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7805634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5.49KB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docx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定义: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供应链管理定义: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3.供应链管理包括的五个领域(需求、计划、订单交付、供应、回流)及两个支持平台(对供应链全程提供物流支持和信息支持的平台)。
4.基本职能和辅助职能(了解):
基本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等,而辅助职能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
5.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2)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
3)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
4)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
5)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
6)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
7)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
8)反向物流(回流)管理
9)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等。
6.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供应链管理的优势/为什么要实施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
是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的过程
2)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
3)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是单个企业的运作
4)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实现高水平的客户服务,而不是仅仅通过传统的业务合同实现企业之间的连接。
7.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1)“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
2)强调战略联盟关系
3)供应链企业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
4)以顾客满意程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
5)供应链管理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
6)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这是信息管理的先决条件
7)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8.供应链的特征:
复杂性、面向用户需求、动态性、交叉性。
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
每一个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节点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
9.供应链的类型:
㈠根据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划分,可以将供应链分为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
㈡根据供应链综合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可以分为平衡的供应链和失衡的供应链。
㈢根据支持功能性产品和支持创新性产品的不同,提出了效率型供应链和响应型供应链。
效率型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料转换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为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响应型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响应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
㈣风险规避供应链和敏捷供应链。
敏捷供应链应该是一种综合能力最强的供应链系统,它能够对来自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做出及时反应,使自己始终能够围绕运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0.推---拉结合的供应链系统
供应链面向市场一端主要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力,主张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因此是拉动式的。
供应链上游供应商一端更多的是以预测驱动生产和供应,因此是推动式的。
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以分布企业集成和分布作业协调为保证的企业运作模式。
11.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
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TQCSF:
T为时间,指反应快;Q指质量,意指产品、工作及服务质量高;C为成本,企业要以更少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收益;S为服务,企业要不断提高用户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F为柔性,企业要有较好的应变能力)、自律机制、风险机制、信任机制。
12.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由顾客化需求、集成化计划、业务流程重组、面向对象过程控制组成第一个控制回路(作业回路),由顾客化策略、信息共享、调整适应性、创造性团队组成第二个回路(策略回路),在作业回路的每个作业形成各自相应的作业性能评价与提高回路(性能评价回路)。
14.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
①制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战略②推动式和牵引式的供应链运作方式③供应链管理信息支持技术的战略④绩效测量与评价⑤把供应链管理看做企业间资源集成的桥梁
15.建立供应链管理战略系统的主要内容:
①组织战略、②改革企业的经营思想、③共享信息战略、④利用先进技术的战略、⑤绩效度量问题、⑥供应库战略。
16.供应链构建包括供应链管理组织机制的建立、管理流程的设计与优化、物流网络的建立、合作伙伴选择、信息支持体系的选择等诸多内容。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架构模型:
供应链环境下的运作组织与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基于供应链的信息支持系统
17.供应链构建的设计原则:
①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②简洁性原则③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④协调性原则⑤动态性(不确定性)原则⑥创新性原则⑦战略性原则
18.供应链构建的几个基本问题:
㈠供应链构建的几个基本问题①供应链的整体性。
②供应链的相关性。
③供应链的结构性和有序性。
④供应链的动态性。
