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作文之马伟明作文.docx
- 文档编号:27852010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60KB
马作文之马伟明作文.docx
《马作文之马伟明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作文之马伟明作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作文之马伟明作文
马伟明作文
【篇一:
14-15(下)四2班家长会语文教师发言稿】
2014-2015(下)四
(2)班家长会语文教师发言稿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共有学生23人,男生11人,女生12人。
一部分同学学习积极努力,上课大多能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做笔记或批注,思考并回答问题,有感情朗读课文;按时完成作业,规范书写。
表扬——
1、学习优秀的同学有吴盛华、孙艺、姜希、杜诗涵等,一直让家长和老师很省心。
2、听讲专心、发言积极的同学有吴盛华、尹锐萌、唐博文、王贵灿、孙艺、柳强宽、吴松、王怡萱、邓梦晏等,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书写认真、字型漂亮、卷面整洁的同学有吴盛华、孙艺、陶珍珍、姜希、王怡萱、周凡茜、郭兴棋、熊玲、霍腾杰等。
4、读书流利、有感情的同学有吴盛华、熊玲、陶珍珍、邓梦晏、孙艺、陈奕林等。
5、开学以来进步较大的同学有郭兴棋、高韵、冷小蔷。
6、还有的孩子乐于承担重担,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有熊玲、邓梦晏、吴盛华、姜希等。
孩子们的自我约束力还比较差,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家长和老师密切关注。
二、存在问题
比如,课堂上总有个别孩子管不住自己,喜欢讲话、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开小差;部分同学不抓紧时间落实订正、过关、作业等,缺乏有效预习、复习,新知无法及时消化;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部分学生涂改严重,字迹潦草,书写习惯欠佳——柳强宽、姚宇航、冷小蔷、尹锐萌、陈奕林、陈聪、马伟明、王康、陈聪等;班级两级分化严重,优良面不高,个别困难生基础较弱,识字量有限,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1、作业方面
开学以来,我班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整体较好,只有极个别同学不能按质按量完成书面作业,有时甚至干脆不写(对老师说就是忘在家里了),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可能有家长朋友感到不理解:
我天天都问他的呀,怎么还会少作业呢?
所以,当您在检查作业的时候,不能简单地问:
作业还写好啦?
这时,有一些有惰性的孩子就会回答:
“我写好了!
”而实际上呢,他可能一个字也没有写。
此问,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烦请各位家长对照着家校通的信息或孩子记的作业一项项查一遍。
而对于老师布置的软性的作业,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背课文,熟读课文,背古诗,大量的阅读,摘抄,查找资料等等。
而有一部分同学因为惰性,怕辛苦,总想着玩,学习缺乏主动性,所以成绩很不理想。
面对这一类的孩子,我常常为他们觉得可惜。
有很聪明的头脑,但因为态度不端正和自己的懒惰,永远落在别人后面。
这一类的孩子中不乏聪明的人,所以目前仅从分数上看,可能一时之间还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觉得孩子成绩还行,最少是跟得上,当然有些成绩已经很不好了,但长久这样下去,这个转折的关键期一旦落下,以后五六年级的学习怎么不吃力呢?
等到了终端显示的时候,再来严格地要求他们,是不是太迟了一点了呢?
他们的成绩和学习的状态真的能突飞猛进吗?
以上这些不良现象,在多次考试中得到了印证:
部分孩子写字太潦草,没有恒心、耐心。
这些同学考前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一而再再而三的欠账,在考试过程中,也没有好好做题,做完了也不检查,有的书写还十分潦草,导致考试成绩直线下滑。
所以恳请各位家长,一定
为态度的不端正而带来将来的遗憾。
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就从认真完成每一天的家庭作业开始!
就从培养孩子认真做好每件小事开始!
