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7986775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3.44KB
五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
《五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下语文五单元导学案
课题
三角形的特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叶莉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识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
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学习
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课前
准备
三角板、小棒、直尺、三角形框架。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1、什么是三角形?
2、画一个三角形,说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3、什么是三角形的底、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5、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的特性?
导学环节:
一、导入。
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1、小组内讨论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
2、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讨论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1、一个小组阐述自己小组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解决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
2、教师强调并小结: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
稳定性。
四、达标检测。
1、81页做一做第1、2题。
2、练习十四第1、2、3题。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1、安排1个小班按要求排练。
2、利用课余时间让这个小班成员讲给老师听
3、老师根据小班成员讲解情况提出建议。
三、展练准备:
1、课前挂上主题图;
2、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三角形;
3、自行车、篮球架等图片。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1、能正确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2、与同桌说一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五、拓展训练。
小明画了三角形的一条高,你说他画的对吗?
为什么?
六、学生谈收获。
我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还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导学反思:
课题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叶莉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学习
重点
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中发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学习
难点
应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问题。
课前
准备
纸条、三角板,直尺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由三条()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具有()。
二、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82页例3的情境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
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①②③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
为什么?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
三、合作探究
1、剪出下面三组纸条(单位:
厘米)。
(1)6、7、8
(2)4、5、9(3)3、6、10
2、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能摆成三角形的:
。
观察
导学环节:
一、导入。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三角形的存在,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三角形中一些更新的知识。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1、学生在小班内根据预习情况进行合作学习。
2、小班内就学习情况进行分工,排练展练。
3、教师行间辅导。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1、一个小班展练自主学习的情况。
2、一个小班展练合作探究的内容。
教师强调: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达标检测。
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6+78,6+87,8+76,所以()摆成三角形。
不能摆成三角形的:
。
观察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4+5
9,4+95,9+54;3+610,3+106,6+103.所以()摆成三角形。
3、通过上面的实验,我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第三边。
四、课堂检测
这三个小木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吗?
在能摆成的小棒后面打“√”
1、6厘米7厘米1厘米()
2、4厘米5厘米2厘米()
3、2厘米6厘米10厘米()
五、拓展训练。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对三角形又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导学反思:
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叶莉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
重点
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学习
难点
区别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课前
准备
各种形状的三角形、直尺、量角器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1、在下面分别画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2、观察下面的三角形,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
4、观察这两个三角形,它们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导学环节:
一、导入。
在三角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的角和边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三角形角和边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好不好?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1、学生在小班内根据预习情况进行合作学习。
2、小班内就学习情况进行分工,排练展练。
3、教师行间辅导。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1、小班展练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
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2、小班展练根据三角形边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
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对于等腰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教师要进行适时的强调。
四、达标检测。
1、84页的做一做。
2、练习十四第5、6、7题。
5、三角形按边可以分为哪几类。
6、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1、小班检查自学导航的完成的情况,纠正错题。
2、分工明确、语言流利。
3、注意展示的方式多样,尽量多与台下的同学互动。
三、展练准备:
1、三角形图片、三角板、量角器
2、把自己要展练的内容在小班内说一说。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能在集合图中把三角形按角和边进行正确分类。
五、拓展训练。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
1、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4、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
六、学生谈收获。
我知道了各种三角形的特点。
导学反思:
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叶莉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
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学习
难点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
课前
准备
各种类型的三角形、量角器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1、什么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2、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量角器和三角板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3、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4、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
5、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导学环节:
一、导入。
想一想,为什么画不出含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
这么看来三角形的角之间一定藏有什么奥妙在里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1、学生在小班内根据预习情况进行合作学习。
2、小班内就学习情况进行分工,排练展练。
3、教师行间辅导。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1、小班展练自学自练的内容。
2、教师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达标检测。
1、85页做一做。
2、练习十四第9、10题。
6、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
怎样求?
7、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还可以怎样算?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并修改。
三、展练准备:
小班内分工,把自己要展练的内容在小班里先说一说。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求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1个底角的度数。
五、拓展训练。
1、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导学反思:
课题
图形的拼组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叶莉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通过用三角形拼不同的四边形及拼组不同的图案,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习
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和欣赏,体会三角形的特征。
学习
难点
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课前
准备
三角形纸片、白纸、剪刀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1、什么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什么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3、什么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
4、什么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四边形?
5、你能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吗?
导学环节:
一、导入。
同学们,在咱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你最喜欢哪种图形?
说说为什么?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1、学生在小班内根据预习情况进行合作学习。
2、小班内就学习情况进行分工,排练展练。
3、教师行间辅导。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1、小班展练自学自练的内容。
3、教师强调:
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
四、达标检测。
练习十五第1、2、7题。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1、小班检查自学导航的完成情况,纠正错题。
2、分工明确、语言流利。
3、注意展示的方式多样,尽量多与台下的同学互动。
三、展练准备:
各种三角形、四边形等。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能用三角形拼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五、拓展训练。
怎样合理利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导学反思:
课题
课型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课前
准备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导学环节:
一、导入。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三、展练准备: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四、拓展训练。
五、学生谈收获。
导学反思:
课题
课型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课前
准备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导学环节:
一、导入。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三、展练准备: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四、拓展训练。
五、学生谈收获。
导学反思:
课题
课型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课前
准备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导学环节:
一、导入。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三、展练准备: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四、拓展训练。
五、学生谈收获。
导学反思:
课题
课型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课前
准备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导学环节:
一、导入。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三、展练准备: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四、拓展训练。
五、学生谈收获。
导学反思:
课题
课型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课前
准备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导学环节:
一、导入。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三、展练准备: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四、拓展训练。
五、学生谈收获。
导学反思:
课题
课型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课前
准备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导学环节:
一、导入。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三、展练准备: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四、拓展训练。
五、学生谈收获。
导学反思:
课题
课型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课前
准备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导学环节:
一、导入。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三、展练准备: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四、拓展训练。
五、学生谈收获。
导学反思:
课题
课型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课前
准备
学习过程:
一、自学自练内容;
导学环节:
一、导入。
二、小班合作学习、查练。
三、师生展练,互动交流、评价。
二、小班查练、排练要求:
三、展练准备:
四、大班展练重点、方法:
四、拓展训练。
五、学生谈收获。
导学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单元 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