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仿真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七.docx
- 文档编号:27978102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77.02KB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仿真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七.docx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仿真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仿真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仿真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七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七)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百校冲刺)右图是刻于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的《莱子侯封田刻石》,上有隶书35字:
“始建国天凤三年二月十三日,莱子侯为支人为封,使偖子良等用百余人,后子孙毋坏败。
”字外有边框。
该刻石( )
A.印证了汉代分封制的盛行
B.为研习汉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C.证实了汉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旨在宣扬传统的道德文化
答案 B
解析 图中刻石上的文字的字体为隶书,因此该刻石是研习汉隶的重要资料,B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汉代盛行分封制,A项错误;封田不是土地兼并,排除C项;由刻石上的文字“后子孙毋坏败”可知,该刻石是为了告诫子孙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封地,而不是宣扬传统的道德文化,D项错误。
2.(2019·山东烟台、菏泽5月模拟)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
由此可以推知( )
出处
记述
《田令》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
《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
A.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B.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出现了大量侵占农民土地及土地买卖兼并的现象,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法律的认可问题,排除A项;B项“取代”一词有误,排除;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是否有变化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项。
3.(2019·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令:
“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
将惩薄俗,宜举明文。
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
”此项改革旨在( )
A.打击贵族特权利益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推进科举的制度化D.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可知,宋太祖不准及弟举人拜考官为恩师门,其目的是防止结党营私,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贵族特权利益,A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无法体现削弱相权,排除B项;推进科举制度化不是宋太祖的主要意图,C项错误。
4.(2019·山西三模)康熙二十五年,广东成立了专营外贸的“外洋行”,将外贸与内贸区分开来,洋商与一般商人区分开来。
外洋行是清廷政治权力与对外贸易商业资本相结合的产物。
从此,外洋行成为专门经管外贸的机构,洋商(行商)也成为一种专门的行业。
此种交易形式( )
A.旨在保证政府税收和对外防范
B.是清廷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
C.加剧了欧洲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反映了传统朝贡贸易格局的变动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外洋行是专门经管外贸的机构,是清廷政治权力与对外贸易商业资本相结合的产物。
设立外洋行的目的是保证政府税收和对外防范,故A项正确。
乾隆年间实行“一口通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形成,B项错误;欧洲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是在鸦片战争后,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朝贡贸易,D项错误。
5.(2019·海南海口调研)据不完全统计,1896-1898年,北京、上海、直隶、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先后设立学会、学堂、报馆达300余所。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B.传媒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C.国内政治变革的要求D.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中“1896-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要求进行政治变革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出现了许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学会、学堂和报馆,因此C项正确。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学会、学馆是学术性团体,不是大众传媒机构,B项错误;“社会共识”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6.(2019·河北衡水中学二模)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
帝国主义的列强在这八十年侵略中国时期之内,中国已是事实上变成他们共同的殖民地了。
中国的经济基础尚停留在半原始的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经济基础上面,工业资本主义化的时期还很遥远。
这一表述( )
A.确立了反帝封的联合战线新观念
B.初步形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理论
C.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基础
D.将社会性质表述为半殖半封社会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的经济基础尚停留在半原始的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经济基础上面,工业资本主义化的时期还很遥远”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二大于1922年召开,大会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故选C项。
材料与确立反帝封观念无关,排除A项;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形成,排除B项;材料“中国……共同的殖民地了……经济基础尚停留在半原始的……经济基础上面”与半殖半封社会表述不符,排除D项。
