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华兹华斯 精品.docx
- 文档编号:27933260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77
- 大小:87.35KB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华兹华斯 精品.docx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华兹华斯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华兹华斯 精品.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语文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华兹华斯精品
高考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华兹华斯
世界名人传记
华兹华斯传
XXX编著
华兹华斯传 ・1・
目 录
引 子………………………………………018第一章 变幻、磨难、梦想的童年……………018
殷实家境……………………………………018
田园生活……………………………………018
频遭不测……………………………………010第二章 反叛现实、血气方刚、
鼓吹革命的青年时代……………013
剑桥叛逆……………………………………013
闪电初恋……………………………………016
倾心革命……………………………………018
归隐田园……………………………………180
邂逅知音……………………………………182第三章 隐居湖畔的创作巅峰时期……………184
初次合作……………………………………184
诗意栖居……………………………………187
鸽舍时代……………………………………189
婚姻俗累……………………………………182第四章 保守冷漠、抵制变革、
俗不可耐的中年时期…………………185华兹华斯传 ・2・
转向保守……………………………………185
攀附权贵……………………………………189
名声大振……………………………………180
周游列国……………………………………184第五章 落日熔金的辉煌晚年…………………187
登峰造极……………………………………187
梅开二度……………………………………188
夕阳西沉……………………………………189第六章 英国诗坛的风景画家…………………181
自然诗………………………………………181
自然中的人…………………………………185
哲理诗………………………………………180
政治诗与反映现实的诗……………………99第七章 诗歌中的革命…………………………110
石破天惊……………………………………110
别具一格……………………………………119
功载千秋……………………………………130
结语…………………………………………132华兹华斯传 ・3・
引 子
诗人给我们崇高的爱和关心,
愿他们永远受到祝福和称颂
他们神圣的歌使世上的我们
生活在真理和纯真的欢乐中!
啊,愿我的姓名和他们并存——
那我就高兴地听任生命告终。
——华兹华斯
1843年,一个历史性的镜头:
一位银发皤皤的睿智老人缓缓向年轻的英国女皇行礼谢恩,他就是一代诗宗威廉・华兹华斯。
此刻,他73岁高龄,接受了桂冠诗人的头衔。
这无疑是一顶迟来的桂冠,因为处于荣誉巅峰,沐浴在成功光晕之中的华兹华斯,已走过了漫长的沉寂落寞的人生旅程,经历了时代的风风雨雨,咀嚼过太多的生活中的艰难与痛苦,体味过无数的事业上的失败与挫折。
饱经沧桑的华兹华斯老人终于在晚年走入了生命的辉煌,落日熔金。
英国散文家、评论家德・昆西( ThomasDeQuincey,1785—1859 )将华兹华斯一生的奋斗作了简要的概华兹华斯传 ・4・括 :
“1820年之前,威廉・华兹华斯这个名字被人踩在脚下,1820到1830年,这个名字是一个战斗的名字,1830年到1835年,这已是个胜利的名字了。
”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山祖师,是英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著名诗人。
