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合作.docx
- 文档编号:27789137
- 上传时间:2023-07-0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9.68KB
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合作.docx
《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合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合作.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合作
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合作
田国宝2009-04-0422:
53:
22
一、两个目标
1:
通过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合作的方式,改进班主任工作。
2:
通过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合作的方式,改进家庭教育工作。
附:
通过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合作的方式,推动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1.选题的由来
这几年人们一直在倡导校本教研,希望通过校本教研的方式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堂的有效教学。
原先一直以为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学校,但后来人们发现,真正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无论学校的教师多么优秀,学校对某些学生的影响总是有限,很有限。
1.选题的由来
美国人科尔曼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研究。
这个调查研究的结果令美国人大吃一惊:
在这以前,人们只知道,黑人学生的教育水平较低,人们都以为这种差距主要是学校的办学条件造成的。
调查结果却发现,造成黑人学生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学校的条件,而是学生的家庭背景。
1.选题的由来
父母亲总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可以完全由学校负责。
这些父母亲没想到,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
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努力,这个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生活。
1.选题的由来
中国的父母愿意出钱让孩子进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但他们忘记了,最需要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建立“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合作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
研究时间为两年。
1.1举办“我们现在怎样做班主任”系列讲座。
1.2举办“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系列讲座。
开展“中小学家庭教育月”系列活动。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推广经验
2.1以“合作自传”的方式总结和推广班主任的教育经验和家长的家庭教育的经验。
出版“班主任的合作自传”、“家庭教育的合作自传”系列丛书。
2.2建立“家庭教育网站”,为班主任和家长提供在线咨询,组织班主任和家长参与在线讨论。
2.3专家组建立“1+1家庭教育网”。
为班主任和家长提供相关的文章、专著和影视资源。
三、家庭教育的策略
1.1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的经济状况对孩子的影响:
“科尔曼报告”
“父母失陪”对孩子的影响:
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或保姆的后果
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影响:
警惕以爱的名义破坏孩子的成长
三、家庭教育的策略
1.1父母的失陪对孩子的影响
1.2父母的失陪对孩子的影响
2.1了解孩子的“优势发展区”
2.2以不同的方式培育不同的孩子
3.3成长的关键年龄:
3岁、9岁、13岁
3.4为关键年龄的孩子提供关键教育
父母“经济缺失”对孩子的影响:
“科尔曼报告”
西方经验:
“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中国经验:
“富不过三代”
如果孩子真实地体验了父母劳作的辛苦与辛酸,那么,孩子会增加改变命运拯救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果富裕的家庭不能为孩子提供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倒不如让孩子过节制的、低调的、比较贫穷的生活
1.1“父母失陪”对孩子的影响
在孩子7岁以前,不要让孩子进入所谓的“寄宿制”学校
如果父母让孩子1至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学校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儿童”
父母需要分工陪伴孩子;如果父母都选择了事业,最好为孩子寻找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保姆
父母的“过度陪伴”(“爱”)对孩子的影响
以爱的名义破坏孩子的成长
所谓“成人”,就是成为独立的人
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
父母可能不知不觉以爱的名义、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压制、破坏孩子的成长
先有夫妻之间的幸福婚姻,然后才可能有孩子的幸福成长
夫妻离婚已经给孩子造成了深度的伤害,而单身母亲或单身父亲在孩子面前相互诋毁对方的形象,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雪上加霜的灾难
1.2陪伴的策略
父母可以陪孩子做三件事:
第一,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第二,“性格-身体本位”: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身体
第三,“意志第一”:
培育孩子的强力意志
2.2父母的陪伴
第一,调整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陪伴孩子建立三个学习习惯:
故事、游戏与劳动。
邀请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参与家务劳动,参与破损的玩具、家具或衣物的修理或修补。
陪伴孩子建立三个生活习惯:
情感生活、吃饭习惯与作息时间
陪伴孩子免于被图像侵扰:
少看电视,少上网。
一个家里有一个看电视的“小东西”,这个家里一定有几个看电视的“老东西”
第二,性格-身体本位: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身体
