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备课.docx
- 文档编号:27855617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0.10KB
苏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备课.docx
《苏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备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三语备课组三下第二单元整组备课
三年级备课组
单元整体说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三篇课文和一个练习。
《翻越远方的大山》主要讲述了刘翔把约翰逊比做心中的那座大山,从刚开始对约翰逊的成绩可望而不可即,到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渐渐地开始靠近他并超越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只要你勇于向强大的对手学习与挑战,只要你有信心有勇气,肯努力,就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雪儿》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能飞上蓝天的事,表现了我对鸟类的爱护。
《花瓣飘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
《练习2》共安排了5个板块:
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4、会用“询问”、“意外”造句,能够学会说话,表达出自己的建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小动物,孝敬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好少年。
3、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懂得在不幸及压力面前,我们应该做个乐观、不屈不挠的人。
单元教学建议:
1、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紧密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4、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多媒体
课时安排:
4、翻越远方的大山2课时
5、雪儿2课时
6、花瓣飘香2课时
练习23课时
4翻越远方的大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感知主要内容,理清文脉。
4、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老师强调读书要求
2、学生按要求各自轻声读课文。
3、检查字词朗读
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
(多种形式朗读个别读正音集体读)
4、小组交流一疑难词语。
遥不可及:
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奢望
风驰电掣
三、检查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2、重点句子齐读。
四、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我们能不能按照(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这条时间线索把课文分成对应的三大部分呢?
2、交流
第一部分(12),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遥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3-7),写刘翔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8——),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小组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2、重点指导:
跨右边第一笔撇起点在竖中线。
纪右边是己不是已
3、学生描红,临写。
老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课堂测试
默写生字
五、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两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板书
4翻越远方的大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3、理解课题的深层含义,懂得在前进的道路上,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飞人刘翔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感悟“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听写新词:
跨栏呐喊纪录
背影风驰电掣遥不可及
3、同桌互批,订正错字。
说说由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
第二行词语又让你联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去了解刘翔的心路历程。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课文第一部分遥不可及的大山
1生读第1、2段。
看看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刘翔把约翰逊当成一座远方的大山。
2交流重点词句
(1)“很早就知道”说明刘翔很早就开始关注“跨栏王”约翰逊,也说明约翰逊很早之前就已经出名为世人所知,还说明他很早就给自己确定了目标。
(2)“根本就不敢”、“奢望”、“遥不可及”、“更别提”表明了“我”——刘翔和约翰逊相差甚远。
3指导朗读
(2)精读课文第二部分来到大山脚下
那么,刘翔是怎样成功翻越这座大山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10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重点词句
“风驰电掣”“我”决心赶超约翰逊
“我”的成绩越来越好,进入决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和约翰逊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拿第一!
“我”和约翰逊的差距终于缩小了!
从“总是”和“!
”体会到虽然“我”在不断进步,但是约翰逊这座大山依然横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经站在山脚下”!
3、教师小结感受这些词语见证了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顽强拼搏的过程。
4、朗读
(3)精读课文第二部分成功翻越大山
1、学生齐读8-13小节。
2、讨论
刘翔靠什么成功翻越了大山?
(坚持不懈坚定的信心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敢于超越)
三、总结全文
1、“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
2、交流“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既是前进路上巨大的困难,也是刘翔奋斗的目标。
那么“翻越”一词就是指要战胜前进路上困难,挑战自我,实现人生目标,超越梦想。
3、教师总结:
因为刘翔有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坚持不懈最终获得了成功。
只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习刘翔的这种自信、坚持、勇敢的精神。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
四、作业
收集几句有关“志向与坚持”的名言警句。
五、板书设计
5雪儿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飞上蓝天的事,表现了“我”队鸟类的爱护,也流露了“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全文共5个自然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1、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
雪儿。
(板书:
注意“雨”字头的写法,齐读,注意“儿”读轻声)
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媚敷弧喃剩鸽捡哀悠阻忠递盼线慰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
明媚的春天 美丽的弧线 艰难险阻 飘飘悠悠
千山万水 轻轻捧起 十分快慰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
(3)交流读书收获:
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①爸爸带回( ),我为雪儿( ),盼望( )。
②听爸爸说雪儿是( ),我更盼望( )。
③雪儿展开( ),我心里( )。
这三句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小结
四、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说说“我”当时的感受。
2、引导:
想想当你生病时,爸爸、妈妈又去上班了,你一个人独自在家时,你会有何感受。
3、指名交流体会。
4、现在,就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读这个小节。
指名读
5、小结:
你读得真好!
