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山土库导游词.docx
- 文档编号:27928570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0.62KB
汪山土库导游词.docx
《汪山土库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汪山土库导游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汪山土库导游词
新建县汪山土库的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与大家相会在“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汪山土库,我是导游员小周,希望在这短暂的一二个小时里,我的工作能使大家满意,让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
汪山土库古建群是砖木结构的,怕烟怕火,所以在室内请大家戒几个小时的烟,借此机会锻炼一下自己戒烟的毅力吧;土库里面比较大,请大家尽量跟紧我,不要把我给丢了哦。
我们汪山土库座落在江西省会城市——南昌北郊40公里处,属新建县大塘坪乡境内北面的汪山冈上,是鄱阳湖地区特殊民居的范例。
它倚山枕水而建,与鄱阳湖地区许多民居一样,由于地势低洼,雨水充沛,易潮易涝,便采取用外墙青砖立斗灌泥、墙内侧定磉立柱承重的构筑形式,规模较大者,鄱湖地区习惯称其为“土库”(音:
土屋)。
“汪山土库”由此而得名。
汪山土库始建于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由史称“一门三督抚”的湖广总督——程矞(yu育)采、江苏巡抚——程焕采、安徽浙江巡抚——程楙(mao帽)采三兄弟筹资兴建,历时半个多世纪建成的,距今有180多年的历史。
汪山土库规模浩大、气势之宏伟,在江南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且结构布局科学、精巧,明朗、大气,集皇家宫廷建筑、徽派建筑、苏州园林及赣南围屋之精粹,与鄱阳湖风雅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谐、统一,形成了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建筑风格,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美誉。
著名古建筑专家雷运棠先生在考察汪山土库后说,“这是江西近现代人文建筑史上的一笔重彩,整个建筑群大气磅礴,雕刻工艺富贵而庄严,清晰简洁又不失神采,堪称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
由于这座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04年9月,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授予了汪山土库为“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2007年,汪山土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汪山土库所在村庄——汪山自然村,也列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同年5月份,中国楹联学会又授予汪山土库为“中国楹联馆”。
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的建筑有:
祖堂、保仁堂、谷贻堂、望庐楼、稻花香馆、大房仓、十房、六房、二房等。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古道当地人称其为“督抚路”。
当年,土库程氏“三督抚”回归故居,要么从土库后面的蚂蚁河码头弃官船登岸,要么从这条道上乘坐大轿进入土库。
现在让我们循着土库先人遗韵走进这青砖黛瓦之中。
对于汪山土库的选址兴建还有个至今族人及乡邻还在谈起的“择地开基”的故事呢。
在嘉庆丙子(1816年),礼部主事补军机章京的程矞采因胞弟焕采乡试中举,便告假回乡探亲。
路上遇到一落难老先生病倒在路旁,矞采出手援救,请医问药,并让老先生结伴而行。
几天后,老先生的病好了,矞采他们也已踏上故土,便与老先生分道扬镳。
矞采回到家中,把焕采中举的庆贺活动推向了高潮,又是树旗又是挂匾,整个家族一派喜气,好不热闹。
突然有族人来报,说有一外地老先生长时间在村前村后不停转悠,神情古怪。
矞采便让族人把他请进屋内,两人一见面都是一愣,原来这老先生正是矞采在回家途中搭救过的老人。
也算是“故人”重逢吧,矞采便让家人为老者安排食宿,让老者在家里暂时住下。
当天夜里五更时分,矞采被老先生的击掌、叫好声惊醒,只见长者侧伏于地,矞采入内问其原因,老先生这才委委道来:
“大人该是大富大贵之人,福到、缘到!
我本是风水术士,一路从南京追寻地势龙脉而来。
西山龙脉一路奔向这里,现已剥换成嫩龙,就藏在你村东边小山冈的草地里。
我刚才听前方有金鸡报晓,正惊动草中之蛇,这是一块“金鸡报晓、草里藏蛇”的风水宝地,是大发大贵的宅基地。
大人有缘,也为感谢大人救命之恩,特来指明,以为报答。
”
矞采听了老者一番话,惊喜万分,便和老先生漫步出村,来到了一小桥边。
老者问:
“此桥是否称鸡公桥?
