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案例5篇.docx
- 文档编号:27954709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3.74KB
音乐教学案例5篇.docx
《音乐教学案例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学案例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教学案例5篇
音乐教学案例5篇
一年级音乐课《小动物唱歌》教学案例
强娟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
声音的强弱。
2、歌曲:
《小动物唱歌》。
3、歌表演:
《小动物唱歌》。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有强、弱之分,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
“f”和“p”,并能正确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
3、通过歌表演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三班共有72名学生,他们大都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音准和节奏都有一定的基础,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表演能力相对上学期而言有一定的提高。
从学生整体来讲,相差不明显。
要加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设计:
一、用一组可爱的小动物图片引入教学,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和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兴趣。
二、歌曲学习。
第一段分句教唱。
第二段采用听唱法,在听第二段之前故意用还疑语气提问,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在听录音时
更加用心。
歌曲学完后,再次回到图片中,利用图片加深歌曲学习。
三、认识强弱音记号“f”、“p”。
用图片引入学习,通过打击乐器体会强音和弱音的区别。
再利用小游戏让学生亲身体会强音和弱音
的发音方法。
其次教师讲述“f”、“p”,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记号。
四、歌表演。
先让学生一起表演,再让他们上台表演,表演的好
的学生就将他表演的小动物的图片奖励给他,激发他们的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图片(小鸡、小鸭、小羊、小猪、小青蛙)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复习上次课内容:
学生齐唱歌曲《咏鹅》。
2、将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提问:
你认识它们吗?
学生回答:
认识。
教师分别提问小动物的名字及小动物的叫声。
3、你们会唱歌,那小动物们会不会唱歌呢?
引出课题《小动物唱歌》。
教师板书课题。
播放幻灯片,学生读课题。
二、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1、跟教师按节奏、分乐句朗读歌词。
(让学生对歌词内容有个初步认识,注意弱起小节的力度。
)
2、教师播放录音两遍。
(听第一遍录音时,教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有个初步印象。
复听录音,加强学生
对歌曲的印象。
)
3、教师分句教唱第一段歌曲。
(注意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中“真快乐”的音准。
第一乐句曲谱为322,同时注意第三拍2为一拍,学生容易唱成两拍。
第二乐句曲谱为321,同时第三拍1也为一拍。
)
4、歌曲第二段采用听唱法,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再齐唱。
这段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是节奏“汪汪汪汪”,学生容易唱成“汪—汪—”,教师纠正错误。
5、学生齐唱歌曲。
教师以疑问口吻提问:
你们会唱这首歌了吗?
学生回答:
会了。
教师:
我有点不相信,那你们来唱一遍。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
6、创编歌词。
教师提问:
你们能把《小动物唱歌》里的小猫和小狗的叫声换成我们黑板上的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吗?
学生回答:
能。
(教师可提问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哪一个,选择图片学生一起演唱。
)
三、认识强弱音记号“f”和“p”。
1、播放多媒体图片,通过“喊人”和“说悄悄话”引入强和弱的学习。
教师:
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张图片,我们先来看第一张,你们看这
个男孩在干什么?
(播放第一张图片)
学生举手回答。
(男孩在喊远处的一个女孩)
师:
那他在喊女孩时声音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
大声的喊。
教师:
就用了很强的声音。
(播放第二张图片)
教师:
那你们看看这两个女孩在干什么?
学生一起回答:
说悄悄话。
教师:
那她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
很小的声音。
教师:
就是很弱的声音。
2、教师打击铜鼓、锣让学生听两组声音并回答。
一组为强音,一组为弱音。
3、游戏。
让学生模仿教师声音的力度。
教师: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模仿。
你们要用跟老师同样力度的声音作出回应。
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
能。
教师用强声:
请坐好!
学生用强声:
坐好了!
教师用弱声:
请安静!
学生用弱声:
安静了!
(这样学生就能掌握强弱声的发音控制)
4、教师提问:
那同学们知道我们在音乐中怎么表示声音的强和弱吗?