让我们拉开荣誉的帷幕,踩着时间的脚窝,描摹出诗人真实的人生。
华兹华斯传 ・5・
第一章 变幻、磨难、梦想的童年
天空等待一只手的触摸
神奇童年的手
——童年是我的欲望,我的皇后,我的摇篮曲
在一阵早上的微风中
——埃德蒙・旺代卡芒:
《更靠近天空收割》
“我将你从流失的水中带入你的记忆——”
“跟我走吧,直到源头并找到它的奥秘。
”
——帕特里斯・德・拉图尔・迪潘 :
《第二个游
戏》
儿童乃成人的父亲。
——华兹华斯:
《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华兹华斯传 ・6・
殷实家境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 1770年出生于英国坎伯兰郡的科克茅斯。
它位于以湖光山色闻名遐迩的英国湖区的西北角,是一个风景绮丽的临河商镇。
清流如带的德温河缓缓从镇上流淌而过,它滋润了华兹华斯幼小的心灵,养育了华兹华斯绚烂的诗情。
科克茅斯原本是一个只有30余户人家的乡间小镇。
当地首富罗德家投资工业与商业,建矿场,开港口,搞船业运输,将它改变成了英国第二大通商港口与著名商镇。
威廉・华兹华斯的祖父就曾替罗德家管事,威廉的父亲约翰・华兹华斯是法律事务代理人,精明能干,管理罗德家在科克茅斯的产业,很受罗德家赏识,罗德家给了他一幢宽敞的房子和优厚的薪俸。
华兹华斯早年确曾过了几年殷实丰裕的生活。
华家与罗德家的关系在华兹华斯的父亲去世后的几十年间几经变化,恩怨不断,其中还经历过一场20来年的官司。
华兹华斯的母亲叫安・顾克森。
她的父亲是佩陵斯一个窗帘布店的老板,然而她的母系一族是个大户华兹华斯传 ・7・人家,所以,华兹华斯的母亲从小受到了较好的调教。
华兹华斯共有兄妹五个。
大哥查理,威廉排第二,下有妹妹多罗茜,老四约翰,老五克里斯多弗。
五兄妹在七年内出生,年龄非常接近,然而个性却很不相同。
老大查理理智而稳重,老二威廉则敏感而奔放,个性不羁,他作事喜欢率性而作,让家人深感难以管教。
小时候华兹华斯与大哥在外祖父房中玩陀螺,那个房间的墙上挂满了画像,华兹华斯示威性地问大哥敢不敢抽画像,在哥哥表示不敢的情况下,他炫耀地让哥哥看他的壮举,后来因此受到体罚,倔强的华兹华斯却以此为荣。
华兹华斯感性敏锐,想像力超凡。
在他不满6岁时,一次与老仆人一同爬山,他走岔道,突然意识到自己孤身一人陷于曾发生过当地著名谋杀案的凶境时,遂转身往回跑,一回头猛然见一女孩头顶一壶水飘然从山上下来,华兹华斯大为惊骇,如历幻境,铭记终生。
华兹华斯小时候在观赏大自然时也经常性地产生这类幻觉。
当幻觉产生时,华兹华斯感到似真似幻,有时甚至强迫自己亲手去触摸自己周围的实物,以证实自己是置身于现实之中。
华兹华斯的母亲对他感官锐利的特点有所认识,曾据此预言华兹华斯将成为一个极端人物,或是最好的,或是极坏的。
华兹华斯传 ・8・
妹妹多罗茜也敏感细腻,悟性极好,充满激情,易受感染。
家人常提起小多罗茜第一次去舅舅家做客看见大海波涛拍岸,感动得泪流不止的场面。
华兹华斯与多罗茜生性相通,这决定了他俩感情最深,关系最近,后来他们确也相伴终生。
华兹华斯8岁上,母亲病逝。
兄妹几个有时就住在外祖父家。
华兹华斯倔强的脾气,使他经常与严厉的外祖父发生冲突而遭致挨打。
华兹华斯是在科克茅斯开始启蒙教育的。
在母亲去世一年之后,与华兹华斯最亲近的妹妹多罗茜被送到法利法克斯远亲家中,华兹华斯与大哥则被送到离科克茅斯二三十英里的豪克海德的一所乡间学校寄宿读书。
田园生活
豪克海德位于西北湖区的中心地带,正是风光旖旎之处。
森严簇聚的山峰,星罗棋布的湖泊,黝然如墨的湖水聚合为一体,紧凑而静穆,浅黄色的草坡,白色的羊群,淡远而宁心。
湖区的气候几乎天天有雨雾的朦胧,天天又有雨过天晴、云开雾散的亮丽与清新,湖区的颜色时深时浅、时明时暗、变幻无穷。
一华兹华斯传 ・9・方山水一方人,美丽的大自然养育了纯朴、敦厚的乡村人。
供应华兹华斯小兄弟膳宿的泰森夫妇,是两位60多岁的老人,非常热爱孩子。
泰森太太对孩子极其宽容,她没有权势地位,甚至也没有什么文化,不能给孩子多少学业上的帮助,却给了孩子们一片辽阔的蓝天,任孩子们在蓝天底下的湖畔游荡,吮吸花草树木的芳香,享受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乐趣。
华兹华斯因此得到了乡村孩子特有的自由心性的发展,这对华兹华斯幻想驰骋的创作生涯是极有裨益的。
华兹华斯甚至常常夜半出游,清早方归。
泰森太太对此也非常放心,不加约束。