”矞采说:
“是呀,你怎么知道?
”老先生说:
“我昨夜正是听到这里有金鸡报晓,才认定这块地有腾达之势,不信前面还有一块纱帽地。
”于是他们又向前走了一会,果然有两坵田,一坵田尖顶形,一坵条状形,合起来是乌纱帽形。
此后,矞采便和焕采、楙采等兄弟商计,在汪山冈这块风水宝地开基建房。
这仅仅是个传奇故事而已,但从兴建土库开始,矞采、焕采、楙采三兄弟在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且其后百余年间,土库程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辈出。
这,或许与“风水宝地”无关,但择优而居,始终是赣鄱地区居住文化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大家请看我们的右侧,是一个约780平方米的池塘,碧波荡漾,垂柳成荫。
因池塘为半月形,被称为“月牙塘”。
月牙塘正对着百米开外的土库中轴建筑——祖堂。
这类设置布局在江南古民居中较为常见,堂前池塘为“泮池”,乃古时读书儿郎洗笔之处,置于堂前,以示这是诗书之家;另一方面属风水作用,“堂前聚水为聚财”,水能吸纳天地之灵气,照映居所,会给居住者增添灵性和文气。
汪山土库的屋面水全部流到月牙塘,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风水讲究。
月牙塘与围墙之间是旗杆场。
场内百余旗杆林立,直刺蓝天,威严壮观,气势不凡。
这些大大小小的旗杆,在古时候是一个家庭拥有功名、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人们在考取举人、进士或入仕为官之后,便树立旗杆,并在旗杆底座上篆刻名字、功名和时间。
这是对取得功名者的表彰,更是对后人的激励。
汪山土库的旗杆与其它地方的旗杆有所不同。
土库的旗杆上都高高耸立着一对金鸡。
鸡在民间有“五德之禽”之称。
“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能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鸡又为六畜之首,高悬公鸡,大有吉祥高照之寓意。
但土库程氏家族还相传,程矞采于嘉庆庚申年(1800)中举后,父辈模山公、笏堂公欣喜不已。
曾经三代苦读,笃学不倦,每入考场都无功折返,在子辈身上总算光耀了门楣。
他们深信,程氏家族在考场上的黑暗时期已成过去,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于是决定在旗杆顶部立上一对金鸡,取意“金鸡报晓”。
金鸡报晓果然应验。
11年后,程矞采又高中进士,程焕采、程楙采先后中举又荣登进士榜,并且官至湖广总督、江苏巡抚、安徽巡抚,成就了“一门三督抚”的辉煌。
也就从这一代起,历时六代,延续100余年,汪山土库科甲鼎盛,人才辈出。
至今,大塘及周边地区还流传着一首诗谣,“大户门前一对鸡,有翅无毛不能飞,高官不用千金买,三篇文章一首诗”。
虽然物是人非,但我们仍然可感受到家族这一根根的旗杆如雨后春笋般树起的热闹场景,可感受到当年程氏名人从砺志苦读到高中黄榜到叱咤风云的成长历程,可感受到当年程氏家族从民众最底层发微,直至辉煌显赫、名震朝野。
围墙里面就是汪山土库的主体建筑了。
这就是汪山土库的中轴建筑——祖堂。
祖堂是家族的活动中心;是缅怀先人、教育族人、凝聚人心的地方;是祭拜天地祖宗、办理婚丧喜事的地方。
大门向内凹退,形成“八”字形张开,寓有“聚气纳财”之意;建筑上称其为“门斗”,实际功用为给人以门前稍停、避雨的空间,也使外墙稍有变化,突出了祖堂的空间位置。
门头上方镶嵌四块突出的石雕,正面为四季花卉,下方为“八仙”道具,体现主人祈望众佩扩门、避邪化煞,保佑家宅平安的美好愿望。
这四块突出的石雕,俗称“来头”,意义非常直白,以示这非平常之家。
大门两边悬挂着,“簪缨世胄、理学名家”的对联,是对上方“来头”的诠释,也道出了他们的学问渊源和理想追求。
在“来头”上面有一块青石匾,是没有题字的,在我们整个汪山土库不止这一块匾没有题字,每一块匾都没有题字,这里是一个无字匾额的村庄。
为什么会没有题字?
