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北京交通大学.docx
- 文档编号:27971277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8.89KB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北京交通大学.docx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北京交通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北京交通大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北京交通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题目: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类该如何利用自然?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
________________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类该如何利用自然?
摘要
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梦想接连被实现,但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经过探索,人们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人们坚信这就是人类与地球环境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
人和环境资源危机生态平衡可持续性发展
正文
自46亿年前地球诞生以来,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人类的孕育逐步奠定了基础。
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一部分。
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环境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人与地球环境互不可分的关系
从生物性来看,在与地球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如今这种形式。
1.人类与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地球各圈层,尤其是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各组分之间保持着极其精细的平衡。
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下10m深处。
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现了臭氧的保护,生命开始出现在水面上,成为生命史的第一个关键浓度。
到4亿多年前,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海洋登上陆地,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
可以看见,氧浓度对生命的出现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下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1%,这是亿万年来生物圈进化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目前还没有观测到大气氧浓度变化。
然而,作为大气微量组分的一些气体浓度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则是不争的事实。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O2和O3等气体浓度的变化。
20~30亿年以前,大气圈中CO2的浓度很高,约为今天CO2浓度的10倍。
到16亿年前,随着含氧大气圈的形成,大气CO2的浓度逐渐下降到今天的水平。
一定浓度CO2的存在,对地表温度的调节至为重要。
因为CO2和某些气体具有能让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辐射通过而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从而使地表增温的效应,即所谓“温室效应”,此类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若无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有关计算推断地球的年平均温度应为-18℃,而不是现在的13~15℃。
就是说,天然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温度上升了约31~33℃。
综上所述,大气圈各组分之间保持着精细的平衡,这是地球环境亿万年来发育的结果。
保持这种平衡乃是维护生物圈所必须,破坏这种平衡就是破坏生命的基础。
然而,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来,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的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这种平衡,这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2.人类与水圈
海洋和陆地上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构成一个大体连续的圈层覆盖在地球表面,称为水圈。
它包括江河湖海中一切淡水、咸水、土壤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以及南北两极冰帽和各大陆高山冰川中的冰,还包括大气圈中的水蒸气和水滴。
大气中的水是全球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地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颗智慧星球,水是一个关键因素。
各种生命起源的假说都少不了水这一要素。
如今地球表面的70%以上覆盖着水,大多数生物体内水的含量也达2/3以上。
研究还发现,人体血液的矿化度为9g/L,与30亿年前的海水是相同的。
静脉点滴用的生理盐水为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与原始海水一致。
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现代人的身体内仍然流动着几十亿年前的海洋水。
在自然界的植物体内,水分含量更高,有些甚至高达95%。
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进化都离不开水。
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时时处处与水紧密联系,从生活、娱乐到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无一不体现出水的重要性。
3.人类与土壤圈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供植物生长与繁殖的疏松表层。
除了江河湖海等水体和两极冰盖与高山冰川覆盖的地区以外,几乎都有土壤存在。
即使在岩石出露或流沙覆盖的地方,也可能有原始土壤和风沙土的发育。
因此,各种土壤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断续分布的圈层,覆盖于岩石圈之上,其厚度由几厘米至几米不等。
在炎热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有些土壤的厚度可能达几十米。
土壤圈是与大气圈、水圈同样重要的第三大环境要素。
土壤和岩石共同构成了大地,但土壤和岩石是有区别的。
土壤由岩石演化而来,并覆盖在岩石的表面,土壤与岩石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肥力,即提供和调节水、气、热和营养元素的能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地球半径约为6400km而地表土壤的厚度仅为几十厘米,相比之下微乎其微,但却正是这薄薄的一层土壤,才使得地球上有了广阔的森林、农田和草场,人类得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生产和生活资源。
在此基础上,农耕文明建立起来,人类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4.人类与岩石圈
岩石圈是人类所需要的矿物原料和化石燃料的储藏所,其储量是巨大的。
当今世界所依赖的主要能源——石油和煤炭均来自于此。
但是,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技术的迅速进步,对矿产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原料与燃料行将耗竭。