同学们,我们读课文时就应该这样,要注意体会人物的感情,并带着这种感情来朗读课文。
五、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并交流。
2、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剩”“鸽”“捡”“盼”“线”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以及“哀”字。
3、辨别“弧”和“孤”
4、范写,明确注意点。
重点指导“剩、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昨天,我听到你们一直在呼喊着一个名字。
是谁啊?
你来喊一声。
你来喊。
你也来还喊。
齐读课题
2、多么好听的名字,多么美丽的白鸽。
它在我最孤独、寂寞时,来到了我的身边。
齐读第一段。
3、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我”与雪儿的故事。
二、学习2——5自然段:
1、让我们打开书本,边读边想:
在你眼前出现了几幅感人画面?
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想想: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
2、你们读得很认真,一定也看到了很多感人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
(疗伤、飞翔、送别)
(一)疗伤图:
出示第二自然段。
想想:
从这段中,你能看到哪些画面?
(1)看到一只(受伤、失去自由、充满哀伤)的鸽子。
a谁来读读这只可怜的鸽子。
个别读。
评议。
(你觉得他读得怎样?
谁能读得比他还好?
)(太可怜了,他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只翅膀正在流血,身子在不停颤抖的鸽子。
听了他的朗读,我同情受伤的鸽子,同情它的遭遇,我会憎恨那个打伤鸽子的人。
)
b师:
你真是个善良的、充满爱心的孩子。
看着受伤的鸽子,我们着急、我们心疼。
引:
那么,小作者怎样呢?
这段话中,哪些描写也让你感动。
(2)疗伤。
a个别读。
啊,你真会读书。
你已经读出了作者的内心。
谁也体会到了?
再读。
b看着受伤的雪儿,作者心里怎样呢?
(同情、爱怜、关切。
)
师:
对啊,我们知道作者此时正在家养伤,当她看到受伤的鸽子,——心里格外同情、怜爱它。
真是同病相连啊!
c引读:
所以,看着可怜的鸽子,我和爸爸连忙给它——(洗了澡,敷了药),不一会,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高兴的给它取名叫——(雪儿)。
引:
从小作者的行动中,让我们深切地感受他对雪儿的同情和关心,还有哪些描写也让你感动。
(3)安慰的话语。
(6句)(亲切、关心、关爱。
)
a个别读。
多么亲切的话语,我觉得你读得特别好。
点击:
“你的家”、“安心”。
b谁也能读一读。
从作者发自内心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当成了一家人了。
他用亲切的话语安抚着受伤的雪儿,更抚慰它不安的心。
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对雪儿格外同情。
)
c师:
是啊,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对雪儿格外关心、同情。
d练读。
(4)相伴。
(第7句)
这段话中,你还看到哪副感人的画面?
a出示。
谁来读读这段,想想:
你们体会到什么?
(天天、一起:
相依相伴一起看蓝天、白云 心情是多么的愉快。
我们不再。
。
。
。
)
b想象:
看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自由自在的白云,我在想什么呢?
(向往外面的美好春光,雪儿也向往一望无际的蓝天。
蓝天才是雪儿的家,白云才是雪儿最好的伴侣。
盼望自己的伤快点好起来,能向飘飘悠悠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
插:
信鸽—— 你能联系上下文学习,真不错。
是啊,从爸爸的介绍中,我对雪儿了解更多。
c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副感人的疗伤图,感受到了我和雪儿相依相伴时的浓浓的情谊,后来,我对雪儿的感情进一步加深了,你从哪里看出?
d用体会到的感情,我们再读读这句话。
齐读。
(二)知雪儿:
(1)从爸爸的介绍中,我对雪儿了解更多了?
(2)自己读3,想想:
听了爸爸的介绍,我觉得雪儿怎样呢?
(是啊,你为雪儿骄傲、自豪!
)
雪儿,真——(了不起、勇敢、作用真大呀,雪儿忠实的蓝天信使。
。
。
。
),
(3)出示。
谁来读。
师:
我对雪儿的相知更多了,盼望雪儿的伤快点好起来的心情也更加急切。
齐读。
(三)飞翔:
引:
看,雪儿在我的悉心照料下,终于飞上了蓝天,那又是怎样的一副画面呢?
让我们自己先读读4节,看谁读得最好。
(1)来,我们来进行一次朗读挑战赛。
你准备挑战谁?
(2)你们深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
(3)出示图。
你看到什么?
