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docx
- 文档编号:27914941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4.96KB
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docx
《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
二O一一年二月
目录
前言4
一、安徽省基本情况5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5
(二)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5
(三)污染减排初见成效,环境状况稳中趋好6
二、我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回顾6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与举措6
1、重视规划,明确方案6
2、示范推广,效益显著7
3、财政投入,重点支持8
4、城市转型,激活经济8
5、科技创新,重视服务9
6、强化宣传,广泛参与10
(二)我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成效10
(三)“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3
三、“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15
四、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17
五、“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主要任务19
(一)以示范试点为载体,建立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19
(二)以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为契机,加快绿色产业发展20
(三)抓住皖北开发机遇,推动煤炭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20
(四)培育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加快城市矿产资源化21
(五)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22
(六)以转变传统消费方式为导向,大力推广绿色产品22
六、产业布局23
七、重点领域24
(一)农业循环经济领域24
(二)资源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领域24
(三)城市矿产领域25
(四)再制造领域26
(五)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领域26
(六)循环经济技术支撑领域27
八、“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机制27
(一)强化制度保障,推动循环经济法治化27
(二)强化规划引导,实践科学发展28
(三)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撬动投资29
(四)强化科技支撑,创新技术服务30
(五)倡导全民参与,形成多方合力30
前言
循环经济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性举措。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起正式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决策,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安徽是全国开展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早省份之一,省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安徽省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皖政办〔2005〕48号)和《安徽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皖政〔2005〕86号),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入政府工作重点。
全省各地、各部门也将该项工作提到重要工作议程,不断深化壮大循环经济,促使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我省循环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形成有安徽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社会体系,制定本规划。
一、安徽省基本情况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2010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2000亿元,增长1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8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增长17.3%。
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和29%,冶金、水泥、化工等原材料行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快速成长。
2010年预计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400亿元以上,增长23%。
同时,全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57%以上。
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继续扩大,皖江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开发区载体作用日益突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在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皖北的支持力度,增强了区域的协调性发展。
(二)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10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45亿元,顺利完成33项民生工程,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
新增城镇就业5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在26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高等教育“双百工程”目标如期实现。
省、市、县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
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
(三)污染减排初见成效,环境状况稳中趋好
“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切实加强环境监管,全面推动污染防治。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地表水环境质量局部改善,总体趋好,空气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2010年,预计我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1.5万吨,比2005年削减6.5%,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3.84万吨,比2005年削减率5.7%,基本实现了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2010年,我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成为全国首批7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全省超额完成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预计年节能784万吨标准煤、节水8亿吨、节电223亿千瓦时。
全省所有市、县都建成一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总数共达108座,污水处理能力468万吨/日。
淮河干流安徽段总体水质好转,巢湖湖区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长江干流安徽段水质保持优,新安江流域和主要水库水质保持优,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3.4%。
二、我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回顾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与举措
1、重视规划,明确方案
我省以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为抓手,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根据形势变化,开展了相关战略和规划的研究。
发改委会同农委制定颁布了《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也即将颁布。
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建议,被有关部门吸收到中部崛起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规划中,为争取国家更大的政策支持创造了条件。
2、示范推广,效益显著
以10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为重点,建立健全了省级和市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体系。
对全省111个循环经济试点和六大类生态省示范基地建设开展了中期评估。
试点企业和园区扎实开展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铜陵有色集团、马钢集团、海螺集团等试点单位的节能减排指标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铜陵有色集团加快循环经济试验园建设,有效集聚了资源、延伸了产业链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马钢集团结合结构调整,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气余热回收,每年可回收高炉煤气40亿立方米,折合成标煤达100多万吨,仅此一项创造节能经济效益上亿元,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海螺集团不仅所有生产线都配套建设了低温余热发电设施,还与日本川崎重工合资成立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低温余热发电设备,形成了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淮南矿业集团作为国家瓦斯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改造18台共92吨燃煤锅炉为燃瓦斯气锅炉,瓦斯替代5万多吨煤炭,创造价值2000多万元;铜陵、淮北两市将循环经济试点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载体,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阜阳、宿州、宣城等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3、财政投入,重点支持
政府加大投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省发改委成立了循环经济处,大部分市发改委成立了循环经济科,许多市、县(区)还成立了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为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阜阳市财政每年拨出1000万元,铜陵市、颍上县每年拨出500万元作为引导经费。
