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7945412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7.56KB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长:
150分钟,总分:
100分)
一、课内文言文基础题(14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混淆(xiáo) 鱼凫(fú)巉岩(chán)怪诞(yán)
B.青冢(zhǒnɡ) 嘲哳(zhōu) 荻花(dí) 豺狼(chái)
C.银钿(diàn) 恬然(tián) 马嵬(wéi) 宵柝(tuò)
D.虾蟆(xiá) 鬓角(bìn) 喧豗(huī) 咨嗟(jiē)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比较)②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应当)③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吃饭)④顾吾念之(回头看)⑤且相如素贱人,吾羞(向来,本来)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打算)⑦相如引车避匿(引:
调转)
A.①③⑦B.④⑤⑥C.②④⑥D.②③⑤
3.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B.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②其可怪也欤
C.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D.①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欲因此时降武 ②天雨雪 ③羝乳乃得归④舍相如广成传⑤空以身膏草野
⑥衡少善属文⑦单于壮其节⑧且庸人尚羞之
A.①②/③⑤/④/⑥⑦/⑧B.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C.①⑧/②/④⑤/③⑥/⑦D.①④/③⑤/⑥⑧/②/⑦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2分)
①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②汉亦留之以相当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④公车特征拜郎中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⑥则群聚而笑之。
⑦举孝廉不行⑧数罟不入洿池
⑨衡下车,治威严⑩皆为陛下所成就
A.③⑤⑥⑧⑨⑩B.①②④⑤⑦⑩C.②④⑤⑥⑦⑧D.②③⑤⑦⑨⑩
6.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④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⑦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⑧非汉所望也。
⑨连辟公府不就⑩子卿尚复谁为乎。
A.①②④/③⑤/⑥⑦⑧/⑨⑩B.①③⑥/②④/⑤/⑦⑩/⑧⑨
C.①③/②⑩/④⑧/⑤⑦/⑥⑨D.①⑥⑧/②④/③⑨⑩/⑤⑦
7.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琵琶行》中“青衫”:
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
B.《马嵬》中的“四纪”:
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C.《张衡传》“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书)
D.《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二、文言文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4题。
吕坤,字叔简,宁陵人。
万历二年进士。
为襄垣知县,有异政。
调大同,征授户部主事,历郎中。
迁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
疏入,不报。
坤遂称疾乞休,中旨许之。
于是给事中戴士衡劾坤机深志险,谓石星大误东事,孙光滥杀不辜,坤顾不言,曲为附会,无大臣节。
给事中刘道亨言往年孙丕扬劾张位,位疑疏出坤手,故使士衡劾坤。
位奏辨。
帝以坤既罢,悉置不问。
初坤按察山西时尝撰闺范图说内侍购入禁中郑贵妃因加十二人且为制序属其伯父承恩重刊之。
士衡遂劾坤因承恩进书,结纳宫掖,包藏祸心。
坤持疏力辨。
未几,有妄人为《闺范图说》跋,名曰《忧危竑议》,略言:
“坤撰《闺范》,独取汉明德后者,后由贵人进中宫,坤以媚郑贵妃也。
坤疏陈天下忧危,无事不言,独不及建储,意自可见。
”其言绝狂诞,将以害坤。
帝归罪于士衡等,其事遂寝。
坤刚介峭直,留意正学。
居家之日,与后进讲习。
所著述,多出新意。
初,在朝与吏部尚书孙丕扬善。
后丕扬复为吏部,屡推坤左都御史未得命,言:
“臣以八十老臣保坤,冀臣得亲见用坤之效。
不效,甘相坐失举之罪,死且无憾。
”已,又荐天下三大贤,沈鲤、郭正域,其一即坤。
丕扬前后推荐,疏至二十余上,帝终不纳。
福王封国河南,赐庄田四万顷。
坤在籍,上言:
“国初分封亲藩二十有四,赐田无至万顷者。
河南已封周、赵、伊、徽、郑、唐、崇、潞八王,若皆取盈四万,占两河郡县且半,幸圣明裁减。
”复移书执政言之。
会廷臣亦力争,得减半。
卒,天启初,赠刑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吕坤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初/坤按察山西/时尝撰闺范图说/内侍购入禁中/郑贵妃因加十/二人且为制/序属其伯父承恩/重刊之/
B.初/坤按察山西时/尝撰闺范图说/内侍购入禁中/郑贵妃因加十二人/且为制序/属其伯父承恩重刊之/
C.初/坤按察山西时/尝撰闺范图说/内侍购入/禁中郑贵妃因加十二/人且为制序/属其伯父/承恩重刊之/
D.初坤按察山西/时尝撰闺范图/说内侍购入/禁中郑贵妃/因加十二人/且为制序/属其伯父/承恩重刊之/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代殿试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B.跋,是文章或书籍正文前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
