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专题115整理.docx
- 文档编号:27905767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3.24KB
高一地理专题115整理.docx
《高一地理专题115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专题115整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专题115整理
高一地理专题1~15整理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天体系统
1、各种天体
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它们都有巨大的质量。
①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主要组成物质:
氢和氦;
②星云:
云雾状天体。
主要组成物质:
氦;
③行星:
围绕恒星运动的、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并且能够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
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④卫星:
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
它的质量比其所环绕的行星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⑤彗星:
围绕恒星运动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分为彗头和彗尾两部分,彗头由彗核、彗发、彗尾构成。
彗尾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
⑥流星体:
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
降落到地面的未烧尽的流星体叫做陨星;陨星(非天体)有石陨星(陨石)、铁陨星(陨铁)和石铁陨星三种。
2、天体系统说明
①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不代表宇宙;
②与银河系并列的是河外星系,当然河外星系的大小远大于银河系。
3、月/日地平均距离:
约为万千米/约为亿千米。
二、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1、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王星已被排除)。
2、其轨道特点:
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3、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宇宙年:
亿年。
4、哈雷彗星:
自东向西公转,而八大行星都是自西向东公转。
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
三、太阳
1、由炽热的气体构成;核聚变产生能量。
2、天文学上将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成:
光球、色球、日冕,越向外层,厚度约大,亮度越小,温度越高。
①光球——太阳黑子;
②色球——耀斑、日珥;
③日冕——太阳风。
其中,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黑子——强弱标志;耀斑——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黑子一般以11年为一个活动周期——这个周期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周期也为11年。
3、太阳活动的影响:
极光、磁暴、短波无线电信号。
四、只有一个地球
1、八大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4个、巨行星2个、远日行星2个。
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②巨行星(木、土):
体积质量大、平均密度小、表面温度低、卫星多、有光环;
③远日行星(天、海):
距日远、体积质量平均、密度介中、表面温度极低。
2、各行星自然卫星个数:
水、金:
0个;
地:
1个——月球;
火:
2个——火卫一、火卫二;
木:
16个;
土:
23个;
天:
15个;
海:
8个。
3、地球存在物质生命的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温度、液态水,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吸引了大气,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昼夜、季节更替适中。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
1、月球
1、是地球的卫星(唯一的自然卫星)。
2、特点:
无生命、漆黑一片、万籁俱静、昼夜温差大(因为无大气)、起伏不平、环形山密布。
3、恒星月:
天,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自转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5、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我们称之为月球正面。
2、月相
1、定义:
月球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
2、圆缺变化原因:
月球不发光、日地月三者位置变化。
3、月相口诀:
上弦月“上上西西”、下弦月“下下东东”。
即上弦月发生在上半月、上半夜、西边天空、亮面朝西,而下弦月恰好相反。
4、朔望月:
天,是圆缺周期。
日、地、月三者位置
亮面形状
亮面朝向
农历
晚上何时可见
新月
呈一线,月在中
/
/
初一
不可见6~18:
00
上弦月
月地垂直,日地垂直
半圆
朝西
初七、初八
上半夜12~24:
00
满月
呈一线,地在中
全圆
/
十五、十六
全夜18~6:
00
下弦月
月地垂直,日地垂直
半圆
朝东
廿二、廿三
下半夜24~12:
00
三、日食和月食
每次日食必然发生在新月,每次月食必然发生在满月(日新月满),但日地月三者夹角使得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次新月、满月都发生。
只有当日、地、月三者真正成一线,才会发生。
4、月球与潮汐(月球引潮力为主)
1、连续的两次涨潮(或落潮)的时间间隔是12小时25分。
2、朔月、望月时大潮,弦月时小潮。
3、潮汐作用下:
①加剧海岸侵蚀;
②顶托河水入海;
③影响海岸生物的分布。
4、潮汐利用:
①捕鱼、晒盐;
②发展滩涂水产养殖;
③利用潮汐发电;
④海洋运输业。
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非重点)
1、太空探索的历程
1、世界历史
①1957年——原苏联、火箭送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②1961年——原苏联、“东方1号飞船”、加加林、第一次载人航天成功;
③1969年——美国、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月;
④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
2、中国历史
①1970年——“东方红1号”、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2003年——“神州五号”、杨利委、第一架载人航天飞船;
③2005年——“神州六号”、费俊龙、聂海胜、第一次多人多天飞行。
3、我国的四个航天发射基地
①太原:
山西太原之西北高原地区;
②西昌:
四川西昌;
③酒泉:
甘肃酒泉,但位于内蒙古境内;
④海南文昌:
正在建造,优势:
靠近赤道,纬度低,自传线速度、惯性大,节省火箭燃料。
二、太空探索的意义
1、人来探索太空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和利用宇宙。
2、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①空间资源:
军事侦察、空间通信、气象观测、寻找资源、为飞机导航、国际空间站、太空移民……
