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7869678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3.53KB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1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2.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1、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
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2、生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内容。
照片导入:
课件出示吴庆恒老人的照片。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请看大屏幕,照片上的老人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这位老人就是昆明市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名叫吴庆恒。
吴庆恒老人被昆明市民亲切地称之为“海鸥老人”,他和海鸥之间的故事在各大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吴庆恒老人,去感受他和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整体感知
1、师范读。
指名读文,扫除字词障碍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
(总结:
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
)板书:
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唤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四、品读课文,感悟深情(海鸥送别老人)
1、老人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照顾、喂养海鸥,和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可是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当老人的遗像出现在湖边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快速默读课文14——19自然段。
2、汇报自学所得,教师相机点拨。
抓住以下重点词句,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大不一样”能否换成“不大一样”?
你从中体会到海鸥怎样的心情。
2、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仪容的亲属。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
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2)、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
(3)、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3、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我们一起来读,和海鸥一起向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告别吧!
(齐读)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1)、你觉得课文中的“扑”能不能换成“飞”?
(2)、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3)、“飞动的白色旋涡”是一种什么样子?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4、课堂词语巩固练习。
5、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优秀生: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其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老人与海鸥》一课,认识了吴庆恒老人,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翠湖边的海鸥。
当老人的遗像被放到翠湖边时,发生了那令人动容的一幕。
让我们重回那一天,重新去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生配乐齐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白翼天使”。
二、出示学习目标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三、初读课文,抓主线
课文里哪个句子直接点明了老人和海鸥的关系?
指名说、读“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一位老人,为什么能和海鸥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四、品读课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1、请默读课文的1——13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人把海鸥当作了亲人,关心照顾?
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学生交流。
学生说到哪,或读到相关句子时,让学生简短地说一说自己的读书体会,这种体会可以是浅显的,但必须是真实的。
A、老人外表描写
1.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
(抓住“褪色”体会老人生活俭朴,对海鸥无私的爱,并总结此处为外貌描写)1’
2.从第二句话能体会到什么?
2’
3.投影出示,补充资料。
4.老人仅仅是一个冬天这样来到翠湖边给海鸥喂食吗?
看看课文后面哪句话说明他不止是一个冬天来给海鸥喂食?
5.出示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无论,无论,老人每天都。
请学生完成。
6.多种形式朗读
B、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师范读。
2、插入练习。
画出描写老人动作的词语,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老人与一般人喂海鸥有哪些不同?
让学生找出描写老人动作的词语进行感悟。
2’
出示老人喂海鸥的图片,指名背、齐背。
5’
C、唤海鸥
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自由读,练习“呼唤”1’
2.这是写老人呼唤海鸥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
3.在老人心里,海鸥就是他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它的名字。
他在亲昵地呼唤这些孩子时,会跟他们说些什么呢?
(ppt出示)3’
小组练习。
(选择两名学生汇报)
D、谈海鸥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1’
1.生动是怎样的表情?
尝试换词。
2.老人为什么谈起海鸥就会有这样的神情?
E、企盼
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2’
1.老人在企盼什么?
2.抓住了“企盼”的眼神就能读好这一自然段。
齐读。
五、拓展延伸练,体验升华情5’
1.有人想为这个感人的故事写一副对联,但没有写完。
相机板书:
上联:
老人爱海鸥如(父亲)无(私)无(怨)
下联:
海鸥恋老人似(儿女)有(义)有(情)横批(老人与海鸥)
请大家帮忙把对联补充完整。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自己所填的)2’
2.如今,昆明市民为了纪念这位衣着简朴、爱鸥情深的老人,在翠湖湖畔筑了一座铜像,这也是第一座平民塑像。
想一想,这铜像的塑立,是希望什么?
