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歌》看楚巫术祭祀礼仪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7822837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31KB
从《九歌》看楚巫术祭祀礼仪资料.docx
《从《九歌》看楚巫术祭祀礼仪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九歌》看楚巫术祭祀礼仪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九歌》看楚巫术祭祀礼仪资料
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从《九歌》看楚巫术祭祀礼仪
√
□□□□
夜大学函授脱产高自考
学号(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年级(高自考不填):
2012级
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
完成日期:
2013·12
指导教师:
从《九歌》看楚巫术祭祀礼仪
摘要:
论文首先对《九歌》作一简单介绍,包括它的来源、篇目、所祀神灵等,楚人祭祀祖先的目的在于向神灵祈福,希望能得到祖先神灵的保护。
同时通过举行祭祀仪式,将个人更好的纳入社会秩序之中.客观上可以起到整和社会,加强部族团结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论文的第二部分为论文的重点,通过对《九歌》的分析,从四个方面来说《九歌》中楚祭祀文化。
首先通过贡献祭品建立人与神的亲密关系;其次女巫斋戒更衣,祛除身上凡俗之气,为神灵降世做准备;尔后,众巫男女载歌载舞,取悦神灵,他们以此作为降神的重要手段,直到神灵终于降临人间。
最后还要进行一次大型的歌舞活动以送神归去,至此,楚人祭祀祖先神灵的巫术仪式圆满结束。
关键词:
《九歌》国家祀典祖先祭祀巫术祭祀仪式
Abstract:
Firstly,thepapergivesabriefintroductionofNineSongs,whichincludesthesources,contents,thegodsitsacrificesandsoon.ThefeteinNineSongsisthefeteoftheking,soitisdeemedasnationalfeteofCHU,andthesacrificingobjectisancestorJin.Thesecondpartofthepaperisthekeypart,whichmainlytalkaboutthetheritualofsacrificingancestor.Itcanbedividedintofourparts.First,thekingofCHUofferedthesacrificialofferingstoJin,whichcanestablishtheintimacybetweenpeopleandJin.Second,femalewitchmusttakeabathinordertoeliminatethecommon.Third,witchsanganddancedtoenjoyJin.Fourth,witchtemptedJinthroughactingthelovestoryevensexualloveuntilJinarrived.Atlast,peoplesanganddancedagaintoseeJinoffandthewholeritualwasfinished.
KeyWords:
NineSongsnationalfeteceremonyancestorfetewitcheryfeteceremony
第一章《九歌》论
一、《九歌》的来源
《九歌》是一组带有巫风色彩的浪漫主义作品,它原是楚国南部流传的民间祭神乐歌,经屈原加工创作而流传下来。
《九歌》之名,来源甚古,《离骚》《天问》都提到过它,在古神话书《山海经》里也有记载。
《离骚》曰:
“奏九歌而舞韶兮”“韶”相传是帝舜的舞曲,《九歌》和“韶”并举,足见是远古的乐章。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离骚》),“启棘宾商,九辩九歌”(《天问》),可见《九歌》之名早在楚辞之前就有了,它的来源与夏后启有关,是夏流传下来的古乐章之名。
对此,《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的记载,夏启(开就是启)曾三次上天,把本属天乐的九辩九歌记录下来,改编为九招,在大穆之野演奏。
《竹书纪年》“帝启十年巡狩,舞九招于大穆之野。
”可以想象,这种音乐歌舞的场面是公开的、大规模的举行的,非常热闹,而“古代的娱乐生活和宗教生活是结合而为一体的”,因而“夏启公开举行大规模的歌舞也必然和隆重的祀典同时进行”。
夏祭神的《九歌》内容如何,无从征信,但从上述材料来看,它并不是什么严肃的乐曲,而是有很强的娱乐性,以至启为此歌舞沉迷其中而亡国败身,因而可以推知,《九歌》乃是在郊外演出的大型歌舞,内容颇为放纵淫乐。
楚民间《九歌》之名来源于夏《九歌》当是无疑的,楚《九歌》也是祭祀的乐歌,其内容与夏《九歌》也有相同之处,同为“亵慢淫荒之杂”。
但楚《九歌》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楚国的巫风紧紧联系在一起,楚《九歌》就是用“巫音”来唱的。
那么,什么是巫,上古社会的巫是怎样的,楚国的巫又是怎样的昵?
