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之三十六计.docx
- 文档编号:27908451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33.99KB
中国象棋之三十六计.docx
《中国象棋之三十六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象棋之三十六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象棋之三十六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易经·蒙》卦)
(译文)用极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糊里糊涂地上当。
(新解)“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
传说唐朝诗人常建,听说赵嘏来到苏州,断定他要去游灵岩寺,就在寺前写了两句诗,赵暇看到后,便在后边续了两句,完成了绝句一首,而且后续的比前两句好,后人称常建的这种做法为“抛砖引玉”。
军事上此语用作计名。
含有“利而诱之”的意思。
《孙子·势篇》中说:
“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意思是说:
善于调动敌人的指挥员,欺骗敌人,敌人必为其所骗;于敌以利,敌人必为其所诱。
以小利引诱,调动敌人,以伏兵待机掩击敌人。
在两军交战中,诱敌和迷敌是紧密相连的。
古人认为,迷惑敌人的方法很多,但最好的办法,不是那种只知张设旗帜,鸣锣擂鼓的虚张声势,而是善于运用战术伪装,示假隐真,以利诱敌。
钓鱼要求诱饵,“引玉”先得“抛砖”。
先让敌人尝到点甜头,才可能引它吃大的苦头。
“抛砖”,作为一种示形于敌的伪装,主要表现为小分队对次要方向上的佯攻、佯动。
要使它真能引出“玉”来,关键在于针对敌人的心理状态,使敌人作出错误的判断,以佯为真。
【棋解】棋战中的“抛砖引玉”之计,是一种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的谋略。
主要是采用以利诱之,示假隐真的办法。
予敌以小利,使之上当受骗,因此而受到大的挫折,吃到大的苦头。
凡是以代价较小的子,换取较大代价的子;以较弱的子作为诱饵,得到敌方较强的子作为补偿;以处于不利位置的子,交换处于要隘的子,都属于“抛砖引玉”,以“砖”换“玉”的谋略。
“抛砖引玉”已出版专集,可参阅之。
(局例)如图,是1996年全国团体赛中,浙江陈孝堃对广东吕钦激战到第五回合时的形势,由“进马对进卒”布局演变而成。
枰面上,双方大子、兵卒相等。
红方车、马盘踞河口要津,但已残一相,帅不安位;黑方右翼有沉底炮攻势,但左翼车、马受阻。
现在轮到黑方走子,实战着法如下:
31.…………卒5进1
“以利诱之,以卒待之”。
黑方献中卒,乃“抛砖引玉”之妙计也。
32.兵五进一炮2退4
退炮串打车、马,由此,控制了局势。
33.相五进七马7进534.炮三退六马5进3
黑方马进3路线,好棋!
如误走马5进4叫“将”,则相七退五,黑方将前功尽弃。
35.车四退一炮2进336.仕五进六马3进437.仕六进五车8进2
黑方得子胜。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究也。
以易经·坤》卦)
(译文)摧毁敌人的主力,要抓住它的首领。
这好像龙离开大海到陆地作战,而临绝境一样。
(新解)要战胜敌人,就不能不乘胜扩大战果,如果满足小胜,而放弃获取全胜的时机,由于敌人主力没有被摧毁,它会给指挥员造成麻烦和祸害,甚至还可能前功尽弃。
认为已经取得胜利,而不去摧毁其主力,捉拿他的首领,那就像放虎归山,后患不浅。
(棋解)在棋战中,将(帅)是双方攻击的总目标,它的安全与否,是关系全局的决定性因素。
一盘棋的胜败归根到底,决定于将(帅)的处境,一旦被击毙或困毙,就宣布棋局结束。
所以棋赛中主要目标是夺取将、帅。
而要达到“摧其坚,夺其魁”,“擒贼擒王”的目的一般要具备下列条件:
一、对整个棋局形势,要有正确的判断和完整的作战方案。
二、目的要明确而不迷误,措施果断而不呆板。
三、占领要隘之处,使敌方的子力,前后难呼应,上下隔断。
四、兵贵神速,攻其无备,使敌方来不及抗争。
(局例)如图,是1995年全国团体赛中,江苏廖二平对农协李林鏖战到第35回合时的形势。
枰面上,双方子力基本相等。
红万左车骑河,三路兵渡河;黑方以“天地炮”攻势,双车威胁甚大。
现在轮到黑方走子,实战着法如下:
35…………车6进1
进车窥相,迫使红车回防。
36.车八退三车8进8
“摧其坚,夺其魁”,进车下二路伏杀,再次迫使红车退守底线。
37.车八退二炮1平3
弃炮轰相,妙手入局。
38.车八平七车6平5
绝杀!
