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怎么写.docx
- 文档编号:2786492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0.31KB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怎么写.docx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怎么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怎么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怎么写
作文专题
给材料作文怎么写
给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
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
1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2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3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4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5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6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7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写好给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
既然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一致”。
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
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
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作。
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写作者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尖锐一些,这就是小题大作。
“大题化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作”的“小题”指写作的题料。
必须把握“要求”。
“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题目、字数等。
写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写作文。
下面我们从2002年中考作文题中举出几例加以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小伙子染上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小伙伴接触。
但有一个小男孩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
邻居们都感到奇怪。
因为这个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
有好心的邻居提醒小男孩,小男孩回答说:
“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了,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染。
他说:
“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
要求:
可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从材料中引发感想,谈谈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
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怎样对待得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的小伙伴的故事,重点是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始终与他在一起却未被传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这就揭示了材料的深刻内涵。
什么是健康?
除了身体的健康,当然还指思想的道德的等等。
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目的要求。
正像小男孩最后说的:
“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
近墨者必黑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行了很久的俗语。
人们也常常视它为真理。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伙伴得了很容易传染的皮肤病,许多家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在一起,但是有一个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却一如既往地和小伙伴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
有一位好心的邻居提醒他,他说:
“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别人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小伙伴痊愈了,小男孩也没有被传染上。
读完这个故事,我疑惑了:
近墨者必黑吗?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
在解放前有一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曾以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名为《南北极》,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他走进了上海的十里洋场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那些醉生梦死的生活来。
这可是“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
但是,同样生活在上海的作家鲁迅先生,却始终保持着革命家的本色,以笔作刀枪,向那个他厌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近墨者到底黑不黑,这是要看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如何,能否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如果意志品质薄弱的话,我相信,他很快会被传染上“病毒”。
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人禁不住诱惑,心灵的天平向着金钱和权力一边倾斜了,倒下了,最终成了罪人。
真正的好人都是保持着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质和廉洁的作风,只为群众,不为个人。
他们可真正被称为“中国的脊梁”。
“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这种近墨者不黑的精神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
点评:
这是一篇较为成功的作文,看来这位同学掌握了一定的作文技巧,首先他选取了“应具有怎样的意志品质”这一角度,阐述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道理,主题集中而明确。
其次结构安排得也很清晰。
第1段,开头引用俗语,但不急于论述而是接着引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近墨者必黑吗?
”“疑惑”中其实包含着作者的鲜明态度。
第2、3段采取正反对照的方法加以论证。
最后又以俗语作结。
语言也显得干净利落,恰当的引用增色不少。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着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去;赶到它前面再画一道线,它还是马上望风而逃,翻来覆去都是如此,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蚂蚁就转来转去没有头绪,将包围圈缩小,它在其中左突右扑几下后,发现无路可走,不得不鼓足勇气奋而突围。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面对许多障碍,刚开始我们眼前都是那么沉重而无奈,而等到我们鼓足勇气克服掉以后才发现它不过是蚂蚁面前的那道樟脑球防线而已;蚂蚁最终尚且敢于背水一战,可又有多少人在障碍面前一直抬不起头啊!
要求:
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自拟题目。
材料简析:
这则材料是用蚂蚁做的一个试验,然后联系社会生活而感发出一番议论,说明应鼓足勇气,敢于克服各种困难的道理。
值得思考的是,试验本身提供了多个立意的角度,因为在反复“碰壁”之后,蚂蚁才“奋而突围”。
这就为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勇敢的选择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
“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挫折战斗的经历。
只有在障碍面前鼓足勇气克服,才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小短文:
在一只匆匆赶路的蚂蚁面前用樟脑球画一道线,这个小小的生灵便会望风而逃;赶到它面前再用“樟脑”画一道线,它又会惊慌失措地立即离开。
翻来覆去都是如此。
到最后,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这小家伙就在圈里转来转去毫无头绪。
然后逐渐将包围圈缩小,它便会在其中左突右扑,发现无路可走后,只有硬着头皮冲出去……
看到这里,我想蚂蚁终于冲出了樟脑球所画出的“防线”,可以继续前进了。
这勇气固然可嘉,否则只有困死其中,但如果蚂蚁在遇到第一道樟脑防线时就能冲过去,此时想必早已走到了更远的前方了吧!
普希金曾经说过:
“好像上帝没有创造出平坦的道路一样,上帝也没有赐予任何人平坦的人生。
”朋友,你现在是否意识到,我们人的一生也是在和自己面前的“樟脑防线”在斗争吗?
在“樟脑防线”面前却步不前的人,一事无成。
在“樟脑防线”面前犹豫徘徊的人,可能在最后时刻鼓足勇气冲出去的人,固然能取得成功。
但,我更赞扬那些在遇到第一道“樟脑防线”前就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人,因为他们在面对有如“樟脑防线”一般的障碍、挫折时,不是想着如何逃避,而是勇于面对,大胆抛弃迷惑,恐惧,以无畏的精神去迎接这重重困难。
小小的蚂蚁在最后还敢于背水一战,而以“造物主”自居的我们既有一开始就勇于向前的人,也不乏有一开始就放弃的人。
所以,朋友,在你遇到一道道“樟脑防线”时,是一开始向前呢,到最后再努力呢,还是到半路就放弃呢?
