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课程《中国文化史选修课》.docx
- 文档编号:27999576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62.58KB
中学校本课程《中国文化史选修课》.docx
《中学校本课程《中国文化史选修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课程《中国文化史选修课》.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校本课程《中国文化史选修课》
中国文化史选修课
----- 中学校本课程
一、儒家文化
文化,一般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自然属性,使其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念的一切活动成果或现象。
比如,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了某一自然物的面貌、状态或功能,使其适应人的某种需要,这一劳动就是文化活动,其劳动结晶也就是文化成果。
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而使现成的社会关系网得到重组和协调,使其更加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的这一活动及其带有正效应的成果,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观念,从而使其更加理性化和智能化,这就是人的文化过程和现象。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凡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能将社会生活水平向前推进一步的一切劳动,都是文化活动或文化。
文化是人类现实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史。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
通过文化的途径,能够获得社会进程的深层次信息。
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是了解中国国情,继承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条件、手段和需要。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至少需要和可以达到三方面的目的,一是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华先民在各类文明创建上广博而精湛的建树,正确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渊源,提高文化创新的信心、智慧和本领;二是深入地了解国情。
国情包括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我们通过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国情的历史方面,就能加深对国情现实方面的理解,从而加强对两个文明建设必要性、迫切性和个人责任感的认识。
三是能够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素材。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质态文化融汇到一起,形成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核心汉族是中国古代各地区先民不断地滚动式融合的结果。
在这一融合过程中,先有各地区部落、部族的融合,以及部落、部族融合中形成的区域性文化,比如见于记载的先秦区域性文化,就有楚文化、吴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西域文化等等。
秦统一六国后,这些文化的大部分都先后融入汉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了。
中国传统文化在融合各区域文化的同时,还吸收了历史上从蛮、夷、戎、狄到氐、羌、匈奴、鲜卑、突厥、铁勒、回鹘、契丹、女真、蒙古等等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未被融合而独立流传至今者,则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流。
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性,还表现在它对域外不同质态文化的改造、消化和吸收。
如印度的佛教文化,犍陀罗艺术文化,中亚、西亚的科技文化等等。
有容乃大,正是由于中国文化以其无比恢弘的气度和无限宽阔的胸怀,在将自己民族文化成果无私地传播给世界人民的同时,又融摄、综合了世界各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成分,才形成如同今日的面貌。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以来,数千年间,条理有贯,记载分明,从未中辍,这在世界各文明形态中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文化这种经久不衰的连续性,是其内在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的展现,它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变易性。
《易经》所概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变易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吐故纳新,改造自身的文化结构和内涵,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社会的需要。
变则通,通则久,这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则,启导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二是中国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宏大气魄。
这使它广纳百川、内涵丰富,满足不同民族、地区和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文化需求。
三是文化发育程度高。
在近代以前没有遇到更高形态文化的挑战。
故中国虽与印度、埃及、希腊、罗马一样,在历史上几度陷于战乱,或因外族入侵而危机,但在鸦片战争以前,无论国内民族冲突还是国际侵略势力,都不能打断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反之,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入侵者,倒往往被中国先进文化所征服。
平和性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倾向。
它是贵和尚中的文化基本精神在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操守上的体现,对此基本精神,下面我们还要论述。
中国文化受其伦理道德基本精神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上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的地方。
如在天人关系上,更重视人文研究和人的道德的修养,而对天(包括物质自然的天)的探索相对薄弱,与西方文化重视自然知识的钻研大异其趣;在群己关系上强调群体利益和存在,主张个人服务和服从于群体,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尚同”,法家的“无私”,佛教的“普渡众生”等都反映了这一点;在义利关系上,持先义后利、“义以为上”的态度,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舍生取义而决不见利忘义;在理欲关系上,倡导存理灭欲,理性优先的原则。
