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运 算 律.docx
- 文档编号:27872676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8.41KB
第七单元 运 算 律.docx
《第七单元 运 算 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 运 算 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运算律
第七单元运算律
单元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会应用这些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体验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相关的简便运算。
难点:
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单元课时分配(共5课时)
1、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课时
2、应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1课时
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2课时
4、练习七…………………………………………………1课时
第一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8页
教学目的:
1、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2、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运算的揭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2+3875+613+21
2、揭示课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加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花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新课
1、教学加法交换律。
(1)出示课题图。
提问:
要求跳绳的人有多少人,应如何列式?
(2)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算式。
提问:
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
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是相同的?
又有什么是不同的?
说明:
这两个算式算出的都是跳绳的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
(3)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
38+1212+38420+3030+420123+235235+123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上几组算式.提问:
你们有什么发现?
能用字母或其他的一种方式表示出这一发现吗?
指出:
这个规律可以用加字母或符号来表示.
(5)指出:
我们学过的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2、教学加法结合律:
(1)出示问题: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
提问:
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人?
(2)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式。
说明:
这两个算式求出的都是一共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
比较:
这两个算式求出的都是一共有多少人。
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
比较: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出示:
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填上合的符号
(30+10)+5030+(10+50)(27+23)+4727+(23+47)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
三、想想做做
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评讲
四、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第二课时应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怎样表示?
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如何表示。
2、口算
186+100325+100186+30
325+20186+75325+87
3、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插图和问题。
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2)比一比哪种解法简便,这样的算的简便在哪里?
提问:
三个数相加,为什么要先算54+46?
改变顺序,先算54+46可以吗?
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小结:
刚才的同学按顺序计算比较麻烦,应用加法结合律,先算能凑成整百的数,再算一个数加整百的数,使计算简便。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69+75+2578+(47+22)
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来算一算。
(2)指名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们算,尤其是第2题
板:
78+(47+22)
=78+(22+47)…………………..()律
=(78+22)+47…………………..()律
=147
请同学们说说每步用了什么定律,并板书.
(3)小结:
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知道,在加法计算中,两个数能凑在整百数,一般用加法运算律,先进行计算,使计算简便.
3、完成书第59页上的想想做做工
4、出示64+75
请同学们想想,以前学习口算时是怎样算的?
板:
64+75
=64+70+5
134+5
=139
提:
这里应用了什么律?
学生练习
175+201238+402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集体评讲。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乘法交换律、交换律以及相关简便计算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懂得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算理,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
如何用字母来表示。
2、今天我拉来研究乘法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乘法交换律。
(1)出示例题图
a)请同学们观察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提问:
如何求问题?
b)小组讨论:
这两组解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c)出示3*5=()*(),请同学们把等式填写完整。
(2)启发学生根据这个等式照样子再说出几组这样的等式。
a)指名说说,相应板书。
b)请同学们依次计算出结果,验证看能否用等号连接。
c)讨论:
每组中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
每算式有什么相同及不同点。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说明:
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4)指出:
乘法交换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如果用AB表示两个因数,怎样表示乘法交换律?
(5)我们曾经用交换因数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来验算,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练习:
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来验算。
12*17
2、教学乘法结合律。
(1)出示例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2)同学们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分别说说每种解题的思路。
讨论:
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将两个算式写一个算式。
(3)请同学们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再写出几个算式。
a)指名说说,并做出相应板书。
b)请同学们说说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写出这些等式的。
c)同学们计算,验证这些算式能否用等号连接。
d)引导同学们仔细归纳,你发现了什么?
e)指出:
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4)如果用字母来ABC来表示这个三个因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3、完成试一试
三、完成想想做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四、布置作业
完成62页想想做做第1题。
第四课时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定律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如何表示
2、什么叫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如何表示?
3、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提问:
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在我们学习中有什么应用?
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指名板演。
。
2、提问:
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带来哪些方便呢?
a)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b)指名说说每题用了什么运算律?
为什么要先将这两个数相乘
c)小结:
几个数相乘,可以应用定律,将得数为整十整百的两个数先乘。
3、完成想想做做第题
a)出示:
25*2445*1236*15
b)比较两组中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当两数相乘时,不能很快口算出结果进,我们可以将一个因数看成是另外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注意:
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一定要有两个数的积是整十或整百的数才简便
c)练习:
在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35*18=35*(*)16*15=16*(*)
45*12=45*(*)18*25=18*(*)
25*32=125*(*)25*24=**
用简便方法计算
45*1828*1525*12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四、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选3题。
第五课时 练习七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能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75+3598-79121/1135*3
180/20490/709*5*84*6*5
2、递等式计算
598/(43-17)(157+185)/5796/12*23
3、简便计算
893+549+107235+456+2444*13*15
125*33*432*2512*45
二、扩展训练
1、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154米,第二天修了228米,还剩146米没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制造一套纪念币2枚,每枚要用铜50克,制造80套这样的纪念币要用铜多少克?
如果每套纪念币卖140元,这些纪念币共可卖多少元?
(1)请学生想想如何列式。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每张课桌60元,每把椅子15元,学校共购了20张课桌和40把椅子。
共用去多少元?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4、有三根绳子,第一根长23米,第二根比第一根长7米,比第三根短7米,第三根绳子长多少米?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2题选4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单元 第七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