答案,应该是明确的。
点评:
这篇作文的作者能够认真阅读、审视材料,并从材料中分析出三种情况:
遇到“防线”就冲过去;犹豫之后再冲过去;在“防线”面前选择放弃。
这种辨证的认识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文主题鲜明,立意较为深刻。
文章引用名人名言,增强了说服力。
语言简练、流畅。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不管无意还是有心,我们每个人多少都在掩饰自己。
尤其当我们在公众中生活或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时,“表演”痕迹就愈加明显。
你有过“掩饰自己”的情景吗?
请写出来。
要求:
叙述要真实可信,清楚生动;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
这个材料共三句话,分为两段。
第一段明确点出人爱“掩饰”自己的心理特征。
第二段指明写作的内容:
“你”“掩饰自己”的情景。
这两段是学生作文的立意基础。
一颗发烫的心
记忆就像一条无尽的长河,在生命的每分钟里都不停息地流淌。
那时时泛起的涟漪就是自己真实的写照,我至今还不能忘却那令我无数次自责过的一幕……
小学时的我,在老师眼里是个乖乖生,“懂事、听话、认真”几乎成了我每次评语中必不可少的六个字。
而那一次,我却利用了老师对我的这种信任,背弃了诚实,犯下了自己永远无法原谅的错误……
小学四年级时,班里转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叫吕峰,个头不高,脸蛋黑黑的。
听说,他来自农村,母亲是卖菜的。
他们家千方百计才把他送进了我们学校,学校要求他试读一学期,如果他表现不好,就立刻转学。
他来到我们班后,成了同学开玩笑的对象。
不但因为他的外貌和那身打扮,还因为他那不伦不类的乡音。
也许是想让我帮助他吧,老师安排我和他做同桌。
开始,我还不大乐意,但渐渐的,我发现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
吕峰虽然学习不好,但很善良、老实,而且口哨吹得很溜。
那哨声如小鸟鸣叫,明亮、婉转,让人感觉置身于林间。
每当课间或体育课自由活动时,他总会独坐在校园花坛边,拿着一片小树叶,欢快地吹起来。
这也使许多男生为之羡慕,女生为之钦佩。
和他坐同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学会他那套口技,也想感觉那种被同学所惊叹的滋味。
因此,我时常噘起嘴,也学着他那口形发出声音,渐渐的,我竟会吹口哨了。
又一次在语文课上,班主任老师正聚精会神地讲述课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致,我的脑海里立刻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心中升腾起一种欢悦,口中情不自禁的“嚯—”的一声,打破了教室的寂静。
同学、老师的目光一齐盯在了我们这一课桌上。
“你们俩,谁吹的口哨?
”耳畔传来了老师的责问声。
当时,我一下就慌了,为了尽快“澄清”自己,脸上无丝毫羞愧的表情,还一本正经站起来,一鼓作气地说:
“老师,不是我。
”老师立刻点了点头,表示相信我的话,并示意我坐下,周围的同学也纷纷议论:
“不会是朱海昀的,她胆子那么小”,“肯定是吕峰,班里属他最会吹口哨了……”这些话像针一样刺耳。
我顿时追悔莫及。
当时,我毫不犹豫的说出那句话,只因不想破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形象,不愿被同学看做是坏孩子,更不想……总之,全都是为顾及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好面子。
我也不晓得,我为什么在诚实和虚伪之间,会选择后者,而且“演”得那么真。
正当我思想澎湃的时候,老师叫起了吕峰,“吕峰,这口哨是你吹的吧?
”吕峰脸红了,“我、我……”他想为自己解释,但当他的目光和我的目光相遇时,他不由低下了头。
因为我的目光像在乞求他,又好像提醒他“别忘了,我曾教过你好多题呢……”就这样,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发话了:
“是,是我!
”这下,我的心才如释重负,“罪行”也被掩饰了过去。
课下,吕峰被老师叫出去狠批了一顿,我偷偷地到办公室门口听了,那字字句句像打雷一样不时在我耳边轰响,仿佛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总将我的心胀得满满的。
从那以后,我很少和吕峰说话。
好多次,我都单独找他向他道歉,他却从不说什么,只是苦苦一笑,这让我更加内疚了。
这件事就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烙印在我心灵深处。
直到第二学期开学的那天,我才知道吕峰转学了。
听说是因为他学习跟不上,而且因为他平时表现不够好,上课吹口哨,和同学关系也不好……听了这些,我眼眶湿润了,我真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唤回我那个很会吹口哨的同桌。
许多年过去了,当我再回忆起这件事,心中不仅充满了深深自责,而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作文 话题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