仅这些独特的价值观念,就可以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它类型的文化区别开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以儒、释、道文化为主流,融会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时代主要文化形式的动态文化系统。
在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时候,既要看到儒学的核心主导作用,又须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层面,单纯以儒学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作法既不符合实际又于情理未妥,因而是不可取的。
中国文化的内涵极其广博深厚,其基本精神也应有不同的层面和结构,对此文化史学界已进行了许多探讨、概括和总结,给人启发良深。
我们认为这些概括还可以再精炼一些。
中国文化精神中最积极、最有价值,可以贯古通今,涵盖全体的基本精神,应浓缩为“刚健自强、贵和尚中”八个字。
刚健自强、贵和尚中的精神,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早在西周以来,人们就把天神化了,认为天与人可以相通,可以按同样的法则运作。
《易传·文言》提出人“与天地合其德”的思想。
《系辞上》认为圣人创制的“《易经》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这说明,不管天地万物,阴阳之道的变化如何玄妙不定,圣人总是能通过同样没有固定模式的《易经》来测知它。
汉代董仲舒进一步把天人格化了,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故天能以各种形式表示它对人间事物的关心;同样,圣人也可以仰观俯察,而得知天意和天道。
到了宋代,理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 的命题,但他说的天已是物质性的“气”构成的天了,与董仲舒等神学观的天有质的差异。
只是在天人之间具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各派看法基本一致。
如果不是把天理解为人格神,而是理解为自然,那么,强调人、天统一、协调的思想,无疑是合理和有积极意义的。
恩格斯就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一致的,他说:
“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观点是“荒谬的、反自然的”。
“思维过程同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是类似的,反之亦然,而且同样的规律对所有这些过程都是适用的”。
自然界、社会和人们思维规律的一致性,正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性所决定。
刚健自强,贵和尚中,正是在“天人合一”、“人法天”思想的支配下提出来的。
刚健自强、贵和尚中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所强调的是人,即“以人为本”或人本主义。
这一文化特色与西方中世纪以前以神为核心的文化精神迥然而异,它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
刚健自强来源于《易传·彖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的运行是刚健的,天道和人道又可以相通,因此人能法天之“健”而张阳刚之气,健美之德,在进取的道路上自强不息。
在这里,效法天的是人,自强不息的还是人,在天人关系中,始终将人置于积极的、主动的、核心的地位。
整个中国文化将人放在宇宙万物的中心,强调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的旨趣完全一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高度的哲学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有积极性、普遍性的成分。
贵和尚中也是指人而言。
“和”是价值取向,“中”是思想路线。
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同样来自“天”的启示。
《易传》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话,《彖传》云:
“保和太和,乃利贞”,都启发人要以和为本。
“太和”是天地万物高度和谐的状态;“和”是不同事物的协调共处。
古人在这里提出了高度关注和积极倡导万物和谐的思想。
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的音乐,不同民族、地区和质态的文化相融合,才能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确保国家的大一统。
因此春秋时期的史伯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论断,孔子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命题。
老子主张处事有道,“莫与人争”,“不为人先”,与贵和尚中的精神基本一致。
北宋理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更加明确地提出: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揭示了“太和”之道包含多样性,“相感”而生万物,推动宇宙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启示人们要胸怀宽阔,广纳百川,在和谐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心态下奋发进取。
尚中的“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的意思。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概念。
《易传》云:
“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就是要人们效法天,在行为上允当适度,中道而行,即“持中”,无过、无不及。
儒家认为“度”的掌握,要以礼为原则。
《中庸》说: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是将“中”作为实现“和”及“自强不息”的根本方法提出来,强调了“中”在人们认识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可见无论“和”还是“中”,都是针对人提出来的论题。
刚健自强、贵和尚中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超越民族、地域、阶级、时代的局限,激励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奋发向上,锐意进取,不断地超越现实。
从漫长的古代到当今,它始终是人际友善、家庭和睦、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源泉。
正因为这样,这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就需要和值得我们世世代代地发扬下去
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在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主要是分为4部分:
一、儒家文化的开始(中国古代)
二、儒家“和谐”思想的现实诠释
三、儒家文化的精粹
四、相关书籍介绍导读。
[<论语>选读]
一、儒家文化(中国古代)
儒家文化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加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末期大思想家,被后代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
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并把“恭、宽、信、敏、惠”作为仁的内容,主张“见利思义”。
在天道观上,虽言天命可畏,但又重视人事,强调人为。
