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79682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4.12KB
网络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题报告.docx
《网络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题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网络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江西省高校为例
目录
一、课题的来源、背景及意义………………………………………………………………1
1、课题的来源………………………………………………………………1
2、课题的研究背景………………………………………………………………1
3、课题的研究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
四、课题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1
1、课题研究的重难点……………………………………………………………1
2、课题研究的创新点………………………………………………………………1
3、课题研究的不足………………………………………………………………1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
六、课题的目标和计划进度………………………………………………………………10
1、预期能达到的目标…………………………………………………………10
2、课题研究计划进度………………………………………………………………10
七、研究经费计算………………………………………………………………10
八、主要参考文献…………………………………………………………………………10
文献阅读报告:
网络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综述………………………12
一、引言…………………………………………………………………………10
二、总结与述评…………………………………………………………………………10
三、参考文献…………………………………………………………………………10
一、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1.课题的来源:
导师指导下的自选课题。
2.课题的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不断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
在多种社会思潮碰撞的今天,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育已经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进入新世纪,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介质和手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诸多问题:
一是高校教师的显性教育功能缺失,传统的主体教育地位受到挑战;二是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以及信息冗杂性等特点在为高校大学生自我学习提升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易造成大学生思想混乱、信仰缺失等问题。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日益重要。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与“显性”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施教过程与受教过程的辩证统一,对于有效解决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施教者单一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隐性教育理念起源于西方。
1916年,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杜威针对当时美国大学所开设的课程提出了除正规课程之外的“附带学习”的思想。
1968年,美国社会学家P.W.Jackson首次在《lifeinclass》一书中提到“隐性课程”一词,由此开启了国外学者们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程。
国内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研究成果多散见于学术论文与少数德育著作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加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较多的关注。
从现有成果看,国内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整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领域多以高校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实证性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基于这种现状,文章试图通过对江西省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研究,分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高校隐性教育问题的对策,以求达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
3.课题的研究意义:
本课题是在网络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日趋凸显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通过对当前江西省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探寻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方略。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自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一直都以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类型。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社会环境和高校大学生思想特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具有目标明确、系统性、易操作等优点的显性教育日益显示出其弱点和局限。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自身的个性和心理需求影响,他们根本不愿意接受空洞的理论说教,自然而然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种抵触性心理。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加以选择和吸收,然后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恰恰适应了人们这种思想接受方式的新要求,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二,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补充促进作用,理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然而,我国一直都以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相关理论研究侧重点也主要集中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故而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乏善可陈。
目前学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特征、功能、原则以及价值诉求等方面,而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调研以及如何开展研究相对较少。
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角度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有利于积累相关经验知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第三,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固定的范式,那些简单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或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不可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发挥实际教学效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它在形式上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内容上也应通过社会实践得到持续更新。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在坚持人本理念和全面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立足于“现实中的个人”需求,充分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赋予其应有的人本属性。
在本课题研究中,研究者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调研设计和问卷访谈充分考虑了“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等诸多因素,专门设置了针对教育对象的评估机制,并且通过适时合理的反馈及时调整操作方案,以求真正有效的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性,解决好针对性、时效性等问题。
第四,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呈现教学工作开展难、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现象,关于其成因虽不能简单论及,但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蜕化落后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简单认知阶段,教学方法也以传统灌输式教育为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并付诸实践的过程。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因其强制性和权威性,背离了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因而很难将书本知识内化为情感意志,更难谈及付诸实际行动。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间接性、潜隐性等特征,它隐含于显性教育之中,渗透在各种实践活动和环境氛围中,能够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
这样的教育往往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深刻的影响。
本研究是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调查江西省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总结经验并阐发思考,以期
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真正达到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由对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逐渐演变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隐性课程最早是由杜威提出的,认为学生除了学习学校正规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另外一种“附带学习”,在课本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受到理想、信念、价值观的教育。
杜威的学生克伯屈继承了他的老师的观点并加以发扬,在《教育方法原理》一书中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应包括主学习、副学习、附学习三个部分。
学生在学习中所习得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正规课程学习之外得到的成果是“附学习”的结果。
在杜威和克伯屈的相关研究和表述中虽然没有出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一概念,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之中蕴含的实际内容已触及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涵,预示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萌芽。
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课堂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上取得的进步并不能说明学校教育的成功,学生从校园生活中获得比教科书更具影响力的知识、经验和动机等。
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隐性课程的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结构功能论者看来,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里有意或无意中通过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习得的认识、价值和态度,这是“显性课程”中所未包含的,甚至和显性课堂的要求是相反的;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对“正式课程”的内涵和特征产生影响或决定作用,将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潜隐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这些经验,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完成,或将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产生对现状进行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而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不断与教师或同学团体产生的有意义性的对话,从而使学生主动产生对教育环境的价值或意义的分析,进而激励学生创造性的无意识学习;英国哲学家威尔逊提出的“道德教育理论”,都是通过个体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强调教育的渗透性。
在西方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隐性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将思想政治教育隐藏在各种形式之中。
西方国家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在各国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它显示了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的隐蔽性、巧妙性和艺术性。
有一些内容值得我们借鉴,有助于我国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起促进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后逐步开始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先后经历了“潜在课程—隐性德育(或隐性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研究阶段。
截止目前为止,国内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仅有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本,其它研究成果只在与课程研究和德育研究的相关专著部分章节呈现,而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网络大背景下进行的研究不仅没有专门的学术著作,在期刊杂志中相关专门论述也是凤毛麟角。
白显良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中系统阐释了学术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认识分歧,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构建分析框架,探讨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提出、内涵把握、历史考察、理论支撑、存在类型、要素特性、过程规律、运行机制、实践建设等。
此外,学界各专家学者在相关专著中也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行了探讨:
鲁洁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社会学》中指出高校德育课程是学科德育课程、活动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体。
王瑞荪、余双好则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角度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王瑞荪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余双好在《现代德育课程论》中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做出了具体研究分析;魏贤超从构建大德育体系的角度提出,大德育体系实效性的发挥是显性隐性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更多体现于期刊与学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开题报告 网络时代 高校 隐性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 开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