省财政2010年设立循环经济省级引导资金,制订了《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
我省连续3年将循环经济重大工程列入“861”行动计划,由省政府直接调度其中重大项目。
成立了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项目谋划小组,谋划并推进一批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入库已达800个,总投资1000多亿元。
加强企业和项目单位与国家的衔接,2008年以来先后有169个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项目获得10.5亿元中央新增投资和预算内资金支持。
一批大型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和项目通过了审批和核准。
淮南矿业循环经济煤化工基地、淮北市煤化工循环经济基地、安徽煤化盐化一体化项目、上海华谊集团无为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项目等,投资都在百亿元以上。
4、城市转型,激活经济
我省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搞好铜陵、淮南、淮北、马鞍山等资源型城市转型。
铜陵市和铜陵有色集团发展铜精深加工和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建设了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循环经济化工园、横港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和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四大循环经济园区,较好提升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成功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淮北市确立了以煤化工产业为基础,走煤、电、盐化一体化的发展路线,实现矿产资源就地转化,增加产品附加值,对品种齐全的煤炭资源、盐矿资源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开发,对煤矸石、煤泥、粉煤灰、废渣、废水、余热、废汽进行再生利用、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科技创新,重视服务
坚持将科技创新和服务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先后开展了30多个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课题研究,并将大部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之中。
充分发挥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蚌埠玻璃研究院、化三院(东华股份公司)等科研院校的优势,形成了合肥、芜湖、蚌埠循环经济科技研发、推广和服务产业基地;建设了淮南矿业集团瓦斯综合利用国家工程中心、马鞍山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奇瑞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丰原集团生物发酵国家工程中心等一批国家和省级创新和产业化平台。
中科院合肥分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环科院、滁州市、阜阳市、宣城市、铜陵有色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等地方和单位先后成立了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或循环经济研究会,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推广服务活动,积极指导基层依托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按专业联合众多群众,有组织地发展循环经济。
如泾县农民成立的“月亮湾农民循环经济合作社”。
6、强化宣传,广泛参与
广泛开展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发展循环经济良好氛围。
《安徽日报》在国内第一家开辟了循环经济专版,每周一期。
其他一些省级新闻媒体和网站也纷纷设立循环经济专版(刊)。
在阜阳举办首届“全国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培训班”。
举办“发展循环经济,加速安徽崛起”论坛、“安徽循环经济成果展暨节能减排新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壮大循环经济推进创业就业论坛”等大型活动。
召开“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座谈会,发起《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倡议书》。
此外,我省多次举办“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与培训班。
以上活动的举办,对扩大循环经济影响,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应对金融危机,加速安徽崛起,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成效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十一五”全省实际淘汰落后炼铁、炼钢、水泥产能分别为604万吨、1361.5万吨和1693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目前,我省12.5万千瓦以下公用纯凝火电机组已全部关停,关停小机组总规模达305.5万千瓦,远远超过国家要求关停172.05万千瓦的责任目标。
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效应显著。
2005年以来,全省先后启动了两批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试点,省级试点达到111个,国家级试点10个。
海螺、马钢、铜陵有色、淮南矿业、淮北矿业、江汽、奇瑞等一批骨干企业致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淮南、淮北循环经济基地、无为精细化工循环经济基地、铜陵循环经济工业园等一大批循环经济载体陆续形成。
各种类型的农业循环经济主体成为农村致富的亮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了典范。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卓有成效。
铜陵有色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矿产资源回收率超过60%、冶炼硫回收率超过98%,固体废弃物利用达到100%。
海螺集团的高效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使得每吨水泥熟料节电38千瓦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各地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
界首再生铅循环经济产业园积极实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年收购废旧电瓶30多万吨,占全国的1/3,冶炼再生铅20多万吨,同时带动了再生塑料、塑料绳网、再生铝、铜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从业人员10000多。
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五”以来,我省单位GDP能耗降幅逐年加快,2006—2009年分别下降3.44%、4.11%、4.52%和5.39%,累计下降16.36%,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进度的80.05%。
2010年上半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3.58%,降幅居全国第三。
截止2010年上半年,全省COD累计削减15.96万吨(其中存量2.42万吨,增量13.54万吨),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88.4%;SO2累计削减42.91万吨(其中存量3.44万吨,增量39.47万吨),已达到国家“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数值。
预计到年底,我省“十一五”总量减排任务可望圆满完成。
生态省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按照省委、省政府以循环经济为核心进行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全省着重建设9个生态试点市,33个生态试点县区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千村百镇”示范工程。
制定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重点建设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水系、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生态家园、生态文化和能力保障工程等十大工程,合计70类项目,静态总投资约2800亿元。
这些生态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循环农业深入发展。
我省在农业上以沼气、食用菌为纽带发展循环经济,从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农业循环经济“九节一减”。
“九节”即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一减”即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发展循环农业,或经过培训后进入城镇务工经商从事三产。
各地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通过实施“九节一减”,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推动创业就业拉动地方经济。
全省各地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和发展,都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就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铜陵有色集团所上各类循环经济项目解决了4930多人就业。
皖北煤电集团建起了煤泥、煤矸石电厂,瓦斯电厂,煤矸石砖厂等,解决了2000多人就业。
临泉县农民创办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面向全国举办农业循环经济培训班,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发展循环农业,5个协会共解决了3.6万人的就业。
(三)“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国家高度重视,扶持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成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抓手,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党和国家领导人近期多次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围绕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投融资政策。
包含节能减排、节水、综合利用等在内的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得到大幅度增加。
201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801号)。
