。
我们刚到了海滨公园,才发现我们来早了,我不经意地看了皎洁无瑕的月亮,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歇后语:
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我连忙下车帮我和月亮拍几张照!
过了一会儿,妈妈的手机响了,原来是阿姨打的。
我们直奔恒尊大厦去和朋友会和,我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比如:
贴药膏、捉迷藏……最后的一个游戏是最能体现胆量的游戏――吃月饼,听到这三个字,你一定会觉得很无聊吧!
其实,在我们买的月饼里有一个是抹茶味道的这就是本次游戏的惩罚,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本次游戏的惩罚:
这个月饼的样子小巧玲珑,颜色是青绿色的,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但是跟它相似的月饼放在一起,就不那么引人注意了。
游戏开始了,因为只有知道样子,所以我是裁判,第一个是妹妹,第二个是妈妈,第三第四第五分别是:
阿姨、哥哥、和另一个阿姨。
每一个人都吃一块,谁吃到抹茶味道的,谁就输了。
比赛已经过了好几人都没吃到,等一等好像有人吃到了,原来那个月饼是甜的,这个就是为了吓他们的!
今天,真是一个有趣的中秋节!
1.这是一篇叙事文章,作者借助爸爸的口,给我们介绍了的由来,以及作者的决心要像屈原那样,做一个爱国的人。
文章语言通顺流畅,如果能把听了爸爸介绍之后的心理活动,好好描写一番,会更好。
和许多歌颂赞扬屈原的人不同,作者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作者认为屈原是懦怯的,他的牺牲是不值得的,想法独特,构思新颖,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论述语言有理有据,富有文采。
小作者走出课堂关注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写出自己在传统节日中的感想。
其语言清新活泼流畅,包粽子动作和人物对话的描写更是富有童趣。
读罢全文,一个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2.内容紧贴现代生活,新颖别致,把握时代脉搏,尽现时代气息。
3.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
4.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
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5.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6.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7.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8.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9.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10.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11.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12.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13.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14.内容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15.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16.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17.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
18.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19.主题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20.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
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
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
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
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佳节是合家团圆,万户欢庆的日子,能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围坐在父母的身旁,那也算得上是福分不浅了。
也许经常与自己的家人厮守在一起,倒没了感受,难得在一起,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在我十二岁那年,父亲就只和我一起过了唯一一次中秋节,那情景自然记忆犹新。
当母亲把南瓜籽、花生投入到锅中翻炒,飘出阵阵扑鼻的味香时,节日的氛围渐浓了。
我们做小孩的更是欢天喜地起来。
那一天,我和同伴又是集聚在一起玩耍,突然,有位同伴匆匆跑来对我说:
“你爸爸来了”。
我哪里肯信他的满口胡言。
同伴见我不信,竟猴急了起来,拽着我连推带搡往家里拉。
经过一堵墙的拐角,我真的看见了父亲,他站在自家屋前门口笑盈盈的与别人递烟打招呼呢。
而我面对父亲的突然到来,一时语塞和手脚无措了起来。
倒是父亲抢先来到了我的面前,摸着我的头和蔼地看着我,我方才叫了父亲。
回到屋内,见母亲也是笑容满面的在院内忙碌着,一会拿了小板凳却忘了簸箕,可见母亲是乐昏了头。
父亲赶忙拿着张小板凳依着母亲身边坐下。
“矿上今年的生产任务不紧,我请假回来和孩子们一起过一个中秋团圆节”。
父亲为自己的.突然造访解释
道。
“看孩子们好不高兴呢!
只是突然了点。
时间过得快啊,你看你亲手种下的豆子,现今却熟了”。
母亲边剥着豆子边说着话,脸上红扑扑的好看。
母亲捧着簸箕里的黄豆“哗啦”一片畅响,仿佛豆子也在替母亲高兴似的。
印象中,父亲只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农忙时节回家探亲,帮母亲干农活的。
晚上,早早的吃完晚饭。
不久,一轮皎洁的月亮爬上了山梁,父亲就和我们搬来桌椅到院子,母亲拿出了瓜子花生月饼摆了一桌。
“以往啊,他们哥几个为争吃吵架,不是嫌这块月饼少了就是疑那个梨子小了,好不劳心呢”!
