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进度表.docx
- 文档编号:27870059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235
- 大小:4.59MB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进度表.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进度表.docx(2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进度表
2021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
即兴发言
1、北京的春节
习作:
心愿
2、腊八粥
语文园地
3、古诗一首
第五单元
4、藏戏
14、文言文二则
习作:
家乡的风俗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语文园地
16、表里的生物
第二单元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5、鲁滨逊漂流记
口语交际:
辩论
6、骑鹅旅行记
习作: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7、汤姆.索亚历险记
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
同读一本书
综合性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
写作:
写作品梗概
古诗词诵读
语文园地
1采薇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2送二元使安西
第三单元
3春夜喜雨
8、匆匆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9、那个星期天
5江上渔者
习作例文
6泊船瓜洲
习作:
让真情自然流露
7游园不值
语文园地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第四单元
9浣溪沙
10、古诗三首
10清平乐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2、为人民服务
13、金色的鱼钩
2021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5人,男生17人,女生18人。
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
特别是像李响等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我班差生较多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
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和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十九篇,精读课文十二篇,略读课文五篇,综合性学习两篇。
这六个单元,每组由“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书吧”这些部分组成。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口语交际”“习作”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语文园地”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教材后附生字表。
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课本最后设有词语表”。
2.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5)语文园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
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2.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4.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5.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6.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7.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8.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9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六.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七.后进生转化和优秀生提高措施
(一)后进生转化措施
1.取得任课教师的协助,学生家长的配合(经常上门家访)
2.感情投资
(1)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2)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让他们树立起信心。
(3)对他们所犯错误和缺点及时指出和批评。
(4)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
A.课堂提问.练习多给机会(难度较浅的)
B.课后作业的布置与众不同。
C.作业尽量面批
D.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功课。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思想波动较大,各方面表现反反复复,这样教师必须经常不间断进行转化。
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有一份爱心和耐心后进生一定能迎头赶上
(二)优秀生提高措施
1.加强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
优秀生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学生的赞扬.敬慕,家庭.学校宠爱.呵护,这样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好了,而忽视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在本学期加大对优秀生的理想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和教育。
2.要适当评价,正确引导。
教师对优秀生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适当性,对优秀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要适当,不能好到极处,也不能不予理睬,要具体公正。
对优秀生其他方面的成绩要多注意留心,并指出哪点好,为什么好。
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和优秀生谈心.沟通,传输一些观念,让他们知道教师赞扬什么推崇什么。
如,奉献爱心.关心同学.帮助后进.平等待人.谦虚谨慎.志存高远都是老师推崇和向往的。
3.培养优秀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优秀生应作为班级体中的普通一员,不能越出界外,要树立班级的集体感和荣誉感,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集体完成的项目和活动,感受到集体意识和成功的喜悦,让优秀生与他人一道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让他们在人与人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中感受伙伴的友谊和真情,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微薄,使优秀生愿意与同学交往,取长补短。
4.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安排给学生提问题的环节,创遣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让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提高。
5.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
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这一特点,可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
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6.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习指导
优秀生在学习中喜欢质疑,可利用课下时间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学习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九、教学进度
序号
日期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
3.1-3.5
1.北京的春节22.腊八粥2
二
3.8-3.12
3.古诗词三首34.藏戏1
三
3.15-3.19
习作2语文园地2流记(节选)2
四
3.22-3.26
骑鹅旅行记(节选)1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1
五
3.29-4.2
口语交际2习作2
六
4.6-4.9
语文园地2快乐读书吧2
七
4.12-4.16
8.匆匆29.那个星期天2
八
4.19-4.23
习作例文2习作2
九
4.26-4.30
10.古诗三首311.+六年前的回忆1
十
5.6-5.10
12.为人民服务213*.金色的鱼钩1
十一
5.11-5.14
口语交际2习作2语文园地2
十二
5.17-5.21
14文言文二则215表里的生物2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十三
5.24-5.28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1口语交际2
十四
5.31-6.4
习作2语文园地2综合性学习:
回忆往事
十五
6.7-6.11
综合性学习:
依依惜别
十六
6.15-6.18
期末复习
十七
6.21-6.25
期末考试
2021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写“蒜、醋、饺”等15个字,正确读写“饺子、鞭炮”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看春节图片,说一说你的家乡过春节有哪些活动,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板书:
2.指名学生回答。
3.俗话说: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风民俗。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北京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板书课题:
北京的春节)
4.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字词揭秘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预习:
指名读生词,注意纠正字音。
课件出示
饺子万象鞭炮眨眼通宵间断
万不得已截然燃放小贩摆摊儿彼此
贺年骆驼恰好一律彩绘分外
3.引导学生从生词的音、形、义三方面了解需注意的地方,并相互交流。
4.全班齐读生词。
5.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心得,说出“热闹、忙碌、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板书:
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6.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日子里人们的活动?