《说文》云:
“巫,祝也。
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与工同意。
”周公所谓‘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能事鬼神。
’就是工的最适宜的注脚。
《史记》作巧,巧从工,多艺亦即《夏书》所谓‘工执艺事以谏’的艺。
他能歌以事神,亦与巫能舞以降神同意,所以《说文》工部说“工与巫同意”。
因此,巫是能歌菩舞的,她凭借优美的舞姿来愉悦神灵,以达到降神的目的。
而以歌舞降神是殷商时期重要的祭祀神灵的手段,这一点在楚国被继承下来,在《九歌》中有充分的体现。
在上古社会,巫的社会地位很高。
殷商时期,巫职的地位是其他的官吏所不能相比的,从殷墟卜辞中的情况来看,巫和殷先王一起受祭,而且对他们的祭礼是常用礼仪等级最高的“裙”礼。
祭祀巫用稀礼,说明巫的社会地位非同一般。
正因为巫是神与人之间的媒介,所以他们在社会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张光直所说:
“天地之间,或祖灵及其余神祗与生者之间的沟通,要仰仗巫觋。
”他们依靠各种手段交通神灵,以使神灵降临。
这种社会现象反映到楚国文学中,就出现了像屈原《九歌》这样充满浓郁巫风意味的作品,在《九歌》组诗里,众巫觋沐浴芳香,华服盛装,伴随音乐翩翩起舞,甚至以情爱媚神,邀神灵降临人间。
二、祭祀的神明
屈原《九歌》虽名为“九”,实则十一篇,对此,古今学者有不同的解说。
由于本文论述的重点在祭祀礼仪,因此不在作详细介绍。
《东皇太一》乃祭祀太一神,是诸神之中地位最高的神,《汉书・郊祀志》云:
“天神,贵者太一。
太一佐日五帝。
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
”,天子祭太一,可知太一神的尊贵。
《云中君》大多认为是祭祀云神,如,洪兴祖:
“云神丰隆也”。
有的认为“云中君”系水神。
《湘君》《湘夫人》旧说多与舜及其二妃娥皇、女英有关,这其中又有不同的说法。
《大司命》《少司命》旧说以二者为天上的星宿,为星神之属。
《周礼・大宗伯》:
“以檩燎祀司中、司命。
”疏引《星传》云:
“三台,上台司命,为太尉”,又“文昌富第四日司命”《史记・天官书》:
“文昌六星,四日司命。
”
《东君》一篇是祭祀日神的。
洪兴祖:
“东君,日也。
”,朱熹:
“此日神也”。
《河伯》篇,洪兴祖认为河伯指冯夷,“冯夷得道成仙,化为河伯。
”。
《山鬼》篇之用“鬼”而不用“君”“伯”之类的称呼,往往使人联想到鬼魂,因而旧说多与“夔”连在一起。
当代学者一般认为“山鬼”乃指楚山神。
对于《国殇》的祀主,古今学者均无大异,祭祀死于国事者,悼念在战争中为国牺牲的将士。
三、祭祀的目的与性质
《九歌》除《礼魂》为送神曲外,其余所祀的神灵大致可分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类。
即《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属于天神;《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属于地祗;而《国殇》属于人鬼;其中对地祗的祭祀实际上是对山川的祭祀。
这样的祭祀制度在古代属于天子的祭祀,不是平民的祭祀。
《周礼暗官・大宗伯》记大宗伯之职为: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裎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裰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貔、沈祭山林川泽;以辜祭四方百物:
以肆、献、裸享先王,以绩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檎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暴冬享先王。
这里所说的对上帝、日月星辰、司命、雨师等的祭祀以及对名山川泽的祭祀,都是天子的祭祀。
楚人所祭祀的神灵都和《周礼》、《礼记》相合,都是是楚王的祭祀,所以说《九歌》的祭祀是国家的祀典。
那么,《九歌》祭祀的目的是什么呢?
