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交易的信用缺失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7895452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55.41KB
网上交易的信用缺失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docx
《网上交易的信用缺失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上交易的信用缺失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上交易的信用缺失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arrivaloftheinformationagestimulatethedevelopmentofelectronicbusiness,andtheonlinetransactionbecomespopular,butbecausetheparticularityofe-commercetransactions,blindnessofthetradingobjectandvirtualoftradeinformation.TheproblemthatOnlinetransactionlackofcreditbecomeafocalpointthatpeopleconcerned.Thephenomenonoffraudhaveoccurredontheinternet,madeanbadinfluenceandthreatonconsumerprivacyandpropertysecurity.Throughthequestionnairesurvey,wecansee,ithasrelatedbyonlinetransactionlakeofcredit,bothbuyerandsellerandthethirdparty.Anditscauseshavemanyaspects.bymeansofthereasonanalysesonlackofcredit,putsforwardtherelevantmeasures,improvethecreditworthinessofonlinetransactions,inordertoprotectconsumers'rightsandinterests,andmakethefurtherdevelopmentofonlinetransactions.
Thesubjectaimsatdiscussionaboutthelakeofcreditofonlinetrade,putsforwardcorrespondingmeasure,makesonlinetradesuchnewcommercialtradewayperfectanddevelopment.
KeyWords:
onlinetrade,lakeofcredit,
Consumer'srightsandinterests
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网上交易这种新型的商业交易方式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特别是网民的青睐。
但是由此引起的诚信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信用度问题成为阻碍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发展的一大因素。
如何解决网上交易中存在的虚假宣传、不守信用、欺诈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网上购物发展的瓶颈。
一.关于网上交易的信用缺失及对策研究的问卷调查
调查数量:
65份,调查对象:
不限
(一)调查数据显示
1.绝大部分调查者认为如今网上交易的信用度只是一般,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网上交易的信用度并不满意。
图1对网上交易信用度的认识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2.人们对信用度缺失,更多的看法是表示无奈,其次是觉得憎恨,有些是因为没被骗过,所以没什么看法,极少数表示不关心。
从这能够看出人们的看法和信用度缺失是有一些联系的。
图2对信用度缺失的看法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3.人们在遇到信用度缺失的时候,做法有所不同,“找卖家理论”和“看情况而定”所占的比例相似,还有一小部分认为没有什么大权益的损害,也就不了了之。
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在对待遭遇权益受损时的态度是有选择性的。
图3遭遇信用度缺失时的做法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4.约有50.77%的调查者认为,会视情况而定。
也就是说,即使遭遇过信用度的缺失,人们还是会有所选择的进行网上交易,不会因此而有很大的影响和排斥。
图4信用度缺失是否影响人们的网上交易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5.出于对信用度的考虑,人们大都是在网上购买低价商品的居多,仅有少数者会在上面购买高价商品。
说明目前网上交易这一领域的发展还集中于低价商品市场。
图5低价商品和高价商品的购买选择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6.说到信用度缺失的责任方,通常首先会想到的是卖方,但是通过调查显示,约66%的调查者都认为买卖双方都存在有信用度缺失的可能。
因此,在寻找解决的对策中,应该把双方都考虑进去,才能使对策全面客观。
图6信用度缺失的责任方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7.信用度缺失的表现是多个方面的,基本普遍存在有虚假宣传商品质量,网络诈骗,送货不及时,不履行承诺,个人隐私无法得到保护,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等等。