如何迅速实现向新材料与新能源的转变,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要务。
另一方面,岩石圈又是其上面各圈层的基础,并且与各圈层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流。
对岩石圈的任何干预,也必将对其他圈层发生影响。
众多地震、海啸起因于此。
5.人类与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部分,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总体。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从海平面以下10km到海平面以上9km的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有正常的生命存在,生态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循环。
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掌握了可以同大自然相抗衡的力量。
尤其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于使人类从大自然的奴隶变成了主人,但人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处处以胜利者和占领者的姿态出现,破坏了人类同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6.人类与近地太空
一直以来就有陨石、陨铁等天外来客影响着地球表面圈层,包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近地外太空的活动越来越多,开发新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太空和自己造成了相当棘手的麻烦——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之多,以至于火箭、飞船升天还得小心翼翼地避开它们。
至于落入大气层,虽被燃烧殆尽,但也有少部分残留回归地球表面,若是其中有放射性物质,恐怕人们无法视之不见。
由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并在对于人—自然关系的认识上逐步转变、提升。
(二)人对自我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转变
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与人的整体系统功能的拓展及其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
根据人类劳动工具的变化历程、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发展,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人与自然的原始共生阶段。
在人类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生产技术等限制,人类只是依靠摄取自然界的现成果实来获取能量,人对自然依赖性很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和顺从的关系。
2.人类利用自然的农业社会阶段。
随着农业社会生产工具的发展,人类开始逐渐掌握利用自然的能力,例如开始驯化动物及栽种植物等。
然而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以及认识水平的不足,加之人口规模小,资源需求量少,人类与自然还处于一种和谐发展的阶段,人地关系未表现出对立的层次关系。
3.改造自然的工业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规模大大增强,此时人类对自然的关系由顺应转为征服。
特别是随着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影响了生态自然系统的平衡体系,例如对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等的过度利用,破坏了地球圈原有的碳平衡,致使工业时代开始出现温室效应问题,诸如此类的全球沙漠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等,已将人地关系放到了一个对立的层面。
4.现代人地关系理论即可持续发展理论。
从工业时代后期开始,发达工业国家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发展的矛盾,人类通过反思,找到一种新的顺应时代的发展策略,这个时期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经过近些年来人类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可持续发展思想已逐渐成熟。
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自然环境扮演的角色以及人对环境认识的转变。
不论是从人的社会属性还是自然属性来看,人所居住的地球自然环境自始至终都是最重要的影响者,同时也是被影响者。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人的能动性对环境的改造。
(三)人类对环境的能动性作用与影响
1.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
人类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
以往长满森林的平原,逐渐被人类驻扎,建立起村庄。
经过工业革命后,现在更是变成了高楼耸立的繁华街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地球人口的数目在不断上升,人类居住的面积也大大的扩大。
于是大片的高山林地被开垦成平地,用来建造房子。
原来的湖泊、小江现在已经成了农耕田。
郊区外建设的水库是旱地变为水地。
高原土壤肥沃地区变成阶梯状的农田等等。
2.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
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变化的速率。
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水,农业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土壤污染问题加剧,造成土壤被腐蚀损害的速率加快。
大量肥沃的土壤如今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废土。
绿色植物的减少,气候的变化,沙漠化的速率也在不断加快,大片沙漠开始向人类居住的城市进攻。
3.改变了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
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按照自然界自身的演化规律,地球的温度将会向着寒冷的方向发展。
由于人类的活动,向大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臭氧层的破坏使得地球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增加,全球温度普遍升高。
由此可见,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演化的方向,未来的气候不会变冷,而是会越来越热。
4.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大自然了。
人类正试图使用各种技术,方法来改变地球表层环境的物质循环。
如水循环,如今很多国家利用干冰技术来解决干旱问题,人类可以随时控制下雨的时间。
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丝毫不会影响水流量,反而会增加某些河流的入海量。
同时,另外一方面,现代社会使用的各种商品都含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的大量存在造成大气中物质循环失衡,给地球表层环境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例如湖泊富营养化,引来大量水藻的繁殖;氟利昂造成臭氧层空洞;赤潮现象等。
水库的建设,也增加了局部地区的降水量。
5.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
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结构的变化,是的地区间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存在差别,也就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能量平衡。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中心温度比郊区要高,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而引起的温室效应,这些都足以证明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能量平衡。