播放课件学习“f”代表强音,“p”代表弱音。
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标有“f”和“p”的地方。
5、教师按强、弱要求范唱歌曲。
6、学生按强、弱要求演唱歌曲。
四、歌表演:
《小动物唱歌》
1、学生齐唱歌曲,并自己加入小猫和小狗的动作。
2、请学生上台表演歌曲,要求选挂图中的喜欢的小动物的声音替换猫和狗的声音,并模仿所选动物的典型动作,或是拍手等其他动作,运用到表演当中。
(每次选三个或以上学生表演,谁表演的最好,就将图片奖励给他。
)
五、总结
1、提问:
同学们,你能把《小动物唱歌》里的小猫和小狗的声音换成其他动物的声音吗?
2、提问:
你认识“f”和“p”了吗?
六、作业
请学生回家以后将《小动物唱歌》里的小猫和小狗的声音换成其他动物的声音,表演给家长看。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中国功夫》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欣赏歌曲《少林少林》
3、用口风琴演奏歌曲《中国功夫》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中华武术是我国悠久、辉煌__一种生动的表现,现已享誉世界。
本课通过唱、奏、听相关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对中华武术的关注,积极强身健体,并在唱、奏、听中进一步提高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和鉴赏力。
三、教学背影分析
《中国功夫》是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一首优秀的歌曲,曾经被广泛传唱。
歌词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武术的方方面面,写得极有气魄,尤其的最后一段“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有神功。
”使人唱来豪情满怀,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本课学段是四年级,我校的四年级正是口风琴特长班级,这首歌曲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比较喜欢的歌曲,在学完歌曲后,鼓励学生利用口风琴自己演奏,然后分小组表演,有唱有弹教学效果会更好。
同时也要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电影《少林寺》歌曲和片断,因为成为武林高手是许多小孩子的梦想,他们喜欢听喜欢看,这样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中国功夫》,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
激发学生身为中华民族子孙的自豪感。
2、知道什么是男声四重唱,能听辨出歌曲《少林少林》中齐唱
与重唱的区别。
3、能随《中国功夫》的歌声即兴表演几个武术动作。
4、通过演奏《中国功夫》进一步提高课堂乐器口风琴的演奏水
平及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随音乐做武术动作。
难点:
《中国功夫》第三段念白部分应注意把握好节奏。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闻名于世。
它博大精深,流派众多,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
在声调、农村到处都可以见到它的踪影。
同学们看到公园里晨练的老人们吗?
他们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舞剑;我们再到当地的表少年体校去看看,那里有专业的教练,正培养着大批的武术人才。
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再到河南少林寺去看看,那里是中华武术的发祥地。
少林功夫代代相传,少林寺武术代表团多次走出guo门所到之处,都引起了轰动的效应,使中华武术走风向了世界。
2、欣赏男声四重唱《少林少林》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赞颂少林精神的男声四重唱《少林少林》,
这是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歌。
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诵歌词。
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有多少神奇的故事到处把你传扬,哪位同学知道有关少林寺的故事,能给同学们讲讲吗(学生发言)?
对!
少林寺功夫真不少,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下面我们来欣赏《少林少林》(初听)。
我们可以听到男声四重唱丰满的声音效果,男声四重唱就是由两位男高音、一位男中音、一位男低音(或两位男高、一位男次高、一位男中)共同演唱歌曲,每人唱一个声部,唱的旋律各不相同(如四人唱的是同一旋律就不称重唱了而是齐唱了),但和声效果十分丰满,当然有时四位男声也可以作齐唱,如歌曲开始部分“少林少林”就是,唱到“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时就变成了重唱。
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听赏一遍,感受男声四重唱丰满的和声效果(复听)。
3、学唱歌曲《中国功夫》
下面,我们自己来演唱一首歌颂中华武术的歌曲《中国功夫》(播放歌曲)。
这首歌曲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相信同学们都能唱几句。
它简要地介绍了中华武术,歌词形象生动,尤其是最后一段歌词“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有神功。
”真是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志气。
这首歌的歌谱比较好学,由于同学们大多都已经会唱这首歌,所以今天我们先来学唱歌谱,唱歌谱时也要看到想到歌词,并把歌词的意境唱出来。
现在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来唱一遍这首歌第一乐段的歌谱(教
师范唱)学生随老师的歌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
第二段的旋律与第一段是相似的,是第一段的压缩。
因些,这一乐段的音乐情绪发生了变化,请注意歌谱中注明的“稍快、矫健地”,当然也不能太快,否则,歌词就难以唱清楚了。
学生随琴学唱第二段歌谱。
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大体相同,就是最后一句提高了八度。
下面我们来学唱第一乐段的两段歌词。
(随琴学唱)
第二乐段只有一段歌词,要特别注意吐字的清晰和句末的休止符(随琴学唱)
第三段歌词不是唱的而是念的,请同学们念念看(学生念有些乱)
基本上念对了,只有少数地方有些乱,主要是在“刚柔并济不低头,我们心中有天地。
”和“四方水土养育了我们中华武术魂”这两句,大家把它念散了。
(教师教唱)
第四乐段唱的是第三段的歌词,注意最后一句提高八度唱。
最后让我们把四段歌词连起来随着伴奏放声歌唱,但要注意既要唱得高亢,雄健,又要不能扯直嗓子拼命地喊,这样会损坏我们的声带,而且发出的声音也不会美,我们要学会既充分地抒发歌曲的感情又要控制好自己的声音,使它更美更动人。
学生随伴奏带演唱全歌曲。
大家乐谱都已经熟悉了,你能用口风琴把这首歌曲试奏出来吗?