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较有效的找出解决信用度缺失的途径。
图7信用度缺失的表现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8.人们在对于信用度缺失是否代表着人们道德“沦丧”这个问题的看法上,似乎有些模糊,据调查数据显示,40%的人表示不好说,还有约30%认为是人的道德“沦丧”了,仅约30%认为不是。
图8信用缺失与道德的关系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9.信用度缺失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有网上交易还没有健全的经营法规,诚信体制不完善,交易参与者的自身信用道德等等。
图9造成信用度缺失的因素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10.大多数人还是更多期望在商品质量,诚信,售后服务,送货等方面有更好的保障。
图10网上交易的保障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11.对于信用度缺失的现象,绝大部分的人认为是无法杜绝的,但是可以通过相关对策使之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尽量避免信用度的进一步缺失。
图11信用度缺失的现象能否杜绝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12.在这个问题的调查上,认为发展前景很好的和认为有待改进的比例差不多,证明网上交易虽然存在信用度缺失的缺陷,但是发展前景还是可观的,不过也需要更多的改进。
图12网上交易的未来形势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13.通过调查者提供的建议,大致有相关的一些措施:
在网上设置监督机构和投诉电话,在信用机制方面完善,推广实名制,增大对商品的透明度,政府机构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等。
图13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措施
资料来源:
引自于本人设计的AskF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二)调查数据分析
1、人们对网上交易的认识与参与还未真正全面的普及
网上交易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还没真正普及开来,大多数的人在网上交易中所进行的只是一些价格较低廉的商品,由于对网上交易信用度存有顾虑,所以,在网上进行大宗交易的时机还未真正到来,这样的市场也还只是初步形成。
2、人们主观上的看法和网上交易信用度缺失的联系
对于网上交易信用度的缺失,人们所持的态度与做法可以说是不够积极,这在某些程度上,纵容了信用度缺失现象的加剧。
二.网上交易的信用缺失表现
“信用”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君子”行为,是一种道德表现,是需要人们用“自觉”和“高尚”来维持体现的。
而一旦“信用”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话,就不单单只是一种“君子”行为了,而是做为一种基本的交易准则,是在商业交易的基础上依靠对过往所有的商业行为记录形成的评价。
也就是说,单靠“自觉”的君子行为,是无法让市场经济正常的运行,特别是现今这种网络发展时代下所崛起的网上交易。
然而,网上交易的虚拟特性,决定了“信用”问题将会成为网上交易这个领域的一大考验,影响着网上交易的发展。
如今,网上交易信用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让参与者们防不胜防。
对于信用度缺失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归纳,这三个方面分别为,卖方,买方和中间方。
(一)来自卖方方面的问题
一般买卖交易中如果出现信用问题,人们首先都会认为是卖方这一方出现了问题。
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并不意外,因为自古以来,“无奸不商”的观念让人们都觉得是商人是没有不奸诈的。
而这样的认为也在一些网上交易中得到了证实。
通常卖方的信用度缺失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虚假的公司名称、地址诱导和欺骗消费者
一些网站本身既没有通过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也没有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就在网上提供虚假的商品信息,以低价位诱导消费者,欺骗消费者向其指定的银行账号汇入款项后,便没有了下文。
2、商品质量低劣,与消费者的期望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有的网站就夸大其辞,虚假宣传,在网上将自己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以此来误导消费者,但实际销售的商品质量低劣,与网上宣传的并不一致。
而网站面对消费者的购后投诉则不肯承担责任。
3、货物无法及时送达
有些网站承诺在顾客购买商品后在一定时间内送货上门,但往往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及时送货,影响到顾客的消费信心。
特别是食品、饮料等即时消费性的商品,这一问题就尤为突出。
不过,这一问题,与商家所联系的物流货运的那一方也有一定的关系。
4、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
一些网站在网上销售打印机、电脑等商品,但是当消费者购买的这些商品在出现质量问题后,网站却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不承担“三包”责任,而是让消费者直接去找厂家。
5、客户隐私得不到保护
有些网站需要顾客在购物前登记个人资料,却出于商业目的或恶意传播或公开,消费者的个人隐私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来自买方方面的问题