《九歌》实是楚人对祖先的祭祀之歌,向祖先祈福,攘除灾疫,祈求福佑。
其一:
先从《东皇太一》说起。
“东皇太一”是楚人的祭天之礼,而古代祭天是以其祖先配享的。
其二,荆楚是一个崇拜太阳的民族,这可以从楚人的世系中看出来。
那么楚王祭祀祖先神灵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楚人相信鬼神的存在,对之采取敬而近之的态度,尤其对祖先的鬼魂非常敬重。
楚人认为祖先的灵魂是永生的、神圣的,可以福佑楚国,祖先的神灵能在冥冥之中影响乃至支配氏族的一切事务,诸如战争、狩猎、种植、人口繁衍、生死疾病等,因而各种祭祀也相应产生。
在楚人看来,祭祀祖先的魂灵就能得到祖先的保护,所以,《九歌》中楚王亲自主持仪式,仪式隆重而热烈,充分体现了楚人对祖先神灵的感激和膜拜。
先民的祖先崇拜有浓厚的宗教意义,他们相信祖灵有神通,可以福佑子孙。
也可以降临灾祸,所以子孙要敬祭祖先,以求家族平安。
第二章《九歌》中的祭祀礼仪
《九歌》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性质。
它是以娱神为目的的祭歌。
中原文明成熟较早,宗教祭祀与王权的政治理想结合较紧,尤其是经过西周礼乐洗礼之后,其原始色彩更加淡化。
楚地祭祀形式则因其浓厚的巫风而保留了更多原始遗风。
《隋书·地理志》云:
“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也。
”所以,《九歌》是在楚地巫风大背景下的产物。
据《九歌》看来,楚王的祭祀是在吉利的时间进行的,“吉日兮良辰,穆将愉兮上皇。
”祭祀的地点通常在祠庙灵坛,《九歌》中多次提到的“堂”“坛”“房”“庭”都应是祭祀的场所。
主祭者是楚王。
王是怎样领导众巫进行娱神降神的仪式呢?
一、供献祭品
祭祀作为一种典型的宗教仪式,从本质上说是古人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于人神之间而产生的一种活动。
祭祀的具体形式就是向神奉献祭品、祈祷或致敬,以此作为代价换取神灵的庇护和支持。
由于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的生存主要表现为获取食物,推己及神,祭祀就表现为向神进奉食物。
“祭”字的甲骨文象手执带血的腥肉,《说文》日: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从“示”,表示祭神,可知“祭”之本意是指杀牲以腥肉献神,反映了原始人割腥啖膻的遗俗。
“祀”字甲骨文写作“巳”或“异”,即举行祭祖仪式时用小孩为“尸”,由尸主代替神灵饮酒的形象,后来广泛引申为对各种神灵的祭祀。
所以可以这么说,祭祀是一种以物的形式向神灵表示敬畏、感受和祈求的宗教行为。
原始的祭祀比较简单,只是食物向神灵表示虔诚与忠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宗教的变革,祭祀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向神灵奉献祭品却是每一种祭祀仪式都不可缺少的,楚人亦不例外。
楚人的祭祀仪式首先就是供献祭品。
其供奉的祭品种类繁多,就陈设而言,有香案、瑶席、玉镇、桂舟、蕙绸、荪桡、兰旌、桂栏、帏帐、龙车以及各种花草装饰的房屋等;祭品更是讲究“蕙希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楚人的祭酒有“桂酒”“椒浆”“瑶浆…‘冻饮…‘琼芳”“楚沥”等。
此外,楚王还要奉上玉帛。
《国语楚语下》记楚昭王向观射父请教祭祀问题,楚昭王问日:
“所谓一纯、二精、七事者何也?
