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中国古代史精练.docx
- 文档编号:27957038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51
- 大小:569.23KB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中国古代史精练.docx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中国古代史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中国古代史精练.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中国古代史精练
专题01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西周的继承制度有排他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继承了祭祀权就获得了相应的政治身份和财产。
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政治渐渐摆脱血缘关系的羁绊,继承制度的排他性和等级性受到削弱,获得祭祀权并不能理所当然地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
这表明
A.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确立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渐确立
【答案】A
2.“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
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
这反映了
A.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
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封建”均是依据血缘关系进行的分封,以血缘关系来维护统治,反映出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项正确。
封建制度的腐朽是封建王朝衰亡的根源,与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不符,排除A。
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而不是“宗室拱卫专制王权”,排除B。
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而不是封建体制日趋完善,排除D。
3.周初封康叔到殷墟,周公指示其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采用殷商原来的制度,按周法分配耕地)。
但是封唐叔到戎人居住的夏墟,却指示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A.国家顶层政治设计受到忽视
B.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
C.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削弱
D.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
【答案】B
【点睛】
本题以分封制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等,结合分封制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4.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
这一变化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政治
C.标志着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D.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
【答案】A
【解析】管理者即天子分封的各级诸侯,这相对于之前松散的内外服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未实现中央高度集权,并未建立起集权统治,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确立是在战国以后,故C项错误;材料仅反映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程度,未体现是否扩大统治范围,故D项错误。
5.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
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宗法关系决定贫富差距
B.分封制度制约墓葬等级
C.血缘关系主导墓葬规制
D.宗法制度维系礼乐体制
【答案】C
【点睛】
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6.每年高考后,一个省一个分数线和“本地化”特色高考录取制度总会成为吐槽主题。
其实这种类似技“分地而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后,那时由于南北政治,经济差距拉大,导致科举结果南北中试者人数失衡。
为此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开始实行“南北卷”,南北分开录取。
南北卷的做法:
A.体现了科举制的客观公正性
B.典型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专制性
C.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
D.其合理性在于能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分地而取”的办法有助于不同地区的考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的结果能达到南北平衡的状态,从而维护南北政治的平衡与全国的稳定,维护国家统一,也能够促进民族间的整合,故D项正确;材料的做法与公平公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南北卷”的做法无法体现专制性,B项错误;士族门阀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唐代之后士族门阀制度逐渐消亡,因此该做法并不是为了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排除C项。
7.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乡、里、亭是秦朝最基层管理机构,地方推选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担任乡、里、亭的官吏,有利于让皇帝或政府的命令直达百姓,故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A项正确。
材料反映乡、里、亭的官吏由地方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不能体现其它官员也是这种情况,排除B。
材料反映秦朝通过设置乡、里、亭官吏,加强对最基层的管理,排除C。
材料没有涉及制度继承的信息,而是强调秦朝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排除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结合秦朝郡县制的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8.春秋时期,秦、楚两强以新灭的小国或新占领的地方为县,直属于国君,由他派官去治理。
这些官吏在县里只替国君征收赋税,判断讼狱。
他们即使有封邑,也在所治县之外。
这说明
A.秦楚已建立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度处于萌芽阶段
C.秦楚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D.官吏的封邑不可以世袭
【答案】B
9.一位古代学者论及某一官职时说:
“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
”符合这一标准的官职应该是
A.秦朝的丞相
B.西汉的尚书令
C.北宋的枢密使
D.明朝的首辅
【答案】A
点睛:
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
本题的题眼是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0.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下。
监察官员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
这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
A.权力的高度集中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澄清吏治,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D.加强监督,防止地方割据
【答案】A
【解析】“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下”说明古代设立监察机构主要目的是服务皇权,体现出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正确;监察机构不是削弱相权,故B项错误;C项属于监察机构的目的,不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故C项错误;监察机构目的是权力集中,不是防止地方割据,故D项错误。
11.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民比例情况。
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沦是
A.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B.官员的增加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D.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官民之比,越来越大,表明需要供养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多,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故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D项正确。