2、“十二五”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是法制体系和评价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后,尚未制订实施条例或相应的配套措施。
部分政府认识有待提高。
部分市县政府清洁发展、集约和节约发展、循环利用资源等意识尚待提高。
激励和退出机制有待健全。
政府应进一步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投入,投融资渠道不畅,企业缺乏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循环经济考核体系有待建立。
除节能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科学考核体系之外,循环经济其他指标尚没有成为政绩考核内容,有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也还在探索之中。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重。
国家加快淘汰钢铁、铜冶炼、水泥、电力、煤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提升一些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对处于发展阶段我省主导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影响较大。
从近年“861” 计划开工项目的结构分析,国家鼓励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项目不足3%。
表明我省在调整投资结构、产业结构方面任重道远,同时也说明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三是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大。
我省特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资源型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
近年来,国家通过资源税改革、对“两高一资”产品采取降低出口退税或加征出口关税等措施,不断提高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生产成本,限制其过快增长。
同时,进口铁铜矿石、石油价格的飙升,直接影响到我省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生态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既可以缓解生产要素资源约束,还将催生新的产业,成为我省发展的新动力。
四是环境保护刚性制约进一步显现。
巢湖、淮河流域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任务繁重,部分市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进度滞后,农村面源污染开始影响流域生态改善,工业污染也时有反弹;减排总量完成情况和控制排放总量少已直接影响项目布局;同时建设项目审批的环评程序将更趋严格,区域限批和行业限批等措施成为常态政策。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缓解环境压力,成为实现环境优化发展的有力手段。
五是农村地区加快发展要求更加迫切。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和农村问题是我省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
必须改善农村农业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发展高效循环型生态型农业,促使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推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必然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合理安排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减少废弃物排放,将促进农村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成为改善民生的切实举措。
六是国际环境经济形势下的绿色发展机遇。
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以及人类对生态问题的重视,世界经济亟需转向保护消费者和环境、协调生态发展的经济模式,各国积极推行绿色新政,希望能够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保留和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全球环境与经济的融合,实现可持续性的长远发展。
我省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承接和培育绿色产业,积极推行绿色标准、绿色制造,才能应对国际挑战、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新的发展生机。
三、“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1、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经济全面转型为核心,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加强监管为保障,把发展循环经济与推进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体制和长效机制,建设创新安徽、绿色安徽、和谐安徽,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基本原则
(1)优化发展,构建和谐
一是与转型发展紧密结合,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和优化经济结构;二是与皖江城市带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绿色发展承接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三是要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以重大工程建设为载体,以综合执法为保障,破解节能减排矛盾。
(2)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实现这一变革,意味着改革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
要改变传统发展观念,使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要解放思想、突破障碍,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利用循环经济原理改造现有产业体系,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效率。
(3)分层实施,突出重点
在企业、园区、城市和社会多个层面开展循环经济。
在企业层面,选择冶金、建材、煤炭、电力、化工、农业等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在园区层面,以循环经济理念建设工业园区;开展城市矿产工作,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在全社会推进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垃圾分类回收等。
根据安徽省经济发展特点,选择对全省经济发展影响大、资源消耗量多、产业关联度较高、经济技术条件具备的行业或领域作为“十二五”时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先试点示范,后推广铺开。
(4)制度先行,社会参与
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和措施,强化政策扶持,包括财政补助、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加强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支持创建循环经济园区,通过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公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全民参与的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快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
政府、企业和公众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推进循环经济。
四、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政策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绿色产业体系。
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能源消费结构明显优化,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占有较大比重。
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废旧物分类收集系统和综合利用处理系统,城市矿产资源化水平大大提升,再制造工业规模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循环经济拉动民生的效益更为显著,工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带动企业、产业、园区互动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效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指标
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统计局联合编制发布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大类二十项指标,细化“十二五”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
见表1。
表1安徽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
2010年基准值
2012年规划中期指标值
2015年规划指标值
一、资源消耗指标
1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2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万元)
3
单位GDP用水(立方米/万元)
4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立方米/万元)
5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6
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
二、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7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8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9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1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
12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
13
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率(%)
13-1
其中:
废钢铁回收利用率(%)
13-2
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
13-3
废纸回收利用率(%)
13-4
废塑料回收利用率(%)
13-5
废橡胶回收利用率(%)
14
秸秆综合利用率(%)
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循环 经济发展 十二 规划 纲要 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