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姓氏志郑.docx
- 文档编号:27822635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9.15KB
安溪姓氏志郑.docx
《安溪姓氏志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溪姓氏志郑.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溪姓氏志郑
第一节 源 流
一、溯源
郑姓出自姬姓,是黄帝后裔。
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宣王幼弟姬友于棫林(今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史称郑桓公。
周幽王时,桓公入朝任司徒,见幽王无道,宠幸褒姒,重用坏人,王室矛盾日益激化,便听从太史伯的计策,把家室和财产安置于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虢(今河南荥阳东北)、郐(今河南密县东南)两诸侯国之间的一大片土地,但还未安顿好,郑桓公就在“犬戎之乱”中为保护周幽王于骊山殉难。
其子郑武公继承遗志,帮助周平王东迁洛阳建立东周,因功被赏赐虢、郐之间的土地,建立新的郑国。
周烈王元年(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亡国后的郑国贵族为纪念故国,便以郑为姓。
郑氏以郑桓公为始祖,以荥阳等为郡望和堂号。
满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也有郑姓。
郑氏在当今汉族人口按姓氏排序中约居第23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78%,分布很广,以闽、浙居多,两省的郑姓人口约占全国郑姓人口的22%。
二、入闽
三国时,郑胄仕吴,为建安太守,后留居侯官县。
西晋永嘉二年(308年),由于中原战乱,士族大批南迁,郑氏就在当时自河南徙居入闽,成为最早入闽的姓氏之一。
《通志》载,西晋郑昭(郑氏四十世)荥阳人,永嘉之乱,避地入闽,居永泰,曾游莆田葬其祖。
故郑氏族谱以郑昭为入闽始祖。
《永春夹漈郑氏族谱》载:
其始祖郑昭,字元质,晋年间由光州固始入闽,初居兴化(今莆田),后先迁漳州,二迁泉州,三迁德化,四迁南安十二都广信林,又因兄弟分家,五迁入永春夹漈。
唐代,河南郑氏主要有两次入闽。
一是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定漳泉“蛮獠啸乱”时有郑氏将校随同前往。
对此,台湾《马巷郑氏族谱序》称:
“唐垂拱间(685~688年),陈将军趋闽,大臣郑时中随之,郑氏遂星布闽粤。
”二是在唐光启元年(885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不少河南郑氏随其前来,子孙衍播闽粤。
南安《郑氏石井宗谱序》记述:
“夫我郑自唐光启间入闽,或居于莆、于漳、于潮、于泉,是不一其处。
”《安溪御屏郑氏族谱》亦载,唐光启元年(885年),其入闽始祖郑凝远(字可远)随王潮兄弟入闽,后统戍南安桃林场,开基永春县姜莲坪上,传至四世郑都巡开基鹏翔东门。
《安溪西坪赤水郑氏族谱》载,郑氏先祖世居荥阳郡,唐光启元年(885年)合十大姓即郑、陈、林、洪……从王审知三兄弟渡江入闽。
始祖郑威乃南宋太子太傅、御史、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居侯官(福州)玉田,因战乱而四散他处,其裔郑漳自玉田而居龙岩(今大田县桃源)。
《溢水(溪溢)族谱》载,蓝田郑氏先祖为郑国人,随王审知入闽,后裔郑四十一郎于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入安溪,复往漳州,后又迁入安溪县还一里岭头(今蓝田乡益岭村)开基。
《清溪前渊郑氏族谱》载,郑成通之子郑昭业随王审知入闽,因功被封为副帅,后弃官归隐。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其八世孙郑雍于移居兴化。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十世孙郑昭迁居泉郡西坊,后裔支分三派。
