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8认识固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7853873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321.34KB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8认识固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8认识固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8认识固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8认识固体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8、认识固体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8、认识固体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8、认识固体
执教者
日期
教学目标
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认识固体的基本性质,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知道不同的固体,有不同的测量方法。
3.辨认固体的形状、大小变化后的情况,知道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教学重点
认识固体的性质,知道固体的形状或大小,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改变,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固体的性质,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面粉、盐、沙子、玩偶、玉米粉、积木、粉笔、蜡烛、纸张等各种各样的固体,水、牛奶、食用油等液体。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周围的物体,看看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初步认识固体和液体。
教学过程
旁注
课前准备:
教师在每小组实验桌上摆放好实验器材,在教室的窗台等部位摆放矿泉水、食用油、牛奶等液体。
一、导入新课
出示单元小诗:
固体大小有形状,或圆或方有质量。
外力作用会变样,质量不变莫慌张。
液体可就不一样,日常都要容器装。
摇一摇,晃一晃,想变啥样就啥样。
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初步了解小诗的内容。
全班交流:
这首小诗写了哪些东西?
(固体和液体)
固体和液体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再读古诗,进一步体会固体和液体的特点。
教师引导:
固体和液体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个单元我们就来研究固体和液体。
板书课题: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固体。
板书课题:
8、认识固体
二、辨别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
教师引导:
大家先来看一看我们教室里哪些东西是固体?
哪些是液体?
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并把这些物体分为固体和液体。
固体:
黑板、墙壁、玻璃、窗户、课桌、凳子、讲台、电脑、实验桌上的玻璃器皿等等都是固体。
液体:
矿泉水瓶中装的矿泉水、牛奶、食用油等等。
教师引导:
刚刚大家分的都很准确,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这些也是固体吗?
投影出示纱巾、面粉、食盐等等物体,引导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不是固体?
为什么?
教师相机出示显微镜下的食盐晶体,引导学生认识到食盐颗粒虽然比较细小,但是它仍然有一定的形状,因此属于固体。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因此,无论是纱巾、面粉,还是食盐,他们都属于固体。
要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固体,不能只从大小,形状上判断。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是固体,进一步加深对固体的认识。
引导学生填写好活动记录单。
三、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
教师引导:
固体都具有固定的形状,不过,每一样物体的形状都不一样,那么我们怎样来比较他们的大小呢?
接下来,请大家试着比较下面三组固体的体积大小。
第一组:
三组积木
出示积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哪一组积木的体积比较大?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怎样才能比较这三组积木的体积大小?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本小组使用的方法,如果方法合理,我们可以当场验证一下,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三组积木的体积大小。
教师小结:
比较这三组积木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积木进行拆分,如果每块积木的形状和大小一样的话,就可以采用数积木的方法进行比较。
第二组:
一堆面粉和一堆玉米粉
出示一堆面粉和一堆玉米粉,引导学生看一看,预测一下这一堆面粉和一堆玉米粉,谁的体积大?
学生进行预测,有的预测玉米粉的体积大,有的预测面粉的体积大。
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学生先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办法,再进行全班交流,看谁想的办法更加合理,教师将比较好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选用自己认可的办法来进行实验,看看玉米粉和面粉谁的体积更大?
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小组使用的方法以及实验的结果。
设计说明:
此处建议使用透明的玻璃杯测量的办法,把面粉或和玉米粉分别装入玻璃杯中,然后用尺子量一量面粉和玉米粉的高度,谁的高一些,谁的体积大,反之,谁的体积小。
第三组:
两个玩偶
出示两个玩偶,引导学生预测,哪个玩偶体积大。
学生预测玩偶体积的大小,并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推测。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想出的办法,看看谁的办法更加合理、有效
预测:
方法一:
埋盐法
具体操作方法为:
取足量的盐,利用量杯测出盐的体积,把玩偶埋入盐中,测出玩偶和盐的总体积,看谁的总体积大,那么玩偶的体积就大,反之,玩偶的体积就小。
方法二:
可以把盐换成沙子、玉米粉、面粉、米等等。
方法三:
如果是塑料玩偶,或者其他不吸水材质的玩偶,可以使用水来测量玩偶的体积。
各小组使用自己认为合理有效的办法,来进行验证。
全班交流,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
刚才比较三组固体的体积大小,我们分别使用了数积木、用量杯量、埋盐法。
其实比较固体大小的方法非常多,比如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把物体埋入水中,把物体埋在沙子中等等方法,只要能把物体的体积测量出来,都可以使用。
引导学生完善好实验报告单。
四、他们还是固体吗?