C.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
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
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D.相坐,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相坐”或“连坐”。
如“副使有罪,当相坐”中的“相坐”就是这个意思。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2分)
A.吕坤心计深,野心大。
他因为上疏无答复,就称病告退,看到孙光乱杀无辜却不禀告。
B.吕坤注重学术研究。
他在家闲居的时候与“后进”探讨、研习学术,他的著作颇有新意。
C.有人写《忧危竑议》陷害吕坤,结果,皇帝将罪过归咎于戴士衡等人。
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当。
D.孙丕扬识才重才。
他多次为皇上推举人才,曾推荐了三大贤士:
沈鲤、郭正域、吕坤。
11—14题、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1.臣以八十老臣保坤,冀臣得亲见用坤之效。
(2分)
译文:
12.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2分)
译文:
13.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2分)
译文:
14.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2分)
译文: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15.补写出下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描绘了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甚至可以摸到星宿,令人惊恐不已,长吁短叹的情景。
(2)《登高》一诗,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的诗句是,
。
(3)《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5)《师说》中,韩愈用“_,_”两句形象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意从师学习的心理。
(6)《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英气勃发的句子是“,。
”
(7)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时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借动物鸣叫之声的悲切来烘托出了诗人被贬此地后居住环境的恶劣。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英雄的流风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
(10)李清照《醉花阴》中回忆起她和丈夫东篱对酒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7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
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
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6.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人抓住雪、笳、铁骑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描绘出一幅莽苍雄阔、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图。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17.“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这句诗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渔鼓
刘绍英
芦苇砍倒后,长哥把丝网一条条收进了船舱,又从舱底翻出用布兜裹着的渔鼓,就上了岸。
渔鼓自是好材料做成,鼓筒溜溜的光滑,竹纹清晰,看得出来,夏天的时候已经喂过桐油了。
上端系了一块红绸布,好似姑娘辫子上的红绸结。
下端绷上了蟒皮,用手拍上几下,那梆梆的声音浑厚經锵,便会直往心里钻去。
渔鼓是长哥父亲留下的。
每到芦苇欲倒后,父亲就会与长哥背着布兜,抱着渔鼓,沿澧水河挨家挨户地送吉祥。
父亲的声音浑然低沉,有了些苍凉,长哥的声音清脆高亢,透着年轻,鼓声打出的节奏则沉闷敦厚,似八月隐雷。
这时,农闲下来的乡亲,渔鼓打到哪,他们就会跟到哪。
走过整个村子,送给各家的唱词都各不相同。
回来的时候,糯米糍粑、绿豆皮、米泡芝麻糖之类的,就会装满布兜。
更有些小把戏,好奇地偶尔伸出手去摸一把渔鼓,便一路跟着父子俩,直到父子俩上了船,他们才怏怏地转去。
每到这个季节,乡亲们似乎伸长脖子等着父子来,一年上头,家家图个吉利热闹。
父亲死后,长哥就没再一个人上岸打渔鼓。
长哥翻过了堤坡,就走进了堤坡下的村子。
村子里很安静。
有几只鸡在路边悠闲地抓着草堆。
长哥走到第一户人家的门前愣住了,门上了销。
长哥记得这家有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姑娘红唇白齿,长得好看。
每次父亲与长哥来,她都会给父子俩泡上一杯茶,茶递到长哥手里,姑娘就会说:
“喝茶润嗓哩!
”长哥看她,她就红了脸,头一低,进到里屋去了。
等到长哥渔鼓的声音响起,她又会从房里出来站到旁边很认真地听。
记得那年回到船上,长哥晚上就做了个梦,梦里自己娶了这个姑娘。
长哥有些沮丧,拿渔鼓的手很自然地垂了下来。
长哥走到第二家去,刚到院门口,一条黑狗冲了出来,对着长哥狂吠,吓得长哥手里的渔鼓差点掉到地上。
“谁来了?
”院里一个气力不足的声音。
“我,打渔鼓的。
”长哥忙回答,还是抬起腿进了院门。
狗伸着红舌头,望着长哥已不再吠。
长哥看见了一个老人衷着床被子躺在藤椅上,在屋檐下晒太阳。
太阳正照在老人的脸上,那脸便有些生动。
长哥走到老人的跟前,老人眯着眼,看着长哥的渔鼓咧嘴就笑了:
“哦,打渔鼓的呀。
我耳朵背,听不见。
儿子到乡政府去了。
”
长哥点了点头,心里明白,家里没有其他人,老人耳朵又听不见,这渔鼓要打给谁听呢?
