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仪器校准周期.docx
- 文档编号:2787412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60KB
如何确定仪器校准周期.docx
《如何确定仪器校准周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确定仪器校准周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确定仪器校准周期
如何确定仪器校准周期?
如何确定仪器校准周期?
实验室分析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受其使用频繁程度、准确度要求、使用环境、使用性能等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确定校准周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很多分析人员在以下几个问题常有疑问,比如,
如何确定校准周期的原则和方法?
确定校准周期有哪些现行的标准依据?
实验室内部可以随意更改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吗?
别着急,答案一个个来揭晓!
01
标准文件中关于校准周期如何解释?
CNAS-CL01中7.8.4.3校准证书(或校准标签)不应包含校准周期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
该要求可能被法规取代。
明确规定校准实验室不能给出校准周期的建议。
校准周期由实验室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
仪器在第一次校准之后,第二次校准时间先规定1年,1年后送校准实验室校准还是很“准”(与第一次校准比较在误差范围内),就可定2年了,依次类推,最长不能超过5年,但期间一定需安排期间核查,如果发现不稳定情况,就需重新校准。
校准周期的确定要有理有据
先说校准周期,也就是确认间隔,它是衡量计量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关系到在用测量仪器的合格率。
只有严格执行校准周期,才能保证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必须科学的确定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不合理会怎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是否合理,取决于校准合格率,也取决于仪器的历史校准记录,可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依据。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是操作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测量仪器使用方式和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仪器失准。
因此,当测量仪器的一个校准周期到达时,就该立即校准。
另外,在有效校准期内,也应不定期抽查仪器偏离的状态。
根据上述信息对校准周期做适当调整,适当延长或缩短校准周期。
02
确定校准周期原则
确定校准周期必须遵循两条对立的基本原则:
一是在这个周期内测量仪器超出允许误差的风险尽可能最小;
二是经济合理,使校准费用尽可能最少。
为了寻求上述风险和费用两者平衡的最佳值,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积累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分析研究后确定。
必须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吗?
用户的使用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若不加区别的一律机械的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很难保证所有的测量仪器在校准周期内都是合格的。
因此,必须按照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校准周期。
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相当复杂,要绝对正确确定校准周期,是难以办到的,只能要求大体上正确、合理,使实际情况更加完善、科学,更加经济合理。
注意:
盲目的缩短校准周期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测量仪器的寿命、准确度及生产和人力也将带来不利影响。
而单纯由于资金缺乏或人员不够而延长校准周期将是十分危险的,可能由于使用不准确的测量仪器带来更大的风险甚至严重的后果。
03
确定校准周期的依据
校准周期的确定需要各种专业知识,考虑多种因素。
若超过一个周期,可能引起质量特性的恶化,那是由于机械磨损、灰尘、性能和实验频次等所致。
对这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类型。
质量好的,可能受的影响小一些;质量不好的,可能受的影响大一些。
因此,各个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种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
确定校准周期的依据是:
(1)使用的频繁程度。
使用频繁的测量仪器,容易使其计量性能降低,故可以缩短校准周期来解决。
当然,提高测量仪器所用的原材料性质、制造工艺和使用寿命也是重要的手段。
(2)测量准确度的要求。
要求准确度高的单位,可适当缩短校准周期。
各个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需要什么准确度等级,就选择什么等级。
该高就高,该低就低,不盲目追求高准确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精度过低,满足不了使用要求,给工作带来损失,也是不可取的。
(3)使用单位的维护保养能力,如果单位的维护保养比较好,则适当缩短校准周期;反之,则长一些。
(4)测量仪器的性能,特别是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水平。
即使同类型的测量仪器,稳定性、可靠性差的,校准周期应短一些。
(5)对产品质量关系较大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测量仪器,其校准周期则相对短一些;反之,则长一些。
04
如何科学地确定校准周期?
1.统计法:
根据测量仪器的结构、预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相似情况,将测量仪器初步分组,然后根据一般的常规知识初步确定各组仪器的校准周期。
对每一组测量仪器,统计在规定周期内超差或其他不合格的数目,计算在给定的周期内,这些仪器与该组合格仪器总数之比。
在确定不合格测量仪器时,应排除明显损坏或由用户因可疑或缺陷而返回的仪器。
如果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高,应缩短校准周期。
如果证明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低,则延长校准周期可能是经济合理的。
如果发现某一分组的仪器(或某一厂家制造的或某一型号)不能和组内其他仪器一样工作时,应将该组划为具有不同周期的其他组。
2.小时时间法:
这种方法是确认校准周期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表示。
可以将测量仪器与计时指示器相连,当指示器达到规定值时,将该仪器送回校准。
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的主要优点是,进行确认的仪器数目和确认费用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此外可自动核对仪器的使用时间。
例如我们使用某公司的示波器,不用连接计时器,可以直接在示波器上查到连续使用了多长时间,很方便管理。
但是,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有下列缺点:
(1)当测量仪器在储存、搬运或其他情况发生漂移或损坏时,则不应使用本方法;
(2)提供和安装合适的计时器,起点费用高,而且由于可能受到使用者干扰而需要在监督下进行,又增加了费用。
3.比较法:
当每台测量仪器按规定的的校准周期进行校准,将校准数据和前几次的校准数据相比,如果连续几个周期的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则可以延长它的校准周期;如果发现超出允许的范围,则应缩短该仪器的校准周期。
4.图表法:
测量仪器在每次校准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同一校准点,将它们的校准结果按时间描点,画成曲线,根据这些曲线计算出该仪器一个或几个校准周期内的有效漂移量,从这些图表的数据中,可推算出最佳的校准周期。
05
常见疑问解惑
实验室设备的校准周期可以自己规定吗?