7.(2019·新疆三模)民国三十年,国立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招生考试中,“中外地理”试题中有这样的题目:
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
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
此举的出发点是( )
A.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提升中国民众抗战信心
C.使国人认识到日本劣势D.推动早日开展战略反攻
答案 B
解析 民国三十年为1941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
依据题干材料“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
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并结合抗战相持阶段的史实可知,认识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有助于加深民众对四川的认识,提升民众抗战信心,故B项正确。
题干材料未涉及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政治力量,无法体现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日本的劣势,排除C项;1941年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排除D项。
8.(2019·湖南郴州二监)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党和政府努力促进社会的公平
C.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步巨大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巨大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可以看出,党和政府采取措施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努力促进社会公平,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没有涉及基础民主政治建设,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排除D项。
9.(2019·河南4月适应性考试)中世纪人们普遍谴责谋利的行为,教会禁止放贷取利,认为这是“一个在上帝看来可恶可厌的罪恶”。
但到了16世纪,人们已经承认“温和的、可以接受的高利贷行为”。
人们观念的改变源于( )
A.商品货币关系发展B.宗教改革的影响
C.地理大发现的推动D.商业革命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人们普遍谴责谋利行为,到16世纪人们接受高利贷行为,这反映出当时西欧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人们思想观念开始变化,故选A项。
宗教改革是16世纪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材料没有体现这方面内容,排除B项;地理大发现的推动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商业革命的需要也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
10.(2019·百校冲刺)1689年,英国议会在讨论《权利法案》时,一份递交上院的议案提出,在弹劾案件中国王特权对于被告无效。
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在弹劾案件中,盖有御玺的国王敕令不能成为辩护的理由。
1805年后,英国再未发生过任何议会弹劾。
由此可知,英国议会弹劾( )
A.有效地监控了国王和政府大臣
B.推动了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C.缓和了君主制与民主制的矛盾
D.因其效能低下退出了历史舞台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英国议会弹劾对限制国王权力曾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英国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故选B项。
材料未提到对政府大臣的弹劾,排除A项;缓和了君主制与民主制的矛盾在材料中体现不出,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议会弹劾效能低下,D项错误。
11.(2019·四川教考联盟二诊)1929年1月,苏联政府先后在一些大中城市对居民实行食物和生活用品的配给制,后扩大到全体城市居民。
到1935年1月,苏联开始取消面粉、面包的配给制,并在1936年取消了所有商品的配给制。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联( )
A.计划体制被逐步打破B.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C.人民的建设热情高涨D.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答案 B
解析 苏联政府对城市居民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的供应经历了实行配给制到取消配给制的过程,说明社会生产的产品在逐步增多,这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故选B项。
1936年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真正建立起来,排除A项;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对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压制作用,排除C项;产业结构变化与生活用品供应方式的变化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
12.(2019·福建二检)1950年10月2日,面对“联合国军”逼近中朝边境的严重威胁,毛泽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
原拟以“支援军”名义出兵朝鲜,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
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 )
A.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
B.严格遵循跨国参战的国际惯例
C.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
D.避免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的“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等信息来看,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以此表明不是中国政府支援朝鲜,只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从而避免战争升级,故答案为D项。
这一改变不能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排除A项;这一改变与国际惯例无关,排除B项;这一改变与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无关,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37分。
13.(2019·湖北荆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南宋时期,北起淮南东海,中经杭州湾和福建福漳泉金三角,南到广州湾和琼州海峡的南宋海岸线上,与外洋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
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其中以大食商人为最多。
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为香料、宝货、药材、矿产、染料、纺织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业产品为主,有金、银、缗钱、精粗瓷器等数十种。