请大家随我往里面边参观边了解。
一进门厅的正上方,是一块刻有“清峻堂”的堂匾。
是“三个大红顶子”为纪念曾祖父“清可公”和祖父“峻崖公”,从他们名字中各取一字作为祖堂的堂号。
堂匾下面是一道“仪门”,仪门上部有一门罩,采用单面透雕手法雕刻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图。
仪门通常不打开,只有在举行重大庆典、祭祀仪式或有达官显贵来临之时才打开,平时行人往两边侧门进出。
大厅与门厅之间是一道由青砖、红石砌成的隔墙。
门洞上方,两层青砖组成“品”字型出挑,第一层出挑分左右两段,下面各有两块精细的砖雕,左边两块分别雕有“葡萄”和“桂枝”,意为多子且贵、子孙延绵;右边两块分别雕有“柳絮梅花”、“桐竹腊梅”,意为历尽寒苦,炼就才华和品性,深层寓有对子孙历尽寒窗苦,春中举人、秋中进士这期盼。
第二层出挑为一段,下面也饰以三块砖雕,左边为“鱼戏莲花”,右边为“喜鹊登梅”,合起来意义直白,即为连年有余、喜事连连。
但内层寓有更深的教化意义,“鱼戏莲花”,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寓意在外为官者要清正廉洁;“喜鹊登梅”,喜鹊,为凡鸟,是平凡者的隐喻,梅,为品行高洁、意志坚韧的象征,这正是砥砺家族中无官无爵或正在攻读的普通成员及子弟,自我修炼,不因平凡而自弃、自乱、自纵。
他们深知,家族的长远存在与兴旺发达,每一个成员都是重要的,只有集体的修持,才有家族整体的提升。
这种提升的目标也是很明确的,可以理解为是中间的那一块砖雕的寓意,“鼎、瓶”既为家族人丁兴旺、世世平安,更为“鼎”所象征的疆土和权力,依托自己的努力去做封疆大吏。
两层出挑青砖的两边靠上位置,雕刻有两对鱼龙,龙头鱼身,鱼尾高高跃起,雕工细腻,生动异常,这在建筑上称为“鱼友吻脊”,有祈祷风调雨顺之意,但在此,更可理解为是对正在攻读的家族子弟的殷切期盼----“鲤鱼跳龙门”。
出挑青砖的最顶端中间位置,用青砖雕刻出一“顶珠”,与两层出挑的青砖整体组合成了一顶清朝官帽图案。
显示这是官宦之家。
一进大厅为家族的祭祀厅。
宏大高爽,八盏宫灯高挂,尤显昔日显赫、豪华气派。
上方中央供奉着汪山土库历代先人之神位。
神位下面是一张撬头条案,摆放着香炉与烛台等,厅内靠近天井外侧的祭桌宽大结实,四条桌脚雕铸成虎爪形,显得威严有力;祭桌靠天井外侧是一只高达80CM的铜铸香炉。
土库家族的习俗,是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七过大年。
这天清晨,族中各家各户的男主人都要先在家里沐浴更衣,用托盘端着蒸煮熟了的三牲(猪头、公鸡、鲤鱼)、两碗堆得像小山头的斋饭以及香、烛、鞭炮,点燃一串鞭炮走出家门,神情严肃地来到这里,按族中辈分、年龄的大小依次祭拜祖先。
他们把三牲、斋饭整齐地摆放在祭桌上,然后点燃六支香,先拜祭天地,再对着祖宗神位三叩九拜,虔诚而神圣。
点燃的鞭炮结束后,再把祭品端回自家,全家老少团团围坐吃大年饭。
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
族人又要拿着香、烛、鞭炮来到祖堂,给祖先上香、燃烛、放鞭炮,算是给祖先拜年。
同时,还要举行一个较为隆重的“上基谱”仪式---给新添男丁上草谱。
“上基谱”仪式由族中有声望的长者主持。
由父母抱着穿红戴绿、打扮得漂漂亮亮亮的小男丁来到祖堂,先把三牲摆好,站立一旁,向主持仪式的长者报出小男丁的生辰时间、名字。
长者在族谱(草谱)上写好后,再端着谱,面对祖先神位大声颂读,这算是告诉祖先香火有了延续。
之后,由父亲抱着小男丁点燃香烛,祭拜天地、祖宗。
待一切礼毕,主持仪式的长者就开始发“谱饼”了,各家各户拿着器皿来领取,族人叫这是“走谱饼”。
谱饼是由新添男丁家提供。
添丁家庭在年前早有准备,他们把糯米浸涨后磨碎,调味后揉软,用雕刻有饼形状的“印子”印出饼来,再摆放在蒸笼里蒸熟。
