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7800316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29.20KB
昆明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及答案.docx
《昆明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海南)2017年6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阿拉伯。
完成以下问题。
(1)随行翻译除了母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
A. 英语
B. 法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
(2)随行人员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物是
A. 教堂 B. 清真寺 C. 寺庙 D. 佛塔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
(1)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随行翻译除了母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故选:
D。
(2)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多信奉伊斯兰教。
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地区,多为阿拉伯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典型宗教建筑是清真寺;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语言的分布及宗教建筑,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2.认识世界,读下组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组图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图( )
A. ①
B. ②
C. ③
D. ③
(2)上组图中的图②所示区域的主要人种、通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A. 黄色人种、英语、基督教
B. 黑色人种、西班牙语、佛教
C. 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D. 黄色人种、阿拉伯语、基督教
(3)上组图中有关图③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常住居民为因纽特人、拉普人
B. 站在A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
C. 该区域气候酷寒,地面全被冰雪覆盖,没有植物能够生长
D. B所在的大洲淡水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答案】
(1)A
(2)C
(3)B
【解析】【分析】
(1)马六甲海峡地处东南亚,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图①表示的是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
②表示的是西亚地区,③表示的是南极地区,④表示的是白令海峡。
(2)图②是西亚地区,西亚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通用阿拉伯语、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
(3)图③是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无定居人口,北极地区常住的居民是因纽特人、拉普人,A错;图③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区域,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因此站在A德雷克海峡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B正确;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烈风、干燥,南极地区的暖季,在大陆边缘的沿海地区是无冰区,这里生长着主要以地衣、苔藓、藻类为主的植物,C错;B所在的南极洲淡水资源丰富,主要以冰川的形式存在。
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洲,D错。
故答案为:
(1)A;
(2)C;(3)B;
【点评】
(1)黄色人种:
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
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
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
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3)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
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3.读聚落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民居主要分布在(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黄土高原
(2)该民居体现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 终年高温 B. 终年低温 C.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D. 终年温和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图中的民居是窑洞,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故选D。
(2)窑洞民居体现了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故选C。
【点评】
(1)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2)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黄土高原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要。
4.图中景观所在国家居民多信仰( )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图中景观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埃及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
B。
【点评】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
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
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东南与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苏、内蒙、云南和东北四地传统民居邮票,读图可推知( )
A. ①地降水充沛,河网密布
B. ②地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C. ③地冬季严寒,降雪较多
D. ④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答案】A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A.①表示的是江苏民居,是江南水乡特色,说明了该地区降水充沛,河网密布,A符合题意;
B.②是位于内蒙古民居——蒙古包,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草原广布,B不符合题意;
C.③是位于云南等地的竹楼,说明当地气候湿热,降水丰富,C不符合题意;
D.④是东北民居,屋顶是斜顶,说明了该地冬季降雪丰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6.下列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是( )
A.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B. 俄罗斯的高纬度地区
C. 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
D. 欧洲西部的平原地区
【答案】D
【解析】【分析】世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四选项中,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俄罗斯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气候湿热,自然条件恶劣,都是人口稀少的地区;欧洲西部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而寒冷的极地、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
7.下图是老王在银川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的建筑代表的宗教是(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印度教
(2)银川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 川
B. 甘
C. 宁
D. 青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图中建筑为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结合题意。
(2)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行政中心银川市,银川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西夏王陵.城区内多穆斯林风格建筑,以鼓楼为中心,城南有大型的清真寺和承天寺塔等著名古迹;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
(1)B;
(2)C。
【点评】
(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
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2)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如下。
行政区
简称
行政中心
行政区
简称
行政中心
行政区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上海市
沪
上海
天津市
津
天津
重庆市
渝
重庆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吉林省
吉
长春
辽宁省
辽
沈阳
内蒙古
蒙
呼和浩特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新疆
新
乌鲁木齐
甘肃省
甘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陕西省