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泉州、广州两市舶司的净收入为二百万缗,约占当时南宋王朝年度财政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摘自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随着中国近代商埠、港口通讯联系的加强,清政府在1866年决定由江海关兼办邮政。
1878年3月,经总理衙门批准,在上海、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今营口)设立了海关邮局,从事收寄公众邮件业务,并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1896年,光绪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总理衙门任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为总邮政司,负责大清邮政官局事务。
1906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分管船政、路政、电政、邮政。
邮传部于1911年5月正式接管邮政。
据统计,到1911年底,设有总局、分局、支局、代办处等邮政机构6201处,“邮差邮路、民船邮路、火车邮路,总计三十八万一千里”。
至此,中国近代邮政体系初步形成。
——摘自费莉等《近代中国通讯业的崎岖步履》
材料三 “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运输量统计(单位:
亿吨公里)
年份
总运输量
铁路
公路
水运
1953
990
781
23
186
1954
1203
932
29
242
1955
1320
982
34
304
1956
1591
1204
44
343
1957
1810
1346
48
416
——摘自孙健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近代邮政业的发展历程。
(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我国物资流通的主要因素。
(6分)
答案
(1)表现:
东南沿海外贸港口众多,从南到北连成一线;海外贸易范围扩大,与西亚阿拉伯帝国构成当时世界性贸易圈的两大轴心;进出口商品种类增加。
(6分。
回答一点可得2分,回答三点即可)
原因:
经济重心的南移;国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统治者对海外贸易的重视等。
(4分。
回答一点可得2分,回答两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中国近代邮政业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是通讯业近代化开始的表现;中国近代邮政业首先兴起于通商口岸城市,并由海关总税务司兼管邮政事务,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邮政事务的控制;由海关兼管邮政事宜到设立邮传部,体现了中国近代邮政管理机构的专门化、具体化,促进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等。
(9分。
回答一点可得3分,回答三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统购统销政策和计划经济的实行等。
(6分。
回答一点可得2分,回答三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一“与外洋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可以得出东南沿海外贸港口众多,从南到北连成一线;根据“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其中以大食商人为最多”可以得出海外贸易范围扩大,与西亚阿拉伯帝国构成当时世界性贸易圈的两大轴心;根据材料可以得出进出口商品种类增多。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国家经济重心南移,国内商品经济发展。
商税是国家重要财政收入,因此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
第
(2)问,本题是开放型试题,可以从近代邮政业的创办者、兴起区域、近代邮政业的性质、邮政业由兼管至专管的演变等角度进行评述。
第(3)问,根据材料数据随着“一五”计划的逐步推进,运输量逐渐上升,可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物资流通。
物资流通依赖交通发展。
根据所学,20世纪50年代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统购统销政策和计划经济的实行影响物资流通。
14.(2019·山东潍坊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国际秩序是指国际体系中的行为体(包括从事跨国活动的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依据国际规范采取非暴力方式处理冲突的状态,由主导价值观、制度安排和国际规范三要素构成。
国际体系是国际行为体的组合及其运动规则,由国际行为体、国际格局和国际规范三要素构成。
二者关系图示:
——摘编自阎学通《全球化or逆全球化?
国际秩序的转型与重组》
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要素,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论题:
国际行为体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化。
(3分)
阐述: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二战后,欧洲普遍衰落,美苏势力膨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体系转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体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总之,行为体实力的对比变化影响着一个国家或组织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进而影响着国际体系的变动。
(9分)
(示例二)论题:
国际规范是构成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共同要素。
(3分)
阐述:
二战后期,为重新规划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定《联合国宪章》,成立联合国,确立了雅尔塔体系,维护了国际政治秩序;二战后,美国主导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维护了世界经济秩序。
总之,国际规范的制定有助于形成国际体系,维护国际秩序。
(9分)
(示例三)论题:
国际行为体的外交政策和制度安排是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3分)
阐述: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危及世界和平与安全,成为导致国际秩序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总之,国际行为体基于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并作出相应制度安排,会对国际秩序产生重要影响。
(9分)
解析 本题以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入手,考查国际关系,解题关键是从“国际关系与社会关系”角度分析论证。
阐述:
正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材料信息准确清晰说明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的特点;正确运用相关史实,准确阐述该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特点产生的时代背景,论从史出;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辩证地分析,评价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的特点。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2019·陕西西安三模)[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齐国进攻燕国,燕王哙被杀。
