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产业发展规划.docx
- 文档编号:27922190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75.84KB
第一产业发展规划.docx
《第一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产业发展规划.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产业发展规划
梅州市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2006—2015年)
第一章规划的背景、依据与范围······················1
1、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1
2、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4
3、本轮规划的背景与依据·······························7
4、规划范围与期限··································7
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战略目标·············8
1、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8
2、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8
3、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10
4、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措施·················11
第三章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规划····················15
1、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基地的现状与评价···················15
2、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思路与目标··················17
3、梅州市优势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19
4、实施保障措施····································22
第四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5
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评价····················25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思路与目标····················27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布局····················28
4、主要任务与重点建设项目规划····················33
5、实施保障措施·····································38
第五章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41
1、梅州市农产品市场流通的现状与评价···················41
2、梅州市农产品流通规划思路与目标····················43
3、梅州市农产品市场流通空间布局、市场体系与重点项目规划··45
4、实施保障措施···································47
第六章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划··························50
1、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的现状与评价····················50
2、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与目标··················53
3、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重点项目规划··················55
4、主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规划···················61
5、实施保障措施···································71
第七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划····················75
1、梅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评价············75
2、规划思路····································78
3、规划目标···································79
4、实施保障措施································81
规划图件·····································85
1、食品工业基地分布图························85
2、产业化种植基地发展规划布局图···················86
3、龙头企业规划分布图·······························87
4、农产品市场流通重点项目规划图·····················88
第一章规划的背景、依据与范围
农业产业化是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龙头企业把农户生产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联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是改变农业从事低层次原料生产的传统方式,改善农业投入动力机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根本出路;有利于实现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它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组织形式,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是解决“三农”问题,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提高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梅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依照《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梅州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有关精神,制定本规划。
1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下辖六县一市一区,总面积2385万亩,其中山地面积1856万亩,耕地面积20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65万亩),是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全市85%的国土面积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土地肥沃,含钾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雨量充足,无霜期长,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良好。
近年来,梅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在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专业化、基地化、科学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道路,现已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梅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龙头企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梅州市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鼓励、扶持各类经济组织参与兴办农业龙头企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得到发展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一大批包括加工企业带动型、商品基地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多种类型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与农户联结关系较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借助各种产销协议、合同契约、保护价和按股分红等方法,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止,梅州市共有各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80家,其中国家级l家、省级8家、市级64家。
仅2005年全市各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达亿元,带动农户万户,每户年均增收2320元以上。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梅州市从搞好产业定向、培植主导产业、兴办商品基地、形成规模优势入手,坚持“与资源特色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山权不变、连片开发、分户承包、双层经营、共同致富”的方针,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农业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壮大发展。
一批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区域特色经济布局初显轮廓,全市已初步建立了水果、茶叶、烤烟、竹木、南药、畜牧、水产等农业商品基地,逐步形成了梅县、梅江区以金柚、蔬菜、花卉为主,兴宁以龙眼、茶叶、蔬菜为主,蕉岭以茶叶、南药为主,大埔以蜜柚、青梅、茶叶为主,丰顺以龙眼、青榄、甜玉米、南药为主,五华以荔枝为主,平远以脐橙为主的区域性生产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
现全市拥有水果面积万亩,其中柚类42万亩,茶叶面积万亩,水产养殖面积万亩。
无公害农产品已获国家级认证的基地51家,产品总数68个,面积万亩。
梅州市获得了“金柚之乡”和“单丛茶之乡”的称号。
2002年至今,先后有38种名茶分获国际、国家或省级金奖、银奖和优质奖。
加工流通发展较快
近年来,梅州市把农产品加工流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来抓,在抓好市场建设、发展“订单”农业的基础上,着力培育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农业企业和销售流通队伍。
目前,已成功开发了精炼高山茶油、甜玉米罐头、竹笋罐头、优质米加工、鸡粉、米排粉、金柚酒、金柚茶、金柚含片、螺旋藻、盐火局鸡、香肠、腊肉、特色菜、黄金姜糖等一批广受市场欢迎的农产品,并逐步建成了“生产与销售相连接、本地与外地相沟通、国内与国际市场相接轨”的农产品大流通格局,现全市已建立了各类农产品流通市场226个,常年从事农产品流通人员7万多人。
近年来,梅州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还先后组织有关单位和企业到北京、上海、成都、重庆、郑州、沈阳、香港等地参加或举行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梅州农产品不断走向更多的国内、国际市场。
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发展,有效地拓展了梅州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合组织发展迅猛
近年来,梅州市积极扶持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至2005年12月止,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6个,其中国家级试点单位1个、省级试点单位9个,拥有协会会员14327人、固定资产总额达15875万元。
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为会员和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指导和服务。
仅2005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就达万户,代销农产品总量达万吨,经营总收入19783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200多元以上。
特色品牌成效显着
近年来,梅州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
现全市已有5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家企业获得有机茶认证,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4家,农产品65个,有6个农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2家农业龙头企业的注册商标被评为“广东省着名商标”。
同时,全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了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和9个省级示范区,引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
2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分析
当前,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总的趋势体现在“六个转变”。
逐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带集聚。
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
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
由单一组织模式向多元化组织类型演进。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主要存在“三低二少一小”的困难与问题。
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加工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业产业链条不够长,小农意识仍然存在。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还相对滞后。
农业标准化程度较低高质量的农产品和市场影响力大、广受欢迎的农产品品牌不多。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作用发挥还不够主要表现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较少一些优惠政策还无法完全落到实处,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主要表现为市场竞争力不够强。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基础较好梅州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农产品的总量和整体规模都达到一定的程度,随着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客观上要求农业必须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广大农民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也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迫切要求,这为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