“擒贼擒王”。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易经·履》卦)
(译文)两军对垒,不直接抗击它的锋芒,而削弱它的气势,可用以柔克刚的办法制服它。
(新解)锅里的水沸腾,是靠火的力量,而柴草是产生火的燃料。
沸腾的水是猛不可挡的,柴草则便于接近,对人没有伤害。
止沸有两种办法:
一是扬汤止沸;二是抽薪止沸。
古人说:
“做以扬汤上沸,沸乃不止。
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这个浅显的道理用于指导战争,对于力量强大、锐不可挡的敌人,可以避其锋芒,想办法削弱它的攻击气势。
在东汉末年爆发的官渡之战中,袁绍拥兵十万,粮秣充实,而曹操只有二万人马。
且粮秣不足。
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曹操接受了许攸的“釜底抽薪”之计,亲自领五千人,奇袭袁军屯积粮草的鸟巢,使袁军军心动摇,不战自乱。
这时,曹操挥师出击,大败袁军。
《孙子·军争篇》中说过: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军队没有辎重就会失败,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备,就无法坚持作战。
“釜底抽薪”,应抓住主要矛盾,即抓住那些既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又是敌人的薄弱点。
战争的情况不同,“抽薪”的目标也各异。
其实,对“釜底抽薪”,也可以理解为破坏敌方的战争潜力和民心、士气,以起到“不敌其力,而消其势”的作用。
(棋解)在象战中,“釜底抽薪”是一种“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战术。
在对方攻势之下,有两种态度:
一是在对方强大的攻势下,不应当仅仅考虑用“扬汤”的办法来“止沸”;二是针对对方的攻势,因势利导,采取“抽薪”的办法,在对方的后方,发起攻击,牵制、控制它的兵力,断绝它的“粮草”、“炮弹”,使其失去战斗力,从而夺取主动权。
(局例)如图,是1993年全国团体赛中,河北刘殿中对黑龙江张晓平鏖战到第27回合时的形势,由“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布局演变而成。
枰面上,双方大于、兵卒均等。
红方残一相、双兵过河(中路兵卒正在“顶牛”),炮镇中路,攻势猛烈;黑方7路卒渡河,防守反击,弹性很足。
现在轮到黑方走子,实战着法如下:
27.…………卒5进1
黑方进卒去兵,正确。
如改走炮2进7,则帅五平六,红方有惊无险,以后有兵六进一或车四进二的进攻手段。
28.炮六平七卒5进129.兵七平八车3平230.炮七平八车2平331.车四平七卒5平4
32.车七进一卒4平533.车七退三…………
红方如改走车七平八,则车3退1,炮八平五,将5平4,车八进二,将4进1,红方缺乏后续手段,黑优。
33.…………炮2进2
黑方乘机消灭过河兵,使盘面上净多二个过河卒和一象,呈可胜之势。
34.马七进五车3退335.马五进七马7进6
36.炮八平三炮2平337.马七进五炮7平8
38.炮五平九炮3平4
黑方平炮把红方最具活力的马“禁锢”起来,含有“抽薪”之意,老练之着。
39.炮九进四炮8进340.炮九退一炮8平5
以炮兑马,使红方无还手之力,乃“釜底抽薪”的好棋!