②太阳能资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③矿产资源;
④环境资源:
宇宙空间具有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等特殊条件,可以制造和培育出纯度高、性能独特、质量优异的新物质、新材料和新品种。
专题4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
1、绕转中心:
地轴。
2、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3、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4、速度:
角速度——两极为0,其他各地相等,为15º/小时。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7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1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更替②地方时和区时③地转偏向力。
二、地方时与区时
1、经度每隔15°,时刻相差一小时;经度每隔1°,时刻相差4分钟。
2、时间计算:
东加西减。
3、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4、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5、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变态公式:
已知时间-[(已知时区)-(未知时区)]=未知时间(东区“+”西区“-”)
三、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四、地球公转
1、绕转中心:
太阳。
2、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回归年——365天4时48分56秒。
3、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5、公转速度: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
五、季节的形成
1、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两次最大值。
2、昼夜长短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这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12月22日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
④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二至日。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
专题5板块运动
一、板块构造学说
1、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板块交界区形成的地形:
①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扩张着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直插入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形成海沟;大陆板块收挤压而上拱,隆起为岛弧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
③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形成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碰撞挤压(消亡界)
大洋VS大陆:
岛弧、海沟、海岸山脉
大陆VS大陆:
高大山脉
张裂
(生长界)
(大部分)大洋VS大洋:
海岭、裂谷、海洋
举例:
消亡:
落基山脉:
太VS美;
安第斯山脉:
南VS美;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印VS亚;
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
亚VS太;
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的小板块张裂。
二、地震与火山
1、地震:
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②纵波(固、液)先于横波(固)到达地表;
③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地区的烈度不一;
④环太平洋地震带(世界主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
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断层带的烈度大);
②非自然因素:
地面建筑。
2、火山:
环太平洋火山带、红海沿岸(印VS非)和东非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洋底火山带。
3、地震与火山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举例:
日本(亚VS太)意大利(非VS亚)多地震,印尼位于三大板块(亚VS印VS太)交界处,也是火山地震高发区;英国(亚欧内部)等地区少地震。
专题6岩石与矿物
一、岩石
1、分类:
根据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①岩浆岩(火成岩)
(1)定义:
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下结晶或在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是岩石圈的主体。
(2)分类:
侵入岩:
冷却缓慢,结晶充分,矿物晶体颗粒较粗。
喷出岩(火山岩):
冷却迅速,矿物晶体颗粒细小,甚至不成晶体,岩石中多气孔。
(3)代表:
花岗岩(侵入岩,色泽浅),我国华山、衡山、普陀山等都是花岗岩山体;
玄武岩(喷出岩,色泽深),我国的长白山、日本的富士山大洋底部、部分陆地、印度德干高原。
②沉积岩
(1)定义:
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经重新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2)分类:
砾砂岩:
由砾石或沙子胶结而成的。
砾岩、砂岩。
粘土岩:
由颗粒非常细小的粘土紧压固结而成的。
页岩、泥岩。
化生岩:
经过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而成的。
石灰岩、白云岩。
(3)代表:
煤(可以燃烧的“石头”),由植物遗体转变。
③变质岩
(1)定义:
原有岩石受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的岩石。
(2)分类:
无
(3)代表:
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片岩及板岩(均由页岩变质而成)、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
2、地貌景观:
不同的岩石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地貌景观。
黄山——花岗岩、张家界——石英砂岩、泰山——变质岩。
2、矿物
1、定义:
矿物是地壳中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产物,有比较固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外表特征。
2、化学元素:
①地壳中已发现有9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排前8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②地壳中的元素绝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3、造岩矿物:
石英(最多)、长石、云母、方解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化学元素(“↓”、“→”表示键尾物质组成了键头指向的物质)
↓
矿物→矿产例如,长石、石英、黑云母→花岗岩