此外,据金谷河山《河图郑氏族谱》载,唐中和二年(882年),郑桓公的六十二世孙郑负图(号威武)自河南光州固始县经金陵入闽,居汀州(今长汀),其九世孙郑明成居延平尤溪县。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明成的七世孙郑叔荣、郑章一徙居龙岩。
郑叔荣的四世孙郑有德、郑招德、郑寿三三兄弟皆任官。
其中,郑招德、郑寿三任仙游县吏,后定居仙游繁衍;郑有德于明洪熙元年
(1425年)任安溪县吏,置田于来苏里当埔(今金谷镇中都村),让长子郑苏得居住。
郑有德复任永春县事,期满时置田于永春乌石乡,并与次子郑祖苟定居。
另据永春《乌石郑氏世系录》载,其入闽始祖郑明成,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自南京入闽,初来延平尤溪县,以行医、堪舆为业,后居龙岩十五都集贤里刘大卿家,娶刘大卿长女为妻,定居繁衍。
至明永乐二年(1404年),郑明成的五世孙郑玄秀、郑玄茂等祖孙、父子6人由龙岩徙居永春九十都,筑室于乌石坑尾,入籍永春(注:
河山、冠佩两地郑氏均为郑明成派下,然其先祖郑明成的入闽及其后裔的繁衍、迁移等情况,在两地的族谱中记载不一,待考)。
三、肇安
南宋初,郑凝远的十世孙郑振(字淑亨)自永春鹏翔东门徙居安溪县还集里南斗(今长坑乡南斗村)。
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郑四十一郎肇安、迁漳,又从漳州石狗(古地名)复入安溪蓝田乡益岭村深坵边开基。
约于南宋末,郑昭业的十一世孙郑良梓自泉州迁入感化里大亭(今湖头镇高山村)。
郑明成之裔两支入安溪。
一是明洪熙元年(1425年),郑明成的十世郑有德任安溪县吏,其长子郑苏得定居来苏里当埔(今金谷镇中都村)。
二是明天顺元年(1457年),郑明成的八世孙郑法盛自永春县乌石乡迁居安溪崇善里谷口官坝(今金谷镇金山村冠佩)。
明天顺元年(1457年),郑时中之裔郑崇五自永春坑仔口洋头徙居安溪金谷芸美元口。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郑威之裔郑宽携子郑彬瑞从泉州徙居安溪县碧水(今西坪镇赤水村)。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郑良五迁入安溪县宅平坑(今虎邱镇美庄村)。
溯其始祖,亦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
明万历元年(1573年),一支郑姓从漳平蓬坑移迁安溪县感德里洪佑乡(今感德镇洪佑村)。
至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裔孙郑耀宇迁入蓝田乡蓝二村和昌。
明万历元年(1573年),郑昭之裔郑仁遂从仙游大圳下徙迁安溪金谷三元村紫帽兜。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郑敬齐、郑敬源兄弟自永春土楼角乌石卿美堂迁入安溪县城下西街码头。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郑昭裔孙郑一椿(字君寿)由永春夹漈迁安溪县崇善里龙坑(今属金谷镇美洋村)。
清代、民国期间,又有多支郑氏迁入安溪定居繁衍。
四、繁衍及外迁
(一)郑凝远支系
1.剑斗御屏郑氏
南宋初,郑凝远的十世孙郑振(字淑亨)自永春徙居安溪县长坑乡南斗后,于宋绍兴十六年
(1146年)奉命剿匪,不幸殉难,得赐“忠勇”。
其子郑一郎自长坑南斗徙居常乐里御屏,至十九世郑孔昭重返永春定居。
其族谱载: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发生陈占匪乱,“虎食兴泉二郡,郡县不能讨,郑族率众捍御县治,遂与陈结下宿仇,不幸中计,举族三百余口被陈占杀于永春云龙桥石皮潭沙埔中,几乎灭族。
称前郑”。
幸存者郑兴宗(字梓春),重返剑斗御屏定居,被尊为一世祖,自此子孙渐繁。
此外,族人先后迁往大田、德化、江西、浙江、台湾。
2.剑斗潮碧郑氏
约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御屏郑氏肃斋派下七世郑子实(号淡虚)迁入该村潮兜繁衍,七世郑子爵(号肖楼)约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迁入该村石碧繁衍。
