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永州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docx
- 文档编号:27996392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84KB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永州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docx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永州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永州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永州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
湖南省永州市201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解析版)
24.《三国志》载: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材料大概意思是讲诸葛亮敢于公开家财以表清白,树立起廉洁自律的标杆,说明诸葛亮深受儒家道德观念影响,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儒家道德观,故D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诸葛亮勤政廉洁,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是诸葛亮自我表白,故B项错误;“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说法过于夸大化,故C项错误。
【答案】D
25.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
“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
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
”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家庭手工业
【解析】从材料“一州唯两家能织”、“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可以反映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故B项正确;“惧他人家得其法也”说明手工业技术没有推广,也没有通过家庭得到传承发展,故A、D项错误;材料只反映毫州出的轻纱比较出名,并没说明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故C项错误。
【答案】B
26.明代朱元璋告诫官吏“律令之设,所以使人不犯法……直解其意,颁布之郡县,使之家喻户晓”。
清代雍正皇帝也强调“法律条分缕析,讲明意义,见法知惧,观律怀刑”。
以上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肃正纲纪,重典治国B.约法省禁,宽严相济
C.明礼导民,明刑弼教D.法贵简当,通俗易懂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朱元璋强调了普法的目的是“使人不犯法”,强调了所普之“法”的内容须通俗易懂,“使民家喻户晓”,雍正皇帝强调普法目的是“见法知惧,观律怀刑”,强调所普之“法”的内容须条目清晰,通俗易懂。
由此可见,共同之处是法贵简当,通俗易懂,故D项正确;重典治国只是材料一方面,不是主旨,故A项错误;宽严相济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化,没有体现“明礼导民”,礼刑并用政策,故C项错误。
【答案】D
27.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
“在治理得最好的城邦中……市民们既不从事手工业,也不经商,因为这种生活缺乏高贵的色彩,与美好的名声背道而驰。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认为体力劳动者应当“俯首垂目,毕恭毕敬”。
以上言论说明西欧社会( )
A.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B.民主政治不够完善
C.市民与农民相互轻视D.等级对立现象明显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西欧等级制度
【解析】亚里士多德反对哲学家从事手工业和经商,塞内加对体力劳动者行为提出具体要求。
在古希腊从事手工业,体力劳动属于奴隶。
因此亚里士多德、塞内加言论反映了等级对立现象明显,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贵族,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问题,故B项错误;塞内加是哲学家,其言论不能体现市民与农民相互轻视,故C项错误。
【答案】D
28.“日本这一大岛上的人们,属白种人,业已开化,且长得漂亮;是些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偶像崇拜者,拥有不计其数的黄金。
”(出自《马可·波罗行记》)以上描述反映出( )
A.日本在当时处属于文明边缘地区
B.日本人与欧洲人有相同的种族特征
C.马可•波罗曾经游历日本,对其国情十分了解
D.象当时的中国一样,日本深受西方人的景仰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行记》
【解析】日本是黄种人,马可·波罗的言论显然不符合日本情况,是重复少数谣传,这说明日本与欧亚其他地区相隔离,显然是一个边缘国家、一个边缘文明区,故A项正确;日本是黄种人,故B项错误;马可•波罗的言论显然不符合日本情况,只是重复少数谣传,说明他没有游历日本,或对其国情不是十分了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西方人并不了解日本,故D项错误。
【答案】A
29.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表明文艺复兴( )
A.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B.彻底否定教皇权威
C.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D.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从材料“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利用宗教来表现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彻底否定教皇权威的是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猛烈抨击封建专制是启蒙运动,故C、D项错误。
【答案】A
30.下列图片说明东印度公司的性质( )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标志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荷属东印度公司发行的铜币
A.荷兰政府特许的商业股份制企业B.英国政府特许的金融证券公司
C.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工具D.西欧国家联合从事三角贸易的组织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图片反映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故A、B项错误;东印度公司是政府支持下的海外贸易垄断公司,是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工具,故C项正确;东印度公司不是西欧国家联合组织,故D项错误。
【答案】C
31.康有为曾说:
“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
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
”据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
A.皇帝的随从顾问B.国家的权力中心
C.朝廷的咨询机构D.政府的执行机构
【考点】维新思想——康有为思想主张
【解析】从材料“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由此可见上下议院是个咨询讨论政务的机构,故C项正确;从材料“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说明该机构不是皇帝的随从顾问,也不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和政府的执行机构,故A、B、D错误。
【答案】C
32.近代著名川籍企业家卢作孚曾经深情回忆“每晨宜昌……岸上每数人或数十人一队,抬着沉重的机器,不断地歌唱;往来的汽笛,不断地鸣叫;轮船上起重机的牙齿不断地呼号,配合成了一支极其悲壮的交响曲,写出了中国人动员起来反抗敌人的力量。
”上述情形发生的背景是
( )
A.重庆、沙市开放为通商口岸B.南京、武汉相继沦陷
C.中国军队即将开赴滇缅战场D.反法西斯盟国援华抗战
【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动员起来反抗敌人的力量”可以判断是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第一次团结起来抗敌。
又从材料内容可以判断是民族企业的迁移,这与南京、武汉相继沦陷有关,故B项正确;A项是《马关条约》内容,当时中国人还没有动员起来反抗敌人的力量,故A项错误;从材料“抬着沉重的机器”、“往来的汽笛”、“轮船上起重机的牙齿不断地呼号”说明是在搬运机器,是民族企业的迁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反法西斯盟国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
33.从1976年10月到1977年6月,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252次,平均每月32次;从出访国看,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比较显著:
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作用是(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D.拓宽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解析】中国高层出访不能说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提出,故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召开,从时间以及出访主要国家可以看出,与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故D项错误。
【答案】C
34.1961年10月,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七个国家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表明( )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危机
B.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C.国际金融中心由从纽约转移到伦敦
D.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解析】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因此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前提是美国要有足够黄金储量。
美国联合七个国家建立了黄金总库目的是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故A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在20世纪70年代,从材料“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说明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还没有名存实亡,故B项错误;国际金融中心仍在纽约,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是指美国、日本、西欧,材料没有涉及日本,故D项错误。
【答案】A
35.富兰克林•罗斯福说,二战将“结束多边行动体系、排他性的联盟、均势和所有其它已尝试了许多世纪但总是遭到失败的权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和“永久的和平结构的开端”。
历史发展表明( )
A.和平与发展成为二战后的时代主题
B.联合国和美国没有能力制止流血的地区冲突
C.两极格局维持了世界短暂的和平
D.二战后恐怖主义盛行,威胁世界和平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解析】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故A项错误;“一个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是指联合国,而战后事实说明联合国和美国没有能力制止流血的地区冲突,没有实现“永久的和平结构的开端”,故B项正确;两极格局与材料“一个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不符,故C项错误;恐怖主义盛行是在两极格局解体之后,故D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进步,对知识产品的占有、使用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然而,技术的转移、公开势必会使原先的发明创造者丧失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以确保既能维持新技术发明人的技术优势,又能满足社会对该技术的需要,防止技术垄断。
于是,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专利制度率先应运而生。
19世纪中后期,各国逐渐认识到知识产权在促进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纷纷通过知识产权立法保护知识产权。
这堪称知识产权制度上的又一次飞跃。
从19世纪末开始,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多边公约、地区公约或双边协定纷纷出台,其中1883年签订的巴黎公约和1886年签订的伯尔尼公约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国际保护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
知识产权保护从此呈现国际化的特点,而且知识产权保护和协调的国际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在经济、科学、技术、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智能产物应受法律保护的日益增多,知识产权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例如受保护对象又增加了版面设计、计算机软件、专有技术等等,而且还在增加。
材料二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专利制度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992年和2000年中国政府对专利法进行了两次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立法宗旨,强化了专利司法和行政执法力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专利保护、专利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在大量压缩编制、精减机构的情况下,将中国专利局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并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列入政府行政序列;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中,各地管理专利工作机构的建设总体得到加强,出现了政府主导、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专利工作的良好局面。
“九五”期间,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1%,年均增长15.7%;截止2000年底,法院和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共受理和处理专利纠纷案和侵权案1.5万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还查处冒充专利行为4000多件。
中国已参加了有关专利方面的国际公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声誉。
——摘自蒋志培《论知识产权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法律保护的含义》
(1)根据材料一,分析知识产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指出19世纪中后期以后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
(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
(5分)
【考点】
(1)近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
(2)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知识产权保护
(3)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随着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进步,对知识产品的占有、使用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既能维持新技术发明人的技术优势,又能满足社会对该技术的需要,防止技术垄断”、“19世纪中后期,各国逐渐认识到知识产权在促进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通过知识产权立法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从此呈现国际化的特点,而且知识产权保护和协调的国际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各国在经济、科学、技术、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概括。
(2)根据材料二从立法保护,申请专利量增长,司法保护力度增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归纳。
(3)从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以及知识产权如何保护来认识。
【答案】
(1)原因:
科技和产业革命进步的推动;保障科技工作者利益、满足社会需求和防止技术垄断的需要;各国认识到知识产权在促进本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6分)
特点:
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加强;国际合作程度加深,呈现国际化的特点;保护的范围逐渐扩大。
(6分)
(2)成就:
建立不断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专利申请量高速增长;司法保护的力度加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
(8分)
(3)认识:
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发明创造的重要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有效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倡导用法律程序保护知识产权。
(5分。
答出其中二点即可)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各类指标得分
国家
综合
国力
技术力
人力
资本
资本力
信息力
自然
资源
军事力
外交力
政府
调控力
美国
89.27
97.42
73.38
99.59
87.06
79.34
91.85
98.64
76.11
英国
67.12
73.75
71.77
65.63
79.29
60.36
54.26
78.52
63.61
俄罗斯
66.31
56.33
67.05
52.44
56.77
89.84
84.79
87.46
52.14
法国
65.40
73.5
68.12
62.33
74.81