教师引导:
我们刚刚了解了固体的特点和体积。
如果一个固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大小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物体还是固体吗?
出示图片:
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烛
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还是固体吗,并谈一谈自己的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没有变的东西认识到,尽管物体的体积、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是,构成这些固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所以,他们仍然是固体。
出示一座山的图片,引导:
这座山上的岩石,经过数百万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最后会变成什么?
他们还是固体吗?
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会变成细小的沙粒石子,不过,因为构成石头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因此,他们还是固体。
出示自然界中岩石的变化图,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直观的感受岩石的变化过程。
教师小结:
总之,无论固体的大小怎样改变,形状怎样改变,只要构成固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那么,他们仍然是固体。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固体,知道了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尽管有时候,固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大小会发生改变,但是构成固体的物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它们还是固体。
下一节课我们将初步认识一下液体,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板书
设计
8、认识固体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大小、体积和质量
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08认识固体课课练课时练习
8认识固体
基础达标练练全基础知识轻松实现达标
1、填空题。
(1)固体有确定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________或________,但构成物体的________没有改变。
(3)要比较两堆粉末的体积的大小,可以将两堆粉末分别装入相同的玻璃杯中,然后用________和________记录粉末在玻璃杯中的________。
2、判断题。
(1)橡皮泥的形状会改变,所以它不是固体。
()
(2)纱巾没有确定的形状,它不是固体。
()
(3)固体都是硬的。
()
(4)固体都是不透明的。
()
(5)面粉在揉成面团之前不是固体。
()
3、选择题。
(1)下列物体属于固体的是()。
A.洗发剂B.玻璃球C.牛奶
(2)下列固体中,最大的是()。
A.
B.
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变得破碎了,破碎的岩石不是固体
B.固体的形状各异,我们无法准确比较它们的大小
C.食盐是固体的小颗粒
(4)妈妈给佳佳买了两个玩具,佳佳想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于是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这利用的是固体()。
A.有确定的体积B.有确定的质量
C.受到外力作用能改变大小
4、连线题。
石头
牛奶固体
书本不是固体
酱油
能力提升练提升训练拓展探究
5、实验分析。
(能力指数★★★)
(1)仔细观察下图,说一说哪些是固体,哪些不是固体。
(2)固体有哪些特点?
(3)吃面包时掉的碎屑是固体吗?
为什么?
6、综合应用。
(能力指数★★★★)
从前,有甲、乙两人向国王献上两颗宝石,他们都说自己的宝石更大。
甲的宝石更长,乙的宝石更厚,用肉眼不能分辨出哪颗宝石更大。
国王问丞相如何判断哪颗宝石更大,如果你是丞相,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写出两种方法)
8.认识固体
1.
(1)形状体积质量
(2)形状大小物质状态
(3)尺子笔高度
2.
(1)×
(2)×(3)×(4)×(5)×
3.
(1)B
(2)B(3)C(4)A
4.
5.
(1)面包、鸡蛋和玻璃杯是固体,杯中的水不是固体。
(2)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3)面包的碎屑是固体。
面包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大小,但物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6.(方法不唯一)方法一:
在两个相同的杯中加等量的水,再将两颗宝石分别放人两个杯中(两颗宝石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比较哪个杯中的水面高,哪个杯中的宝石体积更大。
方法二:
将两颗宝石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杯中,再向两个杯中倒入相同体积的盐,将宝石埋上,比较哪个杯中的盐的表面高,哪个杯中的宝石体积更大。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9、认识液体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9、认识液体
执教者
日期
教学目标
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归纳液体的共同特点。
2.观察并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3.观察并归纳水平面的特点,知道水平仪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水平仪。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液体,了解液体的特征,学会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难点
体会液体的性质,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了解水平仪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水平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平仪、常见的液体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液体,了解这些液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谁来说一说,固体有哪些性质?
一般来讲,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既然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又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那么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比较不同固体的体积大小呢?
拆分法、量筒测量法、埋盐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液体。
板书课题:
9.认识液体
二、观察液体,初步了解液体的基本性质
出示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找一找图中哪些是液体?
为什么称他们为液体?
全班交流讨论,图中的液体有打针的药水、池塘里的水、头上流下来的汗水、小狗撒的尿、妈妈做饭用的食用油、醋、酱油水、牛奶、汽车加的油等等。
除了图中观察到的这些东西是液体之外,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液体?
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液体,如饮料、眼泪、血液、柴油等等。
出示飘动的烟和流动的沙两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飘动的烟和流动的沙也是液体吗?