一提到网上交易信用度的缺失,人们往往归咎责备更多的是卖方,以为只有卖方才存在信誉问题,做为消费者的那一方不会有欺骗的现象与理由。
其实不然,只要是存在着交易,参与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因为私利而出卖信誉。
更何况是在虚拟性很强的网上交易,不需要面对面,自然就会没那么多顾忌,潜在的贪婪行为也有可能因此出现。
有些消费者对产品下订单之后拒绝付款形成虚假订单;买方个人原因导致产品问题却要求卖方退款赔偿,通过不正当的途径竞买卖方产品,给卖方造成经济损失。
又或者发布提供虚假个人信息,对企业进行恶意诽谤,单方面随意或频繁变更承诺过的交易条件,买家选择货到付款,但收到货品后不再付款。
而有的买家试图在归还有缺陷的物品前获得退款,一旦退款到手就不再归还物品。
收货不付款,恶意订购商品,偷窃他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伪造电子函件、证件、信用卡,恶意复制侵害他人信息,进行网上诈骗。
(三)中间方方面的问题
中间方也会有信用度缺失现象的存在,主要体现在物流配送这一方面。
运输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物品遭到碰撞磨损,或者无法按时送达到买方手里。
又或者出现掉包现象,私下把东西给替换了,事后还抵赖,造成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的利益损失。
而支付方式也是人们所担忧的问题之一。
网上交易与传统交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不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但是,由于信用缺失的存在,许多网上消费者虽然都在网上进行购物,可是采取的支付方式却是“货到付款”。
网上支付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无诚信,实现不了网上支付。
即使消费者是通过网上实现购物,但是支付方面还是选择货到付款这一方式的话,这样的交易始终还是停留在传统交易的层面上,并未从这一层面上过渡,实现真正的网上交易。
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将带来一连串的不良后果:
受欺诈的企业(经营者)有可能以欺骗的方式将损失转嫁给其它消费者或有关企业;受欺骗的消费者有可能也以不诚信的手段来弥补自己的损失;获得不当利益的不诚信消费者将有可能继续以失信的行为来牟取暴利。
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不利于网上交易的发展。
三.信用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会产生这些信用问题,不是一个原因或者两个原因所造成的,而是由各方各面,主客观原因综合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信用度缺失的一些主客观因素。
(一)网上交易消费者自身对待信用度缺失的态度
根据问卷调查出来的结果,在问到觉得“网上交易的信用度如何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觉得一般,明显对此的感观不是很好。
会出现这样子的答案,是因为现今的信用度在网络上缺失的程度很大。
对这种信用度缺失所持有的看法中,大多数都是表示无奈,表示憎恨的占第二位,还有是没被骗过的,所以不知道如何评价。
极少数对于这种情况表示不关心。
其实,在消费过程中,一旦消费者感觉到被欺骗,一般心理的第一反应会是“愤怒,憎恨”,但是,由于网上交易的虚拟性,再加上一些消费者内心存在的“消费后惰性”,使到这种“愤怒,憎恨”的心理反应无法上升的另一层面,去和商家经营者讨说法,从而一开始的“愤怒”只能沉淀为“无奈”。
而在另一个问题“在遭遇到网上交易信用度缺失时,会怎么做”时,有41.54%说看情况而定,一些消费者认为,如果在网上选择低价产品交易所遇到的信用度缺失的话,一般都不会去找卖家理论。
主要是消费者觉得低价产品,所损失的利益不是很多,没有大必要去和卖家理论,一般都不了了之,最多也就是以后不再关顾此卖家。
而如果要是购买高价产品,也许在遭遇了信用度缺失之后,就会找上卖家与之理论。
而大多数消费者因为网上交易存在信用问题,所以在网上交易时,选择购买了低价商品而非高价商品。
再者,就是人们通常都存有侥幸心理。
在交易中,往往人们心理有两个决策的标准“成本”和“收益”。
这时候,会在既有制度环境下对自己的成本及收益进行理性判断,而做出的判断决定了信用度的变化。
一旦做出的判断与信用度相悖,信用度缺失问题也就产生。
但是,不讲信用,也并不意味这“道德沦丧”。
道德依然存在,只不过由于道德约束给违约者带来的潜在成本在下降,以为违约的收益要大于成本,而人们普遍存在机会主义倾向,有可能为了眼前利益,出现违约,道德缺失的冲动。
总而言之,消费者在对网上交易信用度缺失的问题上是有关注,但是,关注的程度不深,在对维护自身权益这方面,在对待大权益和小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态度和反应不大一致,没有一视同仁。
而大多数网上交易都是低价消费,普遍没有在权益受到侵害后去讨回公道,使得网上交易的诈骗行为更为猖狂,信用度缺失的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
(二)网上交易的信息不对称、不充分,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由于在网上交易时买家和卖家并不见面,消费者通常不能亲眼见到具体的商品,只是凭借经验或者自我感觉。
对货物的质量和特征并没有线下购物的亲身体验,只能依靠卖家在网上对货物所做的描述,但这种描述是无法代替亲身体验的。
单方面的信息造成信息不对称,不充分。
此外,网络购物的虚拟性.技术上的特点导致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三)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
国内外的C2C交易网站对于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努力探索中。