几个孩子中,华兹华斯与她最为投合。
他是泰森太太唠叨叙旧的最热心的听众。
华兹华斯酷爱自然美景,他习惯于闻鸡而起,长达数个钟点徜徉湖畔,啜饮朝露,然后回家吃毕早饭再去上学。
放学后,他经常坐在小镇中心,或教堂门口,与村夫、羊倌谈天,听故事与趣闻。
要不就与小伙伴们玩耍、嬉戏,去村外划船、打猎、钓鱼。
小时候的华兹华斯感官敏锐、身体结实、生机旺盛,爱跑、爱滑冰、爱捣鸟巢。
他无忧无虑,无烦无恼,不怕危险,无所畏惧。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居然偷解系在树上的小舟,独自在黑暗中打桨游于湖心,还曾经历过攀附在悬崖边上捣鸟巢的险境。
乡间生活虽然简朴而清苦,华兹华斯传 ・10・华兹华斯精神上却怡然自乐,逍遥闲适。
豪克海德学校非常有名,每年都要送好几个学生到剑桥大学,并且他们在那儿也都出类拔萃。
作为偏僻的乡间学校,豪克海德有着纯朴的校风。
在这里,华兹华斯没有遇到不和、惩罚与烦恼,也没有感到学习上的压力与精神上的负担。
相反,就读期间,华兹华斯在作文方面已初显诗才。
该校校长有较好的文学修养,也喜欢写诗,所以他很欣赏华兹华斯的才华,并对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方面的初步才能作了很好的引导。
如果说是大自然滋养了华兹华斯的诗情的话,那么豪克海德学校的学习则是对这种才能的进一步培养,华兹华斯在学校就写过几首诗。
频遭不测
华兹华斯8岁上失去了母爱,成人后母亲在他记忆中没能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豪克海德就读期间,华家又逢不幸。
父亲替罗德家管理事情,杂务缠身,非常辛苦,一次外出染病不起。
1783年,也就是华兹华斯13岁那年,父亲辞世,撇下五个孩子,华氏兄妹转眼成了孤儿。
身为罗德家的管事,父亲理应有华兹华斯传 ・11・些钱财留下,可他的8000英镑却是有名无实,为他人挪用,绝大部分是为主人罗德爵士借用。
华兹华斯兄妹五人靠房子的微薄租金还不够交纳学费,经济上只能依仗叔叔与舅舅们的援助。
华家兄弟春秋两季在豪克海德学校上课,暑假回佩陵斯舅舅家,寒假回科克茅斯叔叔家。
其间的一次暑假,妹妹多罗茜也回到佩陵斯与兄弟们团聚,她深感外祖父全家包括女佣在内对他们姊妹几个的挑剔与苛刻。
外祖父动辄对他们大骂,舅舅们也常嫌弃他们,连佣人在内,都看不起他们。
外祖父家是经商的,加之当时的时尚影响,自然容易将只会花钱而不会来钱的华氏兄妹看作累赘与负担,所以,言谈话语中常指责他们是一无所有寄人篱下的废物。
华家兄妹所受的屈辱自不待言,兄妹几个经常在一起顾影自怜,为自己的不幸境遇伤心落泪。
华兹华斯回到豪克海德,完全是另一重天地。
他经常到田野、到湖畔游荡,春日与伙伴们在湖上竞舟,冬日与同伴溜冰。
在穿冰屐竞逐时,速度与静止带给他的不同体验,都深深印在华兹华斯的记忆深处,成了他后来创作的灵感之源。
肃穆的湖光山色、大自然中变幻无穷的景象都为华兹华斯辽远的想像提供了无垠的空间。
他经常陶醉在自然之中,也陶醉于自构的幻境之中,这有助于他忘掉现实生活中的悲苦。
乡间华兹华斯传 ・12・生活的纯朴温厚,医治了来自故乡的世态炎凉给他造成的心灵的创伤。
豪克海德9年中,华兹华斯汲取了大自然的神髓。
从此,他的眼前呈现的始终是大自然的美景,他的耳边不再消失大自然的声响,他的心中永远留下了大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种种印象,他的血脉里被注入了纯朴、真诚、向善的血液。
华兹华斯在17岁时离开湖区,然而刺激诗人创作灵感的永远只是故乡的山峦湖泊,是那“春日树木的一刻脉搏跳动”、“孤独的谷中山峦的轻微呼吸”。
17年故乡湖区山水滋养了诗人,17年童年与少年时期的乡间生活造就了诗人,如果没有早年敏锐于自然的刻骨铭心的印象,如果没有儿时对乡间生活的种种经验,华兹华斯要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诗人,是不可想象的。
诗人一生中最悠久、最深刻的影响,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师长,恰是来自田园。
华兹华斯传 ・13・
第二章 反叛现实、血气方刚、
鼓吹革命的青年时代
啊,希望与欢乐的愉快行动
强大的盟军站在我们一边,
而我们因有爱而坚强。