教师引导:
飘动的烟和流动的沙,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的这种飘动和流动跟液体的漂动和流动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如果我们把烟的颗粒和沙的颗粒进行放大,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
教师出示放大的烟的颗粒图和放大的沙子的颗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识到烟和沙子的颗粒虽然很小,但它们都有固定的形状,因此,不可能是液体。
老师小结:
飘动的烟,流动的沙,它们与液体的流动有着本质的差异,烟尽管在飘动,沙尽管在流动,可是构成烟和沙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因此,他们是属于固体,而不是属于液体。
总结,引导学生说一说液体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质?
教师相机引导并板书:
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没有确定的形状。
出示固体的性质,引导学生把液体的性质和固体的性质进行比较,发现液体和固体的差别在于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而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这是区分液体和固体的一个重要标准。
学生完成活动手册,并交流。
三、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液体,那么它们的性质都一样吗?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水、牛奶、蜂蜜和油这4种液体的性质。
出示活动记录单,引导学生了解我们需要比较的是哪些液体?
比较哪些方面?
性质
液体
油
水
牛奶
蜂蜜
颜色
气味
透明度
黏稠度
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比较,相互交流,并填好活动记录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相机指导。
各小组交流观察比较的情况,共同完成活动记录单的填写。
出示填写好的活动记录单,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了解4种液体不同的性质。
学生完善好自己的活动记录单。
三、测量液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
液体和固体一样,也有一定的体积,那么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呢?
出示课本上测量液体的操作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说明材料,了解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点。
教师特别强调:
在把液体倒进量筒的时候,量筒要略倾斜,烧杯口要紧挨着量筒口;滴落的液体要用专门的抹布擦拭,不要用手去摸;在读量筒上的数字时,眼睛要平视,既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
教师出示一杯盛了液体的量筒,引导学生读一读上面的数字,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读取量筒数字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测量一杯水的体积。
特别说明:
这杯水是教师已经准备好的,各小组水的体积都是一样的,便于交流。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测量体积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教师再次强调,读量筒上的数字时,目光要平视。
四、比较液体的质量
引导:
液体的体积,我们可以用量筒去量,那么液体的质量我们该如何去测量呢?
出示实验室天平,引导学生认识天平,教师相机讲解使用实验室天平的方法。
布置活动任务:
请各小组量出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油,比一比它们的质量相同吗?
不同的话,谁的质量大一点,谁的质量小一点?
教师强调实验步骤:
要先用量筒分别量出50毫升的油和50毫升的水,再把50毫升水和50毫升油放在实验室天平上,进行比较,看看谁的质量大,水的质量小。
各小组进行活动测量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测量情况,并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活动的过程及时活动的结果。
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可以看出来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油,他们的质量各不相同,50毫升的水的质量要大一些,50毫升的油质量要小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水和油的密度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学习到。
五、认识水平面和水平仪
认识水平面
教师出示一个装着半杯蓝色水的玻璃杯,平放在讲台桌面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杯水的水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水面,发现水平面非常平。
教师再把这半杯水倾斜放在讲台桌面上,引导学生再看一看水平面,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尽管玻璃杯已经倾斜了,但是水平面仍然是平的,并没有受玻璃杯倾斜的影响。
出示句子:
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学生读一读,了解水平面的水平面的特点——始终保护水平。
认识水平仪
引导:
因为静止的水平面一般都保持水平,聪明的人们根据水平面的这一特点,发明了水平仪。
出示水平仪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水平仪。
水平仪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出示文字:
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
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做判断。
教师进一步讲解:
水平仪里面有一个水泡,当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时,气泡如果稳定在中间,那么这个物体的表面就是平的,反之,水平仪中的气泡在哪端,说明物体的哪段就偏高。
学习了水平仪的工作原理,下面我们利用水平仪来测量一下我们的课桌、讲台、窗台、地面等等,看它们是否是水平的?
学生分小组自由选择自己想要测量的物体,利用水平仪进行测量,看一看被测的物体表面是否是平的。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纠正个别使用水平仪不当的行为。
全班交流,学生汇报自己利用水平仪测量的物体及测量的结果。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液体,知道了液体的基本性质,那就是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但是没有固定的形状。
同时我们还认识到了静止的水面一般都是保持水平的,人们根据这个原理还发明了水平仪,用来测量各种物体的表面是否平整。
课后请大家,认真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看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固体和液体。
板书
设计
9、认识液体
液体的特征——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
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水平仪的工作原理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09认识液体课课练课时练习
9认识液体
基础达标练练全基础知识轻松实现达标
1、填空题。
(1)水在板上流得比油和蜂蜜快,说明水的________比油和蜂蜜小。
(2)液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但有确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
(3)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4)人们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
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________稳定后再作判断。
2、判断题。
(1)同样体积的油比水重。
()
(2)在比较液体的黏稠度时,要让液体自己从板上流下来。
()
(3)水是一种液体,蜂蜜、食用油也是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
(4)在观察液体时,不能闻或尝未知的液体,要确保卫生和安全。
()
3、选择题。
(1)下列属于液体的是()。
A.
