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文明礼仪.docx
- 文档编号:27871800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85KB
弟子规文明礼仪.docx
《弟子规文明礼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文明礼仪.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文明礼仪
篇一:
学习弟子规_文明伴我行
学习弟子规,文明伴我行
东关胡小卫
学校贯彻《弟子规》几年来,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文化,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学做文明人,意义非常重要,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之邦,以文明古国著称,重文明、讲礼仪,这不仅是一个人心灵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
因此,国家把创建文明社会当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事情。
学校把贯彻《弟子规》当作德育工作重要内容来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一是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
有句老话: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
二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是尊重别人,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
“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粗鲁,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
?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
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菁菁校园,一花一木,靠我们全体共同呵护,才有其春意常在;苦读不辍,优良学风,靠我们孜孜追求,才有其硕果累累;,孝敬父母,民族美德,靠我们言行相随,才使其蔚然成风。
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我们不断探索,求知。
因此,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做文明小公民,还我们一个文明、美丽的校园,从现在起,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应该坚决摈弃我们身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并重新组织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开展“星级评比”活动,开展对自己认为不文明的言行进行查摆活动。
做一个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学生,做一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
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文明行为永伴我行。
进而让我们共同做到:
一、专心学习,在教室里杜绝大声喧哗、吃东西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二、讲究诚信,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将考试舞弊行为驱逐出校园外。
三、注意公共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
四、科学上网,杜绝痴迷网络,合理利用时间,争做网络道德模范、文明使者、安全
卫士。
五、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六、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证上课纪律。
七、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不要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
八、遵守公共规则,代步工具按要求摆放,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
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良好的习惯,收获人生一世的精彩!
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道德规范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言行上。
共建安全文明校园,展示当代我们小学生的风采。
篇二:
段绍敏用《弟子规》进行文明礼仪教育1
用《弟子规》进行寄宿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龙胜镇小学段绍敏
龙胜镇小学位于广西桂林北部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城西端,是一所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占学校总人数60%。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再加上城市经济发展的加速,许多家长外出打工,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增多。
因此,我校生源极为复杂,60%来自边远农村,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三分之二是进城务工民工的子女。
为了让在校寄宿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校结合课题和学校发展规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弟子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使寄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住得好。
孔夫子曾说过:
“不学礼,无以立。
”身居礼仪之邦,应待人以礼。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荀子也说过: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可见,文明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文明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才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注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使之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学生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句老话: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
有些家长也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想怎样就怎样,长大了就懂得礼仪了,这也是误解。
一方面,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可能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难了。
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时候培养礼仪习惯,与孩子天真无邪的表现并不矛盾,越是懂礼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
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
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文明礼仪教育重在引导学生落实到行动上。
把文明礼仪教育与启蒙教材《弟子规》进行有机结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弟子规》营造环境。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的话说的是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对人的深远影响问题。
校园是育人的最佳场所,对校园环境的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可以凸现校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对人的发展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
学生在校时间均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为、思想道德无不受环境的影响。
我们学校是一所寄宿生占80%的学校,学生一星期回家一次,在学校的时间远远多于家里,因此,我们运用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的优势,把教室、走廊、宿舍、食堂、宣传栏等都分别挂上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忠、孝、仁、智、礼、义、信”的宣传标语,把《弟子规》的内容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时刻提醒学生要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二、运用《弟子规》渗透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