在认识论上,他提出了“知”、“行”、“学”、“思”等范畴,开辟了认识论的新领域。
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并从事教育和整理古籍等工作。
他逝世后,其弟子将其观点编成《论语》。
孔子是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世界文化名人。
战国时期的孟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被后世尊为“亚圣”。
孟子从右边发挥孔子的学说,赋予天以道德属性,以心、性解天。
孟子主张“性善论”,推行“王道”,反对“霸道”。
在认识论上,提出了“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说。
经孟子的发展,儒家学说更加完备。
作为儒家左翼的荀子,把天还原为自然界,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他肯定世界的可知性,要求学用一致,“行”高于“知”。
荀子与孟子不同,首创“性恶论”,强调以法辅礼,以暴力辅仁德。
经过汉代思想家的改造和完善,儒家思想发展成汉代的经学。
经学的代表人物,首推西汉著名的哲学家董仲舒。
他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体系,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开以后两千多年中国社会以儒家为正统的先声。
董仲舒主张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和“三纲五常”、“性三品说”等思想,为后世统治者所效法。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教开始汇流。
至隋唐时代佛教日盛,道教大兴,三教争夺思想领域主导权的斗争日趋激烈。
唐代哲学家韩愈再倡儒学,推崇孔孟,力排佛、道,将孔孟学说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柳宗元、刘禹锡则将儒家庄翼荀子的思想提高到新的阶段。
宋代,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
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新的儒家文化重新恢复其正统地位,并雄踞中国思想论坛约700年的时间。
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为周敦颐,学说奠基者为号称“二程”的程颢和程颐。
而集大成者则是南宋哲学家朱熹。
他以思孟学派为主,吸取佛道思想,建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己”,气对理也有重要作用,二者结合才能构成事物。
在道德上,他主张“理则为仁义礼智”,把封建道德客观化。
朱熹还提出了“格物穷理”、“格物致知”等重要命题。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的哲学家,他的理学在元明清三代部被奉为正统的理论。
程朱理学后来分化为两大流派,一是继承朱熹学说的理学派;另一个是以宋代陆九渊和明代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派。
此外,在宋代,承继荀子学派思想传统的有张载、陈亮、叶适等人。
在明代哲学家李贽对程朱理学进行尖锐批判之后,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对各种唯心主义,特别是程朱理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达到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水平。
在哲学思想上,他提出了“天下惟器”、“道在器中”的著名论点,提出了“日新之化”的发展观,提出了“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的反映论思想,几乎涉及当时哲学史上的所有命题,体系之完整,论述之全面,成为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骄傲。
宋代后,统治者将《四书》与《五经》奉为儒家正统经典。
明清之际的理学家,只是推崇或注释理学的只言片语,不求发展和创造了。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延绵2000多年,虽然里面包含不少封建毒素,但也蕴藏数不尽的思想珍宝,已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儒家“和谐”思想的现实诠释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自我身心的和谐
心,是世界最敏感的衡器;心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
中国儒家一向把个人的自我身心和谐作为一种高尚的追求,主要通过“礼、省、行”三方面的要求来实现的。
孔子的修养说的核心即“仁—礼”。
“仁”,是为美德的培养;“礼”,是为行为合乎社会规范。
内在的修养要通过外在规范的践行才能表达为行为的合理性,才能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的仁人理想。
“不学礼,无以立”,“君子博学以文,约之以礼,亦可弗畔矣夫”。
儒家认为时刻进行道德学习,以“仁“作为学习标准,且学思结合是一个人思想能否合乎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关键,因此,在强调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儒家看来,思、内自省是联系自己道德修养的精神性反思或反省活动。
倘若只有学习,而没有联系自身品行的反省,是不会达到内外的和谐统一的,也不可能提高自己品德修养。
儒家认为“自省”的高级境界是“慎独”。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是指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也不要在细小的事上违背道德。
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自觉按一定的政治、道德准则思考行动,不做坏事。
如果说,自省是通过外在规范约束个体行为的话,那么慎独则是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性来达到修身的目的。
强调知行合一,表里和谐,是儒家修身思想的重要特征。
孔子说过“敏于事而言”;“听其言而观其行”。
荀子认为“学至于行而止矣”。
两者都有把道德实践看作是道德修养的基本功和审评标准。
《中庸》有“力行近乎仁”之说,同样也是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强调道德学问不是外在的知识,而道德学问必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同自身为人处世相结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和谐统一,才是真正的学问。
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需倡导个人修养、完善自我与成就功业并重的人生价值观。
自我完善,主要是人格、道德的完善;成就功业,主要是为国家、民族、社会做出贡献,而两者又统一于“修养身心”这一起点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个人修养要先行。
一个人只有在思想、内心上具备了一定的素质才可能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儒家的“修身”“自省”“躬行”的思想在完善自我,提高个人素养方面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二、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精辟论断充分强调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说的是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亲如兄弟的,一个人的视野已达到君子的境界时,把什么人都可能成为兄弟或朋友。
但是,“人和”并不是人人从流,而是“和而不流”。
《论语?