琼峰派下八世郑大节(号毅斋)约于明万历年间迁入该村上告仑寨脚,八世郑大萃约于明崇祯年间迁入迁入该村上告仑茶仔林。
诚斋派下九世郑克文(字焕甫)、郑盛藻(字俊甫)、郑孟(字侯甫)亦先后迁入该村的石碧、朽树、石碧。
3.感德龙通郑氏
民国初,由剑斗镇御屏村迁入该村福堂自然村。
(二)郑宽支系
1.西坪赤水郑氏
郑宽乃郑威的后裔。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郑宽携子郑彬瑞从泉州徙居安溪县碧水(今西坪镇赤水村),被尊为赤水郑氏开山之祖。
明末有族人迁居浙江温州,清代后又先后迁居海内外。
其中,在泉州市区蔡州(今菜州)现已繁衍2800多人,在厦门海沧繁衍数百人,在漳州繁衍百余人。
另据族谱记载,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年)起,渡台谋生者136人。
播迁东南亚等国的也为数不少。
2.西坪龙地郑氏
西坪镇赤水村郑氏七世郑初庆、郑初府、郑初同三兄弟迁入龙地北山,郑初庆、郑初同为该村郑氏一世祖。
郑初府(字大京)携子郑可恺、郑可拔再迁居泉州府蔡州。
(三)郑仁遂支系
1.金谷三元郑氏
郑仁遂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自仙游大圳下迁入本村紫帽兜。
后裔衍播金谷镇元口村、湖头镇高山村翁后、郭埔村横塘及凤城镇凤山居等地。
此外,金谷镇三元村郑氏还先后有族人移迁永春、福清、长乐、尤溪、兴化、龙海、江西、广西柳州、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
2.湖头郭埔郑氏
金谷三元郑氏六世迁入该村横塘,至今历衍十四世。
3.城厢勤内郑氏
派出金谷元口郑氏。
清末由于贫困,后裔纷纷迁往新加坡、缅甸等国。
(四)郑良梓支系
1.湖头高山郑氏
郑昭业的十一世孙郑良梓徙居清溪感化里大亭(今湖头镇高山村)。
郑良梓为高山郑氏肇基始祖,其入安年代在南宋末。
2.湖头后溪郑氏
出自湖头镇高山郑氏,定居于御路溪自然村。
3.蓬莱寮海郑氏
出自湖头镇高山村郑氏。
郑良梓之孙郑则成约于元初自湖头高山迁入。
寮海郑氏尊郑则成之父郑乌为一世祖。
(五)郑明成支系
1.金谷河山郑氏
郑明成的十一世孙郑苏定居崇善里当埔(今金谷镇中都村),后裔发展,有田园百亩,富甲一方。
郑苏得的四世孙郑朝岗生两子,长元佑,次元袭。
明末,因遭官司纷扰,郑元袭遂移居崇善里乌土(今金谷河山村),为金谷河山郑氏一世祖,至今历传十五世。
2.金谷河美郑氏
出自河山郑氏。
3.湖头竹山郑氏
明末,因遭官司纷扰,郑朝岗的长子郑元佑迁湖头下炉(今湖头镇上田坝头桥边),后迁入竹山村侯山。
4.湖头美溪郑氏
出自湖头镇竹山村侯山郑氏。
5.金谷冠佩郑氏
金谷冠佩分为上冠佩(属金山村)、下冠佩(属金谷村)。
据族谱记载,郑明成的八世孙郑法盛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自永春乌石乡迁居安溪谷口(今金谷镇金山村冠佩),入赘欧家,生二子,长渊铭,次福铭,筑室“冠佩堂”,后裔以郑为姓。
清光绪至民国年间,后裔迁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六)郑崇五支系
1.金谷芸美郑氏
明天顺元年(1457年),始祖郑崇五自永春坑仔口洋头迁入安溪金谷芸美。
2.湖头登贤郑氏
派出金谷芸美郑氏,聚居于登贤村白灰楼。
3.剑斗云溪郑氏
由金谷芸美迁入。
(七)郑良五支系
1.虎邱美庄郑氏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郑良五迁入安溪平坑(今虎邱镇美庄村)肇基。
2.虎邱高村郑氏
郑良五长子郑洪实由虎邱镇美庄分支岩里双坑(今虎邱镇双都村)。
其裔郑英盛(字传贤)移居菇村(今虎邱镇高山村),繁衍至今。
自十九世起陆续有族人往台湾淡水定居,繁衍近万人。
(八)其他支系
1.蓝田溪溢郑氏
“溪溢”指今蓝田乡益岭村、益溪村。
其肇基祖郑四十一郎于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两次入安溪,后迁入岭头(今蓝田乡益岭村),择地“深坵边”定居。
郑四十一郎生三子,长通德,次书元,三兴旺,后数代繁衍不明。