B.
C.
(2)用水平仪测量课桌是否水平时,气泡在()时,说明课桌是水平的。
A.左边B.右边C.中间
(3)下列液体中,透明度最好的是()。
A.油B.水C.牛奶
(4)已知三种液体的关系,甲液体比乙液体流动得快,乙液体比丙液体流动得快,这三种液体的黏稠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4、填图题。
A、B两种液体,源种多?
多多少?
(单位,毫升)
我认为,_________比_________多,多_________毫升。
能力提升练练会综合能力快速提升成绩
5、实验探究。
(能力指数★★★)
浩宇要比较水、牛奶和胶水的流动的快慢。
他是这样做实验的:
量取同样多的水、牛奶和胶水,将它们同时滴在同一片玻璃板上端的同一条直线上。
接着,倾斜玻璃板,观察水、牛奶和胶水的流动情况。
(1)浩宇应该用什么装置量取同样多的水、牛奶和胶水?
请在装置前面的□里画“√”。
滴管放大镜□杯子□玻璃板
(2)浩宇在哪些方面保证了实验的公平?
用“”标出来。
(3)浩宇应该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哪种液体流得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本课学习的知识做出推测:
_________流动得最快,因为______________。
6、实验分析。
(能力指数★★★★)
下面是小宁对三种物体的观察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并解决下列问题。
颜色
气味
味道
形状
流动
物体A
白色
无
无
无固定形状
会
物体B
无
无
无
有固定形状
不会
物体C
无
无
无
无固定形状
会
(1)如果有一种物体是水,你认为是物体_________。
理由:
(2)如果有一种物体是固体,你认为是物体_________。
理由:
9.认识液体
1.
(1)黏稠度
(2)形状体积质量(3)凹面最低处(4)水平面气泡
2.
(1)×
(2)√(3)√(4)√
3.
(1)C
(2)C(3)B(4)B
4.AB5解析:
第一个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75毫升,第二个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70毫升,所以A比B多,多5毫升。
5.
(1)滴管
(2)最取同样多的水、牛奶和胶水同时滴在同一片玻璃板上端的同一条直线上(3)哪种液体先流到终点(4)水水的黏稠度最小解析:
在实验中,量取少量液体时,通常使用滴管。
浩宇在做这个实验时,保证了量取同样多的水、牛奶和胶水,并将它们同时滴在同一片玻璃板上端的同一条直线上,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验的公平。
通过比较发现,黏稠度大的液体流动得慢,先流到终点的液体流动得最快。
6.
(1)C根据水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物体C是水。
(2)B该物体有固定形状,并且不会流动。
9.认识液体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固体和液体》中的第2课。
本课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液体,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体积、质量等方面的常见性质,引发学生对液体种种性质的认识。
教学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描述所知道的各种液体的性质。
教科书第27页提供了一个场面,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找出身边的各种液体,而且越多越好。
课文还提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四种常见的液体:
食用油、水、蜂蜜、牛奶,让学生在进一步的观察中,了解它们的性质。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进一步发现液体的性质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发现液体的各种性质,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材第28页的第一幅图是比较四中液体的性质,把三种不同的液体倒入斜放的板上,通过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说明不同的液体,粘稠度不同,通过对四种液体的比较,发现它们的颜色也是不相同的。
第二幅图是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并重点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
第三幅图是量出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油,在天平上比比看,谁轻谁重?
称量与水体积相同的油和蜂蜜的重量,通过比较说明同样多的水和油,油比水轻。
这里暗含着“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的知识。
第二、三幅图都是通过让学生探究得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
这一部分内容,涉及的实验所用仪器比较多,难度也较大。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归纳研究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到:
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中低年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对于科学研究也有着极高的热情,愿意积极参与并且动手实验。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只是有限的一段时间,没有较长时间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水知道了水的基本特征,也学会了用不同的感官认识物质,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轻重等性质。
2.知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科学探究:
1.愿意采用多种方法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科学态度: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初步渗透液体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气味、轻重、粘稠度、体积等方面的性质差异。
【教学难点】
认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等性质,了解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视频、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量筒、天平、等。
学生材料:
沙漏、火柴、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苏教版 小学 科学 三年级 上册 认识 固体 教案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