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定位研究解读.docx
- 文档编号:27942968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25.30KB
城市发展定位研究解读.docx
《城市发展定位研究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发展定位研究解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发展定位研究解读
一、城市功能演变的回顾与战略规划定位的提出2
(一)历史轨迹:
从州府治所到安徽省会2
(二)历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2
(三)城市功能的演变与动因3
(四)战略规划所提出的城市定位3
二、对城市定位焦点问题的再认识4
(一)关于区域关系4
(二)关于省内关系9
(三)关于交通枢纽12
(四)关于科教基地13
(五)关于制造业基地15
(六)关于园林城市21
三、城市发展定位21
(一)城市发展目标21
(二)城市性质职能23
专题一:
城市发展定位研究
一、城市功能演变的回顾与战略规划定位的提出
(一)历史轨迹:
从州府治所到安徽省会
合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置合肥县、隶九江郡,东汉建安中,合肥曾为扬州治所,其后几易其名。
由于合肥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航运终点,曾是江淮之间各种货物的转运集散之地,因此商业逐渐发展兴盛,《史记·货殖列传》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鱼)木输会也”,《汉书·地理志》将合肥与寿春并举,并称作商业都会,自西汉至东汉,经久不衰。
自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合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城市再无大的发展。
从隋至清一直属于庐州府,明清为庐州府治,下辖舒城、无为、六安、巢县、合肥五县,但是并没有形成大的规模,更没有成为地区性的中心城市,一直处在寿春、芜湖、安庆等本地重镇的阴影之下。
辛亥革命后庐州府被撤销,设合肥县。
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确定为安徽省省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合肥市,为皖北行署驻地;19?
?
年,皖南、皖北两行署合并后,为安徽省省会、省辖市,直至今日。
(二)历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
⏹1956年规划:
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将是一座以纺织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
⏹1959年规划:
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是一个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将成为一个铁路枢纽。
⏹1963年规划:
合肥市安徽省省会,将成为以机电工业为主的综合性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1977年规划:
合肥市安徽省省会,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铁路枢纽之一;应充分利用科教基地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电子仪表工业,相应发展轻纺工业。
⏹1994年规划:
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华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三)城市功能的演变与动因
纵观合肥城市的发展历史,今天的合肥实际上是在县城规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起来的,历史基础较差。
水运交通是合肥初步形成并兴起的主导因素,后来也正是随着京杭运河的开通,合肥在水运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导致合肥的地位不断下降,其后由于其有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居皖之中”的重要区位条件而成为安徽省会城市。
合肥第二次的兴起是在成为安徽省会之后。
虽然位于安徽省的几何中心,但是合肥本身的条件并不优越,既不是交通枢纽,也没有矿产资源,可以说,合肥城市的兴盛正是得益于政治地位的变化。
建国以后,随着国家对工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大规模投资于工业企业,合肥迅速成长为重要的工业城市。
而7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继迁入合肥,合肥又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之一。
而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性质的定位和表述也相应反映了这些合肥发展条件与特征的变化。
随着国家对高等级公路的大量投入,合肥已经成为安徽的高速公路枢纽,各种交通方式齐全,而未来宁西铁路、沪汉蓉高铁的建设,合肥将成为我国长江流域连接东部和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是未来合肥城市地位与功能的重要变化。
(四)战略规划所提出的城市定位
1、三家设计单位的表述
⏹同济大学:
跨省域的综合服务基地和地带性创业中心;安徽省承上启下的经济中心城市;安徽全省产业沿长江协同发展的组织中心;以人为本,具有综合功能的人居环境。
⏹中规院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西端的次级中心城市。
⏹南京大学
全球制造业(尤其是家电制造)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科技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园林城市。
2、几个焦点问题
(1)区域关系
在区域关系上三家设计单位都着重分析了合肥与长江三角洲、长江经济带的关系,认为地处中部的合肥在我国东部向中西部经济辐射的过程可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经济腹地受到南京的强势挤压。
三家单位都提出了要融入长江三角洲,接受长江三角洲的辐射。
中规院提出合肥应成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西端的次级中心城市。
