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题近印1.docx
- 文档编号:27837735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7.60KB
陈题近印1.docx
《陈题近印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题近印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题近印1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陈涉世家》,完成下列各题。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或()以为死
(2)今亡()亦死
(3)又间()令吴广(4)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①失期,法皆斩。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4.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赢(赢:
提,背)粮而景(景:
同“影”,像影子一样)从。
山东(山东:
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
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5.“世家”是记王侯的,因为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
陈涉并非王侯,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列入世家?
(二)、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3分)
(1)度
(2)往往
7、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4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8、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
(3分)
9、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
(2分)
10、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3分)
(三)、(海南省(09))阅读下面的《陈涉世家》(节选)选段。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4分)
(1)旦日,卒中往往语()
(2)宜()多应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1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1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答:
(四)、(09宁波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吴广以为然。
1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
①会天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等死,死国可乎?
18.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答案
(五)(09四川省内江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10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5分)
从民欲也欲:
尉果笞广笞: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并: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十六七:
20.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2分)
(六)、(2010年浙江省义乌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杀之以应陈涉。
2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
(3分)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23.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2)将军身被()坚执锐
(3)功宜()为王(4)诸郡县苦()秦吏者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译文:
25.陈胜被拥立为王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选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七)(2010绍兴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吴广素爱人()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士卒多为用者/吴广为都尉B、广起,夺而杀尉/为坛而盟
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D、且壮士不死即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句子: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29.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4分)
(八)(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
(1)上使外将兵
(2)楚人怜之(3)皆指目陈胜
3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宜多应者诚宜开张圣听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卒买鱼烹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扶苏以数谏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⑵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文:
33.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2分)
答:
(九)3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为天下唱 ⑵楚人怜之 ⑶置人所罾鱼腹中
3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⑵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6.选段再现了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的英雄壮举,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则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
请比较陈胜和共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37.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怅恨久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先天下之忧而忧
3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佣者笑而应日/足肤皲裂而不知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9.把文中面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40.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
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
(2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题;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4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虽然,受地于先王(即使这样)B.秦王不悦(高兴)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使者)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道谢)
4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以君为长者武陵人捕鱼为业C.轻寡人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D.休祲降于天相与步于中庭
43.下面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B.第③段中的人物对话写出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C.第④段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
D.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能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4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分)
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分)
译文:
4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陵君识破秦国野心,拒绝了秦王要求后,希望唐雎能去化解秦王的“不悦”。
B.秦王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接受“易安陵”。
C.秦王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并指责唐雎竟敢在他面前“逆寡人”“轻寡人”。
D.唐雎申明“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
4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岂直五百里哉?
47.本文题目是《》,选自《》。
(2分)
4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请广于君广:
(2)休祲降于天休:
4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夫韩、魏灭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秦王色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与臣而将四矣上使外将兵D.天下缟素可以调素琴
5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5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把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
B.秦王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流咂千里”的场面,目的是用武力恫吓唐雎。
c.唐雎不畏强暴,慷慨陈词,在这场弱国与强国的斗争中,最终取得了胜利。
D.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严正立场和凛然正气。
5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仓鹰击于殿上()②天下缟素()③长跪而谢之()④寡人谕矣()
5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54.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表现了秦王骄横凶暴、色厉内茬的特点。
(2分)
55.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第③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
(2分)
5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①秦王怫然怒怫然:
()②长跪而谢之曰谢()
5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译文:
②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5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群臣史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以大易小扶苏以数谏故
59.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3分)
答:
60.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3分)
答:
6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以头抢地耳(撞) B.亦免冠徒跣(白白地)
C.徒以有先生也(只) 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6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
(2分)
(1)仓鹰击于殿上
(2)徒以有先生也
63.下列句子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译文:
公子可曾听说过天子的愤怒吗?
B.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译文:
专诸被王僚刺杀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D.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译文:
如果士兵一定要发怒,将有两人的尸体倒地,血流五步,天下人都穿孝服。
64.文中画线句表现了唐雎什么精神?
(2分)
65.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66.【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2分)
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取胜,晏子主要是靠取胜。
67.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此/庸夫之怒也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D.与臣/而将四矣
6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头抢地耳(撞、碰)B.长跪而谢之(感谢)
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D.请广于耳(扩充)
6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聂政之刺傀也D.辍耕之垄上
7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哉?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71.唐雎的使用是什么?
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7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请广于君(广:
扩充)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
道谢)
C.大王加惠(加惠:
给予恩惠)D.秦王怫然怒(怫然:
盛怒的样子)
73.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原文】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译文】
(2)【原文】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75.阅读文章第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实际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76.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填人名)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干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唐雎在这次外交事件中的说话技巧给了你哪些启示?
(3分)
答:
7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此庸夫之怒也夫战,勇气也B.天下缟素可以弹素琴
C.秦王色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亦免冠徒跣徒属皆曰:
“敬受命。
”
7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7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①以头抢地耳②皆布衣之士也.
8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1.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2分
8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
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
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
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
入侵。
83.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
84.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85.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大王加惠(恩惠)以大易小(交换)B.秦王不悦(高兴)请广于君(扩充)
C.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休祲降于天(吉祥)D.秦王色挠(屈服)寡人谕矣(告诫,说)
86.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文句,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
)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我呆板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你错误地理解了我的意思。
)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的吗?
)
D.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安陵国却凭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
87.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了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不辱使命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即使是弱国,也是可以战胜强国的。
B.本文②③④段集中描写了唐雎和秦王斗争的场面,第③段中的“挺剑而起”,把这场斗争的高潮推向了顶峰。
C.本文的人物对白用得巧妙:
用对白交待事情的缘由,用对白推进情节的发展,用对白展现斗争的情景,用对白刻画人物的性格。
D.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多方面的进行对比,比如:
“易”与不“易”的对立态度,水火不容的对立人物,秦王暴厉唐雎谦恭的对立策略,成败相易的对立结果。
88.唐雎如同晏子、张仪、蔺相如一样,极善外交辞令,试举例分析唐雎的语言技巧(有理有据地说出一点即可)。
(2分)
8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易:
岂直五百里哉直:
长跪而谢之谢:
90.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
(2分)
9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92.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2分)
93.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
交换B.秦王怫然怒怫然:
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
平民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
感谢
94.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5.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9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文:
97.填空。
秦国企图用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一事。
“”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
98.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9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
谢:
10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10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0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03.下列各组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A.谓:
谓唐睢曰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B.刺: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若:
若士必怒若为佣耕,何富贵也D.尝: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0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天天。
105.文中描写秦王从“怫然怒”到“色挠”的脸色变化有何作用?
106.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请揣摩文中画线句子,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07.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头抢地耳(撞)B.长跪而谢之曰(感谢)
C.休祲降于天(不祥)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曾经)
108.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对其“潜台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B.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C.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倒下的尸体只有二人,流血不过五步之远,天下人也不用穿丧服。
今日就是这样。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安陵靠五十里的土地能够生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你这样的勇士呀。
109.“秦王色挠”的直接原因是()
A.听了唐雎介绍了古代几位布衣之士的英雄行为。
B.唐雎要效法那几位古代贤士,为了捍卫国家利益,以死相拼。
C.想到老百姓发怒时摘了帽子用头撞地的样子。
D.韩国、魏国都灭亡了,而安陵凭借五十里土地得以生存的事实。
1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陈题近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