这种“印”制出来的饼,正面上呈现不同的花纹和“福”、“寿”不同的文字,“谱饼”上面是“福”字,“寿饼”(老人做寿时用)上面是“寿”字,既美观又好吃。
谱饼的发放是按本族男丁摊发的。
添丁多的年头,有的家庭能走回一大箩筐的谱饼。
此外,家族的婚礼及重大议事活动,都在祭祀厅举行。
祭祀厅两侧墙壁上,悬挂着“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每个字有2米见方,是理学创始者朱熹的手书拓本。
江西是南宋理学的发源地,土库程氏家族更是将之奉为“圭臬”。
自汪山土库开基以来,这四个字便一直挂在祖堂作为家训,教育着每一个子弟,体现了家族对皇权和孝忠,对自我修持的要求,对理学的推崇。
理学是儒学的发展,它把儒学传统的社会责任感推进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大厅两侧上方和天井两侧的穿枋上悬挂的“进士”、“翰林”等功名匾额以及100余名大小官员及社会名流,便是程氏家族践行理学的印证。
土库家族有个习俗,凡有子弟取得功名,便在旗杆场树一杆旗、在祖堂祭祀厅挂一块匾,以“树旗挂匾”表示庆贺。
既然他们家出了那么多名人官员,那请大家随我到下一进,走入到汪山土库历代名人当中去。
大家请看这副对联,上联为“湖山意气归词苑”,下联为“兄弟文章入选楼”,此联为民族英雄林则徐题赠。
林则徐与程矞采同榜进士,与程楙采同在翰林院为官,是程焕采乡试中举时的主考官,与程氏三兄弟可谓有同学、同事、师生这谊。
林则徐十分钦佩程氏兄弟的学识、文采,在嘉庆庚辰(1820)程焕采中试二甲第53名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便题写此联赠予焕采。
大厅的正上方,供奉着光绪皇帝亲笔所书“福”字大匾。
族人相传,此匾为焕采之孙、员外郎程志和在光绪甲午年(1900)参加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赐得,是土库程氏家族所获得的最高殊荣。
大厅的两边悬挂的都是汪山土库历代名人的个人简介,我们着重看几位。
首先是这三位,这三位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一门三督抚”程氏三兄弟的介绍。
老大程矞采一生为官,虽一波三折,也可谓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官至湖广总督,官职从一品;老二程焕采,官至江苏巡抚,官职正二品;老三程楙采,三兄弟当中年龄最小,士途升迁最快,但英年早逝55岁就病死了,官至安徽巡抚,官职正二品。
这位是后代中最具才华的一位,曾出任第一任驻德国全权大使,官至国民党宣传部部长——程天放。
关于程天放的一些介绍,待会我们去他的故居“保仁堂”时会有一个详细的介绍。
其堂妹程翠英、堂侄女程琇号称“名门女双杰”,与程天放同时活跃于国民党高层,(分别指向她们的展示牌)一个是“国大”代表,一个是“立法委员”;非常巧合的是这三位(指向程时煃、程懋型、程时煯展示牌),他们先后担任民国时期江西省的教育厅长、建设厅长、省政府田赋粮食处处长(相当于财政厅厅长)。
当时省政府下面只设有四个厅,其中这三个厅由土库程氏二房的这三人执掌,而另外一个民政厅的厅长也是土库程氏的女婿,所以当时不少政客和民众都嬉称“二房管江西”。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势的变化,活跃的土库人出被溶入历史的大潮流之中,在土库族人和活跃分子中,既有国民党的政府官员、军队将领,更是涌现出一批革命志士(指向程时轩、程晓侯、程时辐展牌),相继在文学、历史、音乐等众多领域成才成名。
