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基本知识.docx
- 文档编号:27919513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9.53KB
心内科护理基本知识.docx
《心内科护理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护理基本知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内科护理基本知识
心内科基础知识
1.简述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高血压;2.吸烟;3.血脂代谢异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4.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5.年龄,本病多见于老年人;6.性别:
本病男性多见,女性在绝经期后患病明显增多。
2.简述冠心病的次要危险因素。
1、肥胖;2、缺少体力活动;3、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4、遗产因素;5、A型性格。
3.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段抬高心肌梗死;段抬高心肌梗死。
4.心肌梗死定位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心肌梗死部位
出现梗死图形的导联
前间壁
V13
局限性前壁
V3、V4(V5)
高侧壁
I、
前侧壁
V5、V6
下壁
Ⅱ、Ⅲ、
广泛前壁
V16
后壁
V79
右室
V35R
(2)动态演变
①超急性期(超急性损伤期):
心肌梗死发生数分钟后,段呈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②急性期(充分发展期):
心肌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出现异常Q波,段弓背向上抬高,可呈单向曲线,T波倒置。
③近期(亚急性期):
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抬高的段恢复至基线,缺血性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
④陈旧期(愈合期):
梗死后数月至数年,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有异常改变,趋向恒定不变,残留坏死型的Q波。
5.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
名称
升高
高峰
降至正常
肌钙蛋白I
3-4h
11-24h
7-10d
肌钙蛋白T
3-4h
24-48h
10-14d
肌红蛋白
2h内
12h内
24-28h内
肌酸激酶()
6h内
12h
3-4d
肌酸激酶的同工酶
4h内
16-24h
3-4d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6-10h
24h
3-6d
6.心肌梗死适应症
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段抬高(胸导联≥0.2,肢导联≥0.1),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h,病人年龄<75岁。
段显著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年龄〉75岁,经慎重权衡利弊后仍可考虑;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已达12-24小时,但如果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段抬高者可考虑。
7.心肌梗死禁忌症
既往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近期(2-4周)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外科大手术、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的心肺复苏,再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00)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
可疑主动脉夹层;
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恶性肿瘤等。
8.判断溶栓成功的指标
直接指标:
冠状动脉造影
间接指标:
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
心电图段于2小时内回降大于50%;
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血清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以内)。
9.心梗病人三天未排便的护理措施
评估患者食欲和进食情况;
询问患者有无便意,是否排气,必要时听诊肠鸣音;
饮食指导:
增加纤维素摄入;
按摩患者腹部,促进肠蠕动;
排便指导:
嘱患者床上排便时勿用力屏气,协助肛注开塞露;
必要时遵医嘱用缓泻剂或少量低压灌肠。
10.如何指导心肌梗死病人活动
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疼痛,安静时心率低于100次/分,无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时可进行康复训练。
(一)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
A.急性期24H绝对卧床休息
B.若无并发症,24h后允许病人做床边椅,指导病人进行腹式呼吸、关节被动与主动运动,协助病人洗漱、进餐,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里,鼓励病人自理部分生活活动,逐渐过渡到床边活动
C.心肌梗死后5-7d后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做医疗体操,在帮助下洗澡、如厕、试着上下一层楼梯
D.若有并发症,则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二)活动时监测
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时,必须在护理人员的监测下进行,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
A.心率增加10-20次/分为正常反应,
B.运动时增加心率小于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进入高一阶段的训练
C.若运动时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收缩压降低超过15,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电图段缺血型下降≥0.1或上升≥0.2,则应退回前一运动水平
D.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减缓运动或停止运动:
胸痛、心悸、气喘、头晕、恶心、呕吐;心肌梗死3周内活动时,心率变化超过20次/分或血压变化超过20;心肌梗死6周内活动时,心率变化超过30次/分或血压变化超过30。
(三)康复指导(建议病人出院后进行康复训练)
A.运动中以达到病人最大心率的6065%的低强度长期锻炼为安全有效。
B.运动方式包括步行(在运动开始阶段安全可行)、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健美操等,每周运动3-4天,开始时每次活动10-15,逐步延长到每天30以上。
避免剧烈活动、竞技性活动、活动时间过长。
C.在正式有氧运动前后应分别进行5-10的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
D.个人卫生活动、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也对病人有益。
无并发症的病人6-8周可恢复性生活。
经2-4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后,酌情恢复部分或轻工作。