母亲在父亲面前狠狠的告我们的状。
父亲呢,哈哈一笑,拿出月饼慷慨的一人一个。
“给整个的”?
母亲一副舍不得的样子说。
“吃好了,只有吃整的才叫圆满嘛”父亲在旁打着圆场。
望着我们吃得开心的样子,父亲又一次欢畅的笑了。
未了,父亲给我们讲述了他童年的故事。
头一遭聆听父亲苦难的身世,竟然是在我品着香甜月饼的时候。
一边是香甜的月饼,一头是苦难的故事,那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啊!
父亲是达观之人,乐呵呵的一笑,又恢复了原来的欢乐气氛。
明亮的月光升上了中天,清朗的空气中浮动着桂花的暗香,我们围坐在一起,畅谈着、叙说着、聆听着,共享着人间最珍贵、最温馨的亲情。
正是:
中秋月圆夜,难忘中秋情。
太棒了!
今年我要在学校过中秋节了。
好期待快点到下午,因为今天不但是晚会,还是戚馨的生日呢!
带点什么呢?
思考了半天,终于有点头绪了――我就带点水果吧!
“赵婉莹”不只是谁在喊我,哇,原来是史佳宁,他们小组要表演小品,所以她来找王成龙,她还要我带路,虽然自己有一点嫉妒,但还得帮!
我们到了王成龙家后,赵文清等等连白志文都在。
我那虽然嫉妒他们,但我也要先看看他们的节目如何?
哎,听了半天了,他们一会这个人演,一会那个人演。
我看得迷迷糊糊,这比老师的天书还要难听!
算了吧,她们也没心思演,所以我们就一起去了学校,到了那儿困难又来了,没有“通行证”,想进校,没门儿!
我们也只好在外面盼着早点进校,盼啊盼,盼得花都谢了,门岗才开门!
你知道现在最痛苦的是什么吗?
那就是等,我等啊等,终于迎来了第三节课。
在我们开始之前,老师带领我们一起看幻灯片,一起欣赏有关中秋的一些神话故事,还一起读了一些古诗。
杨东林还为我们全班同学演唱,马一卜还给我们吹笛子、变魔术,她把魔术的秘密都告诉了我们。
王成龙和曾钰文还为我们表演了小品,但是太吵我没有听清楚。
但我们也一起在吃吃喝喝的,自己很开心,老师还说我们都吃成小肥猪呢!
白子涵也为我们照相留念。
还有一位我要介绍那就是周易莹,我们在玩的时候,她还帮无私地我们清理垃圾,谢谢你!
周易莹!
这次的中秋节太有趣了,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我会记住这一天的!
也祝大家中秋快乐!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在阳台上赏月。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又被称为八月节、追月节、团圆节等。
这个节日开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等到了明清的时候,中秋节就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
我们看见今晚的月亮十分皎洁,就像一个大玉盘。
月光照下来,淡淡的,让我想到了和“月”有关的诗句,例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还想到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
“中秋节,怎么光顾着赏月,不吃月饼了?
”妈妈说着,拿了一盘月饼过来,并问我:
“你知道月饼的由来吗?
”我一头雾水,妈妈说:
“其实,以前月饼叫胡饼,里面不像我们现在的馅各种各样的,大多是胡桃仁的。
在唐朝,一次中秋节,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吃着胡饼赏月时,唐玄宗觉得这个名字也太难听了,杨贵妃看了天上的明月,就说了一句月饼。
唐玄宗听了觉得比原来好听多了,于是,月饼这个名字就在民间传开了。
”听妈妈这样一说,我才知道原来月饼是这样来的。
现在的月饼有广式的,也有苏式的,比以前的品种丰富多了,还有一种叫冰激凌月饼呢,咬下去冰凉冰凉的,真的是好吃极了!
最后,我们吃着月饼赏着月,中秋节真是一个团圆的好日子!
你们知道什么节日要吃月饼吗?