长哥还记起,这是村主任家。
平常这个日子,村主任家是最热闹的了。
长哥向老人告辞,抬头看一眼明晃晃,却有些寒冷的日头,就走出了院门。
长哥想:
自己还要不要继续往前走呢?
这样想着,脚步却没有停止,又走到了第三家。
这家很热闹,堂屋里有十来个人在看电视。
电视的声音特别响亮。
长哥把渔鼓拍了两下,声音沉闷低回。
没有一个人回头。
长哥把渔鼓又拍了两下,这次的声音有了些激越。
两声渔鼓响过,长哥自顾自地唱了起来。
屋里的人这才齐刷刷地转头。
一大嫂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长哥跟前说打渔鼓的,等我们把这集电视剧看完。
”
长哥看见,那些转过来的头,马上又转向了电视机。
长哥说:
“我到其他人家去了再来吧。
”
大嫂说你不要去了,村里的人基本上都在这里。
”看着长哥满脸的疑问,大嫂继续说:
“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老弱病残留着看家。
”说着,给长哥拉了把椅子,便不再理长哥,眼睛又盯向了电视。
长哥依照大嫂的招呼坐下了。
坐下的长哥没有看电视,手摩挲着渔鼓有些粗糙的蟒皮。
渔鼓上端的红绸布已经很旧了,那还是爹在的时候,在镇上用两斤鱼换的。
坐了一会儿,电视插播广告,那些头扭了过来。
有几个半大的孩子起身围住了长哥打渔鼓的,给我们唱流行歌曲吧。
”
“唱两只蝴蝶。
”
“唱老鼠爱大米。
”
长哥起身。
这些前几年还流鼻涕的小把戏,像野地里的蒿草,窜高了。
长哥歉意地说:
“我不会唱流行歌,我打渔鼓就送吉祥,说水浒,说好汉故事。
”说完,长哥就把渔鼓敲了两下,和着节奏,用他逐渐低沉浑然的声音唱了起来:
“一送恭喜二送财,三送……”
这时,广告已插播完毕,那些头又都扭向了电视机,不知谁把音量开大了一些,渔鼓的敦厚的梆梆声和长哥逐渐有了些苍凉的声音就一点也听不见了。
18.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说颇有诗意地写长哥那年做了一个梦,梦里自己娶了那个长得好看的姑娘,表明长哥是个想入非非的民间艺人。
B.作者善于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以形写神,如“手摩挲着渔鼓有些粗糙的蟒皮”就写出了长哥当时的紧张、感动。
C.“村子里很安静。
有几只鸡在路边悠闲地扒着草堆”的环境描写,写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冷清、自在,与下文“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老弱病残留着看家”相呼应。
D.“小把戏”喜欢听的是流行歌曲,对渔鼓不感兴趣了。
说明渔鼓是一种髙雅艺术,曲高和寡,不是普通人能够欣赏的。
19.小说两次写到长哥说唱时的声音,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20.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4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6分)
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自安倍上台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悬崖的边缘,目前已是如履薄冰,尤其是今年6月23日的英国脱欧事件,更是给了日本经济当头一棒。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最终害人害己,锒铛入狱。
⑤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②⑤⑥B.①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⑥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为了解决电脑使用者经常忘记密码的问题,科学家推出操作者皮下植入射频识别芯片的方法,这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B.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为了缓和人口迅速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有必要延迟退休.然而,谁都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实施。
C.我国计划在2020年前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电厂平均煤耗低于300克,这意味着每年煤的消耗量将减少1亿吨。
D.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23.下列关联词的选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__①____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__②__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屏弃功利性____③__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
习;____④__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__⑤__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__⑥__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七、写作(35+5=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最近,中国女登山家王静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先搭乘直升机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飞到海拔6400米的二号营地,再攀登到8800米以上的珠峰峰顶。
此举打破了历来攀登珠峰的传统:
用脚从大本营攀登到峰顶。
尽管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但它早已在登山界达成了共识,也是评判登山者是否登顶成功的首要标准。
王静在接受采访时表明,当时选择乘直升机是因为该路段因冰崩已被封闭,无法穿越。
此举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王静没有遵照标准登顶,不能算作登顶成功,并觉得此举亵渎了体育精神;有人认为,王静在没有其他解决办法的前提下选择搭乘直升机,算是一种变通的方法,最终达成了目标,值得肯定;还有人认为,如果把攀登珠峰当作一种人生体验,王静的做法无可厚非……