明正统七年(1442年),郑通德之裔郑祖仔在益溪建旗形祖宇,繁衍生息,现益溪村及益岭村大部分郑氏尊郑祖仔为一世祖。
此外,蓝田溪溢郑氏族人因匪患于民国6年
(1917年)先后迁往同安、厦门、马来西亚等地,以经营茶叶为业。
现已知分布在马来西亚雪兰莪洲、吧生、港口、万津、吉隆坡等地的宗亲有108户800多人。
2.金谷美洋郑氏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郑昭之裔、永春七世郑一椿自永春夹漈迁入该村龙坑。
3.凤城下西郑氏
肇基祖郑敬齐、郑敬源兄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自永春县土楼角乌石“卿美堂”迁入安溪县城下西街码头。
4.蓝田蓝二郑氏
蓝田乡蓝二村和昌自然村郑氏肇基祖郑耀宇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自感德乡洪佑村迁入。
现感德镇洪佑已没有郑氏居住。
5.城厢雅兴郑氏
先祖由清流县迁入该村兴口,名讳不详。
6.白濑下镇郑氏
1952年,郑明白自永春县介福乡福东村阳美迁入,定居繁衍。
7.其他
郑姓在安溪居住的村居还有:
西坪镇后格村、龙地村,龙涓乡龙房村南坑、山坛村格头,城厢镇砖文村格口及凤城镇上西、凤明、东岳、朝阳等居委会,由于资料缺失,未能一一详述。
第二节 分 布
据2004年12月安溪县人口资料统计,安溪郑氏共20029人,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安溪姓氏中居第13位。
金谷镇最多,5728人;剑斗镇第二,4698人;蓝田乡第三,2041人。
主要分布如下:
2004年12月安溪县郑姓人口主要分布情况表
乡镇
人数
主 要 聚 居 地 及 其 人 数
凤城镇
586
下西居水门103人,上西居71人,祥都居4人,北石居115人,朝阳居35人,凤明居17人,小东居郑厝26人,凤山居61人,南街居35人,祥云居31人,东北居26人,龙湖居62人
城厢镇
304
雅兴村兴口、澳口19人,勤内村水尾榕42人,光德村薛坂、坪头85人,砖文村(格口)133人,仙苑村圩、后厝25人
参内乡
74
罗内村后美园70人,祜水村4人
蓬莱镇
572
寮海村海坵、崎坂398人,龙居村下土楼郑厝141人,岭南村11人,蓬莱居7人,福山村15人
金谷镇
5728
元口村863人,金谷村下冠佩108人,三元村1427人,金山村上冠佩508人,河美村35人,美洋村346人,华芸村竖坋140人,河山村1966人,大演村200人,深洋村25人,芸美村九汀110人
湖头镇
1322
郭埔村横塘346人,后溪村御路溪142人,高山村翁后53人,登贤村白灰楼34人,竹山村侯山620人,美溪村冬瓜园78人,埔美村5人,仁福、下东居9人,船巷、四角井居4人,湖二村6人,福寿村6人,下坑村18人
白濑乡
7
下镇村深内7人
官桥镇
6
官桥居6人
剑斗镇
4698
潮碧村朽树、狐狸坂、石碧、潮兜、上过仑2021人,御屏村1573人,云溪村1089人,剑斗村15人
感德镇
184
龙通村福堂184人
福田乡
161
白桃村乌土150人,石狮分场2人,格口分场9人
蓝田乡
2041
益岭村岭头1358人,益溪村624人,蓝二村16人,蓝田村庵尾43人
尚卿乡
25
新楼村郑厝25人
龙涓乡
151
山坛村格后16人,龙房村南坑95人,半林村潘厝、寨仔40人
西坪镇
2109
赤水村赤水、三垵、六斗、马踢石994人,龙地村北山243人,湖岭村湖坑872人
虎邱镇
959
高村村石狮、格内、五斗、牛山、土楼950人,双都村9人
第三节 族谱 昭穆
1.《鹏翔郑氏屏山族谱》
剑斗镇御屏郑氏族谱。
历史上共修纂九次。
始修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年)及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民国15年(1926年)、民国29年(1940年)七次续修,1997年第九次编修。
昭穆:
德文昱公伯,子大甫淑承;纯孝昭尔祖,奕世庆绥猷。
秉国多良将(相),传家有名贤;孙曾宜绳武,簪缨万亿年。
剑斗镇潮碧村郑氏昭穆同上。
2.《西坪赤水郑氏族谱》
首修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嘉庆十一年(1806年)两次续修。
一世起字行:
广彬守弘惟,志大定能祺;若要家道兴,宜好学尚起。
各遵安性分,继述孝可施;百世钦斯训,万载永为基。
七世起讳行:
初可必克承,孙烈有明徵;寸晷堪为璧(文武振家声),千寻任尔登。
3.《金山冠佩族谱》
金谷镇金地、金山村郑氏族谱。
首修、二修时间无考。
明万历二年(1574年)由里人姚崇文三修;天启三年(1623年)由周道茂四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修,十四世郑季铨撰序;六修时间无考;康熙六十年(1721年)七修,十四世郑朝宗撰序;乾隆十九年(1754年)八修,十五世郑应庚撰序;道光七年(1827年)九修,黄中耀撰序;咸丰十年(1860年)十修,庠生捷斋余本春撰序;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一修,十九世郑丹凤撰序。
自八世起昭穆:
讳行:
文元必宗名世,清朝方登贤能,为学思荣其祖,观光尚宾于庭。
字行:
国奕公侯伯士,家传礼乐诗书;祖昭德义忠信,孙诚仁敬孝慈。
湖头镇登贤村白灰楼郑氏字行同上。
4.《和昌郑氏族谱》
蓝田乡蓝二村郑氏族谱。
始修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光绪六年(1880年)二修,1985年再修。
昭穆:
讳行:
媾文结武,世济其美,诗礼传家,永贻子孙。
字行:
明德惟馨,先烈克承,孝悌忠信,万古纬经。
5.《溢水(溪溢)郑氏族谱》
蓝田乡益岭村、益溪村郑氏族谱。
始修未详,民国17年(1928年)及1984年两次续修。
郑通德派下字辈排序为:
成儿胜功,仙佛一天。
进新士文,宗志延绵。
养育敦笃,福祉源渊。
传续永远,崇象德贤。
家声丕振,名载青笺。
耕读务本,伟业安然。
郑书元派下字辈排序为:
天卿思文荣,忠孝传家国,诗书教子孙,祯祥辉宇宙,阴隲满乾坤。
6.《三修永春夹漈郑氏族谱》
系金谷镇河美村郑氏与永春夹漈郑氏宗亲合修的族谱。
始修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修。
1959年三修。
字辈排序为:
玉堂正观嘉,大一有文晋。
胜以敬迪吉,业增修弥光。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黍稷菽麦稻,珠璧琮璜璋。
7.《清溪前渊郑氏宗谱》
蓬莱镇寮海村郑氏族谱。
始修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嘉庆十七年(1812年)、咸丰元年(1851年)、光绪八年(1882年)、民国15年(1926年)七次续修。
讳行:
伯士,文章华国,诗礼传兴,肇建清淑,贻绍亦廷,本诸念典,瑞应祥祯。
字行:
则体汝志怀魁元,继世卿侯永联芳;孝孙敬承扬祖德,箕裘伯振大宗功。
8.《清溪翁后埔郑氏族谱》
湖头镇后溪村御路溪郑氏族谱。
始修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
昭穆与蓬莱镇寮海村郑氏同。
9.《紫帽兜郑氏族谱》
金谷镇三元村郑氏族谱。
已知曾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及民国20年(1931年)进行过修纂。
字辈排序为:
仁允志士成,秉子廷储录。
洪懋燝基,贻尔式谷,长发其祥,尊贤乐道,奉命永昌。
10.《侯山郑氏族谱》
湖头镇竹山村侯山郑氏族谱。
历史上共进行四次修纂,第五次重修于2001年。
一至二十三世字辈排序为:
隐元克启,声振孝子;藏仁有君,名扬慈孙。
弘隆兴望,世昭心德;蔼吉堂春,卿侯武文。
11.《河图郑氏族谱》
金谷镇河山村郑氏族谱。
历史以来共八次修纂,始修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嘉靖八年(1529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道光五年(1825年)、咸丰三年(1853年)、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15年(1926年)七次续修。
1985年对总谱进行排版印刷。
昭穆:
讳行:
智学一启,兆应文明,佳瑞忠孝,联芳祥开,景运光昌。
字行:
国正天心顺,世诸士道隆;诗书扬祖德;孙子振宗功。
金谷镇河美村郑氏昭穆同上。
12.《湖头郭埔郑氏族谱》
民国12年(1923年)编修。