对,就是中秋节。
在中秋节前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有10个太阳,因为天气太热,河水都干了,农民种的菜都枯竭了:
人们天天都在祈求,如果能有一个人射下10个太阳就好了。
有一天,一个人带着一把弓箭,站在最高的地方,射下了九个太阳,由于最后一个太远,就没射中。
人们后来才听说射太阳的人叫后羿,于是后羿射太阳的事就传变了天下,所有人都前去拜访他。
后亦有个妻子叫做嫦娥。
嫦娥是一个善良、勤劳、温柔的女子,后亦十分爱她。
有一次,皇上派人请后羿去打仗,但是只能一个人去。
后亦担心嫦娥,就上山向王母娘娘求助,王母娘娘给了后羿一颗丸子,告诉他嫦娥在有危机时吃下这个丸子就可以了。
后羿把丸子交给嫦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结果被他的徒弟听见了。
第二天,后羿走了,徒弟就强迫嫦娥把丸子交出来,嫦娥十分害怕,就把丸子吃到了肚子里,飞上了月亮。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离开了,他悲痛不已。
为了纪念嫦娥,后羿把嫦娥最喜欢吃的葡萄和饼干放到桌上,其中那个饼就是月饼。
于是每年中秋节人们都会赏月、吃饼,寓意是祈求和思念的人团圆。
听着妈妈的讲述,我觉得今天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中秋节,这个中秋节让我知道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
夜深了,月亮渐渐地升高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也高高兴兴的向家走去……
盼望已久中秋节终于来,我和爸爸、妈妈回到老家过节。
一到晚上,我早早坐在院子里,静静地等候月亮出来。
突然,妈妈说:
“月亮出来。
”这时,月亮从东方露出它那圆圆恬静脸,像一个玉盘挂在天边,空中一片明亮。
一会儿,月亮被柿树遮住,我赶紧跑出院门。
月亮橙黄橙黄,穿过那轻烟似白云,向上升着,升着,把四周天空都染成橙色。
我凝视着月亮,放佛看见嫦娥仙子抱着玉兔,在桂树下翩翩起舞,真是美极!
这时,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奶奶讲给我一个故事。
说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许多人慕名前来拜他为师。
其中,有一个人心肠极坏,他想得到后羿长生不老药,永远不死,就趁后羿出去打猎机会闯入后羿家里,威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
嫦娥心想,要是让他得到长生不老药话,那肯定会祸害很多人。
于是,嫦娥趁其不备,拿出长生不老药,全部吞进肚里。
顿时,她觉得身体轻飘飘,一股风吹过,就随风一起飘动起来,一直飘向月亮,永远地呆在广寒宫。
我想,现在我们一家团团圆圆,可嫦娥什么时候才能和后羿团聚呢?
再看月亮时,月亮早已越过柿树,升到高空,变得很白、很亮。
月光透过树枝,把皎洁光辉撒向大地,给大地镀上一层银辉。
我望着圆圆月亮,思绪万千,嫦娥仙子在广寒宫里过得好吗?
会孤独吗?
玉兔可爱吗?
听话吗?
广寒宫美吗?
……我暗自下定决心,长大一定要当一名科学家,乘着自己制造飞船,到月亮上去看个究竟。
一般提到中秋,人们都会想起“团圆”两个字。
可是,团圆有是怎么来的呢?
在我看来,团圆是嫦娥孤身一人在广寒宫对后裔的思念,思念他的种种复杂心情;团圆又想是后羿对嫦娥的些许抱怨或是期盼,期盼她早日归来;可团圆又好像是一家人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时的喜悦。
那到底什么是团圆呢?
团圆,就是远在他乡的家人对我们的思念和期盼,虽然人没有在一起,可我们的心始终团圆,没有分离,就想月亮和星星虽然没有紧挨在一起,但每当日出,他们便齐心一起淡出,每当日落,他们就一起为人们照明!
团圆就是守在家的孩子对父母的抱怨,抱怨父母没有回来吃团圆饭,可是心中仍然挂念,仍然看着月亮,默默等候父母平安归来。
团圆,就是一家人真正在一起,不管有没有在同一地点,只要爱在,关爱在,到哪儿都是团圆,吃的啥都叫团圆饭!
