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docx
- 文档编号:27933674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2.63KB
文言实词.docx
《文言实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实词.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考试大纲》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本讲内容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试大纲》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主要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120个(见分点训练)。
除了这些,高考还会涉及一些中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或古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文言实词,这些都要靠平时阅读时积累。
特别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通假等现象。
一、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
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
如“江”“河”,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又如“诗”“书”,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
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2)词义缩小。
如“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砺则利”,现在专指黄金;“谷”古代泛指庄稼粮食,“始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
这都是词义缩小的表现。
(3)词义转移。
如“去”,古代指离开;今天指前往。
“走”,古指跑,“走马看花”,“弃甲曳兵而走”;今指行走。
“劝”古指鼓励,“劝学”“劝农”;今指规劝,“劝他不要吸烟”。
“穷”古指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出路,“穷则独善其身”;今指贫穷。
“丈夫”古指男子,“古者丈夫不耕”;今指女子的配偶。
“牺牲”,古指祭祀所用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指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流血牺牲”。
这都是词义发生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如“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词,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
“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指有勇力的人,“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今天是贬义词,指坏人的党羽。
这都是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此外,还要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不同,不要把古代的两个词当成现代的一个词,如“妻子”、“指示”、“地方”、“至于”等;也不要把古代的一个词当成两个词,拆开来理解,如“布衣”、“社稷”、“左右”、“足下”等。
[温馨提示]同一个词,古今意义不同,最容易出现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错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二、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例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跳蚤,但这儿借用为“早”,于是,“早”就是本字,“蚤”是假借字,词义应按“早”解,读音按“早”的现代读音读。
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
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有“先”、“后”的意思。
“莫”,在“至莫夜月明”句里,“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词义应按“暮”解。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
《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
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
析判断词义。
那么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多义。
如“立”,甲骨文作,像人站在地上的样子,本义是“站立”,如“提刀而立”。
把“站立”的动作抽象化,即引申为“站得住”,指立身处世,如“三十而立”。
又引申为“竖立”,如“犹立枉木而求其景之直也”。
又引申为“建立”“设立”,如“立宗庙于薛”,“各当时而立法”。
又引申为“存在”,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又引申为“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如贾谊《过秦论》下:
“子婴立。
”由此进一步引申为“使登上某一位置”,如《项羽本纪》:
“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
”由“站立”又虚化为副词,引申为“立刻”“马上”,如《鸿门宴》: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
四、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也有,如:
“他有个兄弟在北京读书”,“兄弟”指“弟弟”;“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得了”,“好歹”指“歹”,多指生命危险;“他可惹下是非了”,“是非”指“非”,多指口舌麻烦。
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出现更多,课本中就有不少实例
①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如《墨子·非攻》: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句中只有“园”的意义。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是诸侯的封地,“家”是大夫的封地,此处只有“国”的意义。
②两个语素意义相反的偏义复词,如《孔雀东南飞》:
“昼夜勤作息”,只有“作”的意义。
《出师表》: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只有“异”的意思。
五、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词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名词+宾语 例如:
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
②状语+名词 例如:
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
③能愿动词+名词 例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④名词+补语 例如:
今王鼓乐于此。
(《孟子·梁惠王下》)
⑤所+名词 例如: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⑥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如: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
⑦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
⑧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
⑨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答司马谏议书》)
⑩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
权,然后知轻重。
(《孟子·梁惠王上》)
2、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①表示比喻。
例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
②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③表示处所。
例如: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④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例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⑤表示动作进行方式。
例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3、动词或用作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例如: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以形容词作定语。
例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芙蕖》)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赤壁之战》)
5、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①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般动词。
例如: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
②有时,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
例如: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促织》)
6、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例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
古汉语里,动词、形容词、名词都可能带宾语活用为使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例如: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钟山记》)
有时候,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宾语。
这一宾语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又是主语使得它成为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
例如: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孟子·告子上》)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例如: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sì)之,见(xiàn)其二子焉。
(《论语·荷蓧丈人》)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
(《促织》)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荀子·天论》)
(3)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普通名词活用为使动。
例如: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中山狼传》)
舍相如广成传(zhuàn)舍。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方位名词活用为使动。
方位名词活用为使动,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例如:
令尹南辕反旆[旆(pèi),末端像燕尾的旗]。
(《左传·宣公十二年》)
7、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宾语动”,“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
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
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8、数词的活用
(1)数词活用作名词
作主语,例如: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作宾语,例如:
故知胜有五。
(2)数词活用作动词
作谓语,例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是“统一”)
(3)数词活用作形容词
作谓语,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是“专一”)
作谓语,例如: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一”是“一样”)
(4)数词活用作副词
作状语,例如: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一”作“全都”讲)
作状语,例如: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一”作“一旦”讲)
[点拨]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有哪些方法?