”观射父对日:
“圣王正端冕,以其不违心,帅其群臣精物以临监享祀,无有苛慝于神者,谓之。
一纯’;玉帛为‘二精’;天、地、民及四时之务为七事。
”观射父的解释说,祭祀神灵时要专心虔诚谓之“一纯”,祭祀时供献给神灵的玉帛就是“二精”。
因为楚人认为玉帛都是至洁之物,所以用之供神。
玉在楚国宗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列入“六宝”。
楚人认为以玉祭祀神灵,神灵就会保佑楚国无水早之灾,五谷丰登。
这种献祭活动是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意味着试图要和神建立交流。
以《东皇太一》为例,主祭者向神灵供献各种各样的祭品和器物,这种供献在人们心中唤起的乃是对太一神的敬仰、期盼,而这种共同的民族心理把人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客观上起到了团结的作用,正如有的学者说的“用这种方式氏族定期地表达它的联合和团结,使它的成员互相之间和它的成员与“神”是一种精神主体,主祭者祭祀供养的目的就是为了取神之间连结在一起。
悦于这个主体,因为只有取悦于它,才能使之降临,也才能福佑国家,攘除灾祸。
贡献祭品完毕,主祭者和众巫就要采取各种娱神的手段来愉悦神灵。
二、华服香草
为了保证祭祀行为的有效性,祭祀者必须对神灵保持忠心和虔诚。
心地纯一、虔诚事神是祭祀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先决条件,为此,献祭者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对神灵的虔诚,这就是祭祀前的斋戒。
楚人在祭祀神灵之前也要进行斋戒仪式,宋玉《高唐赋》日:
“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
”出师之前要告祭祖先,也要斋戒,《左传昭公十三年》记楚王“使五人齐斋”,以示对神灵的虔诚。
而洁身是斋戒的重要内容,楚巫在祭祀之前斋戒时也要洁身。
在祭祀之前,女巫们必须沐浴更衣,“浴兰汤兮沐芳”,王逸注:
“言已将修飨祭以事云神,乃使灵巫先浴兰汤,沐香芷,衣五彩,华衣饰以社若之英,以自洁清也。
”“兰汤”是古人对斋戒沐浴用水的专称,就是说巫者于祭祀前用浸过香草的水进行清洁,是一种净化的或祓除的仪式。
“”《说文》示部云:
祓,除恶祭也。
“祓除”是古代祈福禳灾的仪式,这在上古多有保留。
女巫在祭祀前进行兰汤浴,是为了祓除不祥,祛除身上凡俗的东西,从而使香草的神圣性转移到自己的身上,使自己神圣化,以便与神灵沟通,让神灵附体,神灵暂时附体或神灵感召这种信念遍及世界。
人们相信某些人常常有神灵附体,当神灵附体的时候,此人便茫然无知,抽搐颤抖,全身摇动,作出种种狂态和表情,这一切他本人并不知道,而是神灵附在他身上作出的,在这种异常状态下,他口中说出的一切,都被看作是神附在他身上通过他的口说出来的。
神灵附体以后,女巫和神灵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巫既是巫又是神,“灵连蜷兮既留”这个灵既是神灵有是女巫,神与巫合而为一。
由此女巫就可以代表神灵说话,称自己居于寿宫“蹇将儋兮寿宫”。
女巫也就达到了凡俗世界与神圣世界的沟通,由悦神达到了降神的目的。
楚人还以香草的香气作为娱神的手段。
《礼魂》“春兰兮秋菊”,《少司命》“秋兰兮蘼芜”《湘君》“薜荔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等等。
香气可以使人兴奋,人们便推知也能使神兴奋,因而人们在祭祀神灵时大量使用香气,而香草是产生香气的重要来源,所以《九歌》中会有那么多的香草出现。
据统计,《九歌》中带有草木的诗句有四十多句,有明确名称的植物共二十三种,其功能大约分为五类:
1、巫或灵的修饰:
2、祭坛的布置;3、祭品;4、以之起兴;5、以之持赠,前三类所占比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九歌》以香草入辞,反映了楚人的巫俗心理习惯,这和楚人的习俗有密切联系。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夏至是日,取菊为灰,以止小麦囊。