中秋赏月,总是想看月亮到底有多圆,圆满,圆满嘛,可是万一看不到月亮呢?
难道就成“弯蛋”“完蛋”吗?
我想中秋赏月应该是表达对家人的思念或祝福吧,甭管圆不圆,只要心意有了,还怕不“圆满”吗?
诗人总用月光传达悲凉的思想之情,我却想用月光表达我的祝福之意,祝福人人幸福和谐,合家团聚,同时,中秋快乐!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月亮又圆又大,正是人们一家团聚的好日子。
今天晚上九时左右,我们一家在阳台赏月。
赏月时一定要准备好凌角、栗子、月饼等等。
各种各样的食品。
我往天上一看,情不自禁地说:
“哇!
今天的月亮真美呀”!
再往楼下一看,一个个小朋友提着灯笼一嘣一跳在舞台上欢天喜地的跳舞。
我真羡慕他们可以自由的玩耍!
突然,妈妈说:
“XX,快点来给月亮公公烧枝香吧。
“我说:
“好”!
我对月亮公公说,我真想和这些小朋友一起开心的分享这愉快的中秋节,行吗?
月亮公公悄悄地托风姐姐对我说:
“孩子,只有在家里才能感觉到真正快乐的呀!
”
天空中不时飘来一陈陈欢快的笑声!
中秋节真是快乐极了。
使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中秋佳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是一年四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所以中秋也被人们称为仲秋。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有: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
过了一会儿,伯伯、表哥、表姐……都来了,我们一起共度中秋佳节。
为了迎接他们,奶奶坐了一大桌丰富的饭菜。
饭桌上,大家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品尝着丰富的饭菜。
饭桌上,大人们总少不了喝酒,所以他们便用酒来互相祝福。
我们小孩子不能喝酒,便用饮料代酒,互相祝福。
浓浓的亲情在饭桌上传递着,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吃月饼也是中秋一大习俗。
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发动农民起义时,用月饼作为秘密传递通知的方法,约定八月十五中秋节起义,起义成功,取得了胜利。
后来人们以中秋吃月饼来纪念义军的胜利。
现在,月饼已经演变成合家团圆的象征了。
吃过晚饭后,我们大家每人手里拿着一块月饼在院子里赏月。
别人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而今年,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今年中秋节的月亮犹如一轮金黄的玉盘,高高的挂在静谧的夜空中,点缀了整个夜空,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好像在祝我们中秋佳节快乐呢,看着这些星星,我会心地笑了。
皎皎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照亮了整个院子,风很轻,月光很美,夜空很静,这一切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望着那皎皎的月亮,我心想,一定有许多人现在异处他乡,回不了家和家人团聚,就借皎皎圆月思念家人及亲朋好友。
我爱这美好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到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美滋滋的笑容。
今年爸爸妈妈决定带我一起去乡下欢度中秋。
晚上,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开车回乡下,一想到好久没见面的外公外婆,我的心里就异常地兴奋。
车子在宽敞的马路上缓缓地行驶,我透过车窗仰望天空,也许今天是中秋节的缘故吧,看到平常那展现着金黄色光的“香蕉船”不见了,替代它的是那圆如玉盘、黄如金光的“金玉盘”高高地悬挂在天角,而这,却正好意寓着“花好月圆”。
到了外婆家,刚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香味。
“哇!
好香啊!
”我这个“小馋猫”一闻到香味,就迫不及待地冲向餐桌,看着这满桌子的美味佳肴,早已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啦……
中秋节,是美好的佳节;中秋节,是家人们团聚的时刻,而中秋赏月,是人们过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晚饭过后,我们一起来到凉亭里赏月,我一边啃着月饼一边提议:
“咱们来玩中秋诗句接龙游戏吧!
”“好啊!
”大家纷纷响应道。
于是大伙儿便埋头冥思苦想起来。
这时,妈妈率先开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尾随其后……游戏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博学多才的外公是最后的胜者,妈妈位列第二,我和爸爸则并列第三,依次接受了金鸡独立20秒、蛙跳10下的惩罚。
中秋之夜,其乐融融;花好月圆,人也圆!
中秋节,真是令人怀念的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日 作文 关于 中秋节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