2’
六、作业布置
优秀生:
写一段自己和小动物相处的片段。
其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爱海鸥如(父亲)无(私)无(怨)
横批(老人与海鸥)
海鸥恋老人似(儿女)有(义)有(情)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题入手,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
3.预习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获,现在分组交流,组长记录要点,各组选一名同学汇报预习情况。
要求:
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可以提出疑问。
(汇报过程中,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三、根据提示,拟订提纲
1.读自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拟订自学提纲。
(原则:
尽量考虑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
)
四、指导阅读,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纲自学课文。
2.分组交流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谈感受,也可夹叙夹议。
(预设:
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五、朗读深化,学习表达方法
1.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要点:
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
)
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自己观察的情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六、作业
优秀生:
写写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
其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存冬粮
晾蘑菇
垫窝
和睦,和谐
23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积累文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重点、难点
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教学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揭题,了解"战象"
在古代战争史上,曾有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类似现代武器坦克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它能破城门,毁营垒,折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伤害.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积累文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三、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将理解不了的词语圈画出来.交流,认读,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
嘎羧亢奋摩挲象冢威风凛凛势不可当优哉游哉焦躁不安横遭不幸暴毙荒野泣不成声久久凝望炯炯有神浴血搏杀长途跋涉体力不济英武豪迈
说说以上词语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初步理解.
四、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产生的主要疑问是:
按事情发展顺序补充完成下面的提纲:
(英雄垂暮)——()——(依依泣别)——()——()——(庄严辞世)
交流,反馈.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说印象
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说说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下面的句式来说:
嘎羧是一头()的战象.(预设:
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再说说课文所描写,刻画的哪几个场景令你印象特别深刻。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三、抓住重点,细感悟
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进战象嘎羧的内心世界,感受战象嘎羧崇高的品质.课文比较长,我们可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阅读呢(提示学生采用快速浏览与潜心品读相结合的方法)
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5-23自然段,抓住那些细致描写战象嘎羧的句子潜心品读,想想你受到了怎样的感动,在句子旁边简要地写一写批注.
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随机指导学生在品读的时候要抓住描写刻画嘎羧的那些感人的细节来体会嘎羧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心理活动.
组织交流,预设以下交流的重点,交流的顺序可以随机.
★感受嘎羧重披战甲的情景——
点拨引导:
当我把玉米扔下去的时候,嘎羧的情绪反应是怎样的(焦躁不安)从哪些细节中可以体会出来(像丢垃圾似的甩出去)当我漫不经心地把类似马鞍的东西踢下楼去之后,嘎羧的情绪反应又是怎样的(激动不已)从哪些细节中可以体会出来(呼呼吹,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嘎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反应再联系下文说说你的感动.。
★感受嘎羧惜别村寨的情景——
点拨引导:
最令你感动的细节是什么嘎羧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如果它会说话,此时此刻会说些什么请拿起笔在书上这句话旁边写一写.写后交流。
★感受嘎羧凭吊战场的情景——
点拨引导:
嘎羧为什么要走到打洛江畔哪些细节特别令你感动
让我们体会一下此时此刻嘎羧的内心世界吧.想象性补充说话: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见了();
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因为这里();
★感受嘎羧庄严死去的情景——
点拨引导:
这段话详细地描写了嘎羧什么情景作者在这段话描写中重复最多的是那个词语(挖)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这个"挖"的,找出来,读一读.(挖一阵就喘息一阵,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继续挖……)嘎羧为什么要这么费力地给自己挖象冢它为什么不走到祖先留下的象冢去
带着我们的感动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重点指导朗读
小结:
战象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动.那一幕幕情景怎不令人肃然起敬让我们以有感情的朗读甚至背诵,来铭记这头令人肃然起敬的战象嘎羧吧!
四、作业
优秀生:
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复述课文
其他:
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善良忠诚英勇坚强
24*金色的脚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收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学生简单谈对狐狸的印象。
)
那么,通过昨天对24课的预习,狐狸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请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是什么让同学们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金色的脚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声自读课文及阅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了解故事大意,并勾画出重要提示。
2.汇报初读情况。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尝试拟订自学提纲。
(相机板书关键词)
预设提纲: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①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
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说说你还有什么问题?
