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8000703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02KB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x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
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是解决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
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
“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
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
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四)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有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学说自己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
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同学们对此进行研讨、分析。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采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明确两篇*的说明内容,学习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的科学现象。
3.了解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假设、推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
默读,圈点勾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象,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两篇*各自的说明内容,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质疑、思考、实证的科学态度,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在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两篇*却从不同角度说明问题、介绍相关知识的创作思路。
2.提取关键信息并按要求表达。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不建议做过多的形式上的花哨处理,建议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文本,理解*的说明内容和科学精神。
另外,这两篇短文在原文中编排在一起,内容上也有一定关联,说明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参照阅读。
建议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通过圈点勾画静心读文,同时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关键处和难点教师要给予及时点拨。
结束本课的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适度给一些与此有关的现今的研究成果等,进行适度的扩展,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实证的力量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恐龙的突然灭绝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为此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这一课体现的就是与此有关的两则短文,下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
【设计意图】提出这两篇课文共同关注的问题──恐龙灭绝,聚焦在这个视野后,可以自然地引出对这两篇*的学习。
2.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
1.两篇*都提到了“恐龙灭绝”,速读两文,请谈谈你得到哪些与此有关的知识?
恐龙大概在公元6500万年以前灭绝;恐龙灭绝前曾经遍布世界各地;
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击地球的结果;?
?
?
?
2.这两篇*虽然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是它们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完全不同。
请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两篇*主要说明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第一篇:
通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大陆漂移学说”,进而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第二篇:
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击地球的结果。
【设计意图】对两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解作者把这两篇*放在一课的目的。
它们不仅都是阿西莫夫的作品,而且探究的内容都和恐龙灭绝有关系,但同时两篇*说明的内容却又截然不同。
(三)分篇学习,深入分析解读文本1.恐龙无处不在。
(1)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个例子是如何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结论的?
明确:
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不可能在南极地区生存,也不可能越过大洋到另一块大陆上,所以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
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开。
“恐龙无处不在”正说明2.25亿年前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形成时,早期恐龙已经开始出现并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逐渐分裂,此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经过了大约1亿年的变迁,南极的气候逐渐变冷,慢慢不适宜生物生存,动植物种类数量大量减少,恐龙最终灭绝了。
南极洲发现化石是生物领域的新发现,但最终却不仅证实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无处不在,更可以说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地质活动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提取主要信息,进一步弄清*说明的内容,同时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2)科学家经过思考、分析得出跨领域的新知,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体会科学研究的精神及方法。
2.被压扁的沙子。
(1)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理论,它们分别是什么?
明确:
两种对立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即“因为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和“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
【设计意图】训练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的重要内容。
(2)为什么“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请用不超过20个字来表述)
明确:
这不仅是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更是因为人类将来再遇到大灾难时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其影响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设计意图】训练提取并概括信息的能力,这个问题比上一个问题要难一些,不能像上一问题仅靠简单的摘抄即可,还需要自己删减、压缩或调整原文语句表述的次序。
(3)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指什么?
*为什么以此为题?
明确:
“被压扁的沙子”指“斯石英”。
以此为题,首先,因为“斯石英”是*说明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据此,因为年龄为6500万年(也就是大致恐龙灭绝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所以才得出*的结论: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其次,“被压扁的沙子”这种表述比较生动、有趣,作为题目更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内容。
(四)小结
学过这两篇*后请你从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语文能力这几方面总结一下学习*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回顾,以后每篇说明文可以按这个方法自己进行总结反思。
“语文能力”教师可以解释一下,*主要侧重在“提取、概括信息方法”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请组织好语言,以第二篇*中“斯石英”为例,对第一篇*“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结论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来说明恐龙的死因,其实也可以用此来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结论。
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会让学生对*内容有更清楚、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体会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其目的是可以把要说明的知识介绍得清楚明白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可以从书本、报刊、电脑等中查找,做好记录。
2.教师可制作课件。
二、课堂学习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引入“恐龙”这一话题。
2.导读《被压扁的沙子》
①出示导读话题:
*提出的两种观点是什么?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证明其中的一种看法是正确的?
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②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探究,形成结论。
指名回答上述话题,师生共同形成如下结论,多媒体展示:
观点:
“撞击说”和“火山说”。
说明方式:
提出两种看法,证明其中一种看法是正确的。
说明依据:
斯石英的形成原因及性质。
结论: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③教师小结:
*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行文的。
3.自读《恐龙无处不在》
①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眼光阅读分析说明文的写作思路,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
②学生学法实践:
用上述学法自学课文《恐龙无处不在》;指名汇报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三、语言实践活动
1.活动话题:
我眼中的恐龙活动要求:
依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知道的恐龙及相关的话题。
2.活动话题:
我来到了恐龙时代活动要求:
合理想象,展现你的创意。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评价。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4
精彩开篇词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
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叠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教学目标
1.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2.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4.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恐龙无处不在》
一、新课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如果你看过,我想你一定会被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撼。
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呢?
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
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遗骸(hái)蟾蜍(chánchú)褶(zhě)皱劫(jié)难追溯(sù)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遗骸:
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
灾难、灾祸。
致密:
细致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
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地球上的冰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列数据)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举例子)
(3)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打比方)
4.作者链接
阿西莫夫(1920—1992)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
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达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交流点拨】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2.“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交流点拨】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
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3.“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交流点拨】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
”“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
”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二)文本探究
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交流点拨】发现问题:
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
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
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交流点拨】(恐龙的灭绝)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道理正如课文第1段所说: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
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行文严谨。
3.怎样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关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
【交流点拨】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读者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
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有内在的关联。
课文就是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
作者在*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4.“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这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流点拨】这一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已经伸向另一领域。
正是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的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接着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这样又把本来的疑团推进了一步: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行文至此,才对*所要阐明的中心议题正面作答。
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
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都应有所启迪。
(三)语言品析
1.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
你能找出文中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
【交流点拨】
(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学_科_网Z_X_X_K]“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通过看地图证明南极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2)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
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
①“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②“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3)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
①如: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②又如:
“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非常形象可感。
2.*的语言准确严谨,说话极有分寸。
试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交流点拨】“确实”是副词,有“的确”“实在”之意,表示情况完全符合实际。
在此句中,肯定了恐龙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的事实。
四、拓展延伸以*为例,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的思维。
【交流点拨】
(1)联想、想象。
由南极恐龙化石联想到恐龙的迁移,由生物界的恐龙迁移想象到地质界的板块漂移,使问题的研究一步步地深入。
(2)科学假设、推理。
发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理论进行大胆的设想(这一问题的答案是:
是大陆的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的迁移),然后进行科学地推理(“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开”),进而证实所提出的假设。
(3)多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同一个问题——南极为什么会出现恐龙化石,从生物学和地质学多方面进行思考,把各学科丰富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合思考问题,于是在科学研究中出现了新的境界,收到了“一石观鸟”的效果。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5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
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
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的谜案。
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
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
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
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
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
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阿西莫夫 短文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