昭穆:
本、诗、书、国、强、发、世。
13.其他
一此族谱编纂情况不明,收录知昭穆者。
(1)凤城下西郑氏
原谱于“十年动乱”中烧毁,现知字辈排序5字:
孔孟达帝京。
(2)虎邱高村郑氏
族谱修纂情况不详。
字辈排序为:
烟欢先祖墓,尊显裕当时。
册书诏宠临,声名远代施。
(3)白濑下镇郑氏
仅知昭穆5字:
声明振远芳。
(4)剑斗云溪郑氏
仅知昭穆8字:
开、科、甲、登、良、实、仕、进。
(5)湖头美溪郑氏
族谱编纂情况不明,仅知昭穆15字:
钟奇毓秀长,绍书香光辉,衍奕世长祥。
第四节 宗祠 墓葬
一、宗祠
1.金谷河山郑氏塔前祖宇
位于金谷镇河山村路下角落。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由一世祖郑元袭建,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坐西向东,二进式十开间,砖木结构,悬山大屋顶,燕尾脊。
2000年海内外宗亲集资近30万元重建。
厅堂悬挂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知恩报恩”匾额,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闵智亭题“塔前祖宇”、“泰丰之乡”横匾,中国北京故官博物院副院长杨新敬题“光大宗风”匾额。
镌刻原安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梦集所作楹联:
“塔第门开向世界;前方拱卫纳乾坤”、“塔正可风,吏事清廉垂政德;前贤为范,经营公道展才能”。
2.金谷紫帽兜郑氏宗祠
位于金谷镇三元村。
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后几经修建。
1997年由海内外宗亲集资人民币40万元重建。
坐北朝南,石木结构,大厝式建筑,二进十间,古朴端庄,富丽堂皇。
占地面积
1485.9平方米,建筑面积410.6平方米。
被县文管会列为文物保护标志。
楹联有:
“荥阳衍派家声远;紫帽宗支世泽长”、“址紫帽膺丁财贵;源荥阳汇戬瑞宁”等。
3.湖头御路溪郑氏宗祠
位于湖头镇后溪村。
始建不详。
1992年9月由著名侨亲李尚大、李陆大昆仲捐资20多万人民币重建。
4.金谷美洋内委堂郑氏祖宇
位于金谷镇美洋村。
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944~1661年),民国33年(1944年)重建,1999年重修,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土木结构。
5.蓝田岭头郑氏宗祠
位于蓝田乡益岭村深坵边。
郑四十一郎始建于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
1993年筹资50万元翻建,坐西朝东,石木结构,悬山屋顶,二进十间,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
楹联:
“深涧源长流百世;坵林本固茂千年”、“深土生金水木火;坵地载社稷山川”、“安邦定国,必尊后土而作主;开基立祠,首重社稷以为尊”等。
6.蓝田溪溢郑氏旗形祖宇
蓝田乡溪溢郑氏郑祖仔派下宗祠。
由郑祖仔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
7.剑斗云溪云魁郑氏祖宇
位于剑斗镇云溪村。
始建未详。
1993年重建,占地面积600平方米。
楹联:
“云峰俊秀,金龙呈瑞光祖宇;魁星高悬,福祉照耀溢朱轩。
”
8.蓝田蓝二上宅郑氏祖祠
位于蓝田乡蓝二村。
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历史上数次修建,1976年再修。
土木结构,二进式,坐庚向甲兼申寅,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祠内保存文物有康熙年间(1662~1722年)张瑞图所题“广济”及安溪县令题赠“金门羽客”匾额各一方。
另有清初李光地赠牙笏奏版一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溪 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