↓
岩石→岩石圈4、钻石即金刚石(南非和刚果),最硬;最软的是滑石。
专题7地貌
一、主要的地貌类型
1、流水地貌:
由于流水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
河流地貌是流水地貌的主要表现形式。
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
上游——河谷深切而狭窄;中游——曲流发育;下游——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2、喀斯特地貌:
由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
地表地貌为石芽,石林,溶蚀盆地(地下喀)。
地下有落水洞(地表喀)。
两个形成条件:
石灰岩广布(对农业生产不利)、气候温暖湿润。
3、海岸地貌:
包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4、风成地貌:
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风力对地面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风蚀地貌;沙尘经风力堆积和搬运形成的地貌,称为风积地貌。
5、黄土地貌:
千沟万壑,富含Ca、P、K等矿物,有利于农作物的成长。
但过度开垦,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加剧了黄土地区的水土流失。
二、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各点连接的线投影到平面上所形成的水平曲线。
1、平原:
海拔不超过200米的宽广低平地区,由于高度低,起伏小,所以等高线稀疏。
2、丘陵:
一般坡度较缓,遍布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所以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缓和。
3、山地: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所以等高线密集。
4、高原: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部比较平缓,所以中央部分等高线稀疏,边缘部分等高线密集。
公式:
陡崖最高:
(n+1)d;
陡崖最低:
(n-1)d。
水库坝址选取:
位于峡谷,大坝宽度小,施工容易;位于口小腹大的口袋型盆地、洼地,建成之后水坝库容大
三、地貌与经济建设
1、海拔较低的低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好,因水分条件不同而适合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
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土层深厚、水分条件好,适合发展种植业。
而干旱地区的高原、盆地则适于发展畜牧区。
海拔较高的山地,土层薄,适合发展林业。
2、高寒、缺氧、多冻土是当时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世界性难题。
3、平缓地形有利于城市发展。
流水堆积
海积
流水侵蚀
上游
风力侵蚀
风蚀XX
风力堆积
沙漠
三角洲
沟壑
雅丹
黄土
地下喀
地表喀
沙丘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8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组成:
干洁空气(主要为氮气、氧气)、水汽和微小尘埃组成的混合物。
2、大气的垂直分层:
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
1、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低℃。
上冷下热,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
厚度:
夏厚冬薄,热带厚,寒带薄。
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成云致雨。
天气和气候变化最为显著。
2、平流层:
臭氧吸收较多紫外线辐射,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有臭氧层,是最佳航空层。
3、中间层:
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无对流变化。
4、热层:
即电离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能反射无线电波,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
三、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1、“防弹衣”:
绝大多数的流星体在大气中因摩擦而燃烧殆尽,只有极少数能够到达地表。
2、“遮阳伞”:
大气中水汽、尘埃和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和散射,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被削弱。
臭氧能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免受强烈辐射。
3、“保温被”:
近地面大气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后放射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另一部分反射向近地面(大气逆辐射)。
晴朗夜间水汽、云量稀少,大气逆辐射较弱,地表热量损失较大,常出现霜冻。
·只有太阳直接辐射是短波辐射,其他均为长波辐射。
专题9行星风系
一、气压与风
1、气压:
某一高度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影响因素:
气温、空气升降运动、海拔。
2、风:
水平气压差异,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风的来向为风向。
3、因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等压线:
把某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分布成为水平气压场,一般用等压线表示。
5、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不均的原因:
①气温有高低;②空气有升降运动;③海拔有高低。
二、大气环流
1、定义:
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以及海陆热力差异,造成地表不同地区的气压差异,形成有规律的大气流动。
2、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1月南移,7月北移。
3、行星风系与气候
1、定义:
由于大气的相互补偿,最终在南北半球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这就是行星风系。
2、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名称见书P136上右图,背出此图。
3、各气压带雨量情况:
①极地高气压带——少雨带;
②副极地低气压带——多雨带;
③副热带高气压带——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气候暖热干旱,为少雨带;大陆东岸因受夏季风、热带风暴、台风等影响,为多雨带;
④赤道低气压带——多雨带。
行星风系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
非季风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
赤道低气压带;
地区分布:
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等。
2、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
成因:
赤道低气压带与低纬信风带;
地区分布:
南北纬10度至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洲巴西等。
3、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成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内陆信风;