我们平时利用《弟子规》,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是关于儿童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它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智、礼、义、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典故讲述清楚。
这部书中包含了孩子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各种规则,它教育孩子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如何做事、读书,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等。
在我们班推行经典诵读《弟子规》以后,我发现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还能自觉
的按照其中的要求去做,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借助《弟子规》,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一)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礼仪教育中不容忽视。
为培养小学生文明的生活礼仪,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习惯养成入手,引导小学生从主动问候、讲究卫生、整理衣着、清理宿舍、打扫食堂等细小环节做起。
我们在《弟子规》的学习中,将读句与学生生活场景中的具体事情结合起来,在运用中自己逐渐理解,如早上起来到教室时询问是否洗脸漱口,然后赞扬他们都记住了“晨必盥,兼漱口”;如餐桌礼仪,“对饮食,勿捡择。
食适可,勿过则”教育学生吃饭时要专心,不掉饭粒,不挑食;下课时,上下楼梯靠右行时,教育孩子要“宽转弯,勿触棱”;学生犯错时,用“德有伤,贻亲羞”来教育孩子要养成好品性;用“朝起早,夜眠迟”教学生睡眠礼仪,引导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用“冠必正,纽必结。
”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整理自己的衣着等,我们不断督促并使之内化为小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同时结合主题活动“礼仪在我心中”的教育活动,从实践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对学生加强礼仪教育。
(二)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做人是立身之本,也是我们对小学生从小培养的内容之一。
通过遵守集体规范如:
到校、离开学校或在路上碰到老师或熟悉的人能主动打招呼,“路遇长,疾趋揖。
”能主动热情向客人、老师打招呼并交谈;知道要尊重别人,不随便叫喊、打扰别人,“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等;在行走时能主动礼让师长,“长无言,退恭立。
”同伴之间相互打招呼、问候,“奸巧语,秽污词。
市井气,切戒之。
”游戏中友好合作一起玩“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活动中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如:
得到伙伴的帮助会说谢谢,不小心碰撞了朋友会道歉等。
刚开学时,班级经常出现丢东西的现象,自从学习了《弟子规》,让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既为偷。
”的道理以后,班上偷东西的行为在不知
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
学习了“兄道友,弟道恭。
”孩子们互敬互爱,争吵打闹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学习了“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孩子们就知道,我们进出及活动时为什么不要挤,为什么要学会等待。
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经典诵读中陶冶了道德情操,培养了高尚品格,开阔了孩子的心胸,端正了孩子的品行。
(三)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
现在很多的孩子在家里被宠坏了,好象父母的任何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不懂得关心、体谅父母的辛苦。
我们在《弟子规》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从行动上爱自己的父母,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学会并懂得关爱、孝敬和感恩。
有些家长反映孩子们听话了,懂事了。
读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的句子后,学生们在家听话多了。
有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身体不舒服,会主动帮父母端水、拿药,有的孩子看到父母下班回家,会帮父母做家务,送一杯热茶,虽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深深感动了每一位孩子的父母。
在运用《弟子规》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尝试把经典故事融入其中,加深学生的理解。
我们知道:
孔融让梨;岳飞问路;“程门立雪”更是尊敬师长的典范。
因此,我每天都坚持给学生讲德育故事,这些故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发人深思,给了学生极大的人生启迪,孩子们特别喜欢听,而且每次都听得十分专注。
用《弟子规》可以很好地促进文明礼仪教育,这是一种养成教育。
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内容
通过强化训练与检查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消除现行德育与学生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全体师生掌握各种礼仪知识与技能,不断增强礼仪意识,培养优秀的礼仪品质,促使全体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的学习生命乐园。
1.培养礼仪意识:
使学生知道礼仪对于一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才是一个道德高尚、文明的人。
2.培养礼仪情感:
激发学生对礼仪的认同感,知道一个遵守礼仪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感受到礼仪的乐趣,自觉地实践礼仪。
3.培养礼仪技能:
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哪些礼仪规范,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通过反复的实践,成为知礼、守礼、行礼的人。
4.培养礼仪品质:
通过反复、长期的礼仪行为训练,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在交往实践中自如地表现出得体的礼仪品质。
三、具体实施及做法
1.制定活动方案,并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德育活动的启动仪式(第四周周二)。
你参照后面别人的做法制定一个简单主持稿。
(在最后面)
2.开展“文明礼仪月”检查评比,制定检查表,各班先自检,学校在第四、五周各抽检一次。
3.于第周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队活动。
以“文明礼仪”的标准为主要内容,以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进一步的查漏补缺;学习“小学文明礼仪的基本常识“。
4.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
6、组织学生出刊好一次“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手抄报和黑板报。
活动内容开还有什么要填补的,你再填补一下
附:
(用于班队课时学习,一班一份)
1.见面礼仪:
(1)遇见校领导、老师主动敬礼打招呼“您好”或“老师好”;碰到学校员工、遇到同学打招呼“您好”或点头微笑。
(2)碰到外校老师来学校主动欢迎:
“老师好。
”(3)遇见其他客人、家长来校时主动欢迎:
“您好。
”
2.上课礼仪:
(1)课前两分钟准备好学习用品,摆放有序,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2)去专用教室上课,课前两分钟出教室排队,等候老师到来,做到“静、齐、快”;走队列时要“快、轻、直”,不得影响其它班级上课。
(3)在给老师行上课、下课行礼时,立正站直注视老师,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课后能够及时整理自己的抽屉,使之保持干净、整洁。
(4)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并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读姿,学会做笔记。
(5)上课迟到在教室门口立正,进门前喊报告,方可入内。
3.课间礼仪:
(1)讲文明话、普通话;不讲土话、脏话。
(2)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追逐、奔跑、推搡和打闹等。
(3)文明轻声交谈,不尖叫、怪叫、大声嚷嚷。
(4)讲究清洁卫生,不乱吐痰、乱扔杂物、随地滚。
(5)认真做好该做的事,不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6)开展文明安全的课间活动,不做不安全的游戏。
4.交往礼仪:
(1)老师或家长讲话时不插嘴,不在旁边吵闹,学会尊重他人。
(2)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自己在接受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帮助时,虚心倾听,并说“谢谢!