”丸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
“仲冬以盐藏襄荷,以备冬储,又以防蛊。
”;除夕“宜焚辟瘟丹或苍术、皂角、枫、芸诸香,以辟邪祛湿,益郁气,助阳德。
”。
楚人的这种民俗在近年出土的文物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安放熏炉和握在女尸手中的香囊,盛放有“茅草、高良姜、桂、花椒、辛夷、杜衡、佩兰等种”因而,楚辞中的香草的大量使用确实是有楚人民俗的根据的。
三、歌舞娱神
除了沐浴斋戒外,女巫们还要唱歌跳舞以取悦诸神。
在这种巫术祭祀的仪式中,歌舞娱神是不可缺少的。
歌舞是一种最为古老的娱神方式,《商书伊尹》云:
“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诗经-有瞽》也记载了祭礼上陈设的歌舞,“设业设簇,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靴磬枧圉,既备乃奏,箫管齐举”。
歌舞和巫术祭礼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九歌》记载了巫觋们载歌载舞愉悦神灵的巫术祭祀仪式。
“以舞降神,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在钟鼓齐鸣、竽瑟交奏的乐音中,身着芳洁华服的女巫,踩着鼓点翩翩起舞,“缎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簇,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娉。
翱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东君》,在芳菲的祭坛上,女巫们以悦耳的音乐优美的舞姿使神灵享受到极大的快乐,以至于“观者儋乎忘归”。
正如朱熹所说“举袍击鼓,使巫缓节而舞,徐歌相和,以乐神也。
”在初民的思维里,神灵同常人一样,有普遍的生活要求“人嗜饮食,故巫以牺牲奉神;人乐男女,故巫以容色媚神;人好声色,故巫以歌舞娱神;人富语言,故巫以辞令歆神”。
“7’人们认为人喜歌舞所以神也喜歌舞,故楚人的祀神仪式从头到尾都沉浸在一片歌舞声中,巫觋盛装扮演各种鬼神,搭配喧天的乐器演奏,舒喉高歌,拂袖长舞,展现虔诚的悦神敬鬼之意。
从《九歌》来看,楚人所使用达到乐器种类,以鼓为主。
鼓在巫师降神的诸种乐器中是最为重要的法器.除了鼓以外,还有竽、瑟、排萧、钟磬等乐器。
楚人祭祀的规模宏大,乐器演奏水平极高,近年出土的文物就说明了这一点。
四、情爱降神
除了歌舞娱神之外,巫觋还通过表演山Jill!
灵的情爱故事来娱神媚神,人与神之间颇涉男女情事,闻一多视其为“淫祀”,也就是本节所论述的情爱降神。
以情爱作为通神、降神的手段,在后’来的祭祀仪式中更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实际节岁有时兼祀神,而祀神后又常在相互歌舞以成配偶。
并且歌以悦神的歌,有多为言男女之情。
楚人的祀神仪式更明显地突出了这一点。
朱熹云:
“楚俗祠祭之歌,不可得而闻矣,然计其间,或以阴巫按阳神,或以阳主接阴鬼,则其辞之亵慢淫荒,当有不可道者”《楚辞辩正》现代学者对此提出入神恋爱或神神恋爱说。
苏雪林率先提出《九歌》“所歌咏的是人与神的恋爱”,闻一多受其影响很大,他把《九歌》分成三组,其中第三组为“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八篇,其内容是用独白或对话的形式抒写悲欢离合的情绪,情调哀艳,当为恋歌。
当代学者又有不同的说法,但不管哪种说法更合理,楚人以男女情爱作为降神的方式却是无庸质疑的事实。
《湘君》《湘夫人》二篇最为明显,试以此论之。
根据作品来看,二湘写的是楚境内湘水水神的故事,舜与二妃的传说只是其宗教背景而己,而不是二湘本身。
也就是说,二湘歌辞是扮演湘水神男女相恋的故事,不是实际的舜与二妃相爱的事实,《湘君》是女巫以湘夫人的口吻唱出对湘君的思念与追求,《湘夫人》则是男巫以湘君的口吻唱出对湘夫人的思念与追求先来看《湘君》。
诗歌一开始就是湘夫人在苦苦等待湘君的到来,而湘君却迟迟未来,她开始发出疑问,难道是被谁留在了洲中了吗?