2.学习主动性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同学把学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没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业,因此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3.自信心严重不足:
特别是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由于学习跟不上趟,对学习失去兴趣,这要加强正面引导。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目的,不学习,要引起重视,希望家长和老师配合,慢慢疏导教育。
4、孩子的一些良好习惯没有形成:
个别孩子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实际上就是学习习惯差在校的表现如:
早读到校后不能立即抓紧时间早读,该背的东西总背不会,上课听讲不专心,课后作业没有保证,练习册检查时总是丢三落四、马马虎虎,订正作业更是采用能拖则拖,能漏则漏的方式与老师“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在家的表现如:
周日等放假期间不能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观念不强。
对此,我们老师会更进一步加强引导,希望家长能督促子女在家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同时检查要跟上,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如果说因为工作忙等原因而疏忽了教育,影响的将是孩子的一生。
在这里,我想再次给家长说说基础教育的话题,也许有些家长受现在社会不良现象影响,觉得现在的教育不重要,即读书无用论;可能有些家长觉得有钱才是硬道理,受金钱之上思想的影响。
诚然,现在社会,孩子们辛辛苦苦上了学,到最后还得自谋职业;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上大学,物质上照样风风光光,生活过的很富裕.....但是我要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这花朵是乐观积极的向日葵,还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就看播下去的是什么种;这花是坚韧不拔,还是禁不起凤吹雨打,就看成长于什么环境。
更重要的是,孩子从小就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
一旦孩子失去了这样的教育,将来孩子的人格就不会是健全的。
三、反馈有关情况
1、家长检查作业签字情况
上学期表扬:
郭兴棋、吴盛华、马伟明、霍腾杰
统计开学以来13次家作坚持签字的有:
王康(1测x)、吴松、杜诗涵、霍腾杰(1测x)、邓梦晏、吴盛华高韵;孙艺、熊玲(1x)
2、加群情况(汇总15人)
微信家长加群——王贵灿、邓梦晏、柳强宽、冷小蔷、高韵、马伟明、姜希、陶珍珍、王怡萱、尹锐萌、杜诗涵、陈奕林(12人)
qq家长加群——邓梦晏、冷小蔷、高韵、姜希、陶珍珍、王怡萱、尹锐萌、孙艺、唐博文、周凡茜(10人)
2、上学期期末考试(进步较大——姚宇航、唐博文、王贵灿、高韵等)
甲:
王贵灿、孙艺、杜诗涵、吴盛华、陈佳怡(5人)
乙-:
姚宇航、霍腾杰、熊玲、王康(4人)
丙:
郭兴棋、柳强宽、陈聪、尹锐萌、马伟明(5人)
3、本学期第一单元测查
甲:
吴盛华、姜希(2人)
乙+:
杜诗涵(1人)
丙:
霍腾杰、唐博文、陈聪、马伟明、高韵(5人)
丁:
姚宇航、柳强宽、冷小蔷(3人)
4、寒假作业完成情况
(1)15人参加2月28日朗读比赛,吴盛华、熊玲、陶珍珍、邓梦晏、孙艺等5人分获
一、二、三等奖。
(2)作文认真完成,质量高的有:
周凡茜、杜诗涵、霍腾杰、孙艺、吴盛华、姜希、高韵;批评——王贵灿(未做)、尹锐萌、王康、柳强宽、陈聪
(3)读书卡、积累作业认真完成,质量高的有:
熊玲、吴松、杜诗涵、陶珍珍、王怡萱、孙艺、吴盛华、姜希;批评——尹锐萌、柳强宽、陈聪、马伟明、周凡茜
(4)认真完成加做阅读的有:
郭兴棋、王康、熊玲、霍腾杰、陈聪;批评——尹锐萌、柳强宽、姚宇航、(马伟明)
(4)主动完成加做写字的有:
熊玲、陶珍珍;批评——马伟明未做
四、对家长的几点希望
您把孩子交到了我们老师的手中,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教给他知识与方法,教给他做人的道理。
但因为班级学生基础薄弱(举例:
检测默写声母表23个、韵母表24个、整体认读音节16个,全班仅1人全对、杜诗涵、孙艺、霍腾杰、王贵灿良;其余学生完全不过关,甚至有8人基本不会!
