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含答案 精品.docx
- 文档编号:27858283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16.74KB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含答案 精品.docx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含答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含答案 精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第18课罗斯福新政含答案精品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列举罗斯福政府在财政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社会立法等方面的措施,并逐一分析其作用。
2.依据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归纳其特点和实质。
3.联系当时的世界形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知识点一 临危受命
1.形势:
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
2.当选总统:
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3.临危受命:
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预习评价】
1.(判断)罗斯福以克服经济危机的坚定信心赢得了选民的支持。
(√)
2.(思考)“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
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1932年罗斯福“发誓”的背景如何?
提示 经济危机仍在恶化。
知识点二 实施“新政”
内容
具体措施
作用
整顿财政
金融体系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恢复银行信用,刺激出口
复兴工业
(核心)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调整农业
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社会福利
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社会立法
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
【预习评价】
1.(判断)罗斯福为减耕减产的农民实行补贴,其目的是降低农产品的价格。
(×)
2.(判断)“以工代赈”有利于刺激消费和生产。
(√)
3.(思考)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
“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
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
”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提示 以工代赈。
知识点三 摆脱危机困境
1.恢复经济:
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预习评价】
1.(判断)罗斯福新政放弃了自由竞争的运行机制。
(×)
2.(思考)有人说,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从传统的“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变。
这里“大政府”的职能增加了什么?
提示 政府调控干预经济的职能。
【资料回放】(教材P84)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美国大批工人失业,社会矛盾激化。
罗斯福上台后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失业问题,以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
【图示巧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历史纵横】(教材P85)本段材料阐述了罗斯福在新政期间对农业采取的措施,即采取大规模毁灭农产品的办法,当然,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付给农民一定的补贴。
通过诸多措施,使农业的情况开始好转。
【图示巧记】
【历史纵横】(教材P86)本段文字阐述了面对同样的危机,德国希特勒选择了一条与美国罗斯福新政完全不同的道路。
他使国民经济军事化,使德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从中我们应该看到1929年开始的这场经济大危机的深远影响。
【误区警示】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引起的,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消除这一基本矛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名师点拨】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主题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史料探究]
1.调整工业生产
史料 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①,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
——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
注:
①反映了政府开始干预经济生活。
思考 史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提示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目的:
防止因盲目竞争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2.社会保障政策
史料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①。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注:
①反映了政府开始干预社会生活,保障社会生活。
思考 依据史料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结合上面的图片和所学,列举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的措施。
提示 政府态度:
从不干预到干预(或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
措施:
直接救济;以工代赈(或兴办公共工程);制定有关法律,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
3.新政的特点
史料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①。
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②,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注:
①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②反映了在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同时,不放弃自由竞争。
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提示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史论形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从经济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从内容看,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使其协调发展。
(3)从目的看,以克服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但其根本目的则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4)关注民生,注重社会建设。
(5)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进行。
[拓展延伸]罗斯福新政中“新”的体现
(1)新理论:
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新特点:
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对工人和小生产者有利的措施。
(3)新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新起点:
新政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名家论史]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观点: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
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等
导读:
“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体现了政府的责任,为日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
主题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影响
[史料探究]
1.实质
史料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①。
——罗斯福
注:
①说明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提示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不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
2.影响
史料一
注:
柱状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到1940年,美国的生产已经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思考
(1)依据柱状图,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示 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史料二 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①,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注:
①说明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遏止了美国法西斯的势力。
思考
(2)从政治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在应对美国社会危机方面有何作用?
提示 缓解了社会矛盾,遏止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史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政府干预经济”及按照这一思路“实行经济改革”等举措在主要西欧国家风靡一时①。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注:
①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资本主义国家效仿,资本主义开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思考 (3)依据史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作出的贡献。
提示 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本主义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史论形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影响
1.实质: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2.影响
(1)直接影响:
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间接影响:
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的增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3)深远影响:
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
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名家论史]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
观点:
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和以后的美国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美国历史学家伯顿·W·小福
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导读:
“新政”并没有从根本上挽救美国经济,美国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状态。
同时,新政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新政中实行美元贬值,也加剧了邻国危机。
贸易保护主义,造成了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一、学思之窗(教材P86)
这些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提示 “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及“财产税法”等一系列社会立法,使美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财富再分配体系,这对于缩小贫富差距,保障普通百姓最低生活,改善公众的生活状况,缓和社会矛盾,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本课测评(教材P87)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影响。
提示
(1)主要内容:
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
具体项目有: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等。
(2)影响:
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三、学习延伸(教材P87)