(张开它雪白的翅膀,在蓝天上尽情飞翔。
它舒展开洁白的翅膀,在蓝天上跳起了优美的舞姿。
)
(4)师:
我们禁不住为雪儿欢呼,来,你来欢呼一声。
(大声、高兴、)
(雪儿你终于康复了、你会飞了、你回到了蓝天妈妈的怀抱、你飞得多高,你飞得多美。
)
(5)加动作,一起来欢呼。
(6)是啊,雪儿飞上了蓝天,终于实现了我们的愿望,多么令人高兴、多么令人兴奋啊。
来,让我们站起来,和雪儿一起在蓝天中飞起来吧!
加动作,把这一节背一背,也可看几眼。
(四)离别图:
(1)老师听着你们富有感情的朗读,也想来读读课文。
请你闭上眼睛,想想:
你看到什么?
(2)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
(转着圈儿:
为什么?
难舍难分 咕咕直叫:
说什么?
喃喃:
什么意思?
谁来喃喃的说一说。
问:
多日的心愿,应该高兴,为什么低声细语?
(是啊,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我带来了快乐。
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它悉心的照顾。
我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我们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
)
(3)师:
我喃喃低语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花。
虽然我有一千、一万个舍不得,但我还是把雪儿。
。
。
。
。
轻轻捧起。
动作,对的,轻一点。
想想:
轻轻捧起雪儿,默默地说:
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
“祝福”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此时,翱翔在蓝天的雪儿心情怎样?
假如它会说话,它会对关心照顾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雪儿渐渐地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我”此时变得——(),高兴的是什么?
得到的安慰又是什么?
(4)多么感人的一个告别场面,师生共演。
(5)写话:
多么感人的离别场面啊,它已经深深地记在我们的心里。
现在,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上下文,写出这段感人的告别情景。
三、总结
1、在相依相伴、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和雪儿结下了深厚的友
谊,即将分手了,我们又是多么的舍不得啊。
看,此时,雪儿慢慢飞
远了,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喊一声:
“雪儿”。
2、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我与雪儿之间的深情。
3、指导背诵4、5小节,积累好词句
板书设计:
5雪儿
腿伤在家,盼望外出。
照料白鸽,渴望康复。
展翅高飞,心中快慰。
6花瓣飘香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情节直白,情真意切。
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
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可分为4段。
敬爱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应该具有这种基本的道德情操。
课文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小事的叙述之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体会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培养学生从小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美好情感。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见过月季花,能不能描述一下月季花的样子?
(茎有刺,花有大红、粉红、白色,每季都开花,又叫月月红)。
2、是啊,月季花不但美,而且花瓣还飘着清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月季花有关的文章,叫《花瓣飘香》。
(板书课题)
3、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2、字形指导,“摘”字别写错。
3、哪些词语不理解,提出来师生互相释疑。
(注意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9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
3、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摘花瓣?
(2次)分别在哪些段落中,哪一次写得最详细?
4、齐读剩下的自然段。
5、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分成4段。
第一段
(1)写“我”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段
(2)写“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段(3-10)写“我”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第四段(11)写“我”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
四、熟读课文,初步体会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
五、通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质疑,引导自学
1、激趣导入
老师深情地谈话:
同学们,在充满浓浓亲情的音乐声中,我们又迎来了姹紫嫣红的春天。
春天里,百花齐放,万木争荣。
有一种花最鲜艳,那就是红艳艳的月季花。
有一片花瓣最美丽,它不但颜色鲜艳而且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在这片小小的花瓣的背后还有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瓣飘香》。
2、过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课后,老师请同学们下去继续读课文,看有哪些感兴趣或不明白的问题,这节课,我就一起来解决大家不明白的问题,好吗?
3、设置悬念,引导自学
过渡;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了,她来到了我家门前。
快瞧!
她带来了什么?
出示课件——一丛红艳艳的月季花。
学生欣赏图画,感受月季花的美丽。
可是有一天,作者却看见有一位小女孩在摘花瓣呢,不禁产生了很多疑问。
同学们,你最想知道什么?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里发生的事,大家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出来,边读边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巡回指导。
4、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质疑。
(1)学生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能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明白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质疑,老师及时予以鼓励肯定。
)
(3)老师把同学们指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后出示投影。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三个问题?
指名读这三个问题。
①小女孩是怎么摘花瓣的?
②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③小女孩摘花瓣做什么呢?
请同学们再很快地看看书,看看这几个问题分别在那个时间里呢?
