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设计意图.docx
- 文档编号:27884765
- 上传时间:2023-07-06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178.15KB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设计意图.docx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设计意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设计意图.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设计意图
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3篇精读课文和《花之歌》1篇略读课文组成。
《草原》描写了大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和草原人民热情迎客;《丁香结》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作者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古诗词三首》分别描写了建德江、望湖楼、黄沙岭的不同时段的自然景观;《花之歌》写出了花的生存空间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和高尚的追求。
习作《变形记》以《草虫的村落》为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重点是把自己想象成石子儿、路灯等另外一种东西,并用一种新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记下有意义的见闻。
语文园地学习对比阅读,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感知分号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单元重点:
(1)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要想深入理解课文,朗读是关键,只有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草虫世界的奇妙、古诗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让学生讨论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课文之所以如此生动,是因为作者不但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而且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学生应该由此受到启发,把这些方法自觉运用到习作中去。
用感悟充实想象的空间,要将自己的变形与生命感悟融为一体,无“感”则无“悟”,无“悟”则想象毫无价值,想象的价值,在于化“感”为“悟”,化情为理。
1 草 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通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并根据阅读的内容展开想象,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
你去过草原吗?
说说你知道的描写草原的诗句或歌曲。
2.出示课件:
音频《天堂》。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将学生带入辽阔草原的境界。
3.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知那独特的民族风情吧!
设计意图:
由腾格尔的《天堂》引入《草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
生字词。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请同学们先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给课文划分层次。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4.出示课件:
课文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三幅画面,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品读感悟,体会草原美。
1.出示课件:
自学提示。
(1)初入草原,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
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抓住这些景物来写?
(2)抓住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2.学生自学并交流。
3.小组汇报,教师引导点拨。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出示课件:
(1)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抓住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等景物来写。
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2)句子一: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引导学生体会草原之美。
②指导学生读出愉快的心情。
句子二: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抓住“一碧千里”,体会草原的碧绿和辽阔。
②联系上下文体会“并不茫茫”的意思。
③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边读边想象画面。
句子三: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白色的大花。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写法,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②这么美的语言,这么美的草原,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齐读)
设计意图:
小丘是绿的,羊群是白的,抓住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感悟草原的美丽。
句子四: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理解两个关于中国画的专业术语。
(“渲染”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老舍先生善于观察,他把这绿色的小丘比作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真是惟妙惟肖。
设计意图:
通过理解“渲染”和“勾勒”两个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
句子五: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无限乐趣。
骏马和大牛好像在回味着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从动物的表现写出了草原很美)
设计意图:
让学生联想骏马和大牛在想什么,进一步感悟草原的美丽。
句子六: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因为草原的景色很美)
②假如你置身于广袤的草原,(播放音乐,出示草原风光的画面)你最想做什么呢?
请把你最想做的事情写在下面。
这种境界,既 ,又 。
设计意图:
在学生理解、体会语言美、景色美的基础上,在他们为之陶醉时,让他们及时表达,一吐为快,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刚才,我们跟随老舍先生领略了美丽的草原风光,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的语言细腻清新,想象丰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
总结写法,读写迁移。
6.美好的画面值得观赏,更值得我们用心来珍藏,就让我们把这幅草原风光图永远刻在记忆深处吧!
(齐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
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点拨,学生通过文字在脑中构建画面,去想象草原的美,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同时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积累语言,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四、课堂总结。
作者于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感受,描写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下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草原人民,感受他们的纯朴善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蒙汉情深”。
2.研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喜迎远客、主客联欢。
2.课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3.出示课件:
(图片)草原风光。
欣赏草原风光,引导学生在欣赏图片中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然后进行下文的学习。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
1.导入: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出示课件:
课文选段。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2.指名读,并提问:
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重点理解“洒脱”。
(1)“洒脱”可换成什么词语?
(自由、无拘无束……)
(2)感受“洒脱”:
没有红绿灯的规则,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的翠色欲流,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令多少人向往呀!
(3)表现“洒脱”:
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
三、感受“人情美”。
1.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包,感受“人情美”。
2.出示课件:
自读要求。
自读课文第2~5自然段,思考、勾画:
(1)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特点?
用“ ”画出来。
(2)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用“ ”画出来。
(小组交流)
3.预设:
A.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
理解“襟飘带舞”。
师:
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他们的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4)指名读,再齐读。
B.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人们相见的情形?
猜想他们在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C.盛情款待
(1)主人们拿出了什么东西来款待远方的来客?
(2)除了给“我们”提供吃的、喝的,蒙古族同胞还不忘以歌助兴。
主宾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D.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
联欢的项目有哪些?
(2)说明:
这些都是蒙古族同胞最喜爱的传统项目,他们能骑善射、能歌善舞。
E.深情话别
(1)出示课件:
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响起。
(2)师:
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
此时的主客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
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族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族舞蹈依然回旋不已。
主客双方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分别的成语)
这正是——(出示课件)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设计意图:
带学生体会蒙古族同胞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进一步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草原的风光令人陶醉,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蒙古族同胞和汉族人民尽情联欢、深情话别的场景更令人难以忘怀,让我们记住这美好的时刻。
2.生活中,你有过与别人惜别的经历吗?
和同学们交流。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2 丁香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缀、幽”等11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3.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
过程与方法:
品读句子,想象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培养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各种花的图片,最后展示丁香花。
师:
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丁香结》,看看作者赋予了丁香结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
初步了解各种花的特点,为最后的“小练笔”作准备。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中篇小说《三生石》。
《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设计意图:
散文教学首先要创造情境,以便引出主题,因此这个环节可用谈话的方式带领学生入境,这样,既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让学生根据课题设下疑问,为接下来理解重难点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课件: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出示课件:
生字。
师指导书写“缀、幽、雅、案”等字并组词。
3.出示课件:
词语。
幽雅:
幽静而雅致。
笨拙:
笨,不聪明,不灵巧。
愁怨:
忧愁怨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为学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基础。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
带着问题读课文。
(1)文章题目为“丁香结”,文章哪些地方提到了“丁香结”?