)很多工作难免不能面面俱到。
单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除了老师的辛勤培育之外,家长的努力和付出也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家长也应该积极的配合起来,做好以下工作,做到家校合一:
1、家长要经常过问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家庭学习效果。
督促孩子独立、认真、快速地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并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他事情的好习惯。
并且注意督促孩子上学带作业以备检查。
要教育子女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是加深知识理解、巩固教学所得的主要方式,有些孩子不愿下工夫自己做作业,要么在校抄袭他人做的作业,要么在家里缠着家长替他解答、替他检查,因为现在家长素质提高了,能帮助小孩解决作业方面的问题。
这样的孩子即使每天交了作业也是很难掌握真知的。
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需要多与孩子交流,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要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上的进步,给以及时、充分地肯定,并提出新的要求。
有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要找家长就心惊胆战,撒谎应付,想必他也知道最近在学校表现不好。
但实际上,老师也只想告诉家长,该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有什么地方要即使改正,希望家长和老师配合,一起努力,想出更好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要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很多孩子学习方法比较消极、被动,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加以指导,并使之形成习惯。
通常指导孩子学习方法有很多,比如学习的四大环节: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练习,家长应该协助教师指导孩子扎实完成这四步。
另外还要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毛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已经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放学回家后贪玩,作业马虎,不愿自己检查,在作业本上乱撕乱画,不爱惜文具,随意损坏或丢弃文具等。
家长不可小看这些,这是态度问题,我们家校一定要互相配合,帮助孩子克服,让孩子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该学习时就集中精力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
2、在假期、周六、周日,家长应督促孩子多看书,少看电视,尽量不上网打游戏,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双休日期间尽量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外出,或者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多带孩子亲近自然,观察生活中的人或事,引导孩子养成留心生活、勤于练笔的习惯。
3、真正怜惜孩子的家长,一定允许孩子有失误的时候,并且在孩子失误时抱有强烈的同情心而不是简单的训斥。
如果能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失误而不是站在对立面批评,即使孩子考砸了,他也会主动告诉你,因为这时候他非常需要有人分忧。
能分忧的家长一定有权威,也一定能让孩子更加珍惜父母给予的这份自由。
多夸夸自己的孩子。
在领导圈流传着这么一句笑话: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
4、无论是培养习惯、改正缺点,还是实现目标,都必须是可以操作的。
所谓“操作”的含义就是孩子知道第一步该干什么,第二步该干什么。
如果对孩子的要求只是一个理论上成立的计划,那么就无法指望孩子能够如你所愿。
本册教材要求会认159个字,多音字15个。
要求学会222个字。
学有目标提前预习完成作业及时复习认真听讲规范书写经常阅读乐于练笔
5、现在的家庭作业,巩固性的很少了,更多的让给读课外书,查找资料,预习性作业,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比如:
种种子,写观察日记在)。
请家长了解这样做的目的,给予大力支持。
6.提供电脑,指导操作应用。
(1)查找资料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是孩子必须掌握的能力,它比死板板的知识要重要的多。
所以,以后,查找资料,让孩子自己来,你可以指导,可以提建议,但是不要代替。
(2)优秀习作编辑,上传电子稿到qq邮箱。
(3)巩固复习,检测学习情况。
五.重视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进入中年级后,我们家长发现孩子的语文成绩下滑。
为什么如此呢?
那是因为低年级,只有掌握好书本知识就ok了,考试就考书上那些。
可到了中高年级,听力、阅读(30分)与写作(30分)成了重头戏,在考试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即使基础的东西出题的时候,也比较灵活多样。
所以,一些学得不够扎实或不够灵活的孩子,课外阅读少的孩子,语文成绩就下滑得比较厉害。
广泛阅读。
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应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积累,需要广泛地阅读,需要表达。
我很支持家长少给孩子买书,最好是:
能借不买,能交换不买,能打印不买。
只有能保证我的孩子们有书读就成。
读书,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它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内化。
那些爱读书的孩子无论思维还是习作,都比不爱读书的同学更优秀。
前提是:
爱读书,读好书,漫画书不算。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和孩子一起读书,他的兴趣更浓。
他读书的时候,家长不要来打扰他,一会给送点水,一会出出进进。
安静的环境,才有利于孩子进入阅读情境中。
还要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六、送给各位家长朋友几点温馨提示。
学习语文应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积累,需要广泛地阅读,需要表达。
这里的语言积累就是广泛地阅读,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文段。
生活积累就是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1、每天请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作业,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坚持不懈。
检查完后作业本上请签名。
2、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
每天与孩子进行亲切交流,和他们谈谈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哪篇新课文,交谈时,要有耐心,不能简单粗暴。
3、定期与教师进行沟通,对孩子的优点、不好的习惯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可以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共同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
4、让学生多读书,家长给孩子舍得买有关学习和课本上有关的作家的书籍。
5、多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指导孩子的习作,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注重孩子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
6、注重作文的评改。
修改作文是孩子作文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果能一对一地批改效果是最好的。
但毕竟学校里是大课堂,面对的是全班,不可能一对一进行教学,这和写作要快速的提高需要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又产生矛盾。
因此,我希望家长也参加到作文的修改中来。
7、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家长必须辅导、把知识补上。
2015年3月15日
【篇二:
驻马店2011学年度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驻马店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次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每小题3分)
1.d(“所取代”不符合文意。
文中表述是“缺氧”。
)
2.b(-是“因果”颠倒;二是“优秀作品被低端文化湮没”表述绝对,应该是部分优秀作品有可能被低端文化湮没,或“影响力严重折扣”。
)
3.c(“人类找不到自己真正信赖和需要的东西”以偏概全,文中显示的数据是“高达47%左右的公众”;“文化狂欢之下的精神处死机状态”,文中也只是一种假设状态下的结果。
)
二、(36分)
4.a(细微:
指低贱的身份)
5.b(①②句是刘仁之勉励孟业的话,⑤句是高岳称赞孟业有才能)
6.d(d项中“遭到高岳鄙视和讥笑”不合文意,高岳只是在内心轻视他矮小,并笑着不说话)
7.