(学生用课堂乐器演奏)然后分小组边唱边弹奏。
4、小结
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准备几个武术的动作,下节课参与歌表演。
七、教学评价
1、学生对这一课表现出来的热忱。
2、学唱歌谱和歌词的质量。
3、是否能用口风琴完整演奏。
八、教学反思
1、通过《中国功夫》这堂课,我从中收获了许多新感受,而且
坚定了许多原有的想法。
2、首先,充足的课堂准备,可以让自己更轻松教学的前提下,
课堂更精彩;学生更快乐,更有收获,更想学。
3、其次,这堂课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收获很大,感慨也很多。
4、不足的地方有四点:
首先是发声练习可以融合到歌曲旋律的
学习当中来,而我的课堂没有发声练习.其次,在演唱技巧方面教学不够到位。
5、第三,语言的组织可以更加精练准确.应该做到,该讲的一个
字也不能少,不该说的字一个也不能多,语速稍微偏快,语调可以更加抑扬顿挫.
6、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去改进教学方法和提
高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
1、音乐课堂要更加地注重歌唱情感的处理教学,让歌深入人
体态律动在低段唱游教学中的运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段音乐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作为学生,兴趣是驱使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他们坚持不懈学习的保障。
几年中,我在低段音乐教学中实施“体态律动”的教学法,让学生用律动的感受音乐,用律动表现,用律动培养音乐素质,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体态律动,新歌导入的前奏
唱歌教学在低年级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唱歌教学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
教唱一首歌曲,能够融进许多生动的思想品德的内容。
因此,怎样使学生对新歌的学习产生欲望,提高兴趣呢?
导入是关键。
在新歌教学中,借用要学歌曲的音乐,让孩子先动一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在《小蚂蚁》的学习中,先请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小蚂蚁爬行的动作,孩子们就特别想学歌曲,自动提出要学歌曲了。
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新歌的过程也就快乐。
二、体态律动,歌曲学习的动力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把人的喉咙比作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歌唱最易普及、最为简便,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
歌唱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姿势、呼吸、咬字、吐字外,还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表情动作。
歌唱时适当地配合身体动作能更好的使感情外化。
特别是新《标准》还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要积累一定数量的歌曲,如果让这么小的孩子枯燥无味地背诵歌曲,首先学生是被动的,而且好不容易记住了,没两天就忘了,既吃力又没效果。
然而根据歌词大意编排简单的动作,学生背唱歌曲的速度明显加快。
如在一册教唱歌曲《小燕子》时,让学生从想像、模仿小燕子的飞舞的节奏及动作上感觉所描述的勤劳可爱的小燕子形象,让学生在唱唱、动动及过程中愉快地进入歌曲的美好境地。
我先启发学生对“飞”的想象,想象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燕子,飞进了音乐的小天地里,自由自在快乐无比。
只要求学生跟上音乐节奏互相之间不碰撞,别的不做任何限制。
由于没有固定“飞”的模式,孩子们飞得各式各样,音乐一停,要求每个孩子摆一个造型,让老师猜猜“小燕子”在干什么?