6.对资源的消耗与破坏
(1).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不加爱惜,恣意浪费。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巳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目前,世界的年耗水量已达7万亿立方米,加之工业废水的排放,化学肥料的滥用,垃圾的任意倾倒,生活污水的剧增,使河流变成阴沟,湖泊变成污水地;滥垦滥伐造成大量水分蒸发和流失,饮用水在急剧减少。
水荒,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流受到污染,生化需氧量(BOD)值超过6.5毫克/升,水中氮和磷污染,污染河流含磷量均值为未受污染河流平均值的2.5倍。
另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用水告急,其中43个国家为严重缺水,危及20亿人口的生存,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
许多科学家预言:
水在21世纪将成为人类最缺乏的资源。
正如人们所希望的,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事实上,地球上水的总量并不小,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又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400km3左右,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3%,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而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7.对环境的污染
(2).其次人类的发展还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
地球陆地面积中大约有20%处于极地和高寒地区,20%属于干旱区,20%为陡坡地,还有10%的土地岩石裸露,缺少土壤和植被。
以上4项,共占陆地面积的70%,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第2页共4页称之为“限制性环境”。
其余30%土地限制性较小,适宜于人类居住,称为“适居地”,意为可居住的土地,包括可耕地和住宅、工矿、交通、文教和军事用地等。
按人均2.5hm2的30%计算,人均占有0.75hm2。
在适居地中,可耕地约占60%~70%,折合人均面积为0.45~0.53hm2。
(3).而最为主要的能源,也就是矿产资源更加是十分短缺:
矿产资源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
与其他的自然资源不同,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在全球分布不均衡,随着人类发展需求的不断壮大,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日益增加,矿产资源日渐枯竭。
资源与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6.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不少污染,特别是温室效应,一直是人们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汽车的大量使用、工业的发展,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导致全球变暖。
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的使用化妆品、空调制冷剂等里面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氟里昂,从而破坏地球表层的臭氧分子。
臭氧层的空洞,更是给全球气候变化、生物的多样性带来威胁。
工业、生活排放的废水,污染了水体环境;化肥的使用,破坏了徒弟的盐碱性;绿色植物的两砍伐,破坏生态环境等等。
这一系列的活动都说明了,人类的活动的确与环境污染存在密切的关系。
人类生活在地球表层环境当中,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
早期的人类最大自然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都是被动的去适应周边的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和发展,加上生态环境中“适者生存”这一不变的法则,这就促使了人类的发展。
随之人类也试图去改变地球的表层环境,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四)人类对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所采取的行动
1.资源安全战略:
从以上几种主要资源观之要保证其可持续供给以及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和严峻挑战,各类资源的“人均短缺”将普遍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人类就必须保护温和的自然,不让它继续恶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是人类经历工业化,在自信心极端膨胀之后的可贵共识。
还好,我们人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世界各国都在为环保努力着。
经过长期的宣传,环保意识已经为很多人和政府所接受,人们开始关心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并希望这种影响不会恶化自然环境。
政府间开始通过合作来处理环境问题,1992年里约热内卢峰会、1997年京都气候会议和去年的约翰内斯堡峰会都体现出了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
从环保节日的诞生,到各清洁汽车的研发、“环境杀手”的封杀、生态旅游的发展、更环保建筑的建造、酸雨危害的减少、“地球一小时”活动等等措施,环保力度不断加大,从个人到企业,从国家到全世界,我们全人类都在努力。
2.可持续发展战略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加速了世界文明的演化进程。
但是,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对发展的内涵却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实际福利水平下降,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
面对严峻的现实,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迫理性地探索新世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试图冲破昔日牺牲生态环境、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樊笼,寻求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
可以说,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看得如此深刻,如此重要。
“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作为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战略,它的产生,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和认同,并进而成为全球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追求文明进步的目标。
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少国家积极采取行动,相继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规划和政策,有的制定了本国的21世纪议程,并成立了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都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反应。
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从目前各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情况看,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侧重点和追求的目标均不一样,但是他们在设立机构、制定政策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在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