二、研读课文,感悟形象
(一)探究问题①,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导读书。
小女孩到底是怎么摘花瓣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好吗?
(指名读,师生评议,范读,直到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
2、同学们再读读,看看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
把它画出来,读出了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抓住“俯、摘、捧”等几个动词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小女孩当时爱花惜花的心情。
3、小结过渡:
作者通过小女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明白小女孩的爱花、惜花。
这么美丽的月季花,如果摘整朵花或者摘一束多美啊,为什么只摘一片花瓣呢?
摘花瓣到底做什么呢?
小姑娘奇怪的举动引起了作者的注意。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作者又看见了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忍不住叫住了她,从小女孩的回答的话语中,作者明白了一切。
(二)探究问题②、③,学习3——10自然段
1、请同学们认真的读读3至10自然段,看看这部分写什么。
2、读对话的句子:
这几段主要写了小女孩和作者的对话。
同学们把直接写作者和小女孩对话的句子用不同的线画出来吧,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作者和小女孩的对话?
(先以同桌为单位分角色对话,然后指名对话,男女生对话分角色对话。
)
3、读书不仅要读出自己的理解,更要读出自己的情感。
小女孩回答作者的问题,也解答了我们课前提出的疑问。
你从小女孩三次回答的话语中明白了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及时引导想象体会小女孩的“懂事”。
(1)感悟小女孩对环境的关心。
①小女孩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她想说的话说完了吗?
从哪里看出来的?
也许小女孩还想说什么,但是没说出来,你能帮她把没说完的话补充完整吗?
学生想象说话,体会小女孩的虽然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但却不忍心摘下整朵花朵,怕影响别人观赏的心里。
②师语:
原来小女孩认为美丽的月季花是共大家观赏的,生怕影响了大家观赏美丽的花朵,所以舍不得摘整朵花,只摘一片花瓣的。
多懂事的孩子,这么小就懂得把“关心”献给美好环境。
(2)感悟小女孩对妈妈的一片孝心。
①设疑:
世上美好的事物很多,小女孩为什么单单选择一片小小的月季花瓣作为礼物送给生病妈妈?
通过“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等语句体会小女孩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摘片花瓣送给她”的一片真情。
(妈妈看到美丽的月季花瓣,闻到淡淡的花香,会很高兴的,病就好得快。
)小女孩捧给妈妈仅仅是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吗?
妈妈闻到的仅仅是花瓣淡淡的清香吗?
②师语:
原来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安慰生病的妈妈,让妈妈摸一摸像绒布一眼个的花瓣,闻一闻花瓣淡淡的清香,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啊!
(3)感悟小女孩听父亲的话以及爸爸对祖国的“忠心”
①“爸爸呢?
这么小,就一个人照顾妈妈?
”让学生联系课文体会,小女孩不但把爸爸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而且还用自己的行动——摘花瓣安慰生病的妈妈,让爸爸放心地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②你们知道南沙在什么地方吗?
南沙,它位于祖国的最南端,有中国的南大门之称,驻守在那里的人民解放军,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亲人,肩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
小女孩有这样一位身穿军装,手握钢枪的,把忠心献给祖国的爸爸,多么让她感到自豪呀,可小女孩的眼眶里为什么闪动这泪花呢?
(学生各抒己见:
思念爸爸,妈妈生病了难过,为爸爸自豪,被作者感动了等)
4、通过小女孩的神态,体会小女孩思想感情的变化,感悟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1)画出小女孩感情变化的句子并体会。
抓住:
“不知所措”“惶恐”“低下头不好意”体会小女孩的认识到摘花瓣是不对的,因而惊慌害怕的心里;“眼眶里闪动这泪花”体会到小女孩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
(2)设疑:
小女孩原本是被花的主人叫住了,害怕极了,可后来不仅不害怕,还激动得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她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抓住“我轻轻地问”“摘花瓣做什么呀”“你爸爸呢?
”体会到“我”的和蔼可亲。
由于“我”对孩子的喜爱消除了小女孩“不知所措”和“惶恐地望着我”的恐惧感,她才能讲出摘花瓣的原因。
)
小结:
听了小女孩的故事,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们和作者一起来夸夸她吧!
感情朗读: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5、结合课文的对话,初步认识对话的几种形式。
这段话是以作者和小女孩两个人的对话展开叙述,让我们明白小女孩的为什么只摘一片花瓣,摘花瓣做什么呢。
(1)出示三句不同的对话形式: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么呀?
”
(2)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三年级 第二 单元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