(2)作者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
2.指名读第1~3自然段,出示课件:
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
它们各是怎样的?
学生汇报:
第1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和宅院里的丁香花;第2自然段描写的是城外校园里的丁香花;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我”住的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3.出示课件:
文章结构。
赏丁香(第1~3自然段):
着力描摹丁香花。
悟丁香(第4~6自然段):
着力感悟“丁香结”。
4.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
在学生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整体感知能力。
四、总结感悟。
师:
谁说草木无情?
它们也各有各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
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可爱的丁香花。
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展示读,并请学生说说喜欢的原因。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先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总结,然后让学生再次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丁香花的美及丁香花高雅的品性。
2.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豁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师: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
2.师:
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
作者又赋予了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教师的问题可帮助学生自然过渡到下面的教学活动。
二、学习“赏花部分”,赏析优美语句。
1.出示课件:
自学提示
(一)。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在作者描写丁香花的语句中,你感觉哪些比较优美?
试着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调动了哪些感官?
赋予了丁香花怎样的品格?
2.学生自学交流。
学生汇报优美句子。
3.出示课件:
优美词句讲解分析。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描写了丁香花的可爱。
星星的比喻写出了丁香花的样子。
)
(2)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①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丁香花的颜色、气味)人们在夜色中能辨出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
(丁香花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②仿照这段话的开头,补充下面的句子。
阳光下的野菊花,黄的 ,白的 。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
(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
(说明丁香花的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4.出示课件: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1)形状:
星星般的小花,呈十字形,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
紫色、白色。
(3)气味: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5.从感官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
(视觉、嗅觉)作者赋予了丁香怎样的品格?
(灵动优雅、可爱芬芳)
6.再指名读第1~3自然段。
三、理解“悟花部分”,总结主题内涵。
1.出示课件:
自学提示
(二)。
指名读第4~6自然段。
思考:
在这部分,哪些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描写?
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研读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出示课件。
(1)雨中的丁香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特点?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
(指名回答)
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描写出雨中丁香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2)丁香为什么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①雨中的丁香妩媚、朦胧,颜色交融,犹如一幅线条模糊、柔和婉约的印象派画作。
②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丁香“化”入雨中的场景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更加凄楚动人,这样的画面不禁让作者理解了古人常将丁香和微雨连在一起的原因。
3.出示课件,师: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作者引用古人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把花蕾丛生的丁香比作人的愁心,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
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4.研读第5、6自然段,出示课件:
古人为什么有丁香结的说法?
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丁香花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5.理解文章结尾语句,出示课件: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这是作者思考后的感悟: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6.师:
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问题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使学生深入体会“丁香结”的深刻含义。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教师总结。
丁香的淡淡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也给了我们尺幅千里的功效,让我们感受到了丁香带来的欢愉。
多少年,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然而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
这正是我们要找的答案。
2.揭示主题。
师:
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正视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的有益补充。
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
人生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去感受如雪丁香的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朦胧的丁香结,去体会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全文,学生对文本要表达的主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揭示文章的主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五、小练笔。
谁说草木无情?
它们也各有各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
文章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特点,体现出作者的价值追求。
请你也选择一种花,调动各种感官去具体描写它的特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引导学生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仿写作文,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设计】
2 丁 香 结
赏丁香(第1~3自然段):
城里、城外校园、屋旁
悟丁香(第4~6自然段):
丁香负担着愁怨,人生有“结”才不会平淡无味
3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德”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读懂诗句,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古诗所蕴藏的情感,感受“诗眼”在古诗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根据课文插图想象诗人看到、想到的景色,体会诗歌所蕴藏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词吗?
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听呢?
(出示课件:
音频,古曲)一段优美的音乐配合着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诗古朴的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古诗词三首”(板书题目),现在学习第一首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古诗的美好意境吧!
(板书:
宿建德江)我们一起读一读。
2.解题: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
谁留宿在建德江?
(孟浩然留宿建德江。
板书:
孟浩然)这首古诗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
设计意图:
由背诵积累的古诗词导入,既复习旧知识,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
把这首诗多读几遍,要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把生字读准,把诗句读通。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出示课件,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注意节奏。
3.大家齐读《宿建德江》。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生根据注释或字典理解诗义。
2.出示课件:
字词解释。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移舟:
划动小船。
泊:
划船靠岸。
烟渚(zhǔ):
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愁:
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旷: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
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3.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设计意图:
理解了古诗的意思,才能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情感。
四、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1.出示课件:
自学提示。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这是一首描写秋江暮色的诗,作者把船停靠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描绘的画面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学生自学再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景色。
(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幕低垂,月与人亲)
(2)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孤独、愁、凄凉)
3.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进诗的字里行间。
(齐读)
设计意图:
用朗读的方式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培养语感,体会诗情。
4.诗中哪个字最触动你的心?
(愁)找得真准确,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板书)来,一起读一读这行诗(日暮客愁新)。
5.体会作者的愁绪,出示课件:
(1)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
(思乡之愁)你怎么知道的呢?
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
预设:
(客)客是指谁?
(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都能够理解佳节思亲,而此时是什么景物勾起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
(日暮)
(3)日暮是日落黄昏、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
(背着书包回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教学 设计 教案 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