但对重体力劳动、驾驶员、高空作业及其他精神紧张或工作量过大的工种应予以更换。
11.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常见表现形式
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1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
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垂部位,如卧床病人的背骶部、会阴或阴囊部,非卧床病人的足踝部、胫前。
水肿常呈对称性、凹陷性,严重者可出现胸水、腹水。
13.6分钟步行试验的方法和意义
要求病人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地行走,测定6分钟的步行距离。
若6分钟步行距离<150m,表面为重度心衰;150-425米为中度心衰;426-550m为轻度心衰。
本实验除用以评价心脏的储备功能外,常用来评价心衰的治疗的疗效。
14.洋地黄中毒的表现
心脏毒性:
最重要的反应是心律失常,最常见为室性期前收缩,其他如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
胃肠道反应:
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痛、视力模糊、黄绿视。
15.洋地黄中毒的处理原则
立即停用洋地黄;
低血钾者口服或静脉补钾,停用排钾利尿剂;
纠正心律失常:
快速心律失常选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禁用电复律;缓慢性心律失常用阿托品或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16.预防洋地黄中毒
洋地黄用量个体差异很大,老年人、心肌缺血缺氧、重度心力衰竭、低钾低镁血症、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对洋地黄较敏感,使用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
与奎尼丁、胺碘酮、维拉帕米、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中毒机会,在给药前应询问有无上述药物及洋地黄用药史。
必要时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
严格按时按医嘱给药,给药前数脉搏,当脉搏<60次/分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服药并告知医师;用毛花苷药物时务必稀释后缓慢(10-15)静注,并同时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
17.心力衰竭分期
分期
特点
A期
有发生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无心脏结构异常或心衰表现
B期
有心肌重塑或心脏结构异常,但无心衰表现
C期
目前有既往有心力衰竭表现,包括射血分数降低和射血分数正常两类
D期
即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
尽管采用了优化的药物治疗,病人症状仍未得到改善或迅速复发,典型表现为休息或轻微活动既有症状(包括明显的疲劳感),不能完成日常活动,常有心性恶病质表现,并且需要再次和(或)延长住院接受强化治疗
18.窦性心率的心电图特征
窦性P波:
、、、V46导联直立,导联倒置,其余导联双向、倒置或低平
波:
时限<0.12s
T波:
与主波方向一致。
19.心源性晕厥
由于心排血量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体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
近乎晕厥是指一过性黑蒙,体张力降低或丧失,但不伴意识丧失。
心脏供血暂停3s以上可发生晕厥,5S以上可发生晕厥,超过10s则可伴有抽搐,称阿-斯综合征。
20.如何指导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使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心动过速?
适用于心功能和血压正常的患者。
刺激咽喉诱发恶心
做动作:
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
按摩颈动脉窦:
患者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无效再按摩左侧,每次5-10s,切勿双侧同时按摩
将面部浸于冰水内。
21.房颤的分类
初发性(首次发作)、阵发性(反复发作,可自行终止)、持续性(经过治疗可转复窦性)和永久性(难以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房颤。
一般将发作在72小时以内称为急性房颤,超过72小时称为慢性房颤。
22.房颤患者的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患者心室率不快时可有心悸或无症状,心室率大于150次/分时,可诱发心绞痛或左心衰;当心室率较慢时,因心排出量下降可出现疲劳、乏力、头晕等症状。
房颤易形成左房附壁血栓,发生体循环栓塞。
房颤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室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
23.心电监护的患者,护士发现哪些心律失常应立即汇报医师处理?
室性期前收缩:
频发、多源、成对、出现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窦性停搏
第二度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传导阻滞
心率<40次/分或>150次/分。
24.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室扑、室颤
无脉性室速
心室停搏
无脉性电活动(电机械分离)
25.简述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类:
钠通道阻滞剂(:
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
类:
ß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
类:
延长动作电位药:
胺碘酮
类:
钙拮抗剂:
维拉帕米
26.电复律和电除颤的并发症有哪些?
主要包括:
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出现急性肺水肿、低血压、体循环栓塞和肺动脉栓塞,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皮肤烧伤等。
27.胸外心脏按压的并发症有哪些?
主要有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心脏压塞、气胸、血胸、肺挫伤等。
护理三基
1.何谓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有哪些?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很少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心排血量维持正常,但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心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肺循环淤血,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故亦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①缺血性心肌损害;②心肌炎和心肌病;③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2)心脏负荷过重:
①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②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2.常用的心功能分级方案是什么?