胜利在望。
41.炮九平五马6进842.炮三平五马8进643.后炮平四马6进744.炮四退四马7退9
至此,黑方又白吃一相,形成了马、炮、三卒、士象全,必胜双炮、双兵,双仕的残局。
红方已防不胜防,只好俯首称臣。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
随,以向晦人宴息。
(《六十四卦经解·随》)
(译文)乘对方发生混乱,利用它虚弱无主,使它顺从我,像人随着天时而作息一样习惯、自然。
(新解)“混水摸鱼”,原意是乘混乱的时机捞一把。
这里把它引申为军事谋略,意在乱中取利。
《孙膑兵法·人阵》中说:
“敌弱以乱,先其卒乘之。
”意思是:
敌人战斗力弱,而且阵势混乱,就选用精锐的士卒攻击它。
这就是“混水摸鱼”的计谋。
鱼在浑水中看不清去向,人在混战中难辨真伪,必然会造成许多可乘之隙。
“混水摸鱼”固然包含在军阀混乱,列国争雄的局面中,乘机兼并那些力量弱小而又动摇不定的中间势力,但更重要的是指以假乱真,采用主动的军事行动“搅混水”,然后再借机行事。
采取以假乱真的战术,伪装成敌兵,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闹腾,一般都是为主力部队正面进攻创造有利条件,使之互为呼应。
在通常的情况下,伪装的兵力有限,“混水摸鱼”难以持久,所以,只能作为配合主力攻击的一种辅助手段。
(棋解)棋战中,采用“混水摸鱼”的计谋,一般在中。
残局阶段居多。
因为中、残局阶段的形势最为复杂,双方搏斗激烈,头绪繁乱,乘机“摸鱼”,较易得逞。
但是在使用“混水摸鱼”计谋时,要掌握下列两个方面:
一是要“搅”。
双方对阵,若以正兵布阵,按部就班、常规作战,则很难使水“搅”混。
因此只有采取积极主动的非常规行动。
“攻象腰战术”是使水“搅浑”最常用的有效手段。
象(相)是护卫九宫的重要子力,棋盘上,双方各有八个象腰点,是双方攻防的要害部位。
二是要“快”。
因为“鱼”是活的,虽然水浑,但还是活蹦乱跳的,如果反应不快,很可能是摸到而据不到,被它溜之大吉。
下棋也是这样,对方所“授”之“隙”,往往出现在一瞬间,倘若不及时捕捉战机,则稍瞬即逝,时不再来!
(局例)如图,是1996年全国团体赛中,吉林胡庆阳对云南郑兴年的一则实战中局形势。
枰面上,双方大于相等,士相(象)都全。
红方多一兵,车、双炮攻击黑方右翼“背”部,颇有威力;黑方主力集结于左恻,“炮挑双车”。
现在轮到红方走子,实战着法如下:
1.炮六进六…………
红方置炮打双车不顾,趁黑方右翼“真空”之机,巧点象腰,搅“混水”,借机“摸鱼”。
1.…………士5退62.车七平五…………
平车杀象叫“将”,既破卫,又先手逃车,一举两得。
2.…………士4进53.炮七平二…………
平炮挡炮,巧手兑子。
3.…………车7进34.炮二平八…………
弃车平炮、伏杀,精妙!
4.…………将5平45.车二进五卒5进1
6.车二进一将4进17.车二平六士5进4
黑方如改走炮1平4,则炮八平六,将4退1,车六进一,将4平5,车五平二,红方得子胜。
8.车五平六,将4平59.前车进一将5进110.后车平五将5平611.车五平四将6平5
12.帅五平四红胜。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疑。
巽而止蛊。
(《易经·蛊》卦)
(译文)保存阵地原来的形状,造成一种气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
在敌人还迷惑不解时,隐蔽地转移主力。
(新解)“金蝉脱壳”是一种摆脱敌人,转移或撤退的分身方法。
这里说的“脱”,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存其形”,走而示之不走,稳住对方,脱离险境。
宋朝时,毕再遇带兵与金兵对垒。
在难以取胜的情况下,决定撤出阵地。
宋军走时,阵地上留下旗帜,并将羊倒悬起来,使其前蹄位于鼓上,羊急蹄动,连续不断地发出击鼓声,致使金兵误认为宋军仍在此驻守,数日不敢向前。
待发觉实际情况时,宋兵已经走远了。
这个“悬羊击鼓”的故事,就是“金蝉脱壳”之一例。
“脱壳”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
但都是用诡诈之术迷惑敌人,伪装和掩护真实的行动企图。
(棋解)象棋战斗中施用“金蝉脱壳”之计的核心是“脱壳”,即解脱或摆脱。
主要是指被对方攻杀的将帅、捉吃的主力、牵制的兵力、受围困的“死子”、遭封锁的进攻力量,采用“脱壳”的办法来解攻、解捉、解牵、解困、解封,摆脱牵制,变被动为主动,变“死”为“活”。
“脱壳”的手段是很多的,如通过兑子。
弃子、献兵、攻杀、腾挪、拦阻、捉吃、牵制、围困等等技巧,使局势“回黄转绿”。
“脱壳”之术,往往同时也是“反牵制战术”。
使用此术时,要掌握两点:
一要准。
就是筹算要周密、准确。
二要紧。
时机要抓紧,当机立断,乘隙而入,有些机会是稍纵即逝的。
(局例)如图,是1996年全国团体赛中,江苏仪化陆峥峰对上海八建孙勇征激战到第16回合时的形势,由“仙人指路对卒底炮”布局演变而成。
枰面上,双方强子基本相等。
黑方一少一卒,残一象,但马
、双炮过河作战,双车随后策应,子力活跃,占领空间较大,有轮先之利,实战着法如下:
16.…………马4进2
黑方求胜心切,进马弃炮奔卧槽,失算,导致败局。
似应改走车8进6为宜。
17.炮四平五…………
平中炮叫“将”,过门清爽。
17.…………象7进518.车七退三…………
退车吃炮,接受弃子,胸有成竹。
18.…………炮8平319.车二进九车4进320.炮五平七…………
卸中炮,守住七路底相,妙手解围。
20.…………车4平321.炮七退一…………
退炮让马保,老练!