⑤供应链的目的性。
⑥供应链的环境适应性。
㈡供应链构建与物流系统。
㈢供应链构建与先进制造模式。
19.供应链拓补结构模型:
静态链状模型、动态链状模型、网状模型
20.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步骤:
①分析市场竞争环境、②分析企业现状、③提出供应链设计项目④建立供应链设计目标、⑤分析供应链的组成、⑥分析和评价可能性⑦设计和产生新的供应链
21.供应链的诊断方法:
定位分析法、AHP法、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法、物元模型法、熵模型法。
22.供应链构建的设计方法:
网络图形法、数学模型法、计算机仿真分析法、CIMS—OSA框架法
23.供应链设计的两个模型:
螺旋循环设计模型、组织元模型;供应链的重构偏重于销售链(下游供应链)。
24.供应链合作关系:
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间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合作关系着眼于一下几个方面
1)让供应商了解企业的生产程序和生产能力,使供应商能清楚的知道企业需要产品或原材料的期限、质量和数量。
2)向供应商提供自己的经营策略和经营计划,是供应商明确企业自身的希望
3)企业与供应商需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并各自向对方负责,是双方明确共同利益所在,并为此而团结一致,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供应链合作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从以产品/物流为核心转向以集成/合作为核心。
供应商与制造商的交换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换,而且包括一系列可见和不可见的服务(R&D、设计、信息、物流等)。
25.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
宏观集成:
资源优化配置、委托实现机制、企业合作
中观集成:
信息共享、技术支持、联合开发
微观集成:
同步化作业、后勤保障、服务协作
供应链合作关系与传统供应商关系的比较
比较项目
传统供应商关系
供应链合作关系
相互交换的主体
物料
物料和服务
供应商选择标准
强调价格
多标准并行考虑(交货的质量和可靠性等)
稳定性
变化频繁
长期、稳定、紧密合作
合同性质
单一
开放合同(长期)
供应批量
小
大
供应商数量
大量
少(少而精,可以长期紧密合作)
供应商规模
小
大
供应商的定位
当地
国内和国外
信息交流
信息专有
信息共享(电子化连接,共享各种信息)
技术支持
提供
不提供
质量控制
输入检查控制
质量保证(供应商对产品质量负全部责任)
选择范围
投标评估
广泛评估可增值的供应商
26.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①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分析②确定标准,选择供应商,选择合作伙伴③正式建立合作关系④实施和加强战略合作关系。
27.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是供应链合作关系运行的基础。
合作伙伴的业绩在今天对制造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交货、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影响着制造商的成功与否。
28.合作伙伴选择方法概述:
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采购成本比较法、ABC成本法、层次分析法、合作伙伴选择的神经网络算法
29.合作伙伴综合评价、选择的步骤:
①分析市场竞争环境②建立合作伙伴选择目标③建立合作伙伴评价标准④成立评价小组⑤合作伙伴参与⑥评价合作伙伴⑦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30.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是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提出的强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的一种管理模式。
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界和理论界开始提出和强调客户关系管理。
31客户关系管理(CRM)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接触管理)即(专门收集整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
32.CRM的核心管理思想:
①客户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②对企业与客户发生的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管理;③进一步延伸企业供应链管理。
33.CRM的四大功能:
①客户信息管理②市场营销管理③销售管理④服务管理与客户关怀。
34.CRM应用的四大要点:
①转变管理思想,建立新的管理理念;②CRM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营销体系重组;③CRM应用的基础是企业内部ERP系统;④CRM应用宜采用ASP模式。
35.SRM是供应商关系管理,它是一种用来改善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管理理念和软件系统。
36.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auLee对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其产生的原因归纳为四个方面(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
37双重边际效应: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为了谋求各自收益最大化,在独立决策的过程中确定的产品价格高于其生产边际成本的现象
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
作为一种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机制,(供应契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在供应链上下游之间通过协商达成最佳(或满意)的契约参数,设计合理的供应契约形式,实现供应链的协调,从而有效地解决双重边际效应和长鞭效应等现象,在最大化供应链的整体利润的同时,优化(供应链绩效)。
38.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1)缓解需求变异放大现象的方法①提高供应链企业对需求信息的共享性②科学确定定价策略③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缩短提前期④提高供应能力的透明度
(2)缓解曲棍球棒现象的方法(3)缓解物料齐套比率差的方法
39.供应链激励机制中,供应契约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供应契约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契约,减少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确保有效完成双方的订单交付,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绩效及每一个成员企业的绩效。
40.契约参数是管理供应链契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参数的设计已经成为了供应契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供应参数有以下几种:
①决策权的确定②价格③订货承诺④订货柔性⑤利润分配原则⑥退货方式⑦提前期⑧质量控制⑨激励方式⑩信息共享机制
41.按照契约参数划分:
削价契约、输入共享契约、数量折扣契约、最小购买数量契约、数量柔性契约、带有期权的数量柔性契约、回收契约、备货契约、质量担保契约。
42.供应契约的作用:
降低长鞭效应的影响、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消除双重边际效应、增强了供应链成员的合作关系。
43.几种常见的供应契约:
回购契约、收益共享契约、柔性分期购买契约、最低购买数量契约和最低购买价值契约、带期权的分期承诺契约、数量柔性契约、销售折扣契约。
44.采购:
(狭义)采购是企业购买货物和服务的行为。
(广义)采购是一个企业取得货物和服务的过程。
(总的)采购是用户取得与自身需求相吻合的货物和服务而必须进行的所有活动。
45.采购的过程:
确定或重新估计客户的需求、定义和评估用户的需求、自制与外购决策、确定采购类型、进行市场分析、确定所有可能的供应商、对所有可能的资源进行初步评估、剩余供应商的再评估、选择供应商、接受产品的发运和服务、进行购买后的表现评价。
47.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与传统采购管理的异同:
①从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转变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补充库存;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制造订单的产生是在用户需求底单的驱动下产生的。
②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③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
48.准时化采购(JIT)的基本思想:
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49.准时化采购的特点:
采用较少的供应商,甚至单源供应、对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不同、对交货准时性要求不同、对信息交流的需求不同、制定采购批量的策略不同
50.准时化采购的基本原则:
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和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价格、恰当的来源
51.准时化采购的方法:
①创建准时化采购班组②制定计划,确保准时化采购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③精选少数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④进行试点工作⑤搞好供应商的培训,确定共同目标⑥向供应商颁发产品免检合格证书⑦实现配合准时化生产的交货方式⑧继续改进,扩大成效。
52.双赢关系对于采购中供需双方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应商方面
1)增加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活动的共同责任感和利益的分享;
2)增加对未来需求的可预见性和可控能力,长期的合同关系使供应计划更加稳定
3)成功的客户有助于供应商的成功
4)高质量的产品增强了供应商的竞争力
二.制造商方面
1)增加对采购业务的控制能力
2)通过长期的、有信任保证的订货合同保证了满足采购的要求
3)减少和消除了不必要的购进产品的检查活动。
53.供应链企业计划工作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供应链企业计划的方法和工具
供应链企业计划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
MRPⅡ、JIT、DRP/LRP
二.供应链企业计划的优化方法
优化方法可以采用:
约束理论;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及混合规划方法;
随机库存理论与网络计划模型
三.供应链企业的计划类型
根据供应链企业计划对象和优化状态空间,有全局供应链计划和局部供应链计划
四.供应链企业计划层次性
根据供应链企业计划的决策空间,分为战略供应链计划、战术供应链计划和运作供应链计划三个层次
供应链同步化计划的提出是企业最终实现敏捷供应管理的必然选择。
54.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控制新特点:
生产进度控制、供应链的生产节奏控制、提前期管理、库存控制和在制品管理
55.MRP的核心是物料需求计划
56.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计划信息组织与决策过程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开放性、动态性、集成性、群体性、分布性
57.合作计划、预测、补给(CPFR)也叫做协同供应链。
58.在CPFR实施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
1)以“双赢”的态度看待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相互作用
2)为供应链成功运作提供持续保证和共同承担责任
3)实现跨企业、面向团队的供应链
4)制定和维护行业标准
59.JIT(准时制生产)的基本思想:
就是要求严格按用户需求生产产品,缩短生产周期,压缩在制品占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60.JIT的哲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按需生产哲理、②全员参与、充分授权哲理、③消除浪费哲理、④“零库存”哲理、⑤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哲理。
61.快速响应:
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整个供应链体系能及时对需求信息做出反应,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的商品或服务。
62.快速响应的优势:
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源,供应链企业可以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水平、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并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指标、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使企业的业绩得到改善并提高自身的利益。
63.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管理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产品的快速设计和多样化开发、②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及实施、③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④物流网络的集成
64.供应链同步运作是指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协调地运作,使得整个供应链降低运作成本缩短响应周期,以达到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供应链同步运作强调的是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供应链中某一节点企业或某一节点企业内部某一职能部门的局部利益。
65.供应链同步运作的主要思想:
1)供应链整体是一个由多节点企业组成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集成系统
2)在供应链设计初期,同时考虑涉及产品全部生命周期过程的所有运作,以及相应的供应商选择、物流系统、销售布点等方面,确定供应链结构和物流通道。
3)物流过程与制造过程交叉并行。
4)所有节点企业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实现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高度集成。
5)节点企业之间实行准时生产,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按照需要的数量、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消除浪费,降低库存。
6)充分考虑供应链中资源、信息、能力、时间等各方面的约束,找出瓶颈,实现各节点企业与企业内部的平衡生产。
66.供应链同步运作的现实意义:
①供应链同步运作可以降低总成本、②供应链同步运作可以缩短整体响应周期③供应链同步运作可以提高企业适应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