”
(3)自己能处理的事情尽量自己处理,如需找老师,进门前喊报告,得到允许才可入内,并随手关门。
(4)同学之间交往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打人,不随便对人发脾气,要谈论健康、有趣、有意义的话题。
(5)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
5.集队集会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行,行进路上不讲话,动作整齐规范。
(2)有参加活动观看演出时,不故意起哄、插嘴、嬉笑不休,争当文明观众,并热情地为演出节目鼓掌。
(3)周一升旗时庄严肃穆,脱帽行队礼,旗手执旗要规范。
高唱国歌,服从队列统一指挥。
听领导、同学讲话时保持安静,讲话结束后热烈鼓掌致谢。
6.家庭生活礼仪:
(1)孝敬父母长辈、尊老爱幼。
(2)做客待客、与邻居和睦相处礼仪等。
7、综合礼仪:
(1)安全第一:
不安全的地方不去;不安全的游戏不玩;不安全的事情不做。
(2)在学校就餐,排队领取食物,珍惜粮食,轻嚼慢咽,不挑食物,不说废话。
(3)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保护自己,并会拨打相关的求救电话:
火灾报警119;急救报警120;公安报警110等。
(4)进出校门礼让同学,遵守学校上学放学规定,不争不抢,并按学校要求统一穿好校服,佩戴小黄帽和红领巾。
(5)爱护图书,开放式书廊上的图书,读后按要求摆放,保护图书的整洁;遵守学校阅览室的借书规则,一旦损坏丢失主动赔偿。
(6)爱护国家财产,随手关灯、关水,不损坏公物,不爬树,不折花,不踩草坪。
此表双面打印,从第四周周二开始检查至第五周,一个班级两周(8天)
时间:
星期班级检查老师:
总分
月日星期检查人:
总分
篇四:
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知识学习————《弟子规》
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知识学习
教案
渑池县城区客运管理所
二○一一年
第子规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的意思有两个:
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
「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
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曰: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
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如果在孩子在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
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夫子的见解。
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
人都应该学的。
《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
父母呼冬则温事虽小亲所好亲爱我谏不入
丧三年
出则悌
兄道友或饮食称尊长骑下马尊长前
事诸父
谨朝起早冠必正衣贵洁年方少勿践阈执虚器斗闹场人问谁
借人物
信
凡出言应勿缓夏则凊勿擅为力为具孝何难悦复谏常悲咽弟道恭或坐走勿呼名乘下车声要低如事父夜眠迟纽必结不贵华勿饮酒勿跛倚如执盈绝勿近对以名及时还信为先父母命晨则省苟擅为亲所恶亲恶我号泣随居处变兄弟睦长者先对尊长过犹待低不闻事诸兄老易至袜与履上循分饮酒醉勿箕踞入虚室邪僻事吾与我后有急诈与妄行勿懒父母教昏则定出必告子道亏物虽小谨为去身有伤孝方贤亲有过挞无怨亲有疾酒肉绝丧尽礼孝在中财物轻幼者后长呼人勿见能路遇长百步余长者立却非宜进必趋如事兄
惜此时晨必盥俱紧切置冠服下称家对饮食最为丑步从容勿摇髀缓揭帘如有人事勿忙绝勿问将入门不分明用人物借不难
奚可焉话说多须敬听反必面勿私藏贻亲忧谏使更药先尝祭尽诚怨何生即代叫疾趋揖幼勿坐退必迟兼漱口有定位勿拣择立端正勿有声忙多错问孰存须明求不如少父母责居有常苟私藏德有伤怡吾色昼夜侍事死者言语忍人不在长无言长者坐问起对便溺回勿乱顿食适可揖深圆宽转弯勿畏难将上堂倘不问惟其是须顺承业无变亲心伤贻亲羞柔吾声不离床如事生
忿自泯己即到退恭立命乃坐视勿移辄净手致污秽勿过则拜恭敬勿触棱勿轻略声必扬即为偷
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彼说长见人恶若衣服闻誉恐过能改
勿轻诺此说短即内省若饮食闻过欣归于无
苟轻诺不关己有则改不如人直谅士倘掩饰
进退错凡道字莫闲管见人善无加警唯德学勿生戚闻过怒渐相亲无心非增一辜
重且舒即思齐唯才艺闻誉乐名为错
勿急疾纵去远不如人损友来有心非
勿模糊以渐跻当自砺益友却名为恶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易解:
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
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
(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
篇五:
新街中学诵读《弟子规》、文明礼仪教育、学雷锋活动亮点
新街中学学校师生诵读《弟子规》、文明礼仪教育、学习雷
锋等活动中的亮点
1、诵读《弟子规》、文明礼仪教育、学习雷锋活动和民族团结相结合
新街中学是全市唯一一所回族中学,回族学生约占47﹪。
加强民族团结,突出民族教育特色,是诵读《弟子规》、文明礼仪教育、学习雷锋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我校本学期从小事做起,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让校园成为传播文明、倡导科学、宣传民族团结的有效阵地。
2、诵读《弟子规》、文明礼仪教育、学习雷锋活动和半军事化管理相结合
我校继续加强学校半军事化管理,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讲文明,树新风、学礼仪,促和谐。
3、文明礼仪教育、诵读《弟子规》、学雷锋活动相互结合
结合诵读《弟子规》和学雷锋活动,在全体师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积极构建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互谅互助;积极倡导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道德风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诵读《弟子规》、文明礼仪教育、学习雷锋活动和关爱留守儿童相结合
新街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占45﹪,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
学校成立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弟子 文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