而同济大学提出合肥应是跨省域的综合服务基地和地带性创业中心,安徽全省产业沿长江协同发展的组织中心。
(2)省内地位
合肥是安徽省会城市,其发展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同济大学和南京大学都提出合肥应该是安徽的经济中心。
而中规院提出合肥与芜湖形成安徽省域经济的两个增长极,形成“双星闪耀”共同推动安徽经济发展。
(3)交通枢纽
合肥是安徽公路交通枢纽以及未来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的看法得到了共识,南京大学在城市定位中提出了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4)制造业基地
三家单位都着重提出了合肥制造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其中同济大学提出合肥成为国内甚至是国际制造业基地,中规院提出了“制造业之城”,而南京大学提出了全球制造业(尤其是家电制造)生产基地。
主要的分歧在于制造业的地位不同,是全国性的还是全球性的存在不同看法。
(5)科教基地
三家设计单位均注意到了合肥的科研教育实力是未来合肥发展重要优势条件,但在城市定位中只有南京大学明确提出了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科技城市。
(6)园林城市
合肥作为园林城市得到了广泛认同,同济大学在城市定位中提出以人为本,具有综合功能的人居环境;南京大学则提出了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园林城市。
二、对城市定位焦点问题的再认识
(一)关于区域关系
1、合肥优越的区位优势未能在以往的发展中得以体现
合肥自古便称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吴楚要冲”,尽管习惯上被称为中部城市,但实际上是长江三角洲的西部边缘城市,南部紧邻长江,也是长江经济带的二级中心城市之一。
市域北部即为江淮分水岭,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
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是优越地理区位条件。
但在以往的发展中,合肥如此优越的区位条件似乎并未给合肥经济的发展带来太多的机遇,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合肥的“过
不可否认,合肥是安徽省域的中心城市,然而从全国经济的格局来看,合肥却又处在我国几个经济核心地带的边缘。
首先,从经济区来看,合肥是上海的二级经济影响区,同时也受到武汉经济区的影响,却又没有与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建立起足够密切的经济联系;其次,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合肥又不属于沿江产业轴带,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在了沿江城市经济产业的联系之外。
《中规院》
渡区位优势”陷入了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
合肥尽管加入了“南京经济协作区”和“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但并未因此而形成区域协作的局面。
实际上,合肥区位优势之所以未能得到发挥很大程度上是合肥发展的区域条件尚未形成,一方面,东部地区一直处以高度集聚状态,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合肥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弱于长三角城市,合肥甚至全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反而使得各种资源都不断的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武汉、重庆等中西部沿江城市始终未能
中国“十一五”规划中区域政策制定的基础可能改变以往太粗的东中西划分方法,而以8大经济区来取代:
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海南)、东部沿海地区(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北部沿海地区(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黄河中游地区(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
起到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应有带动作用,地处南京、武汉两大经济区中间的合肥难以获得经济辐射而日趋边缘化。
加之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
不仅如此,合肥并不是我国目前东西交通的主要交通枢纽,小规模的东西向过境交通无法为合肥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2、有利于合肥发挥区位优势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到来
从国际形势看,“经济的无国界化”给中国提供了分享资金、技术和市场的大好机会。
而新技术革命和发达国家的新一轮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产业转移。
中国由于市场巨大,在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上具比较优势,将成为世界产业转移的重点。
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次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所不同的是,这次长江三角洲成为转移的重中之重,跨国公司纷纷登陆,特别是台湾、日本等处于经济不景气或市场狭小的国家和地区,都把占据长三角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空间基石。
合肥完全可能利用邻近长三角的区位条件,充分发挥在土地、劳动力成本上以及高素质人才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资经济,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改造和提升合肥传统产业,再创合肥产业发展新优势。