(1)现在我离开,到都城,您就失去了帮助,我恐怕您在以后的时间,不能自我保全。
(2)后来找到孟业判决的案件,才对孟业说:
“您判决案件很英明,可以说起到了超过身体容貌的作用。
”
8.孟诗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前两句借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一写繁华,一写悲苦,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
韦诗用的是烘托手法。
这首诗的第一句所写录象,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来已经够萧索的了,更逢阴雨,又在空斋,第三句是随换句而换景,既对春江,又听流莺,一变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对第三句中表达的“想诸弟”之情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
结尾一句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入更感到情深意远。
9.孟诗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
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思念故乡、亲人的一往深情。
(意思对即可)
10.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各自东西南北流安能行叹复坐愁?
三、11.(25分)
(1)ce(a项,第一个死者只是为了求得心灵的解脱;b项,第二位死者主要是希望延续自己的生命,d项,第十位死者是一位事业心和责任意识极强的人。
)
(2)天神听了10个死者的答话,发现了时间的内容和价值,且不同人的时间具有不同的内容和价值;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勤奋、善良、创造有价值生活的人。
(3)第2、3、10是一类,具有爱心,珍惜时间希望延续有价值生活的人。
第1、4、7是一类,有一定爱心,做了不该做的事,突然醒悟的人。
第5、6、8、9是一类,时刻想著满足一己私欲的人。
(4)天神虽然懂得时间具有的内容和价值,但从现世看他仍然未能改变那“亘古以来就有的习惯”,给予世人的时间仍然不公且有限。
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时间,让生命的每分每秒都具有一定的内容和价值。
四、12.(25分)
(i)ad(b项,“刚强而自负的性格特点”理解错误;应该是“尊重科学,不崇洋媚外、不迷信权威”的性格。
c项,非“术业有专攻的聪明才智”而应该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e项“无私无畏”概括不当。
)
(2)①马伟明作为中方首席专家与e国代表团谈判,并取得了胜利。
②马伟明发明了带稳定绕组的多项整流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这个世界难题,让欧洲最早研制多相整流发电机的跨国m公司购买中国的专利。
③马伟明和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2兆瓦级永磁直驱发电交流器,填补了国内空白”,致使外
国卖给中国同类产品狂跌到不足100万一台。
(3)直接原因是:
谈判桌前马伟明对外国专家的大吼显得有些激动与张狂,担心外国专家不能接受。
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
我国某大型发电机系统是从e国引进的;并且谈判对象是e国10位资深电机专家。
(4)马伟明是一位具有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不崇洋媚外的个性,且具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淡泊名利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的形象特点。
(答1个要点3分,2个要点5分,3个要点8分。
)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目无全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不合语境。
c项中,信手拈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必多寻思就能写出来。
是形容词性短语,不能跟宾语。
d项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
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
14.b(a项“国民素质”后面缺少宾语,应在“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后而添加“一个因素”;c项中的“珍贵文件、书籍、录机影像资料是”是用顿号和连词“和”表示的并列短语,“录音”和前面的“阅读”是不能搭配的;d项“膜拜”、“崇敬”、“羡慕,这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一般陈述句而言,它应该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此句正好相反,所以“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
15.d
16.