如改走车二退五,则马2进3,帅五平四(如改走马九退七,则车3进2,黑胜),车3平6,炮七平四,炮3进2,帅四进一,马3退1,黑方胜势。
21.…………炮3平222.马三退二…………
弃炮退马,巧着!
乃“金蝉脱壳”之妙计也。
22.…………车3进323.车二退七车3平524.车二平八…………
夺回一炮,多子显占优势。
24.…………车5平725.车8平3…………
依仗人多,兑车好棋!
25.…………车7平826.马二进一卒7进127.马一进三车8退328.马三进四车8平6
29.车三进一车6进130.车三平八卒1进131.车八平五…………
至此,红方胜定。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
剥,不利有攸往。
(《易经·剥》卦)
(译文)对弱小的敌人,要包围起来歼灭。
零散小股敌人,虽然势单力薄,但行动自由,诡诈难防,因而不利于急追远赶。
(新解)此计与“欲擒姑纵”计相反,它是根据战争中的另一种情况,采取四面包围的方针,不使漏网,一举歼敌。
《孙子·谋攻篇》中说: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意思是:
用兵的方法,有十倍于敌的绝对优势兵力,就要四面包围,迫敌屈服,……“关门捉贼”计与《孙子兵法》中十则围之的谋攻要决不谋而合。
古人讲贼兵,多指那些行动诡诈,出没无常的游击小分队。
这种人的特点是:
时东时西,行迹莫测,我临而退,我引而扰,伺隙乘间,去我不备。
其数量虽不多,但其破坏能量却很大。
所以兵法谚语中有“一夫亡命,足惧千夫”之说,原因就在于贼有逃脱之机,势必死斗,长驱直追,容易中其诱兵之计,宜事先断其归路,聚而歼之。
对“关门捉贼”的歼灭思想,当然不局限于“小敌困之”,在掌握主动权的情况下,也可用于歼灭其主力;不应只理解为待敌攻我后再关门,也可主动地制造口袋,有计划地诱敌就范。
运用“关门捉贼”的谋略思想,应着眼全局,关照全局,恰当地选择“关门”的时间和地点,因势而用计,因情而变通。
(棋解)棋战中,双方在激斗中,常会遇到一子或数子孤军深入,进入“口袋”。
使用“关门捉贼”之计时,要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一要集中优势兵力。
二要选择好有利于“关门”的地形。
三要因势而用计,注意隐蔽,防止“贼”逃之夭夭。
四要掌握时机,当机立断。
五要顾全大局,防止顾此失彼。
(局例)如图形势,选自苏州第九届市运会象棋赛实战对局。
枰面上,双方都剩下双马、炮、双兵(卒)、士相(象)全。
黑方有一过河卒,但黑炮已陷入囹圄,虽依赖黑马奔袭而突出重围,但红方已“十面埋伏”,收紧口袋,困毙黑马。
现在轮到红方走子,实战着法如下:
1.兵三进一…………
红方进兵,捉“死炮”。
1.…………马4进6
策马卧槽踏炮,为黑炮“金蝉脱壳”准备条件。
2.仕五进四…………
如误走炮三平四,则马6进4,仕五进六,炮6进4,黑炮逃遁矣!