从国家战略看,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为西部在新世纪的腾飞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东中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从我国产业战略布局已从1980年代开发开放沿海经济带的I型战略,到19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而形成的T型战略,在
我国早在1996年的发展计划中就已经把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作为即将形成的中国七大经济区之首,提出要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型经济带。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构成构成了长江经济带上的四大核心城市,合肥属于南京经济区。
21世纪将进一步发展形成由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构成的H型战略。
这将使合肥这一处在东中部结合部的城市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与广阔的市场需求,成为全国经济战略格局中“承东起西、辐射西部”的关键节点。
3、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有利于合肥融入长三角
合肥与南京、上海的联系明显多于除北京以外的城市,城市联系的指向性十分明显,长三角是合肥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泛珠三角”区域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省(区)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远远超过了地理意义上的三角州的范围。
从区域发展形势看,我国三大经济核心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腹地扩张的趋势十分明显。
如以香港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突破旧有区域框架,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积极向中西部地区拓展纵深腹地。
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广阔的腹地依托,良好的工业协作和文化环境基础使得长三角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也开始了腹地扩张,浙江台州首先加入长三角,安徽马鞍山已经提出加入长三角的申请。
紧邻长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有着紧密联系的合肥也已经正式提出要加入长三角。
区域发展形势的变化有利于合肥迅速实现与长三角的对接,成为长三角城市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意味着合肥可以利用长三角的品牌效应和集聚能力吸引投资,借鉴长三角城市的成功发展经验,与长三角城市的形成直接的产业分工协作,接受长三角的产业辐射与转移。
2002年合肥与周边沿江省份省会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
城市
城市人口(万人)
GDP(亿元)
人均GDP(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客运总量(万人)
货运总量(万吨)
高校学生数(人)
南京
480.35
1297.6
22858
509.6
137.8
16868
14202
347823
武汉
768.1
1492.7
19792
549.3
85.8
11939
15943
390681
合肥
146.5
412.8
9274
152.6
24.5
5726
3629
119249
南昌
190.4
552.4
12552
109.2
20.9
2075
3345
141205
资料来源:
2003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4、经济实力与辐射能力较弱,尚难以承担作为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的职能
合肥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分析示意图
合肥同发达城市之间的距离在增大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合肥已经走上了稳步增长的快车道,城市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可是与东部乃至中部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合肥同这些城市的相对位置不是上升了而是下降了。
合肥同发达城市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1991年合肥人均GDP为杭州的52%,而2000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了46.2%。
与南京、武汉这样公认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相比,合肥无论在那个方面均远远落后于这两个城市,从规模上而言仅相当于这两个城市1/4-1/3左右,甚至也落后于南昌这样的中部省会城市。
当前,合肥仍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还为出现产业资本的输出与扩散,对其他城市即使是周边城市也难以起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同时,对合肥的断裂点分析可以发现,在周边城市的强势挤压下,合肥的辐射影响范围难以超越省界,其基本辐射影响范围只能达到蚌埠、淮南、六安、巢湖等地区,而对长江以南地区以及省域北部边缘地区影响有限。
同时,合肥并不是一座真正意义的沿江城市,它距长江还有100多公里的距离,1992年对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沿江地区经济规划的范围包含安徽省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并不包括合肥。
即使地处武汉经济区与南京经济区的之间的薄弱地带,合肥也难以成长为类似南京、武汉这样的具有省际意义,能够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的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
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人口与经济指标(2000)
南京
扬州
镇江
马鞍山
芜湖
滁州
市域总人口(万人)
544.89
450.62
266.67
119.01
216.40
424.93