但目前国内所运行的信用评价体系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信用等级是买家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时最看重的因素之一,因此卖家最看重的就是自己信用的积累,因为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买家一般都选择高信用卖家。
一些卖家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信用,就利用现行规则的漏洞进行信用炒作。
所谓信用炒作是指对于买、卖双方以抬高信用为目的,或双方在无实际交易的情况下做出好评的行为。
目前信用炒作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买卖双方并没有实际交易就直接给出好评。
对于这种炒作,现行的交易规则只规定了每个自然月中,相同买家和卖家之间的评价计分不超过6分。
超出计分规则范围的评价将不计分。
这样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用炒作,但由于网络交易的匿名方式及松散的注册制度,使很多人仍有机可乘。
例如,同一人注册多个用户进行信用炒作。
因此,除了现行的规则外,还应注重两个方面的严格控制:
一方面严格控制卖家出售的商品种类,禁止卖家出售非实物商品(如优惠券、电子刊物等),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身份认证体制,可以借鉴银行存款实名制的方法。
二是利用现行规则对积分规定的漏洞进行炒作。
例如在淘宝网上,交易价格不同的商品,获取的信用分数相同。
这使得许多卖家在开店初期,为了尽快获得较高的信用就大量出售低价格商品。
当他们获得较高信用后,则转而出售价格较高的商品以骗取买家的信任。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就是建立“分类别的变权重信用体系”,根据拍卖交易商品的价格对交易人获得的信用度赋予权重。
而且,由于不同类别的商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价格差异,所以应该对买卖的商品进行分类,为每一类的商品建立一套独立的权重标准,在商品交易后用相应的权重标准计算其应该获得的信用度。
(四)身份认证较为松散
身份匿名是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根源之一。
虽然各大网站都有自己的身份认证体制,但相对来说比较松散。
比如,淘宝网规定卖家必须通过淘宝的身份验证(包括个人信息、身份证明和银行账户),但对于买家的限制就降低了很多。
然而对于卖家来说,虽然通过了身份验证,但是网站的身份验证给顾客带来的信任度并不是很高。
很多买家不愿意进行身份验证是因为不愿意将自己的隐私信息透露给拍卖网站,害怕被拍卖网站用作商业用途。
(五)电子商务行业的性质决定了该市场的进入壁垒低
开办电子商务企业审批容易,只需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便可开张营业,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和个人商家甚至没有营业执照,使得消费者难以确认身份,商品质量也没有保障。
这为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的信用缺失埋下了伏笔。
而尽管国家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已先后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相关的法律规范。
但是我国还缺少与之配套的法律措施,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对电子商务诚信方面的法律。
(六)部分企业网上交易的条件不够完备
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并不是只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就能顺利展开的,它需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相配套,是一个系统的流程。
但是目前有些网站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他们只有在网上发布信息的功能,却急于进行网络销售。
当顾客从其网站订购商品后,它没有完备的物流体系、资金支付手段作保障。
(七)第三方问题
网上交易的非现场消费特性衍生了第三方问题,包含了物流、网上交易平台、鉴证等多个因素。
货物网上成交之后在运送途中出现破损、买家收货后发现商品与网上描述不符、买卖双方各执一词等问题出现时,需要一个第三方来做出公证,目前国内的网上交易中这一角色基本由物流公司(如快递)、网上交易服务提供商(如“淘宝网”)和鉴定机关(如“质量检测中心”)等机构来扮演,但是,物流公司服务良莠不齐、网上交易服务提供商处理不当、买卖双方委托的鉴定机关结论不同等问题屡有发生。
四.网上交易信用度缺失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的诚信机制
当前我国的网站实施的监管体系主要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网站模式,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身份认证
为保护交易双方的安全,在用户进行交易前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明,包括个人信息、身份证和银行账号等资料。
身份认证在某一方面由于我国政府没有专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身份认证一般由网站或所属子公司自己进行。
这样也就埋下了在网上交易中,一些不正当商家为了利益,出卖消费者重要个人信息这样的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第一,可以由国家权威机构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成立第三方信用机构和电子商务认证机构。