目前常用的心功能分级方案是根据病人自觉活动能力划分的,分为四级:
(1)Ⅰ级:
病人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2)Ⅱ级:
心脏病病人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时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3)Ⅲ级:
心脏病病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4)Ⅳ级:
心脏病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3.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分,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2)血压可一度升高,随着病情持续,血压下降,终致心源性休克。
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
(3)听诊时两肺布满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音减弱,心率快,出现奔马律。
4.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1)卧位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在紧迫情况下,可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2)吸氧:
立即鼻导管给氧,氧流量6~8L/,必要时给予面罩加压给氧。
可用20%~30%乙醇置于湿化瓶中,随氧气吸入。
(3)镇静:
遵医嘱给予吗啡。
(4)快速利尿:
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如呋塞米静脉注射。
(5)减轻心脏负荷:
遵医嘱给予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
(6)强心:
遵医嘱给予洋地黄类药物。
(7)平喘:
给予氨茶碱。
(8)其他:
抗感染。
5.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统一标准,收缩压≥140(18.6)和(或)舒张压≥90(12.0)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6.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分哪几类?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六大类:
①利尿剂;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⑥α受体阻滞剂。
常用制剂:
(1)利尿剂
①排钾利尿剂:
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口服25-50,2-3次;呋塞米(,速尿),口服或肌注,20,2-3次,亦可静脉注射,属于强效利尿剂。
②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安体舒通)口服20,3次。
速尿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
1.水电解质紊乱长期用药,可因利尿过度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可发生低血容量、低血钠、低血氯及低血钾。
低血钾在严重顽固水肿病人特别容易发生。
2.耳毒性:
大量静脉注射可出现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
3.由于本药能降低尿酸排除,长期用药可引起高尿酸血症,产生急性痛风。
(2)β受体阻滞剂
包括选择性(β1)、非选择性(β1与β2)和兼有α受体阻滞三类;
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者;
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和四肢发冷;
禁忌:
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
常用药: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b1选择性);卡维地洛(β、α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
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
与其他类型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能明显增强降压作用;开始治疗阶段可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尤其是短效制剂,可引起心率增快、面色潮红、头痛、下肢水肿;非二氢吡啶类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中应用。
常用药:
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起效缓慢,3~4周达最大作用,联合使用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
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不良反应:
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
高血钾、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血肌酐超过3患者慎用。
常用药: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起效缓慢,持久而平稳,6~8周达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能达到24小时以上,低盐饮食或与利尿剂联合使用能明显增强疗效。
治疗对象和禁忌与相同,不引起刺激性干咳。
常用药:
氯沙坦、缬沙坦。
7.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原发性高血压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与精神因素、钠摄入量、肥胖等因素有关,可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疗。
(2)指导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控制饮酒;建立运动计划,减轻体重;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生活有规律,不宜过度疲劳。
(3)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与不良反应。
教育病人必须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
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时门诊复查。
(4)起床或站起时宜慢,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突发高血压时,应静卧,全身放松并及时就诊。
8.何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其临床类型有哪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冠心病有5种临床类型:
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
9.何谓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特征性表现有哪些?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上表现为胸骨剧烈疼痛,心肌酶增高,特征性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在相应的导联上出现下列心电图特征性表现。
有Q波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特点为:
①异常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②段呈弓背向上明显抬高;③T波倒置。
无Q波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特点为:
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段压低,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
10.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一般护理要点有哪些?
(1)吸氧:
最初几日间断或持续吸氧。
(2)监测:
在冠心病监护室进行心电图、血压或呼吸的监测5~7天,必要时还需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
(3)休息与康复训练:
根据病情和病人活动过程中的反应,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持续时间和次数。
若有并发症,则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第1周:
前1~3天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进行。
第4天起取半卧位或坐位。
坐起洗漱、进餐、关节主动运动等。
第2周:
帮助病人逐步从床边站立过渡到室内缓步走动。
第3周:
室外走廊散步,在他人帮助下试着上下一层楼梯。
第4周后:
根据病人活动后的反应,逐步过渡到生活自理,做医疗体操及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
活动量以不出现胸闷不适、心率比安静时增加20次/分以内为宜。
(4)饮食:
第1日流质饮食,以后从半流质过渡到软饭。
进食不宜过饱,少食多餐,食物以含必需的热量和营养、易消化、低钠、低脂肪、适量纤维素而少产气者为宜。
(5)排便:
嘱病人勿用力排便,遵医嘱使用缓泻剂,指导腹部按摩的方法,以促进肠蠕动。
必要时给予小量不保留灌肠。
向病人讲解床上排便的重要性、便秘与疾病的关系,做好心理疏导,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11.心律失常是如何分类的?