由西汉到唐高宗时期,人口减少,官员数量增加,这说明不是正比关系,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提高行政效率,而是强调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和人口之间的关系,无法推断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排除C。
12.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
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
”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答案】D
13.宋代一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
“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
他论及的制度
A.以三司使作为行政首脑
B.多推行于秦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C.提高了地方政治自主权
D.反映了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可知,材料强调在官僚政治下,不会出现分封制时代的地方割据现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三司使是宋朝管理财政的,不是行政首脑,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少数民族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要削弱地方的权力,故C项错误。
14.古代中国,君主要想统治一切,就必须依靠官僚集团来实现。
同时,君主也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这就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的力量。
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
关于我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B.实行独立的垂直管理体制
C.上位权力和下位权力相互制约
D.是官僚间权力斗争的产物
【答案】B
15.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
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答案】D
【解析】由“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宰相委员制,相互分工、相互制约,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不选,“宰相一致原则”需要时间,不会提高行政效率;B项不选,皇帝真正的决策权在皇帝手里;“宰相一致原则”是针对宰相实行的,并非针对皇权,C项不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结合“宰相一致原则”可以判断出体现了分权制衡。
16.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
“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
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㒺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表明:
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答案】B
【点睛】
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跑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17.明朝《大明律》共30卷460条,包括五刑、十恶以及《吏律》《户律》《礼律》等,其中《吏律》主要规定了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判死罪。
这表明明朝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注重协调行政关系
C.政府重视商品经济
D.形成完备法律体系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规定了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判死罪,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加强对文官、武官、大臣等在行政上的规定,注重协调行政关系,故B项正确;清代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中相关法律的实施并不能说明明代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D项。
18.1382年,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终洪武朝阁臣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1573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部权尽归内阁”、“威柄之操,几于震主”。
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后期的内阁
A.开始拥有独立的决策权
B.已经威胁到皇权专制
C.成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D.操控着军国大事议定
【答案】B
19.史书载,明代内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这说明两者都
①辅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
②防止大臣专权,加强君权
③职权明确,正式统帅六部
④招揽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都具有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职能,①正确。
从材料“以平允庶政”和“断不至有权臣”体现出两者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②正确。
从明代起,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而不是由内阁、军机处统帅六部,③错误。
材料是对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描述,两者都有利于加强皇权,并未体现出扩大了统治基础,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排除BCD,所以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相同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意思,结合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史实,紧扣设问即可知道答案。
20.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B.阁臣拥有“批红”权力
C.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
D.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
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緒,绝不断线”的观点。
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赡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逗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舆。
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
“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
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
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村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
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
甲午战争后,粱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
就必须获得广大氏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
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
革命派提出。
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
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所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
(1)举措:
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背景:
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
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可知,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联;根据“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可知,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根据“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可知,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第二小问,历史意义从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民族革命、国家统一等角度概括。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村料一:
朱元璋推行严刑峻法,对大臣撞权、式将骄横给予最严厉的打击,所谓“以重典驭臣下”。
明律简于唐律,严于宋律。
又在明律之外,把案例编为《大诰》,颁给各级学校作为必读教材,以后又编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
其序言说:
“诸司敢不急公务而务私者,必穷搜其原,而置之重典。
”所载都是惩治贪官污吏、地方豪强的重大刑事案件,其中凌迟、斩首、族诛的有几千条,弃市以下万余条,大都出于朱元璋亲自裁定。
针对元季官吏贪冒、徇私灭公,他下决心严惩贪污,说:
“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于洪武二十五年编《醒贪简要录》,颁行天下,官吏貪脏六十两以上即梟首示众,再处以剥皮之刑.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工业革命把英国变成一个工业强国的同时,也让它遑受了严重泛滥的政治腐败。
1872年,议会两次通过案宣称贿买和威胁选民均属刑事犯罪,并于当年通过《秘密投票法案》.18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政府官员财产中报的法律,亦即被称为“阳光法橐”的《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
该法令规定了议会中议员选举费用的限额和对选举舞弊的刑罚,并規定如果官员个人财产与其正常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就必须作出解释和说明,如不能提供合法所得的证据,就会被认定为灰色收入,进而被治罪。
该法案建立起的财产申报制度后来被许多国家所学习,“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并且还拓宽了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方式和监督途径”。
——-据唐朗诗等《英国腐败治理经验:
制度变迁的特征与时序》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明代整顿吏治和近代英国反腐举措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反腐的重要领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反腐举措的重要影响
【答案】
(1)同:
加强立法,通过法律规范和约束官员的行为。
异:
明代突出君主个人意志,强调严刑峻法;(若答出注重发挥案例的教化和警示作用亦可)英国突出议会民主决策,强调公共意志和民主法治。
(2)领域:
选举、官员的财产申报。
影响: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了民主体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为世界各国反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朱元璋推行严刑峻法,对大臣擅权、武将骄横给予最严厉的打击”、材料二“并于当年通过《秘密投票法案》”可知,相同点主要是都通过立法约束官员的行为。
结合相关知识得出不同点主要从明朝与英国相关措施的根本目概括,要结合明朝君主专制与英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政治概况概括,从而得出答案为:
明代突出君主个人意志,强调严刑峻法;英国突出议会民主决策,强调公共意志和民主法治。
(2)依据材料二“1872年,议会两次通过议案宣称贿买和威胁选民均属刑事犯罪,并于当年通过《秘密投票法案》。
188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政府官员财产申报的法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域是:
选举、官员的财产申报。
依据材料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并且还拓宽了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方式和监督途径”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从完善资产阶级民主、缓和矛盾、为它国提供借鉴等角度概括。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的监察制度,经过众多思想家的引导,并在总结汉以来监察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定型的“一台三院”的监察体制。
在地方监察体制上,唐初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由监察御史十人分巡州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全国为十五道,监察御史亦增至十五人。
御史不仅是察吏之官,也是“掌律令”之官,无论治吏与明法都与御史密切相关。
唐朝的监察法以《监察六法》为代表,是“道察”体制的产物。
首先,“察官人善恶”,使监察的覆盖面扩展到所有的官僚;其次,将户口、赋役、农桑、库存等经济指标列为监察的内容,显示对经济监察的重视;最后,司法监察已成为监察的重点,皇帝派出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多奉命察大案、要案、冤案。
除《监察六法》外,皇帝对御史每次巡行的监察重点都作出明确的指示。
——张晋藩《察吏是治国之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镜鉴》(2018年3月5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英国议会是政府施政的监督者,议会监察专员署是议会的代理办事机构。
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
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中国监察》2004年第15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监察制度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两国监察制度的相似之处。
【答案】
(1)意义:
①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监察制度的经验;
②整顿吏治,防治腐败,保障了国家机构正常运转;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④为后世监察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相似之处:
①政府高度重视;
②监察体系多元,监察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③监察力度大,涉及面广;
④制定监察法规,规范监察权力运行。
(2)关于中、英两国监察制度的相似之处,首先找出中国和英国监察制度的内容,然后找准比较的角度,归纳相似之处即可。
根据材料一、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府态度、监察体系、监察力度、监察法规等方面归纳即可。
二、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选择题
1.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里写到:
‘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
吴、越、阂、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
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
”“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锁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
外来商人形成規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
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術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双林镇:
①农业、手工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②商帮、会馆对促进市镇发展作用大;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④外来商人融入当地社会,基层社会关系变动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答案】D
2.《汉书》载:
“卜式,河南人也……式入山牧,羊致千余头,买田宅。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卖也……安矣千树枣……渭川千亩竹。
”这反映出汉代
A.传统农牧业的兴旺发达
B.出现了大规模私营畜牧业
C.土地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D.生产方式受匈奴影响较大
【答案】C
【解析】根据“羊致千余头”“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卖也……安矣千树枣……渭川千亩竹”可知,汉代有农业、牧业、渔业、林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反映出土地经营方式的多样化,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农牧业“兴旺发达”,排除A;材料反映农业、牧业、渔业、林业等多种经营方式,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匈奴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不符合“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卖也……安矣千树枣……渭川千亩竹”,D错误。
3.据学者对6世纪的农业研究发现,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十几倍,《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几十倍至上百倍,而同时期的欧洲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
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
D.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
【答案】B
【点睛】
本题以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01 中国 古代史 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