陕
西安
宁夏
宁
银川
河南省
豫
郑州
山东省
鲁
济南
山西省
晋
太原
安徽省
皖
合肥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江苏省
苏
南京
四川省
川
成都
贵州省
黔
贵阳
云南省
滇
昆明
广西省
桂
南宁
西藏
藏
拉萨
浙江省
浙
杭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广东省
粤
广州
福建省
闽
福州
海南省
琼
海口
台湾省
台
台北
香港
港
香港
澳门
澳
澳门
8.(遵义)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认增长率最高的是大洋洲
B. 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 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 人口对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
故选:
C
【点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过快带来的问题:
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过慢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
9.“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他们可能是( )
A. 阿拉伯人
B. 因纽特人
C. 柬埔寨人
D. 菲律宾人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根据题干中描述可知,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是为了防太阳辐射,防风沙,信仰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
A。
【点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
阿拉伯语为阿拉伯国家官方用语,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此外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的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阿拉伯人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头围着围巾身穿长袍,长袍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已经成为阿拉伯人的一种标志。
10.(济宁)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以下问题
(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 B.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C. 环境污染严重 D. 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
(2)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 )
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漫画“苦难的母亲”正是人口问题带来的环境问题的生动写照。
故选:
B
(2)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故选:
C
【点评】
(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1.读下图,回答下列两题。
(1)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如图所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自然环境影响人口的分布,从图中可知,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疏,①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而且是热带季风气候,适合人居住,人口密集;故C符合题意。
(2)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季,从图中可知,①是热带季风气候,6月至7月是当地的雨季,故A符合题意。
【点评】
(1)目前世界大量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方,多属平原、丘陵,地势低平,土地利用率高,负载量大,人口往往集中。
如中国沿海平原带、欧洲平原带、南美平原带、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平原带都是世界人口集中地区。
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等都是人口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
(2)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除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常发生水旱灾害。
当西南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时,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当西南季风风力较弱,来的晚,退得早时,则容易发生旱灾。
12.(盐城)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读下列四幅聚落景观图,完成小题。
(1)下列聚落与分布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蒙古包﹣青藏高原
B. 竹楼﹣西双版纳
C. 窑洞﹣云贵高原
D. 冰屋﹣东北平原
(2)目前,图中窑洞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湿地破坏
C. 森林砍伐
D. 河流污染
【答案】
(1)B
(2)A
【解析】【分析】
(1)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竹楼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
故选:
B
(2)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故选:
A
【点评】
(1)我国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2)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13.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 )
A. 印度
B. 巴西
C. 澳大利亚
D. 美国
【答案】A
【解析】【分析】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是位于南亚的印度,人口总数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美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三。
故答案为:
A。
【点评】根据世界银行人口数量预测最新数据显示,在世界人口排名2018中,中国人口数量14.09亿(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13.75亿人),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13.39亿为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印度很有可能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国家。
14.星期日到教堂做礼拜是下列哪个宗教的活动( )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道教
【答案】C
【解析】【分析】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是基督教堂,星期日到教堂做礼拜是基督教的宗教活动。
故答案为:
C。
【点评】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
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
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
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
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基督教发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经典是《古兰经》。
15.下列不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A. 非洲的北部
B. 亚洲的东部
C. 亚洲的南部
D. 欧洲
【答案】A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人口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多数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南部,欧洲都是人口稠密区,非洲的北部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故答案为:
A。
【点评】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等。
这些人口稠密地区都处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平原和盆地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16.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它由台湾岛及兰屿、澎湖列岛等岛屿组成。兰屿年降水量高达3055毫米,夏季和秋季多台风,冬季东北季风强劲,有“风岛”之称。岛上传统民居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2米,屋顶用茅草覆盖,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被称为“地下屋”。民居主屋旁建有凉亭,底部架空,屋顶覆草。图(a)为台湾省及兰屿图、(b)为兰屿某聚落景观图、(c)为“地下屋”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 )
A. 是热带岛屿
B. 东临台湾海峡
C. 地势西高东低
D. 河流短小湍急
(2)兰屿聚落分布特点是( )
A. 沿公路分布 B. 位于岛屿中部 C. 沿河流分布 D. 沿山脊分布
(3)b图所示聚落( )
A. 高楼林立
B. 交通道路发达
C. 基础设施先进
D. 自然景观保护较好
(4)兰屿的传统民居特点及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 “地下屋”—台风多发
B. 配有凉亭—主屋面积狭小
C. 坡屋顶设计—改善采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明市 初中 地理 居民 聚落 精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