学校教育往往显示为“知识本位”,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重点培育孩子的“性格和身体”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野蛮其身体
(1)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糖果、巧克力以及其它甜食;
(2)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3)除了运动,最好让孩子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和足够的劳动量。
运动和劳动两者一起负责塑造孩子的身体
文明其精神:
“好性格”的共同要素是
(1)有礼貌有活力,又勇敢又善良;
(2)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第三,“意志第一”:
培育孩子的强力意志
“有志者事竟成”的民间智慧几乎可以转换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历史智慧
蒙古人和满族人之所以能够征服中国,主要的原因只在于蒙古人和满族人是马背上的民族而汉人是平原上的农耕民族。
前者唯一的优势只是他们的性格,尤其是他们的意志力
当人类依靠高科技而越来越远离灾难和苦难,人类的身体和意志也就越来越萎缩、畏缩和猥琐
2.寻找孩子的“优势发展区”
2.1了解孩子的“差异”
第一,性格的差异:
A型、B型和AB型性格
美国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和罗斯曼首次提出“A型性格”并发现“A型性格”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A型性格的典型特征为:
热衷于竞争;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活动;控制欲望强烈,在任何地方都希望做领袖
B型性格的典型特征为:
从容完成任务;随遇而安,即使参与竞争也心安理得地接受失败;有秩序感和纪律感
很少有人属于纯粹的A型性格或纯粹的B型性格,大多数人的性格在A、B之间,属于AB型性格
第二,智力的差异:
多元智能
按照加德纳的解释,人的聪明或智能有七种,这七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势智能
不是学生围绕家长或老师转,而是家长或老师围绕学生转
不是特长发展围绕全面发展转,而是全面发展围绕特长发展转
“全面发展”容易被误解为“均衡发展”甚至是“平均发展”
第三,性别的差异:
无名指与食指的调查研究
无名指与食指的比例隐藏了人的性格差异以及男人和女人的差异
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异以及行为的差异,主要受雄性激素的影响
无名指比食指长的儿童,理科比文科要好;而那些无名指比食指短的孩子的文科要好于理科
2.2让你的孩子因特长而自信
第一,如何面对孩子天生的性格弱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优势,也有自己的性格弱点——父母不要急于改变孩子的性格弱点。
父母与其急于改变,不如先坦然地接受——我们不必去想该做什么使孩子更美好,而是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孩子已经是美好的了——不用整天想着如何改变他们。
更多的信任对父母和孩子都有帮助——如果父母坦然地接受孩子的性格弱点,那么,孩子的性格弱点会逐渐转化为高贵气质
第二,以不同的方式养育男孩和女孩
男孩和男孩聚会是为了活动;女孩和女孩聚会是为了聊天
女孩和女孩在一起时,她们往往围成一个圆圈;男孩只接受肩并肩的交谈或面对面的对抗
父母宜尊重男孩和女孩的性格上的差异,理解男孩的“好动”甚至“好斗”,欣赏女孩的“文静”和“优雅”父母最好理解并尊重男孩和女孩的智力上的差异
男孩往往动手能力、空间能力、方位感比较强;而女孩更擅长于语言和交际
父母可以观察孩子的性格差异和智力差异,让孩子因自己的特长而建立自信
第三,“扬长”比“补短”更重要:
发挥孩子的“智力优势”
让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智力特长”或“智力优势”,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带动自己的全面发展
只有那些有特长、有优势项目的人,才有可能凭借自己的特长、优势带动自己的全面发展
“长善救失”或“扬长补短”是有意义的,但是,“长善”比“救失”更重要,“扬长”比“补短”更重要
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
既没有特长又没有自己的业余爱好的人,是不幸的
3.1成长的关键期:
3岁之前、9岁之前和13岁前后
第一,3岁之前:
“早期智力开发”还是“消极教育”
孩子的成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
卢梭的思路是: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
第二,9岁之前:
孩子为什么出现痉挛或强迫症
9岁的特殊年龄使孩子容易处于焦虑之中,而这种焦虑会导致孩子出现身体的痉挛
如果孩子出现痉挛,这种症状不会因为父母的指责或勒令改正而得到缓解
在9岁前后,孩子的紧张除了导致痉挛之外,还可能引起某种强迫症
孩子在9岁前后之所以出现痉挛或强迫症,主要是因为9岁前后是孩子成长的“过渡期”
第三,13岁前后:
孩子为什么反抗父母
13岁前后是孩子的“精神断乳”、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而走向独立的年龄
13岁前后的孩子的“不听话”并不是坏事。
“不听话”是孩子的理性发展到了需要发出声音的时候
13岁前后的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反权威、反等级、争自由
13岁前后是孩子由“小孩”转变为“大人”、“化蛹为蝶”的关键年龄
3.2让孩子在关键年龄做关键事情
第一,3岁之前:
在“早期智力开发”与“消极教育”之间
孩子在3岁前后学习走路、语言、音乐、滑冰或游泳的速度令成人自愧不如
没有人能够证明:
在成长的关键年龄,孩子的智力被开发出来之后,就一定会导致其它方面的萎缩
0—3岁的孩子依然处于动物阶段,他需要过类似“动物世界”的生活
在孩子0—3岁期间,母亲的作用大于父亲
只要能够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玩”的时间和亲子之间相互“爱抚”的空间,“早期智力开发”越早越好
第二,9岁之前:
“制订规则”、“情趣生活”、“自食其力”
在孩子3岁之前,母爱比父爱更重要。
3岁之后,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孩子3岁之后,需要父亲出场
必须让孩子在9岁之前学会理解并遵守规则
让9岁之前的孩子有一个权威型的“重要他人”
教育的“根本大法”有两个:
一是美育,让孩子过由情趣的生活;二是劳动教育,把“自食其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
以童话、神化和民间故事培育孩子的性格。
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儿童遥远的精神导师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
三、13岁前后:
“变形”的关键年龄
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民主型父母
如果孩子生气了,冲进他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那么,父母最好不要赶过去,逼着孩子把门打开
让孩子逐步由自理生活习惯发展为自学习惯。
自学是让孩子在学校不掉队的唯一可靠的办法
孩子长到13岁,整个“早期教育”差不多就已经完成。
甚至可以认为,孩子长到13岁,整个“教育”就已经完成了。
13岁前后是“教育终结”的年龄
对于那些在13前后还没有形成自理生活习惯和自学习惯的孩子来说,他需要的已经不是教育,而是“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主任工作 家庭教育 合作