燕昭王(前311年-前279年)即位,决心报仇雪耻,积极进行政治革新。
他的首要步骤是发扬重贤传统,“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他在易水之滨筑一高台,储存黄金,以为延揽人才的经费,名之曰“黄金台”。
他又给贤士尊贵的政治地位,为郭隗改筑宫殿,尊之为师,邹衍从齐国来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由于昭王尊贤重才,各地有志之士纷纷前往投奔,有赵国来的剧辛、卫国来的屈庸,特别是著名军事家乐毅也从魏国来到燕国。
昭王又革新政治,“察能而授官”“不以禄私亲”,也破除宗法制传统,实行封建官僚制度,同时“修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隶”,“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致力于安定发展,终至国家“殷富,士卒乐轶轻战”。
于是以乐毅为上将军,大举攻齐,“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
燕国也终于完成封建化改革而强盛,得以复仇雪耻。
——摘编自顾奎相《中国古代改革史论》
(1)根据材料,概括燕昭王改革的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燕昭王改革的作用。
(9分)
答案
(1)内容:
重金纳贤;察能授官,建立官僚制度;发展生产,关注民生。
(6分,每点2分)
(2)作用:
吸引各地人才齐聚燕国;实现国富兵强,打败了齐国;推动社会进步,完成封建化。
(9分,每点3分)
解析 第
(1)问,结合材料“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察能而授官……实行封建官僚制度”“致力于安定发展”等概括即可。
第
(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昭王改革吸引各地人才齐聚燕国;实现国富兵强,打败了齐国;推动社会进步,完成封建化。
16.(2019·河南新乡三模)[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称中国的“以工代兵”策略纯属天方夜谭。
英国国防部也认为提议“不可行”,因为无论选择作战或当工人都会导致中国成为协约国一员,从地缘政治上考虑,这是“不可取的”,英国因此拒绝了提议。
当战争延伸到1916年夏季时,英国的处境相当危险,索姆河一战尤其使英国元气大伤。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一改初衷,在1916年夏天接受招募华工的提议,到1917年4月底,30万中国劳工已被英国送到法国前线。
——徐国琦《英、法战场上的中国劳工》
材料二 被征往欧洲的华工年龄在20-40岁之间,个个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他们一天工作十小时,一周七天,极少休息,华工的到来至少可以帮助相当数目的英、法青年走上前线,直接参战。
从这一角度来看,14万华工就等于14万部队……尽管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华工们仍然忍辱负重在战斗中完成了各项任务,成为协约国最终取得一战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让西方最终接纳了他们……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身份首次亮相国际舞台,提出将列强在华特权物归还原主等正当要求。
——摘编自《简论华工军团对一战的作用和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初期英国拒绝招募华工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工参战的影响。
(6分)
答案
(1)原因:
战争初期,战争的态势尚未明朗;担心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距离欧洲较远,运输和管理不便。
(9分)
(2)影响:
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的缺乏,推动了协约国取得一战的胜利;为中国战后参加巴黎和会与国际事务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了解与融合。
(6分)
解析 第
(1)问,由材料一可知,1916年英国才接受了“招募华工”,结合所学可知,1916年前处于战争初期,战争的态势尚未明朗,因而英国没有“招募华工”的必要;由材料一“英国国防部也认为提议‘不可行’,因为无论选择作战或当工人都会导致中国成为协约国一员,从地缘政治上考虑,这是‘不可取的’”可知,英国担心采纳“招募华工”的提议后,中国国际地位会随之提高;从地理位置来看,因为中国距离欧洲较远,从中国招募华工上战场,也存在运输和管理不便的问题。
第
(2)问,由材料二“华工的到来至少可以帮助相当数目的英、法青年走上前线,直接参战”可知,华工参战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的缺乏,推动了协约国取得一战的胜利;由材料二“华工们仍然忍辱负重在战斗中完成了各项任务,成为协约国最终取得一战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让西方最终接纳了他们……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身份首次亮相国际舞台”可知,华工参战使中国成为了一战的战胜国,为中国战后参加巴黎和会与国际事务创造了条件;同时“华工参战”也使西方了解与接纳了中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了解与融合。
17.(2019·四川绵阳三诊)[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布哈林(1888-1938)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经济学家。
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联共(布)党内对关于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逐渐产生分歧。
布哈林反对为了早日实现工业化而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
布哈林提出:
“轻工业的周转较快,可以在发展轻工业的条件下,利用其资本来从事重工业的建设。
”他指责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是以预算的极端紧张、消减消费等为代价的,认为基本建设投资过大、过快,将使各方面的“商品荒”更加严重。
布哈林强调“私人资本不能用一道命令予以没收”。
“国营企业和合作社将……通过市场关系,通过竞争,排挤自己的竞争者即私人资本”。
1923-1927年,布哈林的部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得以实践,苏联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并且开始了工业化建设。
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其理论却被抛弃了。
——摘编自范玉传《布哈林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影响,并说明“在20世纪20年代末其理论却被抛弃了”的主要原因。
(8分)
答案
(1)思想:
注重维护农民利益;利用轻工业来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利用市场的作用,用和平的、缓和的方式逐渐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7分)
(2)影响:
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4分)
原因:
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实施有赖于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但苏联是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三 部分 仿真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