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微课资源进行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788163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03KB
开发微课资源进行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
《开发微课资源进行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微课资源进行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发微课资源进行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十二五”全国数字化学习研究规划
子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开发微课资源进行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研究
负责人:
所在单位: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
编写时间:
2016年12月3日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全国数字化学习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研究概况
1.课题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开发微课资源进行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研究
起止时间
2016-3-2016-12
关键词:
2.第一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
所在单位
政治面貌
职务
专业职称
最后学历/学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承担工作
组织协调
3.主要成员
姓名
专业
所在单位
研究分工
信息技术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
组织协调
信息技术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
实践研究
教育技术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
培训
物理教育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
实践研究
政治教育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
档案管理
信息技术
宜兴埠三小
实践研究
政治教育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
实践研究
4.实践概况
实践起始时间
地区/学校总数
参与实践的主要地区或学校
所在地区
单位名称
承担任务
北辰区
宜兴埠三小
实践研究
二、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主要包括开展本课题的主要动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力图研究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开展本研究的价值意义等。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动因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出信息技术教学的五大理念,在此情形下如何开展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学科,与其它课程比较,它本身知识得获取受到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共性问题,问题1:
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存在差异;问题2:
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平衡;问题3:
学生的信息意识缺乏;问题4:
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很难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也不能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
经过与同行交流,与专家探讨,考虑从改变教育模式入手解决问题,开发微课资源进行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研究,因为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1、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2、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3、能完善学生知识体系;4、能呈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5、强大教学资源库支持;6、有强大的交流合作支持。
这是课题组开展研究的主要动因。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探讨的热门话题。
在国外,1960年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首先提出微型课程。
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实施MicroLessons研究项目,涉及多门课程领域,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可以构建微型课程,这种教学目标明确集中,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对学生学习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很大。
2004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这种微视频节目受到老师欢迎。
2007年,可汗成立了非营利性的网站,他通过使用写字板、麦克风等设备在十分钟之内讲解不同学科内容,然后将每集视频课程放到网上并解答学习者问题。
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首创“一分钟微视频”,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2011年起,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在全球各地开办自己的MOOC,包含MIT、哈佛、斯坦福、耶鲁等知名高校,涌现出Coursera,Udacity,edX三大机构。
在国内,我国微课研究起步较国外晚,侧重理论和设计应用方面,2010年-2011年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重庆等地区出现了零星的微课应用实践。
2012年以来,在国家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微课实践在全国中小学、职业院校、电大系统、高等院校等迅速推广开来。
可以这样说,微课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可研究的领域广泛,本课题《开发微课资源进行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组通过访谈和交流,觉得非常有研究价值。
(三)力图研究与拟解决的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新生,由于生源不同、个体差异、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学科的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的不同,使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中出现很大的差异。
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可能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基于这些原因,可以考虑利用个性化微课资源解决课堂难以解决的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等问题。
(四)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1)本课题的选题紧扣“十二五”全国数字化学习研究规划2015年课题指南,适应时代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2)适应学校信息技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2009年学校成功完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的研究》科研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瓶颈还是在资源建设和差异化教学方面。
(3)教育部领导多次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就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4)如何将教学的重点由“教”向“学”转化,关注个性化差别,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找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是未来学习和一种趋势和方向,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进行知识的巩固学习。
三、研究目标及理论基础
主要包括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假设、名词界定、设计原则及理论依据等。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掌握信息技术微课开发的策略和制作技术,开发信息技术微课资源,使我校信息技术微课资源达到优化,发挥其最大的资源效益,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通过课题研究,利用个性化微课资源和个性化学习平台解决课堂难以解决的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等问题。
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微课模式,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二)相关基础理论
1、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
2、现代有关教与学的理论:
本课题是对教学实践的研究,必须在现代教与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确保研究的方向性和准确性,如: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最临近发展区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情商理论、合作教学理论、创新教学理论等现代教与学理论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理论的要义和内涵,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指导。
3、现代教育有关理论:
强调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利用图文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自主学习环境;利用信息组织结构和超全速技术,建造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设计仿真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科技服务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创造作品。
摆脱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促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构建多种信息环境教学模式。
4、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必要前提。
(三)研究假设
假设掌握信息技术微课开发的策略和制作技术,能够开发信息技术微课资源,优化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发挥其最大的资源效益,能够解决课堂难以解决的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等问题,形成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微课模式,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四)名词界定
1、微课:
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2、差异化教学:
课堂教学内容分解,自学一部分,合作探究一部分,老师指导、引导一部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避免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设计的原则与理论依据
设计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可执行性原则,要依据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要遵循信息技术教学规律,要对教育教学实际作深入全面的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抓住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而且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四、研究与实践过程
主要包括本课题所进行研究与实践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与实施步骤等。
(一)研究与实践的策略
本课题主要策略是:
针对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有目的、有计划严格按照“调查研究—理论学习—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
先对通过调查研究,对课题的现状作全面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再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研究步骤。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应用研究活动,解决信息技术微课开发的策略和制作技术,开发微课资源,利用个性化的微课资源和个性化学习解决课堂难以解决的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等问题,形成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微课模式。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我们通过在报刊书籍和网络中搜集、整理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加以认真学习总结,结合我校实际,确定了研究课题,并形成研究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注意文献资料的积累、总结,坚持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以创造性的实践丰富理论的内涵。
2、教育观察法。
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在一定时空的自然状态下的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对象,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提供有效的指导。
3、调查研究法。
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及发展情况,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主要采用谈话、问卷、检测等形式进行。
4、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于一体,体现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遵照“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研究步骤和要求,提高研究的实效。
(三)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与实施步骤
1、研究与实践的过程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在课题分解、交流研讨、课题实施、经
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基本达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学习拓宽理论知识面,增强教师的课题意识
针对课题组带头人和课题组成员都比较缺乏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给本课题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发 资源 进行 信息技术 异化 教学 研究课题 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