非农人口(万人)
309.52
122.65
100.86
50.84
71.59
94.56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10212983
4721216
4520250
1261744
2005754
2557255
资料来源:
南京都市圈规划
5、与南京存在经济腹地的争夺,但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以合宁跨省城镇群辐射苏皖两省
99-04年安徽主要城市GDP增长速度的比较
合肥的增长速度一直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但01年以后马、芜、铜三市近年来脱颖而出,很大程度归功于长三角特别是南京的巨大拉动作用,也表明长三角经济辐射正沿长江向纵深推进。
与南京相比,合肥无疑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甚至是合肥应以为傲的科教基地、园林城市等优势在南京面前也荡然无存。
南京尽管在省内受到苏锡两城市的强势挑战,但在其周边城市中却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特别是其地处苏皖交界的特殊地理区位,使合肥对安徽沿江城市具有强大吸引力,马芜铜地区实际上可以看作江苏沿江经济带的延伸部分,断裂点分析也表明合肥难以对这些城市产生经济影响。
01年编制的南京都市圈已经将马鞍山、芜湖、滁州纳入南京的势力范围,这些城市可能与南京形成直接的地域分工。
而也恰恰是01年开始,马、芜、铜三市近年来脱颖而出,这或许是一种巧合,但可以肯定地是,加入南京经济圈,率先实现与长三角城市的分工协作,极大推动力这些城市的迅猛发展。
无疑南京的存在大大削弱合肥在这些城市拓展腹地的可能性,而但从发展来看,合肥与南京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
首先,合肥与南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南京是合肥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合肥需要南京的经济辐射与产业转移;其次,合肥与南京的产业结构不同,南京以重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合肥是制造加工工业,两者产业不是同质竞争,反而存在巨大的协作分工潜力;第三,在合肥经济实力仍然较弱无法靠一己之力拉动省域发展的条件下,合肥应加强与南京的联系,以南京为接口,实现与长三角的接轨,与南京一起带动皖江地区和皖中地区的发展。
从区域发展的视野看,随着合宁联系的加强,合肥经济圈可能与南京都市圈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从而形成合宁跨省城市群,共同推动苏皖两省的经济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关于合肥区域关系得到基本结论是:
优越的区位条件将使合肥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长三角的辐射转移是合肥未来发展的依托,而区域发展形势有利于合肥迅速融入长三角;合肥与南京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未来可能形成以南京、合肥为双核心的合宁跨省城市群。
但实力较弱,尚不足以承担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域中心城市的职能。
基于以上分析,关于合肥省内关系得到基本结论是:
合肥目前尚无法对全省经济的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但作为省会城市的优势极为明显,未来可以成为安徽省域经济中心城市,皖中地区作为合肥的核心经济腹地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应强化与巢湖市的联系与协作关系。
(三)关于交通枢纽
1、合肥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地位逐步强化(交通图)
目前合肥对外形成了放射状公路交通体系,包括九个方向:
合宁(合肥至南京、上海)、合芜(合肥至芜湖)、合铜(合肥至铜陵)、合安(合肥至安庆、汕头)、合六(合肥至六安、伊宁)、合淮(合肥至淮南、烟台)、合蚌(合肥至蚌埠)、合徐(合肥至徐州、北京)、合界(合肥至界子墩、福州、成都),其中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四个方向,合六、合阜两个方向正在拟建中。
铁路方面,淮南铁路纵贯市区、北连京沪线、南接皖赣线、宁芜及宣杭线,华东第二铁路通道合肥—商丘段已经开通;合九铁路与京九铁路相连;宁西铁路的建设,将使上海经合肥至西安一线成为与陇海线平行的东西第二条干线,而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的沪汉蓉高铁也将经过合肥,合肥将成为重要的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
合肥骆岗机场是国际备降机场,除开辟国内航线外,还有合肥—香港专线,并将开通合肥至日本、韩国的航线。
合肥港通过淝河、巢湖与长江沿岸港口相连,可通航500吨到1000吨级的驳船,江淮运河开通后,合肥将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水运枢纽。
种类齐全的交通运输方式构成了合肥立体化交通格局和多式联运的运输网络,合肥作为区域性交通枢纽特别是作为我国东西铁路交通的控制节点的作用将得以强化。
合肥作为安徽地理中心和省会城市,拥有最为发达和完善的交通网络,必然将成为安徽省域客流中转服务中心。
强大的交通运输能力,使合肥与省内外区域形成了快捷的交通联系,有力地推进了合肥融入长江三角的进程,极大改善了合肥的投资环境,也是合肥发挥承东启西作用的重要支撑条件。
2、应避免成为通过性城市
尽管交通枢纽地位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却不是决定性作用,事实上,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背景下,交通枢纽特别是公铁枢纽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远不如港口,出于内陆地区的合肥即不临江又不临海,不能发展重化工等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产业,可能影响合肥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量过境交通的汇集也给城市空间布局带来限制性影响。
同时,东西交通联系的加强,使东部产业的辐射转移可以向中西部快速推进,但中西部纵深腹地与东部时间距离的缩短实际上也削弱了合肥紧邻东部地区的空间距离优势,产业与资本可能越过合肥而之间到达武汉、重庆等投资条件更好的地区,使合肥成为一个通过性城市。
基于以上分析,关于合肥交通枢纽得到基本结论是:
合肥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安徽省域客流中转中心,但应避免成为通过性城市。
合肥拥有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近30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省部属等研究院所190余所,各类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58个,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个,在合肥曾经诞生了世界第一台VCD、世界第一台仿生搓洗洗衣机、中国第一台空调、中国第一辆微型汽车等。
合肥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万,全市人才人口密度达到8%,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674人,万人社会劳动者人才数1405人,每万人拥有具有大专以上科技人员比例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7名。
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拥有全省45%的科研机70%的中央驻皖科研机、63%的科技人员和58%的科技经费。
拥有全省74%的科技论文、99%的博士、72%的硕士、75%的授权专利。
《合肥市科技资源概况》(2003.7.4)
(四)关于科教基地
1、合肥的科研教育实力在中西部地区较为突出,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之一
合肥高校师生比仅次于北京,表明高等教育质量具有一定优势
自从7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迁入合肥和中科院合肥分院的成立后,合肥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
同时,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也集中了安徽全省主要的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
在20多年的发展,合肥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合肥的科研技术水平和科技人才密度优势在中西部城市中尤为突出。
在接受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其他城市可能有着更为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但却不可能提供象合肥这样的强大科研力量与高素质人才。
当发达地区企业苦于缺少熟练技术工人时,合肥强大的教育实力所带来的高素质人才优势尤显突出,有利合肥将传统制造业迅速提升为现代制造业。
合肥的科教优势是合肥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大的依托,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合肥自身进步和吸引产业投资的最为重要的优势资源之一。
2、科技与产业的结合明显不足
高校数
科研机构数
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总计
申请专利数
合肥
24
56
11731
90
南昌
13
57
11159
64
太原
12
36
10796
60
郑州
26
32
12778
67
扬州
2
9
10948
795
青岛
7
52
2024
南京
35
66
2184
资料来源:
合肥市投资环境评估与投资机会研究
合肥的科教机构明显多于其他城市,但企业科技人员数却相差无几,获得的专利成果也远少于东部城市。
企业购买国内技术支出金额比较
合肥是我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批科研成果产生,合肥企业购买国内技术支出却最低,表明合肥科研成果大部分都没有在本地转化。
合肥所具有的科教潜力仍未完全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合肥尽管拥有许多全国领先的技术创新,但合肥制造业却并未在全国取得绝对的领先地位。
在企业购买国内技术支出金额的比较中,合肥远远落后于周边省会城市。
众所周知,合肥是我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拥有包括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科技大学在内的一大批科研院所,每年都有大批科研成果产生,而合肥企业购买国内技术支出却最低,这说明合肥科研成果大部分都没有在本地转化。
这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合肥的整体规模偏小,资本实力不足,在科研投入比重相近的情况下总量有限;二是合肥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有限,对科技成果的吸收转化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长三角城市尚处于初级阶段,生产水平与科技成果的匹配性较差;三是合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科技人才。
这些不足都极大限制了合肥强大教育科研潜力的发挥。
基于以上分析,关于合肥科教基地得到基本结论是:
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之一,但科研实力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不够,科教实力没有很好的转化为产业动力。
(五)关于制造业基地
1、支柱产业实力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具备成为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
按照销售收入排序,目前江淮汽车在全国轻型汽车行业排名第五位,其市场占有率达6.5%;安凯豪华客车在全国重型汽车行业排名第十位;昌河微型车在全国微型汽车行业排名第三位。
自1991年起,合力叉车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1年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合肥日立公司2002年销售收入在全国挖掘机行业排名第一。
在国内家电工业“18强”当中,合肥有4家。
除海尔集团名列第一外,美菱集团、荣事达集团、华凌电器公司等3户企业分列第五、十一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发展 定位 研究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