有兴趣的同学们可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就上述观点进行讨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提示 新政实际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总的来说,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这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创了一种新模式:
美国开始进入一种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
1.(2017·开封高一检测)下图两位人物于1933年前后在竞选美国总统时,他们争论的问题的焦点应该是( )
A.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
B.美国如何应对两次世界大战
C.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D.经济大危机和是否实行新政
解析 本题关键在于时间“1933年”和“竞选美国总统”,可知他们是胡佛和罗斯福。
当时他们面对的是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和如何应付这场大危机。
答案 D
2.(2016·贵州学业水平)W·福斯特在《美国共产党史》中说: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行动……击破两党制度,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在罗斯福新政中,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誉
B.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管制证券业
C.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D.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加强社会保障
解析 罗斯福在社会福利方面进行了改革,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避免了材料中“击破两党制度,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的出现,故选D项。
答案 D
3.(2016·北京学业水平)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
“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
”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A.复兴工业B.整顿银行
C.以工代赈D.调整农业
解析 结合材料“修建长途铁路工程”可知,这是罗斯福推行的“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经济危机,故选C项。
答案 C
4.(2016·内蒙古学业水平)罗斯福(1882~1945)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以及社会福利方面加强救济和社会保障等。
这反映了新政的特点是( )
A.损害资本家的利益B.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解析 材料表明了罗斯福对“财政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改革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故选D项。
答案 D
5.(2017·烟台高一检测)罗斯福说:
“在美国,没有人比我对私人企业有着更坚强的信念。
客观地说,正是新政挽救了被拖到毁灭边缘的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
”这说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A.以国有制取代私有制
B.强化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D.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没有人比我对私人企业有着更坚强的信念”“挽救了被拖到毁灭边缘的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可知,罗新福新政的实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自由企业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C。
B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
A、D两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C
6.(2017·邯郸高一检测)“‘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
”材料中的“分水岭”意指美国( )
A.从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
B.从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
C.从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
D.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D是二战之后,A项说法错误。
“新政”改变的是美国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国家政权模式,因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发展模式。
答案 C
7.(2017·四川学业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9月,美国股票价值下降了40%,且这种下降一直持续了三年。
到1933年,工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暴跌将近一半,商品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保守估计1400万。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上台,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问题,他相继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
1933年夏国民经济开始小幅度回升,1939年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应对材料一所述事件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解析 第
(1)问,结合材料“1929年9月,美国股票价值下降了40%,且这种下降一直持续了三年”可知,此事件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特点”依据所学回答。
第
(2)问,结合材料看出,罗斯福通过立法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影响”结合所学回答。
答案
(1)事件: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特点:
范围广;破坏大;时间长。
(2)措施:
罗斯福新政或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
恢复了国民经济,使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一句话:
“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
”这说明美国( )
A.只有走法西斯道路
B.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失灵
C.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
D.胡佛信任新政府
解析 材料中没有提到法西斯道路问题,也没有体现胡佛对新政府的态度。
另外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还没开始。
故选C项。
答案 C
2.1936年美国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以保护土壤的名义,即通过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
该法主要是出于( )
A.保护农业生态环境B.平衡市场解决危机
C.保障农场主的利益D.推动农业布局调整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知,国家在调整农业生产,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再结合题干时间“1936年”,可知这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故B项正确;环境保护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稳定农产品价格,不是为了推动农业布局调整,故D项排除。
答案 B
3.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禁酒令》,规定一切生产、销售、饮用酒类的行为非法。
而1933年12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21号修正案将“禁酒令”正式废除。
从经济方面考虑,罗斯福废除禁酒令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人酗酒成风B.笼络选民,稳定人心
C.增加幸福感D.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解析 依据材料时间“1933年”及时代背景可知,此时美国处于经济危机期间,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扩大就业渠道,刺激社会消费,再结合图片中鼓励喝酒的内容即可知本题选D项。
答案 D
4.罗斯福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
”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 )
A.关注民生问题B.遏制两极分化
C.削减政府开支D.控制生产规模
解析 罗斯福认为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对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以工代赈”“救济”等措施,如建立专门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这些都关注了民生问题,故选A项。
B、C、D三项均不能体现材料中的信息。
答案 A
5.历史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这场“大手术”指的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
B.政府参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大规模干预经济
C.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政权干预资本家的经营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
解析 “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说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D两项属于新政的具体表现,C项属于自由放任政策。
答案 B
6.《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中写道:
“垄断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发展到顶点,使它面临崩溃之时,要挽救它并延长它的生命,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办法。
这就是大力加强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解决经济危机的临时措施
B.限制恶意竞争的所有制变革
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
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解析 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从此进入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与材料中“挽救它并延长它的生命”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7.罗斯福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幽默地对记者们说,自1933年以来,“新政大夫”这个内科专家把美国的急性内科病医治好了。
这主要是指( )
A.美国经济得到恢复B.社会矛盾基本解决
C.生产关系暂时调整D.经济危机得以避免
解析 根据材料“新政大夫”“急性内科病”可知,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暂时摆脱经济危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
A正确。
答案 A
8.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
“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
”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时代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解析 罗斯福新政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
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
……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
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
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
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
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
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解析 第
(1)问,结合材料一判断1929~1933年经济危机,并指出经济危机的根源。
第
(2)问,围绕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作答。
答案
(1)“历史悲剧”: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措施:
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含答案 精品 学年 高中历史 必修 试题 18 罗斯福 新政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