56.39
56.29
82.12
58.61
德国
64.77
77.35
66.46
59.71
80.02
53.66
54.03
72.25
59.93
中国
64.22
61.42
76.36
59.29
56.2
73.62
54.69
78.24
63.4
日本
66.48
86.31
71.93
66.13
81.15
50.78
52.34
66.57
54.79
平均
69.08
75.15
70.72
66.45
73.61
66.28
64.04
63.69
80.54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
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中国综合国力的结构特点。
【考点】中国综合国力的结构特点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各项信息,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
可以从中国综合国力与其他国家排名上来比较;从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外交力和政府调控力、技术力、资本力、信息力方面进行比较获得信息。
【答案】评分标准:
兼顾表格中的各项信息(4分),有纵向和横向比较(4分),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4分)。
参考示例:
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七个大国中排名最后,大大低于各国平均值(2分),说明总体实力不够强劲(2分)。
中国在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外交力和政府调控力方面有一定优势(1分),在技术力、资本力、信息力等方面均处于弱势(1分);说明中国的国力结构不均衡(2分),基础资源相对充裕(1分),国内政治环境稳定(1分),但在创新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2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施行《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与《划分国家支出标准案》,将盐税、关税(海关税与常关税)、统税、印花税、矿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国家收入,而将田赋、契税、牙税、当税、营业税等适合地方征收的税种列为地方收入,这样通过法律形式使中央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财力,同时也给地方保留了机动财力,对于出现的地方财政困难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扭转了自清末以来财权分散于地方的不利局势。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税收制度的借鉴》
材料二美国的分税制,不是中央分给地方,而是地方分给中央。
原先抗击英国的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本来并无隶属关系,独立战争后,中央权力日渐膨胀,但地方仍有相当的独立性。
与这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美国有三套税务机构,分属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
三者各司其职,互不干预,没有领导关系,只有工作业务关系。
由于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征税机构独立,导致双重征税,乃至三重征税问题的普遍存在,至今这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不过在直接税征收中都采取抵扣办法,如计交地方所得税中,可把交纳联邦的所得税作为费用扣除以消除重复课税。
——摘编自《美国与法国分税制比较》、《谈美国分税制及其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进行税制改革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分税制的特点。
(7分)
【考点】
(1)国民政府税制改革
(2)美国分税制改革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扭转了自清末以来财权分散于地方的不利局势”概括。
同时,税制改革与国家财政、巩固统治有关,与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税源不断扩大有关。
(2)根据材料二从“美国的分税制,不是中央分给地方,而是地方分给中央”、“美国有三套税务机构,分属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由于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征税机构独立,导致双重征税,乃至三重征税问题的普遍存在”概括。
【答案】
(1)原因:
国民政府稳定财政、巩固统治的需要;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家提供税源;革除清末以来财权分散于地方的弊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8分)
(2)特点:
地方分税给中央;三级分税;重复征税。
(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末,改良派倡导的是民权而不是民主,康有为、严复、黄遵完等都提倡民权,反对民主。
梁启超也刻意分辨民权、民主之别……梁氏的新民说,乃是现代国家公民的意思。
公民为国家服务,主要不是为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
孙中山提倡的也非个人自由平等。
三民主义里面只有民权主义,没有民主主义……他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
哲学家张申府认为民主政治就是一种与人为善,尽其在我,各得其所的政治。
他晚年还说:
“西方各国的宪法内容最初乃导源于天赋人权说,天赋人权说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
可知天赋人权自为吾家旧物,遗留于海外二三百年之久,今可知游子还乡矣。
彼西方既采入儒家言以建民主,吾何为不可以西方民主还之于儒家乎?
”
——摘编自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构想的特点。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构想的因素。
(9分)
【考点】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解析】
(1)从阐释民主的角度、民主构想内容以及民主理解的多元化来说明。
(2)结合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来分析。
【答案】
(1)特点:
从社会发展尤其是政治形势变化的角度阐释民主;强调国家、整体利益,忽视个体的尊严和权利;从社会的多个层面审视民主,对民主的理解出现多元化局面。
(6分)
(2)因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知识分子把民主政治视为救亡手段;从传统文化出发,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寻求与民主契合的观念。
(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
但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
相反,这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
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
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
——《全球通史》
材料二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开罗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都表示强烈不满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开罗宣言》的历史意义。
(9分)
【考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日本对华侵略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开罗宣言》
【解析】
(1)“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实际上是把满洲变成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这引起中国强烈不满;“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实际上承认满洲主权仍属于中国,这与日本把满洲变成其殖民地的愿望相违背,引起日本不满。
(2)《开罗宣言》指出将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这使中国收回领土,维护国家统一;《开罗宣言》指出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有利于同盟国对日作战的合作,有利于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答案】
(1)中国:
把满洲变成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
(3分)
日本:
满洲主权仍属于中国,与日本把满洲变成其殖民地的愿望相违背,损害了日本在满洲的既得利益。
(3分)
(2)意义:
加强了同盟国对日作战的合作,有利于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使中国收回被日本窃取的领土,有利于国家统一;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5月6日,黄炎培与蔡元培、张元济等48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
1918年8月20日,在上海南市陆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
这个学校开设的科目与一般学校大不同,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高考 模拟 高中历史 答案 永州市 届高三 第三次 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