子路》中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可见,儒家思想中的“和”与“同”是不一样的。
而儒家思想中的“和”,是多样化的组合,是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
这里的“和”能产生新事物,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
“同”,是没有区别,没有杂质,是均一,只是相同的事物叠加,或不同事物的机械相加,不可能产生新事物,只能出现“同则不继”的现象。
儒家思想中的人际和谐是通过“仁、义、礼、智、信”得以实现的。
樊迟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答曰“爱人”。
爱人为仁,仁者爱人,就是要在人我相处时亲爱一切人,与一切人友善,可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首先要有爱心,爱人之心。
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爱人”是指爱作为“类”的人。
这里的“人”,不是特指社会中某一阶层或某一部分人,而是泛指与动物界相对的所有人。
不论是有位的“大人”还是无位的“庶人”,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不论是自由的人还是被奴役的人,不论是“国人”还是“野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夷狄”之人,都得以人道相待,可见人与人和谐相处还有有一颗平等相待的心。
在儒家思想中,“义”是维护人际和谐和关系的道德规范。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论语.里仁》中有“富与贵,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在孔子看来,“义”是高于生命的道德意志,他强调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丧失这种道德意志。
同样,“义”也不可为富贵贫贱所左右,他并不反对追求富贵,摆脱贫贱,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得到富贵与摆脱贫贱有损于人的道德意志,那就不可为之。
而“礼”是维护人际和谐关系的道德生活规范和礼节仪式。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
“不学礼,无以立。
”孟子也曾说:
“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圣也。
”儒家提倡“礼”的道德规范,主要是要求人们遵守国家宗法制度等社会规范,“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使整个社会各群体的行为各安本分。
儒家思想中“智”在人际和谐关系中首先表现为对人对事要讲究不偏不倚的中庸认识,进而对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深刻理解,明辨道德是非。
孔子说:
“知者不惑”,孟子也说:
“是非之心,智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
“信”被儒家视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要求人与人的交往中做到诚信不欺,遵守诺言。
孔子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
他认为,个人在社会中与人交往,如果不讲信用,必然会被社会所唾弃。
同时,儒家还认为信与义是相互联系的,信是有原则的信。
如孟子所说: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
”
我们如果剔除儒家思想中那些等级森严的封建糟粕,继承其精华,赋于它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人伦价值涵义,对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秩序、改善人际关系,以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基础。
儒家所主张的“天”,包插“自然之天”、“社会之天”、“伦理之天”、“人格之天”等多种含义。
《论语.阳货》有“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的论述。
这里所说的“天”就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的自然界,也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本源。
儒家重“生命”而倡“仁”,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生命、对待自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热爱生命,热爱自然。
《孟子.尽心上》说: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资料。
儒家强调人类向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要有时有节。
《论语.述而》中说:
“钓而不网,弋而不射宿。
”这就是儒家“取物不尽”、对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
《孟子.梁惠王上》所说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则旨在强调取物以时,按自然规律办事,发展农业生产。
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但人类必须看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而要厉行节俭。
这样才能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又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才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这方面,在《荀子.天论》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妖)怪不能使之凶。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难能可贵的是,荀子那么早就看到了人是自然分化出来的但又不同于自然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他认为,人不但能适应天时,顺应地利,参与自然界的变化,还能过群体生活,为社会进步有目的地生产,制定规章制度,使人与自然和谐地共生共存。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的空间已扩大到地球之外,也有许多人工合成的产品不断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但是人类只有地球这一个共同的家园的事实还是没有改变,人依赖于自然、与自然关联的本质也始终没有改变,作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又具能动性的人,理应利用科学知识、认识客观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有节在开发、利用自然,与自然建立起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的目标。
三、儒家文化精粹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
"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
"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
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
北京为迎奥运正大力开展礼仪教育。
"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樊迟问知。
子曰:
“知人。
”攀迟未达。
子曰: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人而无言,不知其可也。
其何以行之哉?
”
四、相关读物介绍
了解儒学所看书籍:
论语别裁
原本大学微言
孟子旁通
礼记
诗经
易经
《论语》选读
因为《论语》的每一章往往兼论多方面的内容,所以所分类别也往往有相容之处,我只是注意在解说之时有所侧重。
另外讲说文言文比较枯燥,能否不让大家感到乏味,我无法保证,我尽力吧。
第一部分《论语》中的教育观。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史选修课 中学 校本 课程 中国 文化史 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