由于动作不受限制,每个发挥了主动创造性,孩子参与性提高,孩子们在实践中不只是学会了飞的技能,更重要是发挥了创造性,培养了个性能力。
而教唱《小毛驴爬山坡》时,则编排成表演唱、调动学生的情绪边唱边做。
这样,歌曲学完后,学生已牢牢记住,只要我唱其中的一句旋律,学生就能载歌载舞地表演起来。
学习过程加入一些“体态律动”不仅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兴趣,能主动的学习歌曲,还能形象
的记住歌词。
三、动态律动,处理歌曲好帮手
歌曲处理的一般方法有:
讲解词义,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风格、特点、注意强与弱,活泼与抒情的对比,作品稍大的还要注意“高潮”的到来等。
但由于低年级歌曲都比较短小,相对来说,只要注意强弱的变化,情感的变化,三拍子歌曲还要注意歌曲的韵律感等,一般的歌曲就能演唱的比较好。
如一册《小青蛙找家》,歌曲的第一句是叙述性要唱得轻快,学生就可以用青蛙轻快的跳来表现。
“跳跳、呱呱”的符词仿佛是小青蛙急急呼唤,要唱出那种急切的心情,学生跳的动作就可以大一些,脸部表情很着急。
最后一句小青蛙总于回到家,心里很喜悦,学生又回到轻快的跳。
这样,孩子在边唱边跳中马上就掌握了这首歌的情绪,而且还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歌曲处理简单化。
四、体态律动,乐理知识教学的催化剂
对一、的孩子来说,识谱、学习各种音乐符号是何等困难,孩子们学的时候总是愁眉苦脸,似懂非懂。
然而我尝试让孩子在“动”中学习,却有趣而又简单多了。
在教唱《小雨沙沙》的歌谱时,采用“猫捉老鼠”的律动教学,在老猫的头饰上写着“53|53|”小猫的头饰上写着“533|”老鼠头饰上写着“111|111|”、“222|”、“222|”、“5356|5—”、“2123|1—|”。
教学时,整首歌谱学生都在律动,都在游戏。
促使小朋友非常顺利地将歌谱学会,而且学得那样轻松、愉快。
又如在二年下册的时候学生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总是弄不懂,后来我让学生跟着音乐、跟着老师做滑步、踏步、跑步、学生们终于懂了,二分音符像滑步,四分音符像踏步,八分音符像跑步。
这样既生动又亲切,并从“动”中掌握了三种音符节奏。
五、律动教学,欣赏教学中拓展
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和联想还不够丰富,但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望很强。
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
所以音乐欣赏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
在欣赏打击曲《鸭子拌嘴》时,我通过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讲讲演演图片中发生的故事,然后在请学生边看图边欣赏音乐,最后再让他们随着音乐来动一动、演一演,学一学鸭子的叫和吵闹声,给他们创造一切“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这样学生很快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就能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绪。
心理学认为:
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种感受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所以,音乐欣赏,只要开放学生的多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起强烈的情绪因素,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
在欣赏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这是一首音乐语言非常丰富生动的欣赏教材,虽然加了一些解说词,但小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抽象的音乐语言。
这时,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了些课件,把龟兔赛跑的全过程制作成几幅精美的动画,并配上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让学生边看着有趣的动画边听着音乐对乐曲进行欣赏。
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模仿动画中小动物们的动作,每人扮演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随着音乐“动起来”。
乐曲的第一部分是“大森林的早晨”,音乐优美徐缓,孩子们跟着动画中的镜头,有的伸开双臂表示迎接朝阳,有的小手慢慢张开表示花在开放,有的装成一棵大树在清晨的微风中随风摇荡,孩子们边看着动画边听着音乐边自由舞动,虽然有的孩子舞动的不是怎么优美,但是看得出他们都融入到了音乐的情绪中。
龟兔赛跑时,我选了两段分别代表乌龟和兔子的音乐,让孩子们听着音乐到老师这儿来选择相应的头饰,然后让两位动作表现力强的小朋友带上头饰扮演龟和兔,其余的小朋友还是原来的角色,随着音乐的发展,边欣赏边表演,“龟”和“兔”真的赛跑起来,其他“小动物”一会儿热烈欢乐,一会儿喊“加油”,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乐曲的结尾是“兔子在大家的帮助下改正了缺点,和大家跳起了欢乐的舞”,这时的小朋友们呀情不自禁地跳着、笑着,好象都成为音乐故事中的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
这种热烈的气氛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亲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不同音乐内容,同时爱对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总之,“体态律动”教学法,它是通过“动”激发学生们的音乐潜在因素,很合适低段学生。
几年来,我不断在教学中运用研究,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内容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乐 教学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