幸福啊,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年青人更是如进天堂。
——华兹华斯《序曲》
剑桥叛逆
1787年,借助在伦敦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供职的小舅舅的帮助,17岁的华兹华斯进入该校学习。
经济上他靠的是公费与亲戚的援助,因此,家人对他的期望自不待言。
华兹华斯在大学的第一年也确曾不负众望,荣列优等生。
第二年开始,功课一落千丈,降为二等生,到毕业时更每况愈下,他干脆放弃了毕业考试,因此,最终他拿到的是一张不合格文凭。
造华兹华斯传 ・14・成这一前后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都著名学府剑桥的学院式生活,对于带着湖区乡土气息的纯朴的华兹华斯来说,无疑是全新而隔膜的。
或许第一年他的身上更多地带有豪克海德的那股劲头,亦或是由于初来乍到的他对剑桥学府里的阴暗面认识不深,所以,学习还很用功,没有走向消沉与逆反。
时间长了以后,华兹华斯逐渐看清了剑桥的内幕,对剑桥的态度由敬仰转为不屑,对自己的追求随之也产生了怀疑与动摇。
当时风行于剑桥的是两种恶劣风气:
一是放纵享乐,醉心声色;一是追逐学术虚名与地位。
对学术地位的追求也不是走有所建树的道路,而是不务正业,靠巴结权势人物的子弟,走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歪门。
很多教职员徒有虚名,学术上一无成就。
这些污浊不堪的现实与华兹华斯所生活的乡间纯朴敦厚的民风大相径庭,也与华兹华斯求真、求自然的心性大相背逆,华兹华斯本能地鄙视与厌弃这种虚伪浮华的生活作风。
还有一重原因在于,圣约翰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未来的教士,若取得优异成绩,就可去教堂供职。
当时能在教会供职无异于端上了一个金饭碗,待遇是相当优厚的。
家人企盼华兹华斯通过一等及格考试,顺利地迈进教会的门坎,走向坦途。
然而,华兹华斯自己对当教士却没有多大的热忱与向往,刻板沉闷的神华兹华斯传 ・15・职工作与华兹华斯的自由不羁的天性是难以相容的。
正由于未来教会的职位对他缺乏吸引力,华兹华斯也就不很看重这张文凭,所以,每到学校放假,华兹华斯就回到泰森太太那里,去捡回昔日的自我。
在那里,他能找到本真,找到一个舒展的“我”, 无需努力,华兹华斯自然而然地在平静中恢复了散步作诗的习惯。
两种生活的鲜明对照,使华兹华斯选择了自我的价值尺度,放弃了世俗的社会标准,自觉地走向叛逆。
这种坚定的选择还得力于他的一次经历。
放假回到泰森太太家,他去参加乡村晚会,一直玩到黎明。
他独自迎着曙光,走在乡间的田埂上,晨曦中大自然的那一瞬间的奇异景象,使他新生顿悟:
他感到上天委他以重任,他要做一个依归于自然的人,做一名诗人。
他以向往一种纯净、一种澄清,以追求自我内心一方净土为人生宗旨,就有了对抗剑桥污浊风气,反抗世俗功名利禄的坚强力量。
假期过后再回到剑桥,华兹华斯便按照内心追求的目标,制订了详细的读书计划,而全然不顾学校的那些必修课程。
家人得知他退掉了必修课程,都为他焦虑不已。
小舅舅见他有诗才,要他抓住学校校长过世、同学们纷纷献挽诗的机会,也献上一首诗,以期获得校方的赏识,而华兹华斯却以无感情无以成诗而不予从命。
煞费苦心的小舅舅自然华兹华斯传 ・16・大有“恨铁不成钢”的痛心与失望,最后在一怒之下,与华兹华斯决裂,断绝来往。
华兹华斯放弃了世俗眼光中的金光大道,放弃了走向功名利禄的门坎,追求的是他内心所向往的境界。
华兹华斯的这种选择是极需要勇气的,也是极具叛逆的行动,然而,它又是极顺乎华兹华斯的天性与本真的。
他了解什么对他适合。
他认为剑桥不适合他,他也不属于剑桥。
他向往与渴求的不是外在的物质与实际的利益,而是高洁的心灵、永恒的精神。
这就导致了他最后放弃了毕业前的大考,与志气相投的好友罗勃・琼斯结伴潇洒地去欧洲大陆徒步旅行去了。
在剑桥华兹华斯可以说是不成功的,但他自己并未感到不快与沮丧。
因为他内心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上天已委重任于他。
他在剑桥所写的诗行是有力的见证 :
“我本是上天指定的宠儿任重而道远。
”
闪电初恋
剑桥毕业前,也就在1790年,华兹华斯第一次徒步旅行欧陆。
这次旅行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