按其发生原理,心律失常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1)冲动形成异常:
①窦房结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
②异位心律:
被动性异位心律:
逸搏、逸搏心律;主动性异位心律:
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2)冲动传导异常:
①生理性:
干扰及房室分离。
②病理性:
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③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
12.什么叫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
适应证有哪些?
心脏电复律指以病人自身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同步瞬间发放高能电脉冲,使某些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律,常用于治疗房颤、房扑,或对药物无效且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上速或室速。
心脏电除颤指应用瞬间高能电脉冲对心脏紧急非同步电击,是治疗室扑和室颤的最有效方法。
1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概念及临床特点是什么?
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
赘生物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可经血行播散到全身器官和组织。
临床特点为发热、心脏杂音、脾大、周围血管栓塞和血培养阳性等。
14.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情观察着重哪几方面?
(1)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观察体温曲线的变化。
(2)监测心脏杂音的部位、性质、强度有无改变,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心力衰竭表现。
(3)观察有无皮肤淤点、斑、结节、结节等细菌栓塞的皮肤黏膜病损。
(4)观察血管栓塞征象:
有无脑、肾、肺、脾、冠状动脉、肠系膜动脉及肢体动脉栓塞的征象。
15.心肌病分哪几种类型?
心肌病可分为4种类型: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16.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
(1)休息指导:
急性期病人应安静卧床,精神放松,休息有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有利于疾病恢复。
待病情稳定后开始活动,制定每日活动计划,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活动量。
避免劳累,3~6个月后可考虑恢复部分或全部轻体力工作或学习。
(2)饮食指导:
加强营养,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酒。
(3)其他:
指导病人避免加重疾病的诱因,如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教会病人自我监测脉率、节律的方法。
指导病人正确用药,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
17.心包穿刺或心包引流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术前护理:
向病人说明手术的意义和必要性,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必要时使用少量镇静药。
(2)做好抢救准备:
准备各种抢救器械和药物,以备应急使用,保持输液通畅。
(3)术中护理:
①嘱病人勿剧烈咳嗽或深呼吸,防止穿刺时发生误伤;②抽液过程中注意随时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心包腔;③术中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心率和血压,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④认真记录抽液量、性质,保留标本送检。
(4)对心包引流者,要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5)术后护理:
注意病人的主诉,加强观察心包摩擦的体征、心功能情况等。
18.什么叫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是将特殊的导管材料和球囊装置,经皮肤送至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加压充盈球囊以扩张狭窄处使血管内径增大,从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缓解症状的一种导管治疗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是将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支架,置人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支撑其管壁,以保持管腔内血液畅通的技术。
19.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后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1)生命体征的监测:
①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
②注意冠状动脉再闭塞症状及低血压状态的发生。
(2)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
预防伤口局部出血、血肿及血管栓塞。
①拔除鞘管后伤口需加压包扎6~8小时,解除压力后可在床上翻身,术后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②加压期间术侧肢体保持伸直位,大、小便及咳嗽时用手压住伤口,以防出血;③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末梢循环状况及有无肢体局部疼痛、麻木、肿胀等血管栓塞现象的发生。
(3)抗凝治疗的护理:
①正确配制肝素;②用微量输注泵精确控制用药速度;③监测出凝血指标;④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4)血管迷走反射的观察与护理:
血管迷走反射多发生在股动脉压迫时,病人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现象,应立即给予以下处理:
①平卧、吸氧;②遵医嘱静脉注射阿托品;③快速静脉输液,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
(5)饮食及用药指导:
①术毕回病房即可进食少量半流质饮食,不宜过饱;②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制剂及降压、调节血脂的药物。
20.何谓人工心脏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是如何分类的?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
按起搏的目的可分为临时性心脏起搏和永久性心脏起搏两种。
21.埋藏式起搏器安装术后的出院指导包括哪些内容?
(1)告诉病人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寿命。
(2)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3个月内应避免过度用力或做幅度过大的动作。
(3)避免接触高压电场或强磁场区域,如各种电磁理疗、核磁检查、电灼设备、变电器。
但一般家用电器不会影响起搏器的工作,手机使用时应距离起搏器30以上。
嘱病人若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种电器。
(4)教会病人自己数脉搏,出现脉搏过缓,低于设置起搏频率;开启滞后功能时脉率低于起搏频率10次/分,或以上有头晕、胸闷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5)定期随访,测试起搏器功能。
出院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情况稳定后每半年随访一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寿命时应缩短随访间隔,在电池耗尽之前及时更换起搏器。
22.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护理 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