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能排查练八.docx
- 文档编号:2796706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10.62KB
考能排查练八.docx
《考能排查练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能排查练八.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能排查练八
考能排查练(八)
第一关:
判正误 测基础
1.可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 )
2.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和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都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 × )
3.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属于种间竞争实例
( √ )
4.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 )
5.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 )
6.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
7.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 )
8.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
9.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 )
10.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能进行合理分析
( √ )
11.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 × )
12.心猿意马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
13.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 )
14.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
15.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
16.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 )
17.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
18.生产者一定能固定CO2( √ )
19.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
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 × )
20.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 )
21.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森、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分布( × )
22.对于捕食链来说,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分解者一定不占营养级,无机成分也一定不占营养级( √ )
23.一个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与植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 × )
24.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 )
25.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由自养型生物构成,一定位于第一营养级( √ )
26.在捕食食物链中,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占据最高营养级的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 √ )
27.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 )
28.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 )
29.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强
( × )
30.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理措施
( × )
第二关:
练题型 提考能
题型一 坐标曲线型
1.如图为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②在K值时,a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a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
A.①②④B.①②⑤
C.①③⑤D.③④
答案 C
解析 a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为“S”型,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在K值时,a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a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根据曲线可知,b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死亡,因此两种群之间不可能是捕食关系。
在最初的一定时间范围内,两个种群之间是竞争关系,由于食物和空间有限,竞争强度由弱到强。
2.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气候发生变化时,甲生态系统的种群类型数量变化幅度比乙生态系统小,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强;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至极低,随后由于气候条件逐渐适宜,群落经次生演替,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但并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
3.如图是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呈“J”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种鱼数量的两倍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可推知,该种群的增长属于“S”型增长。
t3时种群的增长速率已经由最大变小,但仍然是正值,种群数量位于K/2和K之间,因此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t4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数量达到最大,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稳定。
t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数量为K/2。
题型二 生态计算型
4.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的能量。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当鼠全部被消灭后,鹰至少要获得0.01Q1的能量
B.人类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C.可通过标志重捕法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D.当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鼠的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0
答案 B
解析 当鼠全部被消灭后,计算鹰至少要获得的能量时,能量传递效率应按10%计算,即Q1×10%×10%=0.01Q1。
人类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牲畜的奶、肉等,牲畜属于第二营养级。
5.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答案 A
解析 生态系统某营养级生物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未利用的能量(存在于该动物粪便、食物残渣等中的能量),生物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6.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
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kJ的能量,丙最少含多少能量( )
A.550kJB.500kJ
C.400kJD.100kJ
答案 A
解析 经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kJ,则需要丙0.5÷(10%)3=500(kJ),经丙→戊→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kJ,则需要丙0.5÷(10%)2=50(kJ),即丙最少含500+50=550(kJ)的能量。
题型三 表格分析型
7.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
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年龄(岁)
存活数(只)
死亡数(只)
0
1000
199
1
801
12
2
789
13
3
776
12
4
764
30
5
734
46
6
688
48
7
640
69
8
571
132
9
439
187
10
252
159
11
96
90
12
6
3
13
3
3
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的数据来源于存活数
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凹形(类型Ⅲ)
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答案 B
解析 存活曲线是反映种群个体在各年龄段的存活状况的曲线,存活曲线以相对年龄为横坐标,以个体存活数为纵坐标,分为三种类型,如图所示。
Ⅲ型曲线呈凹形,幼年期死亡率很高,但是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种群个体在幼年期的死亡率并不是很高。
8.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Ⅰ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的相同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C.4支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答案 A
解析 环境容纳量也称K值,它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与起始酵母菌数无关,故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的不同。
9.科学工作者在某地观察、记录了四种野生动物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h),如表所示。
假设北美郊狼因被大量捕杀而数量锐减,则短期内将发生的变化是( )
物种
休息
与其他物种竞争
进食
寻找配偶
大鼠
4.8h
3.6h
(追逐小鼠)
13.2h
(吃植物种子)
2.4h
浣熊
18h
0.0h
3.6h
(吃大鼠)
2.4h
北美
郊狼
18h
0.0h
4.8h
(吃浣熊)
1.2h
小鼠
4.8h
6.0h
(被大鼠追逐)
10.8h
(吃植物种子)
2.4h
A.植物种子数量变化不确定
B.浣熊数量减少
C.大鼠数量增多
D.小鼠数量减少
答案 A
解析 由表可知,四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为植物→大鼠→浣熊→北美郊狼、植物→小鼠,其中北美郊狼捕食浣熊,浣熊捕食大鼠,大鼠和小鼠的关系是竞争。
北美郊狼被大量捕杀后,最直接的影响是浣熊数量增多,进而引起大鼠数量减少,小鼠数量增多。
大鼠数量减少,小鼠数量增多,它们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因此植物种子的数量变化不确定。
题型四 密度调查型
10.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答案 C
解析 跳蝻活动范围很小,一般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