67.物流的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68.物流管理:
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供应链上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服务及信息从起点到终点流动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的总称,它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有机结合,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69.物流的基本内容:
①物流管理产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或为了全面实现某一个战略、目标或任务。
②物流是一个空间上的物理性移动过程,存在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
(这个过程的基本环节:
装卸、运输、供应、仓储、采购)③物流过程中移动的主体是货物及与之相关信息。
④物流是一种管理活动,必须进行恰当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确保物流过程中各个环节功能最优化,保证物流过程的有效性。
⑤物流管理的分析方法是把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供应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
⑥加强物流管理是对企业或供应链进行整体优化。
70.物流的功能:
①运输功能②储存功能③配送功能④装卸搬运功能⑤包装功能⑥流通加工⑦信息处理
71.供应链管理涉及制造问题和物流问题两个方面,物流涉及的是企业的非制造领域问题。
两者的区别是:
1)物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在企业之间的流动,而不涉及生产制造过程的活动。
2)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
3)供应链管理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物流是涉及企业之间的价值流过程的支持保障过程。
72.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点:
1)信息—共享2)过程-同步3)合作-互利4)交货-准时5)响应—敏捷6)服务—满意
73.物流管理改变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实现快速准时交货的措施问题②低成本、准时的物资采购供应策略问题③物流信息的准确输送、信息反馈与共享问题④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问题⑤供需协调,实现无缝供应链连接问题
74.物流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
①物流过程对供应链响应周期的影响②物流过程对供应链总成本的影响③物流过程对供应链总库存水平的影响④物流过程对供应链按期交付可靠性的影响⑤物流过程对供应链服务水平的影响
75.企业物流的类型:
①流入物流(流入物流主要是指企业的供应物流)②内部物流-----企业生产物流组织③流出物流----企业销售物流④逆向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逆向物流是指对企业排放的无用物进行运输、装卸、处理等的物流活动)
76.第三方物流:
是一种实现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后勤服务,把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
77.库存管理方法:
P277
78.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①缺乏供应链的整体观念②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不恰当③不准确的交货状态数据④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⑤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⑥缺乏合作与协调性⑦产品的生产过程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
79.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定义:
VMI是一种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增加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地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80.VMI的原则:
①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②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③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④连续改进原则
81.采用VMI的必要性:
成本降低、服务改善、更新更加方便、运输过程更进一步改善了顾客服务
82.联合库存管理的思想可以从分销中心的联合库存功能谈起。
地区分销中心的运作模式体现了一种简单的联合库存管理的思想。
83.联合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优势)
①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相互孤立的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②联合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不同,它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③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变成连接供需的纽带的协调中心。
84.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②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③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④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励机制。
85.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是在单级库存控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多级库存系统有很多种配置方式,如串行系统、并行系统、纯组装系统、树形系统、无回路系统和一般系统。
86.供应链风险定义:
供应链的脆弱性,供应链风险因素的发生通常导致降低供应链运行效率,增加成本,甚至导致供应链的破裂和失败。
87供应链的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①供应链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风险客观存在。
②供应链所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风险客观存在。
③供应链全球化趋势增加了风险。
88.供应链风险的特性:
①动态性②复杂性与多样性/层次性③传递性④此消彼长性
89.响应风险的策略:
①忽视风险或接受风险②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③降低风险产生的后果④转移、分担风险⑤建立应急计划⑥适应风险⑦反对改变⑧转移到新环境。
90.风险防范搓施:
①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②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决策过程
③加强对供应链企业的激励④柔性化设计⑤风险的日常管理
⑥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应 管理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