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docx
- 文档编号:27838411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46KB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docx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书
学科分类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名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与应用研究
立项编号L091701196
课题主持人刘子科
主持人所在单位郑州市二七区教育体育局
填表日期2009年10月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说明
1、本表适用于已被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批准立项的研究课题。
2、此表格需在收到立项通知三个月内,通过电子邮件或信函方式发送给省基础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及各省辖市级教研室课题管理负责人。
3、主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主持人
姓名
刘子科
面貌
中共
党员
性别
男
年龄
39
行政职务
二七区教育
体育局局长
专业
职称
研究
方向
学历
学位
本科
起止时间
2009年5月31日至2012年5月31日
通信地址
郑州市二七区教育体育局
郑州市西中和路前街67号
邮政
编码
450052
联系电话
66994314
eqjyk@
主
要
参
与
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
职称
研究
方向
学历学位
工作单位
吴鹏
男
38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本科
学士
二七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
陈晓梅
女
41
中学一级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本科学士
二七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
黄秋珍
女
40
小学高级教师
城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本科
二七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殷亚男
女
26
中学二级教师
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本科
学士
二七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
胡杰
女
34
小学高级教师
城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研究生
二七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
预期成果
A.专著B.研究报告C.论文D.其他
预计完成时间
2012年5月31日
二、研究方案
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预计突破的难点;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与人员分工;主要参考文献等。
(如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目前,不少学校也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而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则是需要我们慎重考虑的问题。
实际情况是地区间、学校间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每一个地区乃至每一所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叶一舵,2003)随着我区各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开发适合不同校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就显得尤为迫切。
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多元头绪中找准突破口,才能带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性运行。
而课程作为一种教育体制的动力机制,始终处于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新课程改革也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所以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就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为突破口,立足各校校情,以全校师生的共同成长为出发点,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使课程更加贴近生情、校情、区情,使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浓厚的“本土化”色彩,以形成浓郁的地域特色,从而带动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尚无统一课程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会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全面、更完整、更人文。
而且,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土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本身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从而也能加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土化过程。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已成社会各界共识。
而各校校情有异,学情有别,所以各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会有差别。
因此,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研究,探索不同校情、学情的学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显得尤为重要,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实践意义
1、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学生素质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国家和地方课程很难照顾到各个学校的差异性。
校本课程正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发的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校情、学情有差异的需求,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心理的成长和发展。
2、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自主决策、自主开发,各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助于形成学校特色,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品质,铸造学校品牌,进而也为“魅力二七教育名区”这一区域品牌的创建助上一把力。
3、开发校本课程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进行的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这个活动有助于加强校内外参与课程开发人员的沟通、交流、合作,也有助于加强校内与校外资源的整合。
4、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参与校本课程研发的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实践、反思,会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有力促进参与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
5、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注重开发过程,强调实际应用,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成为推动各校心理健康教育更高更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6、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教研室参与,区属相关学校共同合作完成这个课题,会有力推进全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研究都是在独立的学校内部进行,各校结合学校的传统、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生源、资源等方面的不同状况、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把这一课程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也有学校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具体措施,列入学校课程计划。
现在这种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
但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开展这项研究鲜有发现。
四、基本内容
1、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教研室参与、区属学校共同承担这项课题的研究,以期建立起规范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方案的审议制度,切实为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提供政策、专业技术与资源上的支持与服务,以确保各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2、通过研究,推动我区各个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使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创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通过研究和实验,探索不同校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发模式,形成各具特色、内容丰满、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教学标准。
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具有我区区域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
五、研究重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不同校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发模式,在课程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如何有效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展开,构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模式,由此推动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深入、高效开展。
六、预计突破的难点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如何有效应用到实践中。
2、如何对校本课程成果的管理、实施进行评价,一方面保证各校在实施过程中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不断充实、完善成果内容。
七、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采用问卷、个案分析、座谈等多种调查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多层面、多角度地在不同校情学校展开广泛调查,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并对调查结果汇总整理、分类归纳。
2、文献研究法:
学习、研究有关的教育教学、心理学理论和课程理论,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提高参研人员的理论素养。
3、观察法:
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观察学生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分析心理因素与其它诸因素之间的联系。
4、讨论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一些问题及时展开讨论或辩论,必要时邀请有关课程专家、心理教育专家参与讨论,听取多方面的指导意见。
5、实验研究法:
分阶段开展实验研究,并不断地将阶段性成果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论证并及时反馈、纠正偏误,保证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实践性。
6、比较研究法:
到已有初步研究成果的兄弟单位去观摩、借鉴,把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应用到本课题,作对比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途径
采用“主线”与“支线”相辅相成的研究路线。
“主线”即以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总体研究思想和基本研究规划为核心,以各相关学校研究为载体,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研究。
“支线”是在“主线”的基础上,根据各校实际,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分支性子课题研究。
“支线”研究是“主线”研究的载体,更是“主线”研究的延伸和细化,是“主线”研究的地方化、校本化。
九、具体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工
(一)准备阶段(2009.10--12)
1、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教研室、相关学校联合成立总课题组;
2、各相关学校成立子课题组,各校在前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将开发目的、意义、方法、途径等内容形成实施方案报总课题组审批;
3、制定研究计划,确定阶段目标。
(二)研究阶段(2010.1—2011.6)
1、课题组成员要系统学习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方面的理论,为确保本研究达到较高的水平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各校通过观察、访谈、讨论、问卷等多种方法大面积了解各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了解其兴趣所在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想法、意见、建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深度了解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心理问题倾向等问题。
3、根据所掌握情况,课题组成员与学生共同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多层面、深层次研究,以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
在此基础上各校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4、教育行政部门在“支线”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区域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内容,形成具有二七区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形成成果、试验推广阶段(2011.7—2012.5)
1、“支线”—子课题组,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效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使研究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具有各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用模式。
2、“主线”—总课题组,对各相关学校的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加工,汇总研究成果,在各校成果的基础上,勾勒出我区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教研室参与、各相关学校共同承担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3、研究成果的初步推广应用。
(四)人员分工:
1、总课题组:
主持人刘子科:
全面负责
主要参与者:
吴鹏、陈晓梅、殷亚男负责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相关事宜;
主要参与者:
黄秋珍、胡杰负责城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相关事宜。
2、子课题组:
参与课题研究的我区初中和城市小学各子课题组人员分工由各组负责。
十、主要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2、谢维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
3、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
4、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
5、朱明阳《新课程改革探索与实务》
6、黄显华《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
7、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
理论与实践》
8、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9、王斌华《校本课程论》
10、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基础教育 教学研究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