这种想法让她不得安宁,于是,她决心亲自去追寻。
她施展神通“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然而,湘君仍然没有踪影,“望夫君兮未来”。
她无法停止对湘君的思念,所以,接下来还是苦苦地寻觅,“驾飞龙兮北征,遑吾道兮洞庭。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她北出湘浦,转道洞庭,远望涔阳,横渡大江,但烟波浩淼,终无所获。
她的侍女不禁为之叹息难过,多情的湘夫人再也忍不住,流下了忧伤的眼泪“横流涕兮潺谖”。
对方的失约使她在痛苦失望中反思,“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经过冷静的思考,她认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于是,她不再寻找,而是拢船靠岸,从早到晚在岸边徘徊。
但是,她能放下对湘君的思念和爱恋吗?
游国恩先生说,她把所佩带的块佩等物投入水中,以示决绝之意,“顾块与佩,男子之事也;袂与襟,女子之事也……诀也。
佩也,男子之所赠也;袂也,碟也,女子之所赠也。
夫彼此既心不同而轻绝矣,故各弃前此相诒之物,以示决绝之意。
”但是,襟、袂是巫术的法物,抛在水中表示她还留着一片淡漠的远景,一丝希望。
《山鬼》篇则以十分委婉的语气为我们表演了--N凄楚动人的人神恋爱的故事。
先是“子慕予兮善窈窕,折芳馨兮遗所思”,最后却是“怨公子兮怅忘归”从无限幸福的憧憬中跌入痛苦的深渊。
“少司命”一见钟情,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女巫,“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目成”,然而像其他神灵一样,他降临之后又不得不匆匆而去,这对多情的女巫来说未免太难过了,因而她发出了“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的感慨。
这些都是女巫以情爱降神的明证。
瞿兑之说:
“九歌为礼神之曲,而并多男女爱悦之词”,确实如此。
《九歌》映射了最初发生与巫术祭祀仪式中的情爱降神的场景,是楚国巫觋们用情爱通神降神的戏剧表演。
男觋女巫各司其职,分别扮演男神和女神。
男女性别在通神降神仪式中十分重要。
楚人十分注重“巫之男女和神的阴阳,以及在迎神歌舞中,依着彼此不同的性别而有怎样的配置”朱熹说“楚俗或以阴巫下阳神,或以阳神接阴鬼”男觋接阴鬼,女巫降男神,他们正是利用异性间的吸引力达到降神的目的。
到此为止,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仪式基本完毕,但最后还要进行一次大型的宗教性的歌舞活动,以报谢神明,这就是《九歌-礼魂》,闻一多称之为“送神曲”。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
结语
总之,《九歌》属楚国的国家祭祀典,是楚王领导众巫男女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之歌。
本篇论文通过对《九歌》的来源,祭祀的神明,以及祭祀性质和目的的分析,从四个部分浅析了《九歌》中关于楚地巫术祭祀礼仪的要素体现。
再现了楚地巫术祭祀文化,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
然而由于条件限制文章只对内容进行了浅析,之后会做出更深一层的解析。
参考文献
[1]王夫之.楚辞通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王媛.楚辞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3]朱熹.楚辞补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79
[4]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朱自清.中国歌谣[M].台北.台北世界书局.1931
[6]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7]萧兵.楚辞新叹[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8]张践.中国宗教通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学院:
系别:
专业:
学习形式:
学生姓名
学号(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设计)题目:
从《九歌》看楚巫术祭祀礼仪
一、选题的性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
二、选题的目的和理论、实践意义
《九歌》历来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前人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诸如《九歌》的来源、篇目、性质、目的、所祀挣灵等等,但对《九歌》与巫术祭祀仪式进行探讨的不多,而且大都是只言片语,没有深入的系统研究,园而笔者选取这个论题做一尝试,以弥补前人研究不足,帮助人们通过祭祀礼仪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楚地文化。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面
《九歌》历来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前人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但对《九歌》与巫术祭祀仪式进行探讨的不多,而且大都是只言片语,没有深入的系统研究,本人尽力争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其中体现的祭祀礼仪上有所突破。
四、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基本条件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立足现有资料,首先对《九歌》所牵涉到的故事,任务事件等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九歌》中出现的要素进行归纳,参照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最后写成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策略、步骤和进度安排
方法、策略:
主要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
步骤:
一、收集资料
二、分析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歌 巫术 祭祀 礼仪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