像著名的历史学家程应镠,是程氏家族中第一位历史学家,也是我国宋史和南北朝史的著名权威专家;程应铨,程氏家族中第一位教授,曾执教于清华大学;还有程氏家族中第一位音乐家,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指挥家和歌唱家——程懋筠,中华民国国歌《三民主义》就是他谱的曲,关于他的一些资料,我们待会去他的故居“二房”做个详细的介绍。
各位,这里展出的只是我们汪山土库名人中的一部分,现在请大家进入祖堂的最后一进,在那里大家可通过“汪山土库历代名人世系图”了解名人与名人之间的关系。
请看这张世系图,在这张图上,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历史专家、革命烈士都在我们眼前一览无遗,在这里,名人与名人这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这是大房,程天放就是大房程矞采的曾孙;这是二房,在汪山土库,从二房走出的名人最多,延续的时间也最长••••••百余年间汪山土库程氏家族出了大小官员100多位,这么一个宠大的官宦之家,他们的府第、宅院该有多豪华、大气!
(引领游客到土库模型旁)大家看,这就是当年汪山土库全盛时期的复原模型,汪山土库整幢建筑座北朝南,以祖堂为中心,左右排开,呈东西走向,前面一排9栋并列,每栋4至7进不等。
土库建造之初,“三督抚”的父辈程楷(模山公)、程达先(笏堂公)兄弟俩生育有九个儿子,为共享荣耀,九兄弟合家共居:
东边为大房(矞采)、二房(焕采)、六房(若采)、十房(玉采)所居,他们是程楷的儿子;西边为四房(郁采)、三房(楙采)、八房(载采)、五房(蕴采)、七房(亮采)所居,他们是程达先的儿子。
接待来访客人的“接官厅”、“四十八间”建在最西边。
整幢土库虽为9栋并排,每栋皆为独立的家居空间,但幢与幢相携、进与进相连、巷与巷相通,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置身其中,就像进入了一个大迷宫,且晴无日晒,雨不湿鞋,冬暖夏凉。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祖堂以及祖堂以东的部分,这部分主体建筑修复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光这边就有山西乔家大院的两个半大。
祖堂是家族活动中心,是不住人的,现在请大这随我去参观他们的居住场所吧。
(引领游客往保仁堂去)
紧靠祖堂东边第一幢是老大程矞采的居所,进深4进,依次堂号为诵芬堂、光裕堂、谷饴堂、保仁堂。
其中以保仁堂最为大气、豪华,也是土库天井最大、主体房靠近天井有“跑马楼”的建筑之一。
保仁堂建筑面积833余平方米,为近正方形的五开间平面布局。
天井宽大,两侧厢房和正房均设置了檐廊,与天井四周檐廊贯通,既起到了采光和通风防潮的效果,又满足了佣人回避厅堂主人会客的需要。
保仁堂最早是老大程矞采为自己准备告老还乡的养心居所,但程矞采在这栋豪宅里生活的时日并不算多,倒是他的曾孙程天放才是当地老人们记忆中的保仁堂的主人。
程天放出生于父亲做官的杭州,因父亲早逝10岁时回到祖居汪山土库入读家塾,人们清楚地记得,保仁堂的小主人是一位无人不知的神童。
两年后程天放入省城南昌私立心远中学(现南昌二中的前身),与张国焘、吴有训等是心远中学的同学。
上海复旦公学(复旦大学)毕业后,公费留学美国、加拿大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国步入政界,从第一任驻德全权大使到安徽省国民政府主席,直到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
步入政界后,有两次回到汪山土库给族中和乡邻长者印象最深:
一次是天放出使德国回国后,在土库小住了一段,还带回来一张德国钢床,现已作为馆藏;一次是1947年12月,天放携夫人回到故居长住了一个多月。
天放这次回家,还在大塘街空旷场地上作了一次演说。