3.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4.思考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四、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根据自学提纲独立思考,勾画圈点作批注;思考完毕可与小组同学交流。
2.集体讨论交流:
(1)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
老狐狸营救小狐狸的过程中,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
(通过交流,朗读,体会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爱的伟大。
)
(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文的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
(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探讨。
3.教师小结:
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
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
当动物对人类流路感情时,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
五、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你能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人与动物的故事?
(海豚奥利纳;海龟救人的故事;丹顶鹤的故事;小狮子爱尔沙;昆索泼的猴子学校……)
六、作业
优秀生:
课外练笔:
(二选一)①你与小动物之间最能体现真情的一个片段;②课文情节生动,有不少的地方都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小练笔。
如:
正太郎在去牧场的路上从悬崖上摔了下去,失去了知觉,他是怎样被救的呢?
正太郎与小狐狸一家分别的情景一定十分感人,能把它写具体吗?
其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4*金色的脚印
小狐狸(被捉)
奶桩回
喂木放要
咬
老狐狸送食正太郎
(聪明、善良)搭救(善良)
25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师叙述故事:
《伯牙学琴》(配乐出示相关的图片)
2、听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3、伯牙学琴多么艰辛呀,弹琴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他为了一个人,却从此不再弹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伯牙绝弦》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三、解题质疑
1、“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绝弦”呢?
2、许多古文都能从题目上了解课文大意,看了课题,我们知道这篇古文主要讲——生:
(A:
伯牙再也不弹琴了)(B:
伯牙弄断了琴弦)的故事。
3、学到这里,听了《伯牙学琴》的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联系《伯牙学琴》的故事提问:
伯牙学琴那么艰难,为什么就这样绝弦了呢?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以前学过《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回想一下,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呢?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2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指名读,评价。
4、师范读,配乐。
6、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7、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8、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五、小组合作学习
1、师:
课文读得很有古文的韵味了,我们现在就来读懂其中的意思吧!
想想我们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2、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弄懂课文意思,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课文意思。
六、作业:
优秀生:
背诵课文。
其他: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四、深入学习
1、伯牙为何要绝弦呢?
(因为钟子期死了)(板书:
钟子期死)
2、为何钟子期死,伯牙要绝弦呢?
好不容易苦练学会的琴技就这样断了?
(因为他太伤心了,因为他失去了知音)(板书:
知音)
3、什么叫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4、从哪里看出钟子期是他的知音,划出相关句子。
(2——4句)[课件出示句子]
5、指名读。
6、从此文段中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课件出示句子]
7、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
“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深化理解。
8、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回答:
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出示课件词语]于是你怎么赞叹?
9、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
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在杨柳、志在白雪……子期会怎样赞叹?
引导学生说句子。
10、这正是: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课件出示句子]
理解这句话,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
这就叫──知音。
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11、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在遇到钟子期前,有没有人赞美伯牙呢?
你想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
钟子期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12、师小结:
只有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这就是——知音。
知音相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快乐、激动、兴奋……)
13、指导朗读。
(自由读、分组读)
师: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欢聚的那一份融洽,那一份欢乐!
的确,多么欢乐的相聚,多么难忘的时光!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14、知音之死: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读: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
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
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指导朗读)
五、拓展,回味绝弦
1、师:
子期死后,伯牙到他的墓前悼念。
面对子期的坟墓,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
出示短歌,师范读:
(伴低沉悲凉的古典音乐)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课件出示句子]
2、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
(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3、师:
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想到与子期在一起的种种欢乐,又怎能不加倍地想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呢?
你能通过读体现伯牙与知音相遇的喜和痛失知音的悲吗?
指名同学分别“喜”和“悲”。
[课件出示全文]
六、熟读成诵。
1、播放《高山流水》乐曲,齐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七、总结:
自古以来,“良朋易求,知音难觅”,“伯牙子期,人遇知己,琴遇知音”,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知音佳话,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这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
[
八、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