也许由于经济的关系或自身心境的原因,举世闻名的瑞华兹华斯传 ・17・士风光没有激起华兹华斯的热情,没能打动这位敏感的自然诗人,然而归途经由法国、比利时,两国人民的革命豪情却给了诗人巨大的感染,尤其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狱一周年的欢庆场面,给予了华兹华斯强烈的震撼。
如果要问华兹华斯所受的影响,所得到的收获是什么,那便是他开始对政治发生兴趣,对社会制度与现实产生了思考。
他在《 序曲》中称颂法国 :
“法兰西是站在黄金时代的顶峰。
”华兹华斯回国后,从剑桥办了离校手续,结束了剑桥的学习。
他到处求职,因为种种原故他没能找到一份固定工作,因而缺乏经济来源。
华兹华斯又无家可归,泰森太太因年迈体衰,也无力接待。
当时华家经济一直很拮据,罗德家拒不还钱,他们一直在打着官司。
华兹华斯从剑桥毕业时,华家在官司中胜诉,但罗德家仍拒绝还钱,所以,华家继续借钱打官司。
由于华兹华斯无处安身的漂泊,也出于对法国革命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他又向大哥借了40英镑,再度去法国游历。
在法国的奥尔良,他认识了一位出身保皇党家庭的少女安妮特・伐隆,并与她发生恋情。
安妮特长华兹华斯4岁,他们在一起同居。
1792年秋末,在安妮特预产期在即的情况下,华兹华斯提出回国筹钱而离开了她。
安妮特在华兹华斯走后1个月,即11月15华兹华斯传 ・18・日生下一女孩,取名凯洛琳。
而华兹华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并未直接回英国,他先跑到巴黎去体验法国革命的狂潮。
他看到巴黎充满血腥气味,屠杀未能被遏止,遂开始对激进派的武力与残暴感到不安。
从巴黎再回到英国,婚事遭到主宰他经济来源的舅舅们的强烈反对,华兹华斯只好自己筹钱。
1793年,他到伦敦出版了他的诗集《景物素描集》与《黄昏信步》,以期能赚到钱返回法国,然而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可言。
正在华兹华斯苦心筹措之际,也就在华兹华斯回国不到三个月,英国向年轻的法兰西共和国宣战,形势急剧变化,战争隔开了这对恋人,使华兹华斯重返法国与安妮特完婚的愿望化为泡影。
倾心革命
如果说华兹华斯第一次经过法国,只是作为旁观者,看到了法国人民庆贺攻陷巴士底狱一周年的辉煌场面的话,那么,随后的第二次赴法则在法国短期居住,并在居住中结识了参加革命的上尉。
他还与一些革命者有来往,同时结识了许多温和的法国吉伦特党人。
在他们的影响下,华兹华斯成了法国革命的支持华兹华斯传 ・19・者与鼓吹者,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积极参与一些政治活动。
要不是因为不谙军事,不通语言而被友人说服的话,华兹华斯很有可能就已经直接参与了战斗。
1793年,刚从法国回来的华兹华斯热衷于政治。
他当时血气方刚,有激情,有理想,全是一套言辞激烈的革命论调,常感叹英国的沉寂、落后,钦慕法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
他经常与年轻志士聚在一起,激情澎湃通宵达旦地讨论改革英国政治的事情。
他出版的诗作《黄昏信步》是描写早年故乡的湖区美景的,而《景物素描集》则是在法国期间完成的,洋溢着向往革命的激情,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法国革命给人间带来自由,使自然生光增色。
在《一个共和派致兰道夫主教》这封无人敢承印的信中,诗人勇敢地表明自己反对专制、同情革命的立场。
英国当时惧怕也发生像法国那样的大革命,所以采取高压政策。
官方下令严查并控制思想激烈的激进人士。
华兹华斯属于此中之一人。
英国对年轻的法兰西共和国宣战,华兹华斯写道 :
“作为一个英国人感到耻辱。
” 他还在1795年拜著名的激进思想家哥德汶为师。
在同一时期的艺术创作中,也表现出诗人的革命立场。
长诗《犯罪与愁苦》(1793—1794年)就是在哥德汶的小说《凯莱布・威廉斯》的影响下完成的。
它华兹华斯传 ・20・通过一个从战场上归来的士兵的遭遇,谴责社会的不正义。
这个士兵不能容忍上司在结帐时欺骗他,就报复性地打伤一名旅者并抢了他的钱,然后与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妇女一起浪迹全国。