他用“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的浅显比喻劝告乡邻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同时阐述了他“耕者有其田”的民生思想。
去台湾后,程天放担任了首任教育部长,任期满后转为考试院副院长,1967年病逝于美国,终年68岁。
现在保仁堂里展示了一些我们从程天放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收集来的一些资料、照片、手稿,还有从德国带回来的钢床,在这给大家五分钟自由参观的时间,五分钟后我们在大门集合去下一个地方——望庐楼。
望庐楼是一栋结构变化较大的小二层建筑,它的平面布局与土库其他建筑都不相同,整幢房屋没有按中轴对称的思想布局,显得不些“非正统”,但也体现了当年设计建设者的匠心独运。
相传,在春夏两季的睛好日子,在望庐楼的楼上透过宽大的北窗极目远眺,可以看见庐山,“望庐楼”因此得名。
望庐楼曾是湖广总督程矞采的书房,其实望庐楼不仅是程矞采的书房,也曾经是族中包括周边士子以及在外求学为官者的集会之所,他们在这畅谈学识、吟诗作赋。
虽然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名文高人众有师”等断言残联及幸存的复制联匾“至乐无过读书至爱莫如教子,寡智方能习静寡营乃可养心”、“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当年土库中悬挂对联、匾额最多的地方就是望庐楼了,这让我们很容易想像出,当年的望庐楼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鄱阳湖滨湖地区层次很高的“文学沙龙”。
退思堂,位于望庐楼与稻花香馆之间,是程矞采的父亲模山公(程楷)养老居所。
最后一进的厅堂、房间仍保留了当年模山公的起居陈列。
厅堂的中堂供案上,至今还供奉着土库程氏始祖养鸭的道具:
赶鸭用的鞭子和走到哪带到哪的盛装中餐的饭盒,这是土库后人不忘始祖“艰辛劳作、勤俭持家”,以此教育族人。
“退思堂”的名字,很容易使人想起《左传》中的那名话,“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其实,叫退思堂的名字在模山公时是没有的。
据说这名字与大爷程矞采有关。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程矞采临危授命为江苏巡抚。
镇江、吴淞口战役中防守失利,被革职留任。
革职之后的程矞采回到了汪山土库,他是以休假之名回来的。
他避开了地方官吏的造访,避开了亲朋好友的攀谈,没有住到保仁堂而是住到已去世三年多的父亲的小屋。
经过一段小住,程矞采终于走了出来。
这栋房子从此也就有了“退思堂”这个名字。
不知是不是程矞采的示意,此屋大门的红石门楣后来也换过了,刻上了一幅八骏图,其中的一匹马雕成四脚朝天状,另一匹却失去了前蹄。
100多年来,这幅雕刻连同矞采革职留任的故事,一直警示着程氏族人,不可重蹈覆辙,凡事小心谨慎,须知悬崖勒马,否则人仰马翻!
程矞采在退思堂“思”了些什么?
我们无从得知。
但当年矞采“退思”的厅堂外柱上一副对联——“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恃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似乎让我们获得了一丝线索。
程矞采从“退思堂”出来后,平步青云一直做到湖广总督,官居从一品。
古建筑中,以“退思”命名的不只汪山土库一处,但他的“退思补过”的诚恳值得怀疑。
“退”,可能是事实;“思”,也是免不了的,至于是不是在思“补过”和“事君”,不是在思量着别人或思索着“下招”,那就很难就了。
汪山土库值得看,汪山土库的“退思堂”更值得看!
