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docx
- 文档编号:27804766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6.60KB
第1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docx
《第1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讲原子结构与性质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1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
课时训练练知能、提成绩限时测评
(时间:
40分钟)
测控导航表
考点
易
中
核外电子的排布
1,2,3
元素的性质
4,5
综合应用
6,7,8
9,10
一、选择题
1.(2012年上海化学改编)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
B.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
C.Bi原子6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D.Bi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解析:
209.0表示的是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错误,B正确;根据洪特规则,Bi原子6p能级中的3个电子分别占据3个轨道,故有三个未成对电子,C项错;Bi原子最外层6p能级中的3个电子的能量略高于6s能级中的2个电子的能量,D项错。
2.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C )
A.S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B.47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Kr]4d105s1
C.基态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D.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解析:
根据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基态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应为
C不正确。
3.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
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分别为1、3、5、7
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
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
解析:
各能层的能级之间存在着交错现象,有些能层没有f能级或d能级,B错;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C错;2n2是各能层中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很多情况下电子达不到这个数,D错。
4.在第二周期中,B、C、N、O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 )
A.I1(N)>I1(C)>I1(O)>I1(B)
B.I1(N)>I1(O)>I1(B)>I1(C)
C.I1(N)>I1(O)>I1(C)>I1(B)
D.I1(O)>I1(N)>I1(C)>I1(B)
解析: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由于氮原子的p能级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N>O。
5.(2014安徽阜阳一中第二次模拟)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
X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
Z原子的核电荷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解析:
根据X外围电子排布式可知X为:
1s22s22p4即为O,Y与O同族且在短周期,则Y为S,Z核电荷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且Z与S同周期可知Z为P,原子序数:
S>P>O,A错;S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2SO4,B错;H2O最稳定,C错;原子半径:
P>S>O,D对。
6.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3 ③1s22s22p2 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
B.具有下列外围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 ②3s23p2③3s23p3 ④3s23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
C.Na、K、Rb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递增
D.某主族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分别是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kJ/mol)……,当它与氯气反应时生成的阳离子是X2+
解析:
A项中各元素分别是①Si ②N ③C ④S,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Si,A正确;B项中各元素分别为①Al ②Si ③P ④S,其中P第一电离能最大,B正确;C项中随原子序数增大,电负性递减,C不正确;D项中可看出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所以显+2价,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12年浙江自选模块)
(1)可正确表示原子轨道的是 。
A.2sB.2dC.3pzD.3f
(2)写出基态镓(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3)下列物质变化,只与范德华力有关的是 。
A.干冰熔化
B.乙酸汽化
C.乙醇与丙酮混溶
D.
溶于水
E.碘溶于四氯化碳
F.石英熔融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是 ,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只存在σ键的分子是 ,同时存在σ键和π键的分子是 。
A.N2B.CO2C.CH2Cl2D.C2H4
E.C2H6F.CaCl2G.NH4Cl
(5)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Mg Al;
熔点的高低:
KCl MgO。
解析:
(1)第2电子层上只有s和p轨道,故B错误;第3电子层上有s、p、d轨道,没有f轨道,故D错误。
(2)镓(G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Al的下面,即第四周期第ⅢA族,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3)B项,乙酸汽化破坏范德华力和氢键;C项,乙醇与丙酮因分子间产生氢键而混溶;D项,
因能与H2O分子间产生氢键而溶于水;F项,石英熔融破坏的是共价键。
(4)N2的结构式为N≡N,三键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O
C
O中的每个C
O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CH2Cl2的结构式为:
四个键均为σ键:
中的C
C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
中的C—H和C—C均为σ键;CaCl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NH4Cl中[
]+的四个N—H均为σ键,但N
与Cl-之间是离子键。
(5)Mg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为全充满,Al的最外层排布为3s23p1,因而Al易失去1个电子变成较稳定结构,故第一电离能:
Mg>Al。
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
在KCl和MgO中,离子半径:
K+>Mg2+,Cl->O2-;离子所带电荷数:
Mg2+>K+,O2->Cl-,所以MgO中的离子键强,熔点高。
答案:
(1)AC
(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3)AE (4)BC G CE ABD
(5)> <
8.(2014南昌二模节选)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元素,F为第四周期元素,F还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已知:
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个;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为:
I1=738kJ/mol,I2=1451kJ/mol,I3=7733kJ/mol,I4=10540kJ/mol;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为全充满或半充满;
E.元素的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的差为4。
(1)写出E元素在周期表位置:
;D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2)某同学根据题目信息和掌握的知识分析C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该同学所画的轨道式违背了 ;
(3)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
(4)DE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 ;其空间构型为 。
解析:
B元素只能是N,A元素是H,C的I3≫I2是第ⅡA族元素Mg,则D是第三周期3s23p6或3s23p3,是P或Ar,E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Cl,F是第四周期电负性最小的K;D是P。
(1)第三周期ⅦA族,1s22s22p63s23p3。
(2)最外层2个电子应排3s上且自旋方向相反。
(3)BA5是NH4H,由N
和H-构成。
(4)DE3是PCl3,中心原子P的价电子对数为4,故P原子采取sp3杂化,其中1个杂化轨道容纳孤电子对,另外三个与3个Cl成σ键,空间构型三角锥形。
答案:
(1)第三周期ⅦA族 1s22s22p63s23p3
(2)能量最低原理 (3)[
H]+
H]-
(4)sp3 三角锥形
9.(2013年安徽理综)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
Y
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Z
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
W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W的原子半径比X的 (填“大”或“小”)。
(2)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 (填“大”或“小”);XY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 ;
氢元素、X、Y的原子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写出其中一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名称 。
(3)振荡下,向Z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W的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25℃、101kPa下,已知13.5g的Z固体单质在Y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419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
根据短周期元素X的最高化合价为+4,可知X为碳或硅,又因Y为O,结合原子序数Y>X,则可确定X为C,根据Z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可写出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1,即Z为铝元素;再结合W的质量数与中子数关系可确定W的质子数为14,即W为Si。
(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则W(Si)的原子半径比X(C)的要大。
(2)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逐渐增大趋势,故Z(Al)的第一电离能比W(Si)的要小。
XY2(CO2)为分子晶体,由固态变为气态,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由C、H、O组成的分子中,存在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很多,如:
CH3CH2OH、CH3COOH等。
(3)Z单质即为铝,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沉淀溶解。
W单质为硅,硅和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H2两种气体。
(4)13.5g铝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Al(s)+3O2(g)
2Al2O3(s)
ΔH=-3352kJ/mol。
答案:
(1)三 ⅣA 大
(2)小 分子间作用力 乙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变成无色溶液
Si+4HF
SiF4↑+2H2↑
(4)4Al(s)+3O2(g)
2Al2O3(s)
ΔH=-3352kJ/mol(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0.(2013云南玉溪一中月考)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
A
单质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B
原子中s能级与p能级电子数相等且有单电子
C
C同在B的下一周期,C的电离能数据(kJ/mol)为:
I1=738 I2=1451 I3=7732 I4=10540
D
单质密度小,较好的延展性,广泛用于食品包装,D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E
单质是一种常见金属,与O元素能形成黑色和砖红色两种氧化物
(1)写出A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
当C单质、D单质和NaOH溶液形成原电池时,该原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常温下,某气态单质甲分子与AB分子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一个甲分子中包含 个π键,在A—H、B—H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D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则D原子可以表示为 ,其原子核外有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3)B的氢化物的熔、沸点比与它同主族的下一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原因是 。
(4)通常情况下,A的燃烧热为akJ/mol,C的燃烧热为bkJ/mol,则C与AO2反应生成A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根据元素的结构及有关性质可知,A、B、C、D、E分别是C、O、Mg、Al、Fe。
(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C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是
;由于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在该原电池中镁是正极,铝是负极,负极反应式是Al+4OH--3e-
Al
+2H2O。
(2)气态单质甲分子与CO分子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甲是氮气。
氮气中含有三键,而三键是由2个π键和1个σ键形成的;由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碳元素的强,所以键的极性较强的是O—H键;由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根据题意可知,该原子的符号是
Al;核外电子数是13个,则就有13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3)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其熔、沸点高于硫化氢的。
(4)根据燃烧热可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s)+O2(g)
CO2(g)
ΔH=-akJ/mol,②Mg(s)+
O2(g)
MgO(s)
ΔH=-bkJ/mol。
所以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2-①即得到2Mg(s)+CO2(g)
2MgO(s)+C(s)
ΔH=-(2b-a)kJ/mol。
答案:
(1)
Al+4OH--3e-
Al
+2H2O
(2)2 O—H
Al 13
(3)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2Mg(s)+CO2(g)
2MgO(s)+C(s)
ΔH=-(2b-a)kJ/mo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