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7953939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1.70KB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4年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题做帽子——乘除混合、连除应用(信息窗4)课时1
教学目标1.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
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来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修议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探求新知
(一)提出问题。
看了情境图之后,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布艺兴趣小组一共制作了多少顶帽子?
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
(二)解决第一个问题:
布艺兴趣小组一共制作了多少顶帽子?
1.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需要用到的信息有:
布艺兴趣小组用6米布制作一批帽子。
和每顶帽子用布25米。
2.请同学们根据数学信息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6÷25=15(顶)
3.解决了布艺兴趣小组一共制作了多少顶帽子,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
15×23=10(顶)
4.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6÷25×2×52×20(顶)
答:
送给幼儿园10顶帽子。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用3千克毛线织手套,每副手套需要毛线340千克,已经织了手套总数的35。
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
已经用了多少千克毛线?
1.交流第一个问题:
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
学生可能先求一共能织多少副手套,再求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
鼓励学生探求其他的做法。
比如:
先用3×35求出已经用了多少千克毛线,在3×35÷340求出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
2.交流第二个问题。
已经用了多少千克毛线?
有了第一个问题的经验学生能很快的发现这个问题有两种解法。
一是用已经织了的24副手套×340,二是直接用3×35,都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四、看书质疑
五、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观察情境图。
学生根据题意自己列出算式。
并解答。
看书思考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汇报。
板
书
设
计
板书设计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6÷25=15(顶)6÷25×2×23=10(顶)=6×52×20(顶)
答:
送给幼儿园10顶帽子。
教研组长:
日期:
东沙河镇小宫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教师李正执教教师:
教材章节:
第三单元授课时间:
题我学会了吗
课时1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正确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经历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知识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数学综合能力。
3.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练习题、课件
教学过程修议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回顾知识,建立认知结构。
1.提出本节课要求
能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正确有条理地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倾听同学发言并与同学积极交流
能主动思考,会应用本单元的知识
每人发一张评价表,要求学生先明确本节课要参与的学习过程,下课前针对自己在这四方面的表现评出星级。
2.谈话引入回顾:
这两周我们学习了有关分数除法的一些问题。
在学生汇报时,重点引导学生:
分数除法的意义、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是什么?
二、组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计算题
15÷1/64/7÷28/9÷2/5
25÷10/118/13÷4/395/8÷5/6
2.说出下列分数以谁做单位“1”并列出数量关系式。
①.全班的2/3是女生;
②.大熊猫的寿命相当于猩猩的2/5;
③.第一周收到的捐款数是第二周的3/解决教材的实际问题
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后提出跟分数除法有关的三步以内的问题,教师引导补充。
然后整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简单重复的问题口头列式,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2号豆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1号豆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1号豆的质量是2号豆的几倍?
三、探索规律,发展数学思考
1.拓展练习(教师根具学生实际给出有关分数的探索规律题)
2.小检测。
(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进行)
四、反思评价,激励兴趣与自信
学生充分了解信息后提出跟分数除法有关的三步以内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说明解题思路,小组汇报交流全班订正纠正典型错误,再次分析题意,说明方法,进一步总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可以用除法计算”。
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再根据情况作适当提示。
拿出自我评价表,小组开展反思评价活动,评出星级并交流感受,多说说自己成功的体验。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
分数除法的意义
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教研组长:
日期:
东沙河镇小宫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教师李正执教教师:
教材章节:
第四单元授课时间:
题比的意义课时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各部分的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2.在探索比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了解人体中有关数据比的奥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人体奥妙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修议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
师:
(板书:
比)这个字同学们认识吗?
那我们一起把这个字读一读。
教师提问:
在生活中你有那些地方用到过“比”。
学生说生活中的比。
比高低,比长短,比多少等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
你们刚才说的都是运用数学知识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老师这儿有一种数学上特定的“比”,想认识一下吗?
出示标注“1:
125000”的地图。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一)教学比的意义
课件出示信息窗一
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解答?
1、初步理解比的意义。
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
1.师:
求赵凡的腿长是臂长的几倍用88÷66,还可以说成赵凡的腿长与臂长的比是88比66,记作:
88:
66。
同样求赵凡的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用66÷88,还可以说成是赵凡的臂长与腿长的比是66比88,记作:
66:
小结:
说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赵凡3分钟走了330米,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行走速度?
2.上面的例子如果改为:
赵凡每小时行110米,行330米需要几小时?
用比又该怎样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
师: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试着举几个吗?
指名说出几个比。
(二)总结比的意义
1.结合前面的例子,谈谈你对比有怎样的理解?
师: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看书质疑
师:
你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值?
怎样求比值吗?
66:
88=66÷88=66/=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师:
说出下面各比的前项和后项,再求出比值8:
40.5:
1
强调: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以是整数。
师:
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谁愿意完整地说一遍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
师:
比的后项能否为“0”?
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求比值。
35:
10542:
:
0.22.4:
四、拓展提升
小知识:
足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的2:
0的情况,它是一个比吗?
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说一说。
这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路程与时间的比是330:
3。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讨论、汇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
88=66÷88=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
日期:
东沙河镇小宫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教师李正执教教师:
教材章节:
第四单元授课时间:
题比的基本性质课时1
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3.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修议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问:
比和除法,比和分数之间有那些联系?
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
比有什么性质?
3、出示三个分数:
3/4、6/8、9/12.变为比,并比较大小
指名回答小组交流的结果.