地区分布: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非洲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4、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中纬西风带;
地区分布:
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澳大利亚大陆、非洲大陆西南角。
5、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干旱,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较差大
成因:
深处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少;
地区分布: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6、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
成因:
中纬西风带;
地区分布:
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
季风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移动;
地区分布:
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2、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区分布:
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
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区分布:
亚洲大陆东部35~55度;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以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不作分析,只需了解,见书P88)
判断方法:
以冬季气温定带,以降水季节分配定型。
径流变化小:
热带雨林、温带海洋
径流变化大:
热带稀树、热带季风、地中海、温带大陆、亚寒针叶林(除温带大陆外都受交替控制)
专题10季风
一、季风的成因
1、季风:
指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改变的现象。
2、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热力性质有巨大差异,导致冬季和夏季海陆气压分布的季节变化。
东亚:
夏:
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
冬: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3、分类:
按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4、各季风成因:
南亚——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东亚——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5、季风影响气候:
夏季湿暖、冬季干寒。
6、P91上课笔记图熟记。
成因
范围
海陆气压分布
风向
性质
陆地
海洋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亚
夏季
印低
夏高
东南
暖湿
西北
冷干
冬季
亚高
阿低
南亚季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南亚、我国西南
夏季
西南
热湿
冬季
东北
暖干
二、季风与农业
我国受季风影响:
有利:
自低纬海洋的湿热的夏季风给我国大陆带来充足的雨水,形成雨热同期的水热组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
夏季风强的年份,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的年份,南涝北旱。
在冬季风控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国家。
华北地区春旱夏涝。
也带来一定气象灾害。
3、三种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都高温多雨,冬季都少雨。
判别诀窍:
冬季温度≥15℃:
热带气候;
冬季温度≥0℃: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度<0℃:
温带其他气候、亚寒带气候、寒带气候。
专题11台风、寒潮和梅雨
一、气旋
1、定义:
从四周流入中心的空气涡旋。
也称低气压或低压。
全球最常见的天气系统之一。
2、形成原因:
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在北半球,气旋气流沿逆时针方向中心汇聚;在南半球,气旋气流沿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汇集。
由于底层气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迫使中心空气做上升运动,所以水汽容易凝云致雨。
3、表现:
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4、分类:
根据地理位置,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
重要天气现象:
台风(又称飓风)
1、定义:
台风是一种强热带气旋。
其破坏力巨大,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2、标准:
热带气旋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风速:
米/秒)以上。
3、分布:
台风多产生与北纬5度到20度之间的热带洋面。
那里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盛,大量湿热空气膨胀变轻,急速上升,形成强大的气旋性涡旋。
4、伴随天气:
狂风、暴雨、巨浪和海潮。
5、危害:
严重威胁航运安全,能摧毁地面建筑、道路、庄稼等。
6、我国的台风:
①时间:
7到9月,平均每年有7个左右;
②人物:
台风;
③地点:
影响我国的台风多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
7、预报:
位置、强度、移动方向、移动速度以及台风地区的天气。
(我国一般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动)。
8、防范:
建立相应的台风防御机制、制定防灾减灾的应急措施如加固堤防、船只进港避风、疏散居民。
9、预警信号:
见书P98专栏。
二、反气旋
1、定义:
从中心流向四周的空气涡旋。
也称高气压或高压。
2、形成原因:
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反气旋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水气不易凝结。
3、表现:
天气晴朗干燥。
4、分类:
根据热力性性质,冷性反气旋(寒冷干燥)和暖性反气旋(暖热干燥)。
重要天气现象:
寒潮
1、定义:
北半球冬半年,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活动相当频繁,它所带来的强冷空气经常侵袭我国广大地区,给各地带来严寒、大风、霜冻、暴雪、冻雨、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这种大范围的强烈的冷空气活动成为寒潮。
2、时间:
我国的寒潮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第二年初春。
3、分布:
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西南部以外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甚至可以影响整个亚洲。
4、标准:
上海——24小时内降温幅度≥10℃,日最低气温≤5℃;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专题 115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