党政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给予了充分肯定,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梅州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梅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农产品品质和农业效益得到有效提高,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为梅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农业产业结构条件。
外向型农业发展加快随着梅州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对外开放将更加深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优化的外部环境。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是:
力图实现“三个突破”、“一个提升”。
实现龙头企业集群的大突破重点在金柚、脐橙、南药、茶叶、畜牧等已具备一定基础的产业上率先实现突破,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集群,形成大中小型龙头企业共同发展格局,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实现农产品加工水平的大突破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产业链条明显延长,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产品加工率要达到50%以上。
实现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大突破要广泛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科技水平显着提高。
培育一大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培育一批驰名商标。
实现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的大提升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一大批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
3本轮规划的背景与依据
规划背景
本轮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是在梅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基本宗旨是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融入全市农业总体发展和梅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框架之中,并使之成为梅州市农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规划立足于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比较优势,力图通过把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寻求实现梅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促进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发展。
规划依据
《梅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梅州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4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为梅州市所辖6县1区1市;规划期限为10年,即从2006年起至2015年。
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战略目标
1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根据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实际需要及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今后一个时期,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指导思想是:
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切实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和品牌产品为支撑,以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按照贸工农、产加销、农科教一体化经营方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一体化利益机制,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换代,增强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并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水平。
2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要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速度,不断拓展梅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空间和领域。
尊重群众意愿原则
要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组织千家万户农民联结社会化大市场的有效形式,稳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在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中,要充分尊重农民和企业的意愿和经营决策权,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和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科技创新原则
着力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武装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档次,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教育与推广等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重点突破原则
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重点扶持优势龙头企业,壮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实现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
可持续发展原则
把资源环境保护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条基本方针,贯穿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业与其它产业的链接关系,从全局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性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行业,把农业融入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3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主导产业更加突出
依托现有基础,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优质稻、金柚、茶叶、南药、油茶、脐橙、蔬菜、烤烟、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逐步培育出一批具有梅州地方特色的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性农产品。
到规划期末,建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基地,其中:
优质稻播种面积发展到200万亩,优质稻总产量达100万吨;以金柚为主的优质柚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总产达55万吨以上;茶叶种植面积达18万亩、年总产万吨;南药35万亩,油茶50万亩,脐橙10万亩,烤烟14万亩,水产品养殖基地10万亩;瘦肉型猪年出栏450万头,优质黄鸡年出栏8000万只,新西兰兔年出栏300万只。
龙头企业发展更好
培育发展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经过规划期的努力,形成国家和省、市、县各级龙头企业的群体,其中年主营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要达到25家以上、主营销售收入5000万--1亿元的龙头企业要达到70家以上。
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组织在全市农户中的带动面达到70%以上。
加工转化大幅提高
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新格局,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
中介组织发展更快
建立一批辐射面广、规模大、管理科学、信息化程度高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导农户兴办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科技作用更加明显
建立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以上,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得到较大提高,创立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市场竞争力和创汇能力强、产品质量符合绿色标准和国际认证的名牌农产品。
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外环境更加优化,农业外向度达到35%以上。
4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措施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针对梅州山区的实际,梅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始终抓住两个关键环节:
一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更容易、更广泛地进入市场;二是让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更多分享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所带来的增值和效益。
发展战略思路是:
围绕“四个梅州”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搞好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突出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教兴农体系,围绕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努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开展经济联合和专业协作,力促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挥整合、协同效应,实现向“结构优化、规模经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要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策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提供政策、资金和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
为此,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梅州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解决农业农村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协调,认真部署,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发挥部门作用,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要树立和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理念,坚持走“以工促农、工农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培育产业、建设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有市场、有规模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大规模的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此,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从梅州地方特色资源、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素质等实际出发,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市场空间大、资源后备优、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的区域化经营格局;要在原来发展金柚、茶叶、黄花菜等“一乡(镇)一品”项目的基础上,新规划发展脐橙、南药、油茶、青榄和瘦肉型猪、优质黄鸡和新西兰兔等“市场在外、基地在内、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的外向型农业商品基地。
培育市场、搞活流通,牵动农业产业化市场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条件,要按照产地集散功能和销地分销功能的客观需要,合理规划和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要培育一批运销中介组织,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运销效率;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鼓励连锁超市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品牌,提高梅州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要强化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建设农产品网上展厅,形成永不落幕的农产品交易会;要加快发展流通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要发挥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作用,促进农产品运销畅顺。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内联农户、外接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等功能,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所在。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积极作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要求,把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借助外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拉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一直是梅州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瓶颈”限制。
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在成功开发优质玉米酒、玉米罐头、竹笋罐头、客乡奶、金柚茶、金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产业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