2.…………马6进43.帅五平四炮6进3
炮轰仕,脱离樊笼。
4.后马退二炮6退1
5.仕六进五…………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困毙黑马。
以后又经过20回合后,红胜。
(下略)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上火下泽。
(《易经·暌》卦)
(译文)当军事目标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时,利于先攻取就近的敌人,不利于超过近敌去攻取远隔的敌方。
对于远隔的敌人,虽然和我们有着对立的政治主张,也可以同它取得暂时的联合,以利各个击破。
(新解)“远交近攻”是一种分化或防止敌人联盟,达到各个击破的谋略。
在封建割据的兼并战争中,各自都有联合与分化的政策。
各个击破,应从何处开刀,怎样进行,这是需要权衡利弊认真研究的。
战国时期,范睢献计于秦昭王说:
灭六国,统一天下,“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则王之尺也”。
意思是说:
如果采取结交远邦攻取邻国的策略,无门前之祸,无借道之难,且利于巩固夺得的地盘,到头来就可以远近皆得。
后来秦用范睢之计,破坏了六国合纵,先灭韩,次灭赵,再灭魏、楚、燕,最后灭齐,统一了中国。
这里讲的“远交”,并不是要长久地和好,而是避免树敌过多所采用的外交诱骗手段,其用意是为了孤立近邻,一旦“近攻”成功,“远交”也就变成了新的攻击对象了。
(棋解)棋战中运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各个击破”。
因象棋规则规定只有红黑二方,而不存在第三者,似乎没有“远交”和“结盟”的问题。
但是在棋战中可以把对方的“部队”,分成二个或三个以上的单元来对抗,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来确定“交”哪一部分,“攻”哪一部分。
棋战中的“交”是一种手段,就是“相峙”、“牵制”、“挡阵”等等。
这些“交”都是为“攻”服务的,为了有利于”各个击破”。
本文所讲的“攻”,不是全面进攻,而是“各个击破”。
“各个击破”需要掌握下列几个原则。
一、先近后远。
“近”则辎重运输方便,后援容易,这里所指的“近”,不是单纯指靠我方主帅和阵营“近”,也包括距离我方作战力量的近。
二、先易后难。
“易”是指条件成熟,已被我方“牵制”,进攻方便而言。
也就是有隙可乘。
三、先孤后众。
“孤”是指对方孤军深入我方腹地,或对方与其部队失却联系的“孤子”。
四、先弱后强。
“弱”是指向对方“虚”的部分进攻,不宜向堂堂之阵强攻,这是一种解释。
另一种是“弱子”与“强子”的解释,也可以先弱后强。
以上所讲的四项原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例如以子力来说,“车”比“马”强,但“车”处于“孤”的地方那就可以采用先“孤”后众的原则。
又如对方阵地防守力量很强,但有隙可乘,那就可以运用先“易”后“难”的这条原则等等。
(局倒)如图,是1990年第10届“五羊杯”冠军赛中,湖北柳大华对上海胡荣华酣斗到第54回合时出现的残局形势,由“中炮盘头马对反官马”布局演变而成。
枰面上,红方双炮、兵、仕相全,对黑方马、炮、双卒、孤象。
黑方有兵种优势,马、炮、卒在红方右翼展开猛烈进攻;红方后炮受牵制,局势黑好。
现在轮到黑方走子,实战着法如下:
54.…………将5平4
黑方出主将,控制红方主帅的出路,精妙!