(1)恢复使用繁体字虽不现实,但进行繁体字教育还是大有必要的。
或:
在内地进行繁体字教育还是大有必要的。
(3分)
(2)理由:
(一)繁体字的功能并未消失;
(二)与华人世界交流的需要;(三)阅读典籍的需要。
(3分)
17示例①相比唐代诗坛的两位泰斗李白和杜甫,我更喜欢李白。
我喜欢他“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才气,喜欢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骨气,喜欢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傲气。
示例②相比唐代诗坛的两位泰斗李白和杜甫,我更喜欢杜甫。
我喜欢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眼界,喜欢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胸襟,喜欢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患意识。
写作。
(60分)
18.评分标准,请参考2010年高考评分标准。
材料相关提示:
根据新材料作文的特点,该两则材料可以有如下立意:
1.开展生命教育,让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懂得生命的珍贵,从而尊重和敬畏一切生命,包括自然界的花草虫鱼鸟兽。
2.唤醒每一个人内在的道德、良知与爱心,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爱、感受爱。
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接受爱、付出爱。
3.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理想、意志力、责任意识和伦理爱心教育,引导青少年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在全社会倡导情感关怀的理念,创造情感关怀的氛围。
附【参孝译文】
孟业字敬业,是巨鹿郡安国县人。
他的家庭本来贫寒低微,年青时做州府官吏。
他性情廉洁谨慎,和他同做官吏的几个人侵占盗窃官府的绸绢,分三十匹给他,孟业拒绝而不接受。
东魏彭城王元韶被任命为定州长官,孟业被任命为典签之官。
长史刘仁之对孟业说:
“我处在官府的外面,您在官府的里面,我们同心协力,有希望取得成功啊!
”不久刘仁之被征召入朝做中书今,临上路
前向元韶陈述说:
“殿下您身边可信任的人只有孟业,希望您专一任用他。
其他的人不可信任。
”刘仁之又与孟业告别,拉着手说:
“现在我离开,到都城您就失去了帮助,我恐怕您在以后的时间,不能自我保全。
只有坚守正直,希望您自我勉励。
”孟业只有一匹马,马因瘦弱而死,元韶认为孟业家贫穷,让州府官人一同吃马肉,想要让他们多偿还钱给孟业,孟业坚决推辞不敢这样做。
元韶于是戏笑着对孟业说:
“您是求取声誉的人啊。
”孟业回答说:
“我凭低贱的身份侍奉您,既然不能做有用的事,怎么能损伤败坏清廉的风气呢!
”后来齐高祖写给元韶的信上说:
“典签姓孟的人极能用尽心力为官,为什么不安排他在你面前当官呢?
”元韶是齐高祖的女婿。
刘仁之后来治理兖州,临别时对吏部长官崔暹说:
“您这个州的人,只有孟亚,应该选拔推荐他,别的人不可信任。
”崔暹问孟业说:
“您先前在定州,有什么政绩,使刘西兖(用为官之地尊称刘仁之)如此钦敬赞叹?
”孟业回答说:
“我禀性很愚直,只知道自我修养,没有别的长处。
”天保初年,清河王高岳被任命为司州长官,听说孟业的名声品行,又征召他做法曹之官。
孟业身体形貌矮小,等到他谒见高岳,高岳内心看不起他矮小,只是笑着不说话。
后来找到孟业判决的案件,才对孟业说:
“您判决案件很英明,可以说起到了超过身体容貌的作用。
”孟业不久被提升为东郡大守,因政治宽和仁惠著称。
那一年,麦子一根茎长五个穗,其余的也是三四个穗长在一根茎上,整个州郡的人认为这是孟业的政治教化感动上天的结果。
不久他因病去世。
【篇三:
2013年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基础真题】
2013年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基础真题(史上最详细版)送给14考研的
1、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42岁晋升海军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一等功荣立者;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今年50岁的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一直在科技强军的路上领跑。
破解世界级难题
有人形象地把动力系统比作现代舰船的“心脏”,马伟明就是这个“心脏”的研究专家。
由于舰艇体积重量有严格限制,怎样提供高品质、大容量的交直流电力,一直是世界各国海军攻关的课题。
经过研究论证,马伟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电力集成的技术思想,即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和直流两种电。
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直流两种电?
!
长期以来,国内外电机界都认为,这是妄想。
然而,马伟明不信邪。
经过10年艰苦攻关,他创立了三相交流和多相整流同时供电的发电机基本理论,攻克了这类电机电磁参数计算、传导干扰预测及其抑制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2年,交直流发电机工程样机通过鉴定,正式生产装备部队。
从此,我国海军新型潜艇有了一颗坚强的“中国心脏”。
今年盛夏,科技部国家奖励办公室组织由院士和专家教授组成的考察团,登上我国产某新型潜艇,实地考察已经正式服役的“双绕组发电机供电系统”。
这颗坚强的“中国心脏”不负众望:
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交直流混合发电的供电系统,不仅功率密度和可靠性高,而且占用体积小,军事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经过科技部专家组多轮严格评审考察,马伟明凭借“双绕组发电机供电系统”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马伟明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没有止步。
随着大型战舰对舰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大,他又提出了研制体积重量更小、发电容量更大的高速感应整流发电机供电系统的设想。
有关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是在马伟明提出这一设想的几年后,才相继开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就在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文 马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