长诗以主人公被处决和他的被贫穷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妻子的死结束,揭露了社会对无辜弱小者的迫害,抗议社会与法律的不公正。
1795年创作的唯一剧本《边地居民》,哥德汶的观点进一步得到发展。
剧中主人公马墨杜克是被抛弃的哲学家与强盗头子,他的性格的形成是对社会现存秩序的强烈抗议。
可以看出,华兹华斯当时是极为推崇法国革命而对英国现状不满的,是极力鼓吹革命要求变革现实的。
归隐田园
华兹华斯的革命激情是火热的,也是短暂的,它很快就冷却了下来。
雅各宾派在法国的专政,过激行为普遍发生,华兹华斯在奥尔良的那些温和的吉伦特派朋友遭到镇压,再加之他的情人也属保皇党家庭,华兹华斯开始对法国暴力革命持否定态度,转而赞美英国的现实。
尤其拿破仑上台后,对欧洲各国发动大华兹华斯传 ・21・规模的扩张战争,它使华兹华斯对革命的理想破灭,产生了一种幻灭感。
实际生活中的华兹华斯本是无家可归,现在又丧失了他的理想,失去了他的精神家园。
华兹华斯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他理想的幻灭在其长诗《 远游》(1814年)中有所记叙。
“它(革命)的追随者如此快地各奔东西或投入敌对阵营,一些人厌倦于诚实供职,另一些人则被更加热情的追随者的热忱所征服、吓倒和激怒。
一场混乱开始了,比较诚实的人迫不得已地说出布鲁图曾经说过的关于美德的话 :
‘自由,我曾对你敬若神明,但是你原来是个影子’”。
通过政治革命改变现实的理想破灭之后,华兹华斯转向了没有被虚伪文明毁坏的纯朴人民的善良与大自然的永恒灵性,在伦理学与美学体系的建构中寻找出路,逃避到远离政治斗争的穷乡僻壤,逃到诗的王国寻找寄托与理想。
在华兹华斯四处飘荡,常在朋友家寄居滞留的这段日子里,一位好朋友莱斯礼・卡尔服特帮助了他。
莱斯礼很钦佩华兹华斯的才华,病中表示死后赠给他600英镑。
而1795年1月去世的莱斯礼,最后赠给了华兹华斯900英镑。
华兹华斯在另一位朋友孟德鸠那里认识了一位叫裴尼的人。
裴尼先生为诗人新的理想、新的体系的建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既欣赏华兹华斯的才华,又同情他的处华兹华斯传 ・22・境,便自愿将自己在湖畔的一所房子无偿借给华兹华斯居住。
这为华兹华斯远离闹市,远离政治,到乡村人身上寻找善,到自然中寻求永恒精神提供了坚实的基地。
华兹华斯有了住所,就立即通知寄居亲戚家的妹妹,让她过来同住。
1795年,他们在裴尼先生提供的住所多塞特郡的雷斯唐农庄安顿下来,四处漂泊的华兹华斯终于有了一个栖息之处,同时,他也开始营造自己的精神乐园。
邂逅知音
华兹华斯兄妹去贝多西看望恩人裴尼先生,在那里碰见了当时远较他有名声的诗人兼评论家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 SammelTaylerColeridge)。
柯尔律治在剑桥也有与华兹华斯相似的经历,并且在那里他就曾读过华兹华斯的《景物素描集》。
两人一见倾心,十分投缘。
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的相识之日,正是当时文坛享有盛誉的知名诗人骚塞与柯尔律治反目之时,因此,华兹华斯迅速取代了骚塞在柯尔律治生活与事业中的位置,旋即发展成如胶似漆的朋友与知音。
华兹华斯与外界很少有接触,处于隔绝状态,柯尔律治华兹华斯传 ・23・成了他与外界互视的窗户。
华兹华斯隐居西郡后,唯一与外界的交往就是步行去贝多西见他的出版商考特先生,并从他那里了解柯尔律治与骚塞的写作动态。
三位诗人由于出版商考特先生的关系常互换诗篇,相互批评。
柯尔律治敏锐的批评才华给了华兹华斯莫大的好处。
才华横溢的柯尔律治的肯定、鼓励与衷心的赞美,使对自己的创作缺乏自信的华兹华斯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高考语文 必读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华兹华斯 精品 最新 高考 语文 必读 中外 名人 传记 百部 华兹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