1.积累是基础
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
只有脑中储备了足量的文言词语,记住了它们的常见义项,才能在解题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具体措施有二:
其一,记住典型例句。
高考文言实词,基本能在中学教材中找到实例。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熟读典型例句,记住常见义项,不断充实自己的词汇仓库。
其二,做好归类整理工作。
可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常见偏义等内容分类整理,把握其基本特征及类型,提高分辨能力。
2.紧扣具体语境是关键
多义词尽管义项丰富,但一旦进入具体语境,它的意义则变为单一。
因此,判别其义项,要在明了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其上下文作出选择,也就是说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
(1)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例如: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绝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
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2)联想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
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中“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一句,熟悉课文《六国论》的同学马上就会想到“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字,意为“保全”,选项解释为“灭亡”显然是错误的。
再例如:
“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我们可以联系《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叮咛”来推断。
“见”是第一人称“我”之意。
“不以外夷见忽”的意思是,不因为我是外夷轻视我。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如“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
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3)语法推断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都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进行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可知,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例如:
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作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寺”中,它作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作定语,修饰“风”,释为“微小、微弱”等等。
(4)互文对举法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
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
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词义,我们从该句的对仗特点来看,“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
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
再如判断“去
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
(5)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如:
吾说晏子之义
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合上下文语境。
(6)常识识记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如: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用事:
凭感情做事
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中学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新用事”即是一例。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道题目而言,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若能就此平时有意识地结合课本进行操作,做到熟能生巧,在未来的高考竞技场上就不会茫无头绪,手足无措了。
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秘笈
1.教材迁移推断
高考时碰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应首先联想学过的教材中的典型句子。
2.上下文义推断
依据上下文意贯通的原则可以推断词义。
例如第3题中的D项,“具”虽有“详细”之意,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但“弦徽不具”理解为“琴弦和琴绳都不详细”就讲不通了,所以D项错误。
3.语法结构推断
文言文非常注重句子的形式的锤炼,某些篇目甚至为骈体文或辞赋类文章,更是结构整齐,讲究对仗。
同一位置上的词语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据此可以推知词义。
4.辨析词性推断
不同的词性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据此可以推断词义。
如第6题中的C项,“交游”,应译为“朋友故交”。
作“辞”的宾语,属于动词作名词。
5.句子成分推断
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多由副词充当。
据此可以推知词义。
如杜甫《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中的“信”处在动词“知”之前,作状语,可以推断它解释为副词“确实”。
6.代入检验推断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具体语境中贯通文
[点拨]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有何技巧?
1.辨明文言句式
(1)要记住文言特殊句式的四种类型: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宾语前置),记住各种句式的主要标志。
如“唯才是举”,一看就知道与“唯利是图”相同。
(2)用“直译法”进行判断。
第一步,严格按原句顺序一字一字硬译;第二步,按现代汉语习惯调整句序或补出省略成分。
然后看调整的或补出的词语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据此判断句式。
如“天下者,高祖天下”直译为“天下,高祖的天下”,按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加“是”,“天下是高祖的天下”,可知这是个判断句。
2.辨识词类活用
判断一个词有没有活用,要结合句意来分析。
首先,看它用一般的意义去理解是否通顺,如果不通就可能是活用,如“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按“活着”来解释就讲不通,这里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其次看词性有没有变化,有变化的就是活用。
如“凡吏于土者”,这里的“吏”带了补语,而“吏”作为名词是不能带补语的,因此“吏”的词性也发生了变化,只能作动词讲。
第三,看词语的意思有没有增加,如果增加了就是活用。
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的“犬”,就要解释为“像犬一样”,这里的“犬”就是名词作状语。
3.进行适量训练
该考点重在动态运用,考生若想在文言文翻译主观题上得高分,因其会涉及到“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适量训练。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考文言句式和用法的复习一般应在平时的演练中就要做好逐步分解、渗透和积累等相关工作。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系向牛头充炭直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甚矣,汝之不惠
(5)或师焉,或不焉(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赢粮而景从(8)风吹草低见牛羊
(9)张良出,要项伯(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就
(1)金就砺则利( )
(2)连辟公府不就( )
(3)一蹴而就( )
(4)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
(5)若无罪而就死地( )
(6)乃谢客就车( )
2.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3)秦贪,负其强( )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
(6)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四、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是否偏义复词,并分析其含义。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其日牛马嘶( )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7)蟪蛄不知春秋( )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属于哪种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该词语的含义。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肥甘不足于口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吾从而师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而耻学于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籍吏民,封府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李牧连却之
_______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