(1)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有序、有偿、科学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缓解经济增长和资源不足的矛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努力寻求各种替代资源认知、发现、开发和利用非传统资源。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发挥科技创新对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推动作用向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拓展开拓资源环境领域
(3)重视资源储备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开发的民营化和外资比例。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实现工业化的矛盾是新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国不能像少数国家那样奢侈地消费地球上的资源也不能因为资源问题而影响我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根本出路就是转变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
(五)中国未来的科学发展方向
中国一直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方面的投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缓解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如:
从1995年到2000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1990年价)由3.97吨标准煤降到2.77吨,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4.1亿吨标准煤;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43%提高到52%。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如:
2006年起,逐步对资源类产品开征“权利金、资源税和特别收益金”,以此来建立节约型社会。
四、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经济全球化,要求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利用国际资源、资本、际市场和技术。
全球化使得中国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为中国带来了强大的外部环境压力和环境建设动力,可以朝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新型发展模式方向发展。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具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1)重视能源综合利用在工业化发展中,一方面要追求传统的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注意后工业化目标的实现,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制定对外经济战略,特别要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出口政策对中国环境的破坏。
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应当着重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2)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不能只注重效率,同样需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中国政府制定的节能目标:
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1995年2.33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1.25吨标准煤,2030年的0.54吨标准煤和2050年的0.25吨标准煤。
(3)拓展国际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经济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而且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参与国际竞争。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一是可以通过贸易途径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二是挖掘资源开发和节约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等。
(4)发展高技术产业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一方面,中国必须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扶持生物技术、新材料、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发展传统产业。
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新技术产业要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中,开辟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传统产业的改造一定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提高发展的起点,发挥后发优势。
(5)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即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注重推进信息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此基础上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加速工业化的进程,缩短工业化的时间和进程,提高工业化的内在质量。
在上述五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中,重点是提高全民资源保护意识,改变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模式,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战略指导,发展新型节能产业,以全球化的思想发展资源产业。
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
从中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伦理问题
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即为可持续发展。
基于各学科不同的侧重点,可将传统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分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前者侧重于发展,可持续性是一种因其在发展中所需生产资料的受限而改变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和手段;后者则更加强调可持续性本身,维护可持续性以约束发展作为前提。
不论是哪一种,传统可持续发展观都是建立在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基础上的。
生态保护是否应以人类为中心,这就涉及到环境伦理学问题。
环境伦理学是以伦理学探讨环境问题的学问。
环境伦理学是属于应用伦理学的其中一种,并且也是环境哲学的其中一项探讨的领域,是对于环境问题从不同的立场来分析行为的学问,从以往单以人类为中心的伦理学延伸到包含自然环境的伦理哲学,其中探讨领域常包含法律、社会学、宗教、经济、生态、地理等。
以往(现在仍然有)大家多以公害、自然破坏、污染等等的问题做讨论,会因为各文化的差异而各有不同结论的状况存在。
现今探讨的“环境问题”则有比较新的概念产生,环境伦理思想家认为即使各种差异不断在产生,不同的世界观与文化也需要对环境具有道德性的思考和对待。
自20世纪7O年代以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科学 概论 论文 北京 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