55.相七进九…………
至此,红方主帅、中仕、右相、边兵,通通受制,都不能动弹一步。
飞边相只此一条路。
如改走相七进五,则黑卒6平5捉相。
55.…………炮9退2
黑方退炮,明为谋兵,实乃破卫,在先“近”后“远”的原则下,“各个击破”。
56.前炮平六炮9平757.相三进一马7退9
退马吃相,伏炮7进3闷官杀,初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58.仕五进六炮7平1
黑方继破相后,再掠边兵,“各个击破”大功告成。
至此,已形成马、炮、双卒、象,必胜红方双炮、单缺相的残局,以下着法从略。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
困,有言不信。
(《易经·困》卦)
(译文)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当敌方胁迫它屈服时,我方要立即出兵救援,借机把军事力量扩展进去。
对这种处于困境的国家,只空谈支援而无实际行动,那就不会取得它的信任。
(新解)假道,即借路。
本意不是为了“改胁”我援,取信于夹缝中的小国,而是为了顺势将兵力渗透进去,控制对方,进行突然袭击。
春秋时虞、虢二国原为靠近晋国的邻邦,唇齿相依。
晋国早有吞并他们的野心。
先用名马、宝玉买通了虞公。
虞公允许借道打虢国,还派兵为晋军充当先头部队。
这年夏天,晋国占领了虢国的下阳。
三年后,晋献公又向虞国假道伐虢。
大夫宫之奇以“铺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动虞公联虢抗晋,不要假道。
虞分不听,再次讲普国借道伐虢。
果然农历十二月初一,晋军灭虢国后,凯旋回师,将晋国军队驻扎在虞国,乘其不备,发起突然袭击,轻而易举地又灭亡了虞国。
“假道伐虢”,文章作在“假道”上。
所以有时也可以找出其他“假道”的理由上,掩盖其实的军事企图。
(棋解)我们认为将“假道伐虢”计应用在棋战士,主要点放在“假道”上。
在棋战中,出击、进攻时存在着“假道”问题,撤退、回防时也存在着“假道”问题。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意思是说:
我先占领对我有利,教先占领对教有利的典区,叫做“争地”。
进攻者要夺取,防守者要守住,这就存在一个方法问题,“假道”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是利诱。
就是用“名马”、”‘宝玉”、“佳肴”,采取“献”、“喂”等手段来腐蚀它,使其斗志衰退,土气消沉,玩忽职守。
二是威逼。
以对方最害怕的事情去威胁它,逼迫它撤出防线,让出通道。
三是采取既通又诱的手段,双管齐下,这也是实战中经常可能碰到的。
棋战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手段,就是自己让出通道,以利于“闪击”,这叫做主动“假道”。
(局例)如图,是1995年全国象棋团体赛中,河北刘殿中对广州汤卓光弈完第27回合时的形势。
枰面上,双方兵力完全相等。
红方炮镇中路,车于肋道捉马,马入黑方象台,控制着局势;黑方兵力分散。
现在轮到红方走子,实战着法如下:
28.车四退三…………
红方利用“马后炮”叫杀的威力,退车捉车,逼黑车让路,为右车左移“假道”,侧翼攻杀。
如改走车四进一贪马,则将5平4,伏象5进3飞马,红方攻势被化解。
28.…………车4退229.车四平八…………
平车侧击,“假道伐虢”之计成功。
29.…………将5平430.车八进六将4进1
31.马七进八将4进132.仕四进五马6进5
黑方进马,招致红方弃炮打士入局妙手!
如改走炮7退1(如走炮7退6,则炮五平六或炮五退四,黑方亦难以应付),炮五平六,亦是红方胜势。
33.炮五进二…………
弃炮打士,神来妙着。
33.…………象5退3
黑方如改走士6进5,则车八退一,伏车八平六,叫杀抽车,红胜。
34.车八平七红胜。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曳其轮也。
(《易经·既济》卦)
[译文]多次变动它的阵容,暗中抽换它的主力,待它自趋失败,然后乘机控制或吞并它。
这就像拖住了大车的轮子,也就控制了大车的运行一样。
[新解]古代多阵战。
列阵要按东、西、南、北的方位摆布。
阵中有“天衡”首尾相对,堪称阵中的大梁;又有“地轴”贯于中央,恰似阵中的支柱。
而部署在“梁”、“柱”方位的部队,一般都是主力。
因此,察看对方的阵容,就能发现它的主力所在。
“偷梁换柱”也有调动敌人的意思。
“频更其阵”是指多次用佯动促使敌人变更阵容,把它的兵力调开,然后再进攻其弱点,而不是指频更盟军的阵容。
这种解释虽然和并战计有些牵强附会,但比较符合兵书上关于“分敌之兵”的思想。
古人认为,凡与强敌作战,应先施以各种佯动,分散敌人的力量,使之化强为弱。
高明的指挥员,不仅在于能集中使用自己的力量,还在于能调动和分散敌人的力量。
[棋解]棋战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象棋 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