这样,一方面由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交易双方信誉度更高;另一方面交易双方不必担心隐私的泄漏,可依然保持匿名交易。
第二可以建立可查询的网上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实现各个资信机构的信用信息全国互联,以便于人们随时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建立信用网站,大力发展认证中心;利用网络公证(RA)确认网络客户的真实身份和信用状况;利用第三方资信公司进行资信调查和评级,如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成立的“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联盟”,就是旨在通过建立权威、公正的第三方资信评估平台,致力于营造放心的网上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2、第三方支付平台
支付、配送、用户数量曾被称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的三座大山,尽管现在大部分电子商务网站都声称完全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配送和网上支付,并且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具备了网上支付、帐户信息查询、转帐等基本网上银行功能,但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全国性的网上支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除了招商银行一网通和一卡通几乎被所有电子商务网站所采用之外,其他银行的在线支付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招商银行在网下的经营网点相对来说又很不完善,很多中等城市根本没有招商银行的营业机构,即使用户愿意使用招行的服务,也很难实现,其他银行的网站支付只在部分网站和部分地区得以使用。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目前C2C电子商务网站网上交易的核心保障,主要为C2C服务的。
它的操作流程为买家确定购物后,先将货款汇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确认收款后通知卖家发货,买家收货并确认满意后,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给卖家完成交易。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使交易双方的风险大大降低,对买家和卖家信誉都有很大的监督和保护作用。
3、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评价体系也是C2C网站信用保障的核心之一。
信用评价是会员在交易成功后,在评价有效期内,就该笔交易互相做评价的一种行为。
信用评价分为两类、三个等级,两类包括卖家信用和买家信用,三个等级分为好、中、坏。
每个好的评价为其信用总分加1分,每个中的评价不加分,每个坏的评价扣1分。
会员总的得分就是其信誉度。
这些交易记录和评价资料完全公开,每个人都可以查看其以往的评价和记录。
所以C2C交易双方都很看重这个评价结果,尤其是卖家,因为这对其以后的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社区的力量
电子商务社区的监管力量也同样不可小视。
电子商务网站上开设的电子商务社区也是一个对买家和卖家信用监督和提升的重要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卖家和买家可以交流经验,可以展示自己出售的产品和买到的商品,也可以揭发骗子卖家和不守信用的买家。
在社区交流的过程中,随着感情和威信的提升,其信用度自然也有很大的提升;反之,如果被人揭发有欺诈行为,其信誉度会有很大的损害。
同时,电子商务社区也是卖家宣传自己店铺的好地方,所以很多卖家都很注重自己在社区的表现。
5、法律环境
电子商务的远程交易决定了需要一套覆盖全国的信用体系来保证每个人都能遵守网上交易规则。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来约束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行为。
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政府在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虽然这些法律政策在施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这是我国电子商务走向正轨的必由之路。
(二)加大诚信建设和教育
提高全民诚信素质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标志。
我们应利用媒体、教育等手段倡导诚信观念,提高社会公德和全民诚信素质,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促进网上交易的发展。
(三)增强政府引导与管理能力
信用是一个多视角、多范畴的概念,既然它是一个法学概念,就应该在理论和立法上不断完善它,逐步形成完善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使电子商务有法可依、有纲可循。
其中
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包括隐私、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欺诈行为的防止,电子商务管辖权限的确定,电子商务准入制度,网上交易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电子支付制度等。
各级政府要扮演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上交易 信用 缺失 对策 研究 学位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