交流: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比的基本性质。
师:
0除外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比的后项、除数是0没有意义。
二、学习化简比
1、说明: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分数的约分、通分。
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名回答,形成共识:
最简单的整数比必须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整数,而且前后项应该是互质数.
请个别学生举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强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互质)
14:
2154:
18
师:
怎样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总结方法:
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或用求比值的方法算,最后结果仍然是个比。
1/10:
3/83/5:
5/8
师:
怎么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5:
42.7:
师:
怎么把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练习:
化简比
60:
245/8:
7/245/4:
0三、练习
自主练习5、7、8
四、小结:
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它是根据什么来的?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干什么?
化简比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用语言表述分数的基本性质。
讨论.你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
总结方法:
比的前项后项分别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总结方法:
先将小数化成整数,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计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化简比:
14:
21=(14÷7):
(21÷7)=2:
3
:
=(×40):
(×40)=4:
25:
4=(1.25:
×100):
(4×100)=125:
400=5:
教研组长:
日期:
东沙河镇小宫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教师李正执教教师:
教材章节:
第四单元授课时间:
题按比例分配课时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举一反三的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修议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人体奥秘的知识,除了我们学过的,你还了解到那些有关人体的知识
2.请你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1)师:
解决这个问题可根据哪些信息解决?
师:
体重30千克与4:
1有什么联系?
师: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2)集体交流:
师:
如果用一条线段表示30千克体重,水和其他物质应该怎样表示?
求的问题怎样表示?
3)要求体内的水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你会计算吗?
4)探究算理。
师指不同解答方法的同学到前面板书。
观察比较: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优化算法:
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
为什么?
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
师:
像第二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为了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我们要切实掌握第二种方法。
2.爸爸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师:
你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吗?
师:
怎样知道我们解答的是否正确呢?
谁能口头检验一下?
师:
同学们都能灵活的运用刚刚学过的分数乘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题目,谁能说说在计算按比例分配的题目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2、3、
四、拓展提升
1.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2.填空:
1、糖和水的比是1∶10,糖占糖水的(),水占糖水的()。
2、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小麦和40公顷玉米,小麦的播种面积占这块地的(),玉米的播种面积占这块地的(),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
3.看谁能又对又快的解决这些问题
(投影出示应用题)
五.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回答。
观察情境图,学生交流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后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展示线段图说明图意。
思考,汇报。
板
书
设
计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
方法一:
30÷(4+1)×4=24(千克)
30÷(4+1)×1=6(千克)
方法二:
30×44+1=24(千克)
30×14+1=6(千克)
教研组长:
日期:
东沙河镇小宫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教师李正执教教师:
教材章节:
第四单元授课时间:
题回顾整理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综合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地求比值和会化简比。
2.进一步熟练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实际问题”
3.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比的应用:
教学难点比的应用:
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修议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比”这一部分知识,这节课我们进行系统复习,把这一部分知识牢固地掌握住,看谁学得好,并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二.综合复习。
1.个人回顾。
2.集体回顾。
)
3.形成图表。
相当于联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
分数
4.让学生记忆图表。
(1)让学生闭上眼睛记。
(2)默写一遍图表。
(默写时要心里背一遍每项内容)
三、拓展提升
填空
(1)10克糖加100克水,溶成糖水,糖和糖水的比是().
(2)走一段路甲用6小时,乙用8小时,甲乙的时间比是(:
),甲乙速度的比是(:
)。
(3)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4)糖和水的比是1∶9,糖占糖水的(),水占糖水的()。
四、学生质疑解疑
学生解不了的,教师再讲
五、巩固练习
课本49页综合练习
教研组长:
日期:
东沙河镇小宫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教师李正执教教师:
教材章节:
第四单元授课时间:
题综合应用——美的奥秘
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欣赏美丽的图片感受数学之美。
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比,感受黄金比的神奇魅力。
3.能够认识到数学的美,根据黄金比的知识,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比,感受黄金比的神奇魅力。
教学难点学生知道什么是黄金比,感受黄金比的神奇魅力。
教(学)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修议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习新课之前先让我们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展示教科书53页的图片)
看了这几幅图片有什么感受?
它们美在哪?
美无处不在,美的奥秘在哪里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1.探究美的奥秘。
课件展示变形后的图片。
这些图片还美吗?
为什么?
(不成比例,板书:
比)
2.调查发现,认识“黄金比”。
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先量一量手中物体长度和高度各是多少,然后计算出两个量之间的比,并把自己的计算结果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测量及计算结果与全班同学交流?
教师将部分学生的调查结果展示:
a.数学书宽与长的比是……
b.蝴蝶的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比约是……
c.我的掌宽与手长的比大约是……
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大约都是0.618:
1)
同学们,刚才我们测量的是不同事物,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计算出同一结果,当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之间的比大致符合0.618:
1时,会给人以最美的感觉。
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
(板书:
黄金比)
3.找一找生活中的“黄金比”。
人们把黄金比应用到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中,充分展现了黄金比的神奇魅力!
找一找,量一量,生活中哪里还有黄金比?
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生活中的黄金比?
三、创意设计与交流。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观察、测量、计算、讨论交流一起发现了神奇的比黄金比,并且知道了黄金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同学们想不想成为设计家、艺术家?
根据黄金比的知识,你能进行那些有创意的设计?
试试看!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班诞生了不少建筑师,艺术家,相信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帮助很大,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继续完成你们的创作,也可到网站查询其他有关黄金比的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六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