要求: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⑤书写工整。
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课内文言文基础题(14分)
1.(2分) C
2.(2分)C
3.(2分)答案:
D【解析:
A.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在;B.①中的“其”作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②中的“其”意为“难道”,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C.①介词,被/②介词,在;D项,都是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
】
4.(2分)答案:
B【解析:
①⑤使动用法/②③④名词做动词/⑥形容词作动词/⑦⑧意动用法】
5.(2分)答案:
B
6.(2分)答案:
C【解析:
①③介词结构后置/②⑩宾语前置/④⑧判断句/⑤⑦定语后置/⑥⑨被动句】
7.(2分)答案:
C(此处的“贯六艺”: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
二、文言文阅读:
(14分)
8.(2分)B(初,坤按察山西时,尝撰《闺范图说》,内侍购入禁中。
郑贵妃因加十二人,且为制序,属其伯父承恩重刊之。
)
9(2分).B(跋,是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
10.(2分)A(理解错误,这只是戴士衡想弹劾吕坤的一面之辞。
)
11.(2分)我以一名八十岁老臣的名誉来保举吕坤,希望我能亲眼看到任用吕坤的效果。
(关键词:
保、冀、得。
)
12.(2分)宦官害怕张衡说他们的坏话,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
13.(2分)你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
14.(2分)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小题1分)
15、
(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9)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0)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16.(2分)B(“铁骑无声望似水”写出了军容的整齐严肃,看去好像一条无声的河流,形象性很强)
17.(4分)“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用了反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及不被理解、不得重用的慨叹。
(2分)“鬓虽残,心未死”中“鬓残”借代年老,描写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壮志未
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2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18.(2分)答案C【解析:
4.A.“想入非非”不恰当。
B.“手摩挲着渔鼓有些粗糙的蟒皮”是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不是神态描写,且并不能表现其“感动”。
D.渔鼓不是高雅艺术,它本来就是民间艺术。
】
19.(4分)①第一次,声音清脆高亢,写出长哥年轻而富有生气,充满生命活力,拥有自然、淳朴的天籁之音。
②第二次,声音低沉浑然、苍凉,反映了长哥看到渔鼓被人冷落后的无可奈何,以及前途茫然无法确定的忧伤、失落。
③对比。
通过前后两次声音的对比,写出了长哥心态的变化,突出了长哥的失落、伤感和无法预料命运的忧愁。
20.(4分)看法一:
担忧渔鼓这种传统的民间曲艺逐渐消失。
①有人喜欢听长哥打渔鼓,传统民间艺术被冷落;
②仅有的一些人在看电视,传统民间艺术被新事物取代;
③渔鼓人敦厚的梆梆声一点也听不见了,暗示了传统民间艺术已经没落。
看法二:
担忧民间艺人的生存状况和命运。
①哥遭受的悲凉况味,熟悉的乡村变得冷清。
没有人再听渔鼓;
②仅有一些人看电视,孩子让他唱流行歌曲;
③长哥“逐渐有了些苍凉的声音就一点也听不见了”,暗示了传统民间艺人命运堪忧。
看法三:
两者兼而有之。
六、语言文字运用(6分)
21.(2分)A【解析(①错误。
先声夺人,指在与对方或对手较量以前,张扬声势来压倒对方或使对方畏惧、退却;后也指做事要抢先一步。
此处语境并没有“压倒对手”或“抢先一步”之意。
②正确。
望其项背,指望见对方的颈项和背脊,意谓程度与之接近,多用于否定式,表示难以追赶。
③错误。
如履薄冰,像踩在薄冰上。
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此处语境想强调的是危险,而不是谨慎。
④错误。
铤而走险,铤:
急走的样子;走险:
奔赴险处。
成语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与语境不合,因为原文已交代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
⑤正确。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盛行于一时一地,成为一种风气,含褒义。
⑥正确。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事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符合语境。
)】
22.(2分)C【解析:
A.成分残缺,介词残缺,在“操作者”前加“在”;B.搭配不当,“缓和”和“压力”搭配不当,改成“减轻”;D.“新出土的”和“两千多年前的”调换。
】
23.(2分)B【解析
(1)先大致浏览一下文段,看这个文段分为几句话。
然后逐渐理清各句话之间的关系。
(2)第一个空所要填写的内容既要总结上文,又要体现出转折的意思引起下文,所以应选“这其实”。
第二个空,上下文之间衔接紧密,所以不应再填入内容。
(3)第三个空从语境来看,上下文之间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而所给的四个词语中,“能”和“会”皆符合要求,再从语气上辨析,“能”的语气更强烈一些,应为首选。
(4)从下文“会使人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三明市 一中 学学 年高 一下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