可以用笔画下来,也可以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三、课文精讲,感受年味
(一)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看来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已经初步感受到北京的春节氛围。
这么热闹的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2.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
作者围绕春节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
然后以四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填表。
出示课件:
时间
风俗习惯或人们的活动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时间顺序:
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明确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板书:
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2)风俗习惯或人们的活动:
熬腊八粥、买杂拌儿、节前忙碌、放鞭炮、吃糖、除夕守岁、拜年、逛庙会等。
4.师生共同完成并订正以上表格。
(二)研读课文,感受年味
1.默读全文,思考:
老舍先生为我们展示了许多北京过春节热闹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
2.小组研读。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画出最能表现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4.交流体会和感受。
(1)体会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里,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情。
②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思考:
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可以体会到人们在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
④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⑤联系生活实际,自由说说你们家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在干些什么。
(2)体会过年的热闹。
①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
(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春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热闹)
②同是热闹,但各有不同,默读思考:
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春节的重要日子,它们各自又有什么特点呢?
请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
(除夕:
喜庆、团圆;正月初一:
悠闲、快乐;正月十五:
红火、美丽)
④交流反馈写“除夕”的片段,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节日喜庆、团圆的气氛。
课件出示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抓住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抓住“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感受团圆的氛围。
⑤阅读“阅读链接”中斯妤的《除夕》,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
同是写除夕,二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
老舍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时人们主要的活动进行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中斯妤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的情景。
⑥过渡:
熬过了除夕,人们通过守岁把美好的祝福赠给了长辈和孩子,接着正月初一到来了。
⑦指名学生交流反馈,进一步体会正月初一的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体会逛庙会时人们的悠闲与快乐。
(课件出示:
课文第8、9自然段)
⑧指名学生读。
⑨过渡:
正月初一过完了,同学们可别挪开脚步,更精彩的还在后面,更精彩的是什么呢?
(元宵)
(3)体会正月十五的红火、美丽。
①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课件出示:
课文第11、12自然段)
②创设情境,引导写话:
看着火红而美丽的北京城,看着一盏盏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的花灯,你产生了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请你用上文中优美的词语,写出你此刻的感受吧。
③带着美好快乐的情感,全班齐读第11、12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领悟写法
1.同学们,看来这篇课文已经在你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1)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记叙。
(2)有详有略地写,对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
师:
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应该抓住重点内容来写,做到有详有略,让人印象深刻。
(3)抓住特色活动来写。
4.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舒乙的《北京的春节》,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
同样是写过年,二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5.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如:
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住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等。
6.教师小结:
同学们,北京的春节从腊八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才宣告结束,历时一个多月,作家老舍却只用了一千多字就将它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作者正是抓住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
同学们要懂得运用刚才总结的写作方法来指导自己写作。
五、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下列加点字拼音全都正确的是()。
A.更新(ɡènɡ)杂拌儿(bàn)摆摊(tān)
B.陈醋(cù)掺和(chān)恰好(qià)
C.正月(zhènɡ)榛子(zhēn)翡翠(fěi)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以______为线索,以人们的________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__________就开始了:
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____,____,____。
最后写________春节结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勾起读者对年味的向往,对传统节日的留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语言特色、详略、比较阅读、表达顺序等方面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习俗。
1.自主读文,读中感悟。
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语言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本节课教学中,我首先落实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保证他们能多次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充分地与文本对话。
我从整体入手,紧扣中心,抓住关键词“热闹、忙碌、喜庆、团圆”,帮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接着,我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勾画圈点批注,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教学,采用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
2.指导朗读,创设氛围。
本课写了北京春节的一系列习俗,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其中许多情景孩子们从未见过,但老舍先生的描述使人身临其境。
教学时,我采用以读为主,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课堂延伸激发表达等,为学生创设积极的说话氛围,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从而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此外,我着重触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还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在这种对话中不断感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021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甜腻”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难点: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揭示课题
1.听儿歌《腊八》,再谈话:
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
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
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吗?
指名学生谈谈对腊八粥的印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
(板书课题:
腊八粥)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字词揭秘
1.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
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字词揭秘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腊粥腻咽匙搅稠嘟肿熬褐缸脏
(2)指名学生读,纠错正音。
重点指导“匙”的读音。
钥匙(shi)汤匙(chí)
“匙”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音为“chí”。
(3)指导学习易错字:
腻熬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腊八粥甜腻搅和可靠猜想肿胀粉碎外套染缸解释
(5)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认读,正音。
3.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时的惊奇,写出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
4.同学们刚才的概括很完整,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是如何概括出来的呢?
教师小结:
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们可以紧扣文中的主要人物“妈妈”和“八儿”,并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
三、课文精讲,深入体会
(一)品读腊八粥的美味
1.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的?
2.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问题并画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3.细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4.学生交流,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对腊八粥产生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说明了腊八粥十分美味。
(2)抓住重点词句,如“糊糊涂涂”“大碗大碗”“大匙大匙”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教案 教学 设计 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