一般设备校准后证书上都会推荐一年一校准,有人说一些设备事完全不用每年都校准的。
设备的校准周期可以自己规定吗?
如果按自己规定的周期校准的话评审组认可吗?
最好是自己规定校准周期,因为校准周期是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相关的。
校准周期可以自己确定,但同时还要参照国内的计量法要求(如果你们申请的是CNAS认可)。
可以调整设备校准周期,但前提是你们必须给出调整后的合理依据,否则,审核时仍然不会被接受。
校准的问题应该问仪器设备公司吗?
校准公司不了解设备的使用频率、保养情况、使用环境等因素,他给你定的校准周期不一定合理,比如一把钢尺,保管得很好,一年就用两三次;另一把钢尺,随便放工作台上,一天8个小时都在用;校准公司给的校准周期肯定都是1年1次,这样对第一把尺子校准周期太短了,对第二把尺子校准周期又太长,三五个月可能就失准了。
仅对于企业实验室,第三方实验室因为要通过资质认定,要求不一样,可能很多设备都需要检定。
校准周期和期间核查的联系?
国家有规定在校准周期内,设备维修、更换关键零部件、仪器迁移等要重新校准,在校准周期内还要进行设备的期间核查,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如果设备,这里指的是设备而不是尺子、圆规等,自己定义校准周期则要小于国家规定的周期。
实验室可以根据仪器特点,使用频率等等特性,自定义校准周期,只要保证设备处于正确使用状态,能达到预期使用即可。
通常需要提供期间核查等措施,来证明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但校准周期也不是越长越好,因为时间越长,可靠性越差。
小结
计量校准是提高实验室效率的重要环节,而确定校准周期是计量工作的一项关键环节,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确定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时,要对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后评估决定。
质量管理中构成质量成本的两大内容
质量管理中构成质量成本的两大内容
工厂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除了建立并落实质量管理制度之外,还需要做好质量成本核算工作,以便更好的实现低投入,高效益的质量管理。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满意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满意而产生的一切损失的总和。
质量成本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表现。
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不仅可以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企业为了使产品能满足适用性的要求,就要在全过程防止缺陷产品的流传,就必须对产品进行检验或试验,因而发生了鉴别成本。
产品在检验或试验时可能失效,也可能在用户使用中发生故障,在出厂前也可能对有缺陷的产品进行返修或在保修期内为用户更换或修理产品等,使企业不得不为此付出质量损失。
由于存在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和进行鉴别的必要性,企业还应该投入预防成本,以减少现生产产品和新开发产品的损失成本和鉴别成本。
因此,质量成本根据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质量成本的定义是:
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
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质量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一、运行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
它又分为四类,即企业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
1、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主要包括:
废品损失费用、返修损失费用和复试复验费用、停工损失费用、处理质量缺陷费用、减产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费用等。
2、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
主要包括:
申诉受理费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和产品责任损失费用等。
3、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水平所需要的费用。
主要包括:
进货检验费用、工序检验费用、成品检验费用、质量审核费用、保持检验和试验设备精确性的费用、试验和检验损耗费用、存货复试复验费用、质量分级费用、检验仪器折旧费以及计量工具购置费等。
4、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各种费用。
主要包括:
质量计划工作费用、质量教育培训费用、新产品评审费用、工序控制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审核费用、质量管理活动费用、质量奖励费、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其附加费等。
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用户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
主要包括:
(1)为提供特殊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所支付的费用。
(2)产品的验证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3)满足用户要求,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所发生的费用。
由于保证产品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包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两大类,而质量损失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两大类,因此质量成本可表达为:
质量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公式中前一项为确保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所支出的费用,后一项为质量损失费用。
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取得顾客的满意,前一项成本该投入,而第二项成本就要设法使其减少,这也是质量成本管理中主要控制的项目。
在现实环境中,一般人们认为在质量和成本之间存在一个均衡点。
只要找到这个点,就可以在确保质量水平的情况下成本最低。
但是,这里所考虑计算的成本仅限于可定量的直接质量成本,但较难定量的间接质量成本,尤其是无形质量成本未考虑,因此有所局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确定 仪器 校准 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