往这边请,这就是稻花香馆。
稻花香馆是土库程氏家族的家塾,是家族对子孙们寄予期望的地方,汪山土库建筑中唯一于家塾中刻匾题名——“稻花香馆”,既是主人深厚的耕读文化的体现,也是对子孙们学业有成的自信,“稻花香了,离收获还远吗?
”
纵观程氏家族从发迹到兴盛,最重要的家族文化特征就体现在“学”、“官”两字。
这两个字,贯穿了程氏家族从“三督抚”直到后来六代人中主要代表人物的行为轨迹。
“学而优则仕”是儒家所倡导,推崇并践行“理学”的程氏家族,更是把读书作为求取功名入仕为官的手段。
“高官不用千金买,三篇文章一首诗”,正是程氏家族取得功名者,尤其是“三督抚”“学而优则仕”的写照。
教育,是汪山土库程氏家族从平民底层而勃然崛起的根源。
程氏家族发达后,没有抛弃这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而是更加注重对本族及地方教育的扶持。
为维护本族兴旺,创置义田、义仓、义学。
程氏此举,既维护了本族的兴旺发达、长盛不衰,也为地方人文鼎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往大房仓走)
大房仓是大房程矞采家的粮仓,是九兄弟中唯一一个与主体建筑连为一体的粮仓。
其它兄弟都各有粮仓,但都不与主体房屋建在一起。
大房仓建筑占地422.5平方米,平面设计较为简单,只强调了适用性。
仓房围绕紧靠西面回声巷墙体的天井而布置,形成三面仓房均朝向面积达63平方米的天井,仓房前回廊相连,回廊宽度也有2.77米。
这样宽大的天井和回廊,便利于搬运劳作。
仓房基座架空,高达0.6米,起到通风防潮的效果。
每个仓房朝向回廊筑有“漏斗”,扯起闸板,仓内粮食就会自动流出。
仓门是由一块块宽约20厘米的木板组成,可随着仓内粮食地增减而灵活地增减,设计科学便利。
大房仓的粮食储备容量达36万斤。
这些粮食仅供程矞采一家老小及上下佣人平时生活所需。
程氏家族在鼎盛时期,整座土库常住人口1000有余,上下佣人就达300多人,庄园48座,到底有多少田地,谁也不知道。
我们刚刚参观的只是汪山土库后面的一些建筑,这条宽八尺、从东至西贯穿整幢土库的内部主干道把整幢土库25栋主体建筑分割成前后两排。
前排为9兄弟的居室;后排除了我们刚参观的“退思堂”和老大程矞采预留给自己养老的居所“保仁堂”外,其余均为如家塾(稻花香馆)、仓房等其他功用的建筑。
这条巷子因宽8尺而得名为“八尺巷”,“八尺巷”专门用来走官轿和马车,闲杂人等是不得进入的。
(引领游客进入十房)
这是十房,九兄弟中最小的一位的居所,因父亲模山公字九龄,为了避讳而叫十房。
为满足大家庭的使用,采用了纵向多进连接,一般为4进,最多的则达到7进。
整个一进中,除了中心天井外,两厢房和外侧还设置了两个虎眼天井,上房后檐还保留了较宽松的水沟夹弄,使每个房间都具有良好的采光。
多个天进的设置,除了解决通风、采光问题外,还有排水的功能。
土库建筑的外墙采用了高于内木质房架的防火马头墙,“四水归堂”的讲究迫使屋面为向内的坡向,因而天井几乎承担了全部排水的功能。
为保持厅堂地面的干燥,防止溅水,天井池又与厅堂有一步落差。
天井池内积水用暗沟引出